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不住贪欲的地税局长
——海口市地税局龙华分局原局长陈小涛受贿千万元案纪实
2010-11-06江舟
■江舟
止不住贪欲的地税局长
——海口市地税局龙华分局原局长陈小涛受贿千万元案纪实
■江舟
牛年春节来临前夕,在海南省检察机关查办海口市税务系统职务犯罪窝案战役即将取得全胜之际,已进入检察机关侦查视线涉案人之一的海口市地税局龙华分局原局长陈小涛,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件事很快引起了反贪部门领导和办案干警的高度警觉,他们迅速组织力量,寻踪觅迹,最终在广西陈小涛的朋友家将其捉拿归案。时间是2009年1月26日,正值正月初一。
负责侦办此案的琼海市检察院干警顾不上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很快投入到调查取证的紧张工作之中。随着陈小涛涉嫌受贿案相关证据的固定,2009年2月18日,经琼海市检察院决定,以涉嫌受贿罪将陈小涛逮捕。2009年7月17日侦查终结后,由海南省检察院指定海南省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并于12月22日向海南省第一中级法院提起公诉。今年4月2日,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陈小涛无期徒刑。
举手之劳初次受贿20万元
上世纪80年代初,陈小涛从广东省财校毕业后,便分配到海口市税务局原振东分局工作。凭着天资聪颖,凭着勤奋努力,他很快受到了单位领导的器重。1993年,他被任命为振东分局第二税务所所长,当时年仅30岁。
莫看这小小的税务所长,权力挺大。在他所管辖区内,哪家经理、厂长敢得罪他?哪个企业的老总不是笑脸迎送?就在1993年的下半年,陈小涛将海口市税务局振东分局税务二所辖区内的企业介绍给澄迈县税务局马村税务所进行异地征税。如此一来,马村税务所自然是税款源源不断,增收不少,应该感谢的便是陈小涛。于是,马村税务所领导派工作人员林某将陈小涛约到海口市南航路,分三次送给陈小涛20万元,陈小涛都欣然收下。
只是做了一次顺水人情,就收下20万元的感谢费——陈小涛思忖,自己辛苦工作一个月才挣800多元工资,20万元相当于20年的工资啊!
不过,自从陈小涛收下这20万元,心里便忐忑不安,这是他在税务机关任所长后第一次收受不义之财,是福是祸,他心中没底,他整日担心东窗事发。于是,陈小涛暗下决心:自己还年轻,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如不痛改前非,将来必毁前程。今后必须遵纪守法,绝不再干这种违法犯罪之事,收人钱财只限于这一次。
坦率地说,打那以后的5年间,陈小涛确实做到了克己奉公、奋发进取,工作干得颇为出色。他不但躲过了一劫,还在1998年9月被组织上任命为海口市地税局四分局局长。但随着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加重,他渐渐地又飘飘然了;他全然忘记了自己过去收受贿赂、违法犯罪的耻辱历史,长期埋藏在他心底的贪欲开始像火山爆发般喷泄出来,党纪国法统统被抛到了脑后。
就在陈小涛任四分局局长不久的一天,海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为在查帐计征纳税方面得到陈小涛的关照,公司财务经理韩某来到陈小涛的办公室,将3万元现金送给了陈小涛,陈小涛连句客气话都没说,便放入自己的包里。
这家建筑公司长年与税务部门打交道,与陈小涛的交往自然也不是一次两次。为了长期合作,友谊长存,1999年中秋节前的一天,韩经理将陈小涛约到公司楼下,送给他5万元;春节前,韩经理又约陈小涛来到公司附近的茶艺馆,给了陈小涛3万元。每次送钱陈小涛都欣然收下。
既然已经留下了送钱的规程,逢年过节就得一直送下去,不然得罪了陈小涛,公司在征税方面就要多花钱了。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这叫“吃小亏图大利”。后来,这家建筑公司又连续三次送给了陈小涛9万元。
