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络舒通颗粒治疗糖尿病足 40例临床观察

2010-11-10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分级

张 翼 张 丽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糖尿病病程漫长,由于患者血糖指标控制不理想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其中糖尿病足是其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自 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笔者对糖尿病足 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材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 78例患者为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0~ 81)岁,平均年龄67.3岁;糖尿病病程(1.5~21)年;使用胰岛素治疗28例,口服降糖药治疗12例;伴高血压病18例,视网膜病变 14例,有中风史 7例,糖尿病肾病14例,其中肾功能失代偿期3例,四肢末端麻木或刺痛 21例,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13例,合并双下肢足关节处多发痛风石破溃 3例,合并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 11例;根据糖尿病足分级:0级 8例,1级 18例,2级 14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68.1岁;糖尿病病程(1.7~2)年;使用胰岛素治疗26例,口服降糖药治疗12例;伴高血压17例,视网膜病变 14例,有中风史 6例,糖尿病肾病13例,其中肾功能失代偿期2例,四肢末端麻木或刺痛 19例,足背动脉明显减弱或消失 14例,双下肢足部多发痛风石破溃 2例,合并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 10例;根据糖尿病足分级:0级 8例,1级 17例,2级 13例。两组引起溃疡的原因主要有烫伤、鞋袜擦伤、修剪趾甲不当、甲沟炎、足部真菌感染、糖尿病大泡及痛风石致关节畸形破裂等。两组年龄和病情分级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足溃疡按 wagner分级法[1]分级。

1.3 病例选择 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足分级标准中0~2级患者,但伴有严重心衰、心肌梗死、尿毒症、呼吸衰竭及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不纳入观察治疗,3~5级病例一般转外科或骨科治疗。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溃疡面积大、感染严重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饮食中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吸烟者戒烟;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的患者,加强支持治疗,个别患者曾输注血浆及白蛋白以改善营养不良状态,纠正浮肿。0级糖尿病足患者均在门诊接受治疗,采用口服抗凝治疗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1~2级患者一般住院治疗,口服用拜阿斯匹林片 0.1g,每日1次;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加服甲钻胺片50mg,每日3次。糖尿病足感染中使用抗生素。治疗原则:治疗开始阶段,在未知病原菌的情况下使用广谱抗生素,并及早作溃疡部位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创口每天清创换药,配合红外线光照治疗。治疗1个月为1疗程。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络舒通颗粒治疗,其药物组成为:黄芪、金银花、苍术、薏苡仁、水蛭、全蝎、蜈蚣等。每次 1袋,3次/日,治疗1月为1疗程。

2.3 主要观察指标 ①糖尿病足症状及并发症变化,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皮肤颜色变化及伴发症(如麻木、疼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②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变化。③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2.4 统计方法 组间对照采用t检验,两组治疗有效率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

3.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1997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脱疽诊治疗效标准,以及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糖尿病足坏疽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糖尿病病情稳定,0级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1~2级患者创面完全愈合,伴发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0级患者皮肤颜色明显改善,1~2级患者创面愈合 70%;有效:临床症状减轻,0级患者皮肤颜色改善,1~2级患者创面愈合≤70%,但≥30%;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

3.2 两组糖尿病足病变及并发症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中,治愈 10例,显效 14例,有效 10例,无效 6例,总有效率85.0%;对照组38例中,治愈 6例,显效 7例,有效 13例,无效 12例,总有效率 6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3 血糖及血脂观察指标变化比较 由表1分析可知: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C、TGLDL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HDL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TG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测定结果比较 (±s,m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测定结果比较 (±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高密度脂蛋白(LD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胆固醇(TC)组别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治疗组 10.8±2.1 6.8±1.5△ 17.8±3.2 11.3±2.9△ 7.6±0.9 5.0+0.8△ 4.4±0.5 2.6±0.7△▲ 0.8±0.1 1.2±0.2△ 4.2±0.3 3.0±0.3△对照组 10.5±2.2 7.0±1.6△ 18.1±3.1 10.9±2.7△ 7.4±0.8 5.1±0.9△ 4.3±0.4 3.4±0.6△ 0.9±0.3 1.3±0.2△ 4.3±0.2 3.1±0.3△

3.4 B超检查足背动脉变化比较 由表2分析可知,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扩大足背动脉管腔内径,增加血流量及加快血流速度(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足背动脉内径也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流量及收缩期峰流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管腔直径 (cm)血流量(ml/min)组别收缩期峰流速(cm/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0.18±0.04 0.22±0.05△ 40.8±18.2 49.8±16.3△▲ 30.8±9.3 37.5±10.2△▲对照组 0.19±0.04 0.21±0.06△ 41.3±17.9 46.3±15.4△ 30.6±9.5 34.6±9.9△

4.讨论

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临床治疗比较困难。西医降糖虽然有较好效果,但对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防治却缺乏有效的手段。控制血糖指标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足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溃疡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因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存在,如何糖尿病足症状的改善及加快溃疡面的愈合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问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常能提高疗效。从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糖尿病足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善血供,加快愈合,且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而且脉络舒通颗粒是一种已经广泛使用的中成药,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依从性好,便于推广及长期使用。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致残率,有着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溃疡分级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都是“溃疡”惹的祸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