迎接短文时代的到来
2010-11-15郭华
郭 华
迎接短文时代的到来
郭 华
一位博士家里的毛驴死了,就去市上另买一头。成交后,他要卖主写份券据,卖主不识字,便请他代写。半天过去了,博士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纸,尚未写好。卖主等不及,催促说:“博士啊,您只要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我卖给您一头驴,收您多少钱,不就行了吗,写那么多废话干什么?”围观者很快就编出了取笑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张,未有驴字。”
明太祖朱元璋最厌恶缛文繁词,多次面谕群臣写奏章“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若过者罪之”。刑部主事茹太素很有学问,只是爱说套话、喜作长文。洪武元年,他上了本一万七千余字的奏折,朱让侍郎王敏读。直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后,才接触正题,且语意艰涩,隐晦暗喻又多,味同嚼蜡。朱大怒,痛打了茹40大板。这两则轶事,成为中国历史上对喜作长文空文者的经典笑谈。
时下,公文写作中长、空、假的现象很突出,既说明茹太素式的人物并未绝迹,也说明此种痼疾由来已久,根治不易。文风因何有问题,缘由可谓多多:不懂写作技巧,胡乱成篇者,有之;上有所好,下趋之若鹜者,有之;长,才有分量、有水平,才说明问题者,有之;无心正事,东拼西凑,敷衍糊弄者,有之;卖弄学问,显摆渊博,习而惯之者,亦有之……以博士和刑部主事论,难道他们对写文章真就一窍不通,抑或生来就是耍长枪作长文的料?不是的!除了当时酸溜迂腐的文风外,关键是在卖弄学问。博士们自以为满腹经纶,浑身珠玑,动辄不写出个鸿篇巨制来,便显不出自身的博雅硕儒。因而就变短为长、不长不罢休了。
长、空、假文风盛行,其实质是: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照抄照搬,缺乏针对性,反映和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顾实情,言不由衷,堆砌辞藻,文过饰非。其结果既虚耗了时间精力和笔墨纸张,也损害了讲话者和为文者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贻误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影响了真抓实干的成效,使党的理论和政策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根治之方,古人老早就开出了。
其一,北齐时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特把博士买驴一事,收入其所著的《颜氏家训·勉学》中,常用来告诫弟子:写文章要抓要领、明主旨、语句精炼;空话套话多,犹如美酒兑清水,必索然寡味;要力戒废话、空洞、冗长。师从他的弟子,拜师之日,便以此为作文要旨,出师之日,很受时人青睐。至于颜本人的著作,当时就有“增之一字嫌长,删之一字则短”之誉。此说虽未免太过,但却反映出他作文时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启迪是:整顿文风,要以短、实、新为目标,力求简短精炼、重点突出,明白通俗、符合实际、有感而发,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欲臻此境,就需从学校、教师和学生抓起。学校教育是根本,教师素质是关键。设如教师都做不到,遑论学生了!设如学生时代就不打下良好基础,就业后再来整改,那积重该是何其难返!
其二,《明史》记载,板子过后,朱元璋对茹太素说:“爱卿所陈五事,五百字足矣。朕每日要看和听奏折二百多道,哪有闲暇欣赏陈词滥文呢?”朱叫人把可采纳的四件事抄下来,亲笔写了篇序言放在前面,颁发有司执行。他还让中书省以此为鉴,规定了奏章的格式、字数,务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更绝的是,他还让茹用最俭省的文字把打板子之事写成折子上奏,茹仅用了不足百字。朱笑问:“打板子之前,爱卿当用多少言?”茹羞涩答:“至少千余言。”此后,大臣们再不敢空话连篇了。为革新文风、提高效率,朱还经常起草文稿作示范。他编写的《大诰武臣》等书,主题鲜明,言简意赅,微言大义,很为世人推崇。一次,他命人为凤阳祖陵起草碑文,可全是些华美饰辞。他认为掩饰苦难困窘的家世,不利于教育子孙,就亲自实写,文章一出,举国传抄。吴晗先生著的《朱元璋传》里,就有他亲笔起草的诏书影印件。启迪是:整顿文风,重症需用猛药,对屡教不改者,不妨也“打打板子”,让把裹脚布当锦缎上呈的茹太素们尝点痛苦,自然就长记性了。当今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学学朱元璋,亲自动动笔,言教身教一齐下,好让部属有榜可依、有样可学。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很重视文风建设,并身体力行做出了榜样。1948年,毛主席就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向中央作一次综合报告。”“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练,要指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64、1265页)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45、146页)1992年,他南巡时还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小平同志还意味深长地反问道:“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毛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只有114字,却反映了一部中国近代史。小平同志给中央政治局请求辞去军委主席的信,只用五百余字,就把一件天大地大的事交代清楚了。可见,洋洋洒洒、漫无边际的博士式长文,不一定就管用;而主题突出、语句凝练的精悍短文,却更加实用!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有句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为的就是精练简短。行内人都清楚,写文章是要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在完美的艺术形式下,做到文约事丰、条理清晰、思想深刻,才称得上精品佳作,而并不取决于文字的长短。这就要求写作者一要增加实践的历练和生活的积累;二要刻苦学习,善于揣摩名人大家的写作技巧;三要勤写多练,刻意写短文,能三句话说清的事,绝不像买驴博士敷陈为三大篇。办公室人员更应努力做到以上三点,以迎接短文时代的到来。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丽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