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贲门区双对比四体位造影的价值

2010-11-08张瑜王钢

肿瘤影像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钡剂贲门胃底

张瑜 王钢

虽然目前常用的上胃肠道检查方法很多, 如食管下段测压和pH测定、胃液分析、上胃肠道内窥镜、CT及MRI检查等。但常规上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检查由于影像直观、损伤较轻及性价比高等特点,仍是目前的常用方法。针对贲门区的位置、形态及功能, 常规钡餐检查中不能施行充盈压迫、或充盈时病变易被遮盖, 故而提出对贲门区进行四个体位摄像, 期望提高对贲门区异常的检出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求诊者中随机选定153位受检者,其中男性87例, 女性66例, 年龄范围18-90岁、平均54岁。采用日立DRS1000AD(800mA)X线数字机[1-2]。造影剂为马陆3型医用硫酸钡、马陆造影产气粉。检查过程中不应用任何低张药物。

1.2 方法嘱受检者口服产气粉及钡剂后, 以前胸腹面正对X线方向且垂直为基准体位, 调控床位及体位翻滚先进行常规上胃肠道气钡造影摄像, 再补充贲门区四体位摄像, 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 X2检验。

2 结果

153例受检者在进行常规法检查基础上又补充做了贲门区四体位摄像, 根据常规上胃肠道气钡造影原理及相关X经影像诊断基础, 用常规法与四体位法对贲门区检查结果见表1、表2。根据贲门区异常表现的总检出数与未检出数, 进行 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认为贲门四体位造影对贲门区异常改变检出较常规法效果佳。

表1 一组受检者两种方法对贲门区异常检出的比较

3 讨论

3.1 关于贲门区的概念: 经典教科书将食管进入胃开口处部位叫贲门, 以贲门为中心, 半径为2.5cm大小的近圆形区域叫做贲门区。因此在X线气钡造影检查时对贲门区近圆形区域赋予新的定义, 即包括食管下段3cm~5cm、贲门口及周围胃底小弯侧和胃体上部小弯侧(前后壁)在内的近似圆形区域。

3.2 贲门区四体位像

3.2.1 贲门近地位像: 受检者取基准位向旋转45°-135°(视个体解剖而定), 控制床面与地平面呈45°-60°角, 电视透视下嘱受检者咽下钡剂、钡剂沿食管近地侧壁向下流至贲门, 此时贲门位于近地侧, 此位置对于观察食管下段腔壁及黏膜、贲门口开闭及贲门下胃底体偏小弯侧胃壁的异常改变及病变有利。此位置尤其有利于贲门的X线分型, 且比常规位更可观察钡剂的下流过程, 可更好地观察食管下段及贲门口开闭情况与贲门下有无钡剂的分流及绕流现象。

表2 两种方法检出贲门区异常结果比较

3.2.2 贲门远地位像: 受检者由基准位向左旋转45°-135°控制床面与地面呈45°-60°角, 电视透视下令受检者咽下钡剂; 此时贲门位于远地位, 此位置由于贲门口位于胃底最上缘、贲门口朝向基本垂直地平面向上,胃底部气体最易入食管; 此状态摄像更有利于食管下段及贲门口的气钡像及贲门口的开闭、贲门周围胃壁情况的显示。

3.2.3 贲门切线位像: 要求受检者直立由基准位左前斜0°-30°,同时咽下钡剂摄像。此时由于食管下段、贲门口、胃底小弯侧呈充分展开不重叠, 不仅有利于食管下段及贲门口形态轮廓功能的一般观察, 且对食管胃角大小改变及贲门区病变范围的判断尤为重要[3]。本组中贲门区癌2例, 此位置摄像充分展示了病灶由食管下段向贲门口及胃底侵犯的全范围。各型食管裂孔疝9例, 其中滑动型疝7例向横膈下复位情况及疝的分型情况, 可由此清晰观察。

3.2.4 贲门区潮汐像: 令受检者由仰卧向右侧位及过度右侧位转动、必要时控制床面头低或头高位及呼吸配合, 此过程为一动态抢拍过程, 需要一定的技巧与经验。在此过程中钡剂由胃底向胃小弯侧、胃窦方向缓缓倾倒, 贲门区处于近地位从钡剂潮汐中渐渐显现, 可使贲门及周围胃底黏膜结构清晰涂布显示; 如果贲门口由于功能、器质性改变可引起钡剂由胃底返流入食管下段[4-5], 借此可观察食管下段充盈轮廓(见图1); 调控床位(头高)退潮时配合呼吸(深呼吸或Valsalva氏呼吸法)可观察食管下段黏膜情况, 由于钡剂沿胃体小弯侧下流也有利于这一部位隆起凹陷性病变的检出。本组胃食管返流40例, 返流性食管炎12例, 均可见食管下段及贲门口形态结构与功能改变。另外贲门区胃体上部小弯侧癌2例(见图2)及平滑肌瘤1例, 也可观察到病灶的潮礁现象。

图1 显示食管裂孔疝导致钡剂大量返流图2 贲门区潮汐像显示贲门区癌肿的潮礁现象

上述四体位摄像为一序列摄像过程, 相互补充、综合观察。通过对贲门区的全方位多时像观察能提高对贲门区的观察效果, 有利于异常改变的检出与诊断。

综合以上, 在常规上胃肠道气钡造影时补充贲门区四体位摄像, 不仅能提高贲门区异常功能性改变和器质性病变的检出率, 且对贲门区器质性病变的定性、定范围显示及诊断提供进一步的X线依据。

1.韩 旭, 吕玉恩, 张力, 等.数字化影像在胃肠道造影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18): 3147-3148

2.刘建新, 弓庆祥, 李彪, 等.全数字胃肠造影检查在临床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 21(3): 222-223

3.路晓东, 纪清连, 孔令琦, 等.贲门区常规钡餐造影的正常X线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0(1): 29-30

4.万向荣, 张南征, 丁心敏, 等.返流性食管炎X线影像与胃镜检查结果对照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 2005, 7(5): 332-333

5.Stefan LZ, Marc SL, Stephen ER, et al.Idiopathic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i in adults: :the ringed esophagus[J].Radiology, 2005,236(1): 159-165

猜你喜欢

钡剂贲门胃底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一种钡剂灌肠筒的改进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2种钡剂灌肠方式在学龄前儿童便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食管、贲门类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