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0-11-06李守培
李守培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守培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文章从期刊的发展现状、期刊的发展趋向、期刊的特点、期刊面临的困境及期刊的发展对策等方面总结了我国体育期刊与武术期刊的研究现状,对体育期刊与武术期刊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希冀体育期刊与武术期刊的发展能以此为鉴。
武术期刊现状趋向
中国体育期刊的发展已有百年历程,武术期刊的发展也有近三十年历史了。纵观其发展轨迹,它们都曾取得过辉煌业绩,但在近几年却又无奈的渐入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出我国体育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并兼论武术期刊的困境与出路,期望以此促进体育期刊与武术期刊的发展,并服务于体育文化与武术文化的传播。
1 体育期刊的发展现状
自徐一冰主办的我国第一份体育期刊《体育界》1909年创刊以来,历经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其发展虽屡有起伏,但一直保持向上的态势。八年的抗日战争及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国的体育事业处于低谷状态。虽然这期间我国的期刊杂志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鲜见体育。真正给体育事业带来发展契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7月《新体育》吹响了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号角,指明了我国体育发展的方向“,体育要为人民的健康,生产建设和人民的国防而服务。”然而,文革十年,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灾难。从80年代开始,体育期刊在新时期体育飞速发展的态势下进入繁荣发展期。大众体育期刊,也就是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期刊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综合性体育期刊《搏》的创刊为标志。吴锋将我国体育期刊发展的百年历史总结如下:(1)从1909年到1949年,是我国体育期刊的萌发与成长期。(2)从1950年到1993年,是我国体育期刊的初步繁荣期。(3)从1994年至今,是我国体育期刊的转型与酝酿期。
1.1 体育期刊的区域分布及期刊分类
体育期刊产生以来,其区域分布一直是不均衡的。赵蕴等总结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体育期刊的区域分布,认为其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状下降。在其50年间,分布的重心随政治中心的转移屡有变迁,而上海得天独厚,在出版近代体育期刊的总量上始终独占鳌头。中国近代体育期刊的密集区域为上海、北京、江苏、四川等省市,它们是中国近代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体育期刊在上述四省市的发育流布各有不同的特点。体育期刊梯度分布的格局,自晚清已经成型,到抗战以后,因部分杂志南迁和内移,集中趋势减弱,但不均衡的状况仍十分显著。体育团体主办的期刊对环境的依附性强,受经济、文化的制约大,是造成期刊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学校主办的期刊布局不均,是因近代中国高等学校的分布不平衡而产生。政府机关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缓期刊分布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赵秉龙等认为,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期刊地区分布仍存在着不均衡现象。按出版期刊种数由多到少排列前六位是:北京49种,占体育期刊总数的36.8%;黑龙江9种,占6.8%;广东、上海各8种,各占6.0%,山西、湖北各6种,各占4.5%。由此表明,东部地区省份的期刊种数比重较大,占体育期刊总数的62.4%;西部地区省份的期刊种数比重较少,仅占体育期刊总数的15.0%;四川、陕西分别办有5种和4种;新疆2种重庆、甘肃、内蒙、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各1种;云南至今没有体育期刊。体育期刊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将直接影响体育文化广泛、均衡的传播,这一现象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目前,体育刊物众多。万朝顺指出体育刊物大致可分为下述几类:(1)学术性刊物:论性、技术性较强,主要侧重于学术理论的研究与探讨,由高校和理论研究部门、体育科研所主办,有公开刊物和内刊,公开刊物所占比例不大,此类刊物在全国发行数量不大。(2)技术性刊物:理法并重,侧重于单项运动技术,如《田径》、《篮球》、《排球》、《搏击》、《武林》、《气功》、《游泳》、《冰雪运动》,此类刊物发行范围较广。(3)体育科技刊物(含国外刊物、译文、画刊)此类刊物主要介绍不同项目的技术发展情况、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规则等。(4)综合刊物:如《新体育》、《体育春秋》等,此类刊物因内容涉及面广,热点新闻多,能适应不同体育项目的爱好者。此类刊物由于带有“综合”性,报道内容有很大的伸缩性,可以涉及奥运会及其他国际大赛的情况,对单项运动作专题报道。在其他方面,如观赛指导、大看台、健身、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刊登,几乎无所不包。这一分类相对较为合理。
据200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统计,全国现有体育期刊133种,其中北京一地就集中了49种,占全国体育期刊总数的36.8%。就主办方而言,由体育协会或学会主办的有32种,占体育期刊总数的24.1%;学校主办的有28种,占21.1%;科研院所主办的15种,占11.3%;各级政府体育部门主办的25种,占18.8%;出版社主办的23种,占17.3%。就种类而言,学术类期刊53种(其中核心期刊14种),占体育期刊总数的39.8%;大众普及类80种,占60.2%。近年来,面向市场的大众普及类体育期刊取得了显著业绩,具体而言:(1)容量与质量明显提升。(2)图片化程度高。(3)专项类体育期刊获得较快发展。