案卷资料显示,自从陈小涛收受20万元苦憋了5年之后,1998年下半年又重新伸出贪婪的黑手,再次打开了罪恶之门,此后,罪恶的黑水便汹涌而入,一发不可收拾。1998年陈小涛受贿3万元,到了1999年,一年就收受贿赂款43万多元。
苦憋五年肆意敛财千余万
有人这样分析,任何人,无论是贪污、受贿,还是干其它“坏事”,第一次都至关重要;而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不仅仅是因为心存侥幸胆子越来越大,而且因为当事人的自我心理解释过程渐渐地从其精神和思想防线上淡出了。同时,其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本质的转变,由“不应该”转化为“理所当然”了。陈小涛最终堕落成为受贿千万元的腐败分子,便是最好的例证。
据办案人员介绍,陈小涛仅2006年先后3次收下海南联侨投资有限公司贿赂款就达117万元。案卷资料清楚地记载陈小涛从1993年至2008年间非法收受50家公司及个人贿赂款共计人民币1056万元,港币20万元,美金8万元。统计显示,陈小涛收受贿赂最疯狂的时期是在2005年至2008年之间,4年间收受贿赂款就高达885万元,平均每年收受220多万元。这些数字对于办案检察官而言,意味着庞大的工作量。
艰难的取证工作全面展开。办案人员一方面对陈小涛和行贿公司及个人供述涉及的一笔笔行贿款项逐笔分析了解,并将之与行贿人逐一对应,对每一笔行贿款的资金来源以及陈小涛如何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收受巨额贿赂款的全过程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取证;另一方面,还得不间断地寻找在办案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涉案人员。
大约在2005年或2006年间,海南银色海岸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某找到陈小涛,帮他一位朋友的公司开一张500万元左右的咨询费发票,并提出少交点税。陈小涛听后,答应愿意帮忙,在陈小涛的帮助下以公司名义开出了发票,少缴了大约20万元左右的税款。事后,王某在海口市明珠路风雅老树咖啡馆门口,送给陈小涛10万元,以示感谢。
2008年5月的一天,王总又找到陈小涛说,他的海南银色海岸置业有限公司有一块500亩的地需缴土地使用税款,陈小涛听后,感觉又来了捞钱的机会,便满口答应。后来,在陈小涛的帮助下,这500亩土地的使用税最后按照减半税额标准即每平方米税额1.5元缴纳。事后,王某在海口市文华酒店门口送给陈小涛10万元。
2007年8月份,海南禾诚实业有限公司与另一家公司合作开发了海口市秀英小街海岛阳光小区第二期工程。不久,陈小涛看中了该小区的一套138平方米的住房,便告诉该公司刘总经理给他预留下,并按开盘价的八五折计价。过了很长时间,真以为陈小涛购房的刘总经理多次打电话催促陈小涛交定金办有关手续,可陈小涛原本就没打算花钱购房,因此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刘总经理想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既不得罪陈小涛,又不至于让公司损失过多,给陈小涛15万元差价补偿来处理此事。2007年11月的一天,刘总经理打电话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小涛,陈小涛自然同意。几日后,刘总经理约定陈小涛在海口会展中心附近停车场,将一个装有15万元钱的纸袋交给了陈小涛。
枉费心机讨好上司钱铺路
陈小涛在手握税收重权的10余年间,是他仕途的巅峰期,也是他活络社交人际关系的鼎盛期。他一次又一次地收下50家公司及个人的千余万元贿赂款,并非自己全部独吞,还孝敬了上司人民币92万元,美金3.5万元。
走在仕途路上,陈小涛不止一次地想过,无论从他年龄学历还是工作能力水平而言,绝非只是个税务分局长的料;仕途之路还很长,关键在于如何运作。他心似明镜:要想仕途有发展,重要的是靠上级领导识才用才,关心支持。他更明白古人所说“用者则为虎,不用则为鼠”的深刻含义。一个走仕途的人,能力再高,领导不想用,也只能是碌碌无为。