1.2 体育期刊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研究者们认为现阶段我国体育期刊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了以下一些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归明等认为,数字化期刊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体育数字化期刊也不例外,应向集中上网、数据信息丰富、更新及时、网络齐全等方向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并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朱恺,李少雄也认为:(1)期刊数据库化、网络化将加快信息流、物流的速度与范围;(2)未来科技期刊工作方式、管理形式以及编辑人才将发生变化。张闻亚指出,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份期刊要想有所赢利,其销量至少应在每期5万左右。同时,根据对杂志社的工作人员的调查,近年我国大众体育期刊销量都呈下滑的趋势。
李新民认为,现阶段我国体育期刊与前些年相比呈现出以下一些情况:(1)期刊质量明显提高。(2)刊期不同程度缩短。(3)比较好的解决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4)体育期刊普遍印制精美。陈盼等则认为,我国体育期刊的发展现状是:(1)足球和篮球类期刊走红。(2)彩印与深度报道成为体育期刊角逐市场的利器。
就体育科技期刊而言,翟红哲认为其发展现状呈现出如下特点:(1)政策的正确性。(2)科学的精确性。(3)学术品位的高雅性。(4)外观包装的完美性。(5)精品期刊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编辑人员。并认为其发展趋势为:(1)优化和调整体育科技期刊结构,增强期刊的生命力。(2)借助现代化传媒工具,加大体育期刊信息量,缩短论文发表周期。(3)提高论文的引用率。(4)积极开拓多种出版媒介,加快“刊、库、网”一体化。
以上关于体育期刊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的论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助于启发研究者们进一步探寻体育期刊的发展对策。
2 武术期刊的发展困境
在体育期刊发展总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我国武术期刊的发展形势已极为严峻。继我国第一份武术杂志《武林》于上世纪80年代问世后,《中华武术》、《精武》等武术杂志亦相继创刊,武术期刊由此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期。但由于社会大环境及杂志自身的经营等诸多原因,武术期刊的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衰退,并愈演愈烈,终于近几年步入了武术期刊发展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尤以2006年老字号武术杂志《武林》的停刊为标志。
早在2001年,张闻亚曾指出期刊的发行量是衡量一种期刊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标志着该期刊受读者认可的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杂志社的经济效益。而他统计得出的武术科普期刊的发行量状况是1994—1999年,武术气功期刊总数为15种,没有增减,1999年《中华武术》每期销量4—5万册,《武当》3万册左右。很明显,这与武术期刊的发行量处于辉煌期时动辄百万份的数目相比是具有天壤之别的。
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王立峰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普通受众对武术杂志期刊的了解情况比较少,在所调查的339人中知道和阅读过的武术杂志超过5种的有15人,仅占所调查人数的4.4%,选择3种以上的人数总共也只13%的人;表示只知道或阅读过1-2种的人数则有124人,占总人数的36.6%;而表示从来没有阅读过也没有听说过的人却有169人之多,占总人数的49.9%。(见表1)
表1 对武术杂志的了解情况
受众对武术文章的阅读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半年内阅读过的武术类文章超过10篇的仅占总人数的6.2%;3-8篇的人数也只有21.8%;只是偶尔看到过1-2篇的人有45.5%;表示半年内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的也有23.6%之多。(见表2)
表2 受众阅读到的武术文章情况
以上数据表明,普通受众对武术杂志的了解情况还是比较少的,通过武术类杂志阅读的武术文章也是非常少的,这也说明经常订阅武术杂志和阅读武术文章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武术爱好者中,普通受众对武术杂志和武术信息的关注程度还是很低的。
武术期刊之发展究竟为何如此低迷呢?张叶平总结了制约我国武术科普期刊发展的因素是:内部因素有:(1)期刊内容同质化,栏目雷同。(2)广告经营先天不足。(3)期刊发行渠道单一。(4)期刊编辑队伍老化,综合素质不高。外部因素有:(1)武术发展不景气制约了武术科普期刊的发展。(2)武侠电影的冲击与分众。(3)网络技术与新媒体的分众。(4)受众体育兴趣和需求的转变。
虽然现阶段就武术期刊发展所处困境的研究仍较少,但以上研究数据及研究结论已足以说明武术期刊发展形势的严峻程度,武术期刊的发展模式已到了不得不变之局面,其发展出路亟待探究。
3 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目前,关于武术期刊的发展出路方面的研究所见尚少,但仍有一些宝贵见解。
武术期刊是武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郭玉成在《中国武术传播论》之“武术文献传播概述”一章中,从古近代武术文献概述、当代武术文献评述、当代武术文献的文化定位和武术文献传播与国家对策四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武术文献是武术传播的宝贵资源;武术文献进入学校教育、学术研究、社会大众领域,对武术传播具有重大的价值;武术古文献的挖掘、整理、传播是当前武术文献传播的主要问题;当代武术文献表面繁荣,但由于其以竞技性体育武术为主要内容,注重技术传播,有价值的文献比例不大,“术”的多,“学”的少。当代武术文献传播的价值定位应是“留得住,传下去”。武术古文献的保护与开发要依靠当前国家政策,重点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散落民间的武术文献进行整理、保护、传播。
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田文波等将武术期刊置于文化全球化的框架体系中加以研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是:(1)在全球化时代武术期刊必须具备全球性的视野。(2)在全球化时代武术期刊要立足培育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3)在全球化时代武术期刊要注重倡导对武术文化的深入研究。(4)在全球化时代武术期刊要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
从发扬太极拳的角度,李秀等建议武术期刊继续做好继承挖掘太极拳的理论与技法的工作,进一步总结前辈名家的练功心得、教学经验,加强太极拳健身技击、文化研究以及做好青少年普及工作。建立一支由科技人员、太极名家、医(学界、教练员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的协作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与科研、训练与竞赛的体系,为弘扬我国太极拳事业做出贡献。
立足于我国武术科普期刊的发展现状,张叶平提出的我国武术科普性期刊的发展策略是:(1)明确受众定位,实现受众市场细分。(2)拓展发行渠道,完善发行体系。(3)期刊与网络互补,搭建网络平台。(4)加强与武术影视互补融合。
当代社会,西方体育及其文化强势侵入,武术文化岌岌可危。鉴于此,已有许多学者对武术发展的出路做出了颇多研究,但作为武术传播重要载体之一的武术期刊的发展出路问题却绝少有人问津。相较之下,以上关于武术期刊发展对策的提出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1]吴锋.走过百年的中国体育期刊[J].出版发行研究,2008(7):27.
[2]赵蕴,欧阳柳青.20世纪上半叶中国体育期刊的发展特征[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7):13.
[3]杨秉龙,陈芳.我国体育期刊现状的统计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0):70-71.
[4]万朝顺.全民健身计划与体育期刊[J].云南大学学报,1995(增刊):25.
[5]归明,任保国,高发民,等.我国体育数字化期刊的发展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1(2):42.
[6]朱恺,李少雄.数据库、网络化对体育科技期刊的影响和作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2):29-31.
[7]张闻亚.我国当代大众体育期刊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30-33.
[8]李新民.体育期刊的发展走向[J].报刊之友,2001(3):31.
[9]陈盼,舒丽,冯文娟.我国体育期刊的现状及有待完善的几个方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4):56.
[10]翟红哲.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必须全面提升精品意识[J].安徽体育科技,2006(3):15-18
[11]王立峰.大众传播媒介对我国武术信息传播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2]张叶平.我国武术科普期刊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2006:21,26.
[13]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52-160.
[14]田文波,王岗.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武术期刊发展趋势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9):3-5.
[15]李秀,徐剑波.我国武术期刊中太极拳学术论文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2002(4):358.
[16]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ushu Periodicals
Li Shoupei
(Wushu School,Shan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
It summarized the current conditons of Chinese sport periodicals and Wushu periodicals from several aspects-status of periodicals,trend of periodical development,features of periodicals,difficulties that the periodicals confronting and strategies of periodical development.It's signific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periodicals and Wushu periodicals,hop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periodicals and Wushu periodicals can take these as a lesson.
Wushu periodicaslstatustrend
G85
A
1004—5643(2010)01—0031—03
李守培(1985~),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