然而,向担任海南省地税局副局长兼海口市地税局局长的陈谟林行贿有很大的风险,一般人尽管有心,但绝对不敢行动。再说,陈局长经常大会小会讲廉政,讲理想信念,一副清高难测的派头,那些想通过送礼行贿进入陈局长视线、踏上升迁之阶或谋取一官半职的人盯着整日忙碌的陈局长不敢下手。
天生就会见风使舵、很会讨好上司的陈小涛不这样想。1998年中秋节前的一天,陈小涛第一次壮着胆子来到海南省地税局原副局长兼海口市地税局局长陈谟林的办公室,开始向陈局长试投“糖弹”。
一阵不急不慢的敲门声过后,陈局长抬头目视虚掩着的门说:“请进。”来者正是陈小涛。他没等让座,便坐在陈局长对面的椅子上,简明扼要地汇报分局的工作;接着又说,分局各项工作及个人的成长进步,全靠陈局长关心支持,这些我都心中有数;我这个人不会讲客套话,眼下中秋节快到了,给您留下5000元,看着买些东西吧。
尽管陈局长曾拒绝收钱,最终还是被陈小涛说得动了心,收下了这笔钱。
第一次给上司送钱一举成功,陈小涛欣喜之余暗自思忖:如果日后能背靠陈局长这棵大树,什么仕途路、发财路,就会路路畅通。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小涛每逢中秋、春节都要寻机会给陈局长送钱。1998年至1999年春节、中秋节每次送5000元,共送了2万元,每次陈局长都欣然收下。
陈小涛心里清楚,两年下来,送给陈局长的钱,连自己一次收钱的零头都不如。其实,陈小涛不是不想多送,而是不敢多送,怕引起陈局长的疑虑。但转念一想,为企业办事,收企业的钱,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所为。后来,从2000年至2008年的9年间,每逢中秋、春节陈小涛都雷打不动送给陈谟林或其妻子各5万元,共送了人民币92万元。
除此之外,2001年至2007年间,陈局长因公先后7次到丹麦、瑞典、日本等国考察,陈小涛每次得到情况后,都会在陈谟林出国前,到陈的办公室送上5000美元。7次下来,共送了3.5万美元。
大案告破权力失控令人忧
办案检察官对陈小涛这起腐败案感到愤慨和震惊的同时,进行了案后调研和理性思考,全面分析了案件特点及案发原因,共同的感觉是,税务系统规章制度落实不力,权力缺乏监督制约,只顾抓税收,无人管队伍。
办案检察官颜帆分析认为:陈小涛腐败案暴露了海口市地税系统队伍管理混乱,用人导向不良的问题,从省局到市局考核分局班子人选,往往只注重是否能完成每年的税收任务指标,其它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海口市地税局龙华分局是海口市税收的主要来源,约占海口市税收的三分之一,作为分局局长的陈小涛,因为年年都超额完成税收任务,所以年年都获得先进。也许人们会问,陈小涛接连受贿15年,受贿千余万元,难道每次受贿都那么缜密谨慎,神不知鬼不觉?难道上级领导及纪检监察部门真的一概不知?
回答是否定的。据海口市地税局有关部门一位知情者介绍,对陈小涛收受贿款的举报常有,纪检部门只是对他进行诫勉谈话,没有人去深究,因为陈小涛是海口市地税局局长陈谟林的红人,他背靠大树,就是有问题,谁又能去查去管?
陈小涛大搞权钱交易,在税务系统大家心照不宣,只要对方给他送了钱,他绝对会替对方办事。他从海口市美兰分局局长任上调到龙华分局当局长后,原来在美兰分局注册的一些企业,也跨区域变更到了龙华分局注册交税了。这样便是一举两得,既得到陈小涛的关照,又能把过去在美兰分局该交的税避开了。如此用权,自然是财源不断。
由于单位缺乏对陈小涛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使他置身于“真空”地带,从而一步步地走向毁灭,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乌有。承办此案的检察官符斌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他认为,如何更好地制定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如何更好地对“一把手”进行有效制约,尤其是决策程序上的监督与制约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监督不能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