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力量
2010-11-05刘阳
刘 阳
“这一代人现在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了,他们还年轻,就像关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面,什么都看不到,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个窗户早点打开,让他们看到身上穿的都是宝贝,拿的都是宝贝。《1699·桃花扇》的成功让孩子感觉到干昆曲是有希望的、干昆曲是有前途的,干昆曲是能够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在谈及将小演员推上前台时的感慨
传承的力量
南京朝天宫4号,据说在明代是外国使节要面见中国皇帝之前学习如何行礼的地方。后来毁于大火,修缮后成了江宁府学。几百年后,江宁府学遗址距离南京最繁华的新街口只几步之遥,闹中取静,与现代化的都市和浓厚的商业氛围丝毫不干扰,反倒在静谧中独显出金陵古城的悠远与庄重。一脚迈入朱漆大门,看到院落里尽是抄手游廊飞檐翘角。此般格局正是清代的原型,采用了堂廊四合院形式:厚重的大门内廊房四合,为生员(秀才)所居;中间为正堂,即明伦堂,为聚众讲学之所。
只见游廊中间围起整块的碧绿草坪,草坪四角又分别植种着四株树木,虬枝高耸的石榴,还有尚未到花期的桂花树。有一只斑斓的喜鹊在草坪踱步,愈发衬得这古意院落的安静和文雅。想必,这里的深秋一定很美。如今,这里是江苏省昆剧院的驻地,院长柯军带着一批挚爱昆曲的老中青演员们,在这里,为这古老曲目的振兴努力着。每周六华灯初上之时,兰苑小剧场都会有精彩的昆曲演出。丝竹次第鸣中堂,余音绕梁。昆伶们沿袭着古老的传统展现出的生动表演总让人念念不忘。
昆曲盛行之时,许多新完成的传奇立刻上台搬演,日子长了,保留了些剧目,到清朝乾隆年间,一部传奇中最受欢迎的几折戏固定下来,伶工们精心打磨,渐渐形成了折子戏。(折子戏没头没尾,有一点剧情,但不完整。)兰苑小剧场的折子戏专场演出中,捧场的通常分作年龄落差很大的两派——大学生和退休了的老戏迷。那些青春的面孔,多是20—35岁的大学生和白领。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也因此无数次感慨昆曲振兴恰逢其时,“昆曲目前在大学生中已打开局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戏迷、成为昆曲志愿者,”在慵懒的午后又或者秋风乍起的这一季,聚在一起,唱几支曲子,不施粉脂不穿戏服,更没有表演,年轻人爱上了昆曲,略去很多“形式”,只是“清唱”也很快乐一些白领甚至自购行头,拜青年演员为师,每周六在甘家大院的南京昆曲社排练,粉丝们有模有样地练起唱念做打,场面生趣。而老人家们的心中,自是有风度,有过往的。有剧上演时他们早早到场,笃悠悠地坐定了,慢吞吞地从包里拿出一个水杯家里泡好的绿茶或者菊花枸杞然后安静地等待。认真地看,手上还打着拍子。要紧处,凝神屏息,惟恐心有旁骛。他们看了一场又一场,总不够似地,看老演员与年龄共同增长的功力也看青年演员越来越多地占据舞台,一次比一次演得好,心里都是欢喜的。
开拓中的传承
江苏省昆剧院是南京惟一的昆曲专业剧团,也是一所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昆曲团体。从“继”字辈的张继青、范继信,五六十岁的张寄蝶,林继凡、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再到正当壮年的柯军、李鸿良、龚隐雷、孔爱萍,以及崭露头角的第四代青年演员单雯、罗晨雪、施夏明,江苏省昆剧院薪火相传,成为中国昆曲史上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正如柯军的感慨,昆曲这些年赶上了好时光。虽说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包装炒作的痕迹越来越重,但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被重新炒热了。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成功了。年轻人像看演唱会那样去看昆剧,年长的则像看经典电影那样蜂拥而去当然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老外戏迷。大学生们不可思议古人也是有爱情的,古人的爱情同样炽烈,是那样的好奇和惊叹,属于本民族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创造又蓬勃开来——于是这几年,江苏省昆剧院的出演任务非常多,除了兰苑剧场常年坚持的演出,国内巡回及出国艺术交流外,诸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免费公演(企业赞助)等带有公益性质的演出也是源源不断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向以年轻人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普及昆曲知识,宣传昆曲的美,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前所未有的工作量激发了演职人员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动力。用柯军的话来说就是:“只有演出才能让大家获得信心、尊严、荣誉和收入,只有演出才能传承昆益、振兴昆曲!”于是我们又看到一组昭然若揭的数据——2005年,江苏省昆剧院一年演不到50场。演出净收入几十万元;2008年,省昆演出388场,演出净收入195万元。演出场次超出目标159%,演出收入超出目标225%……
从华丽的海报到选用青春少艾的小演员,甚至是轰轰烈烈地媒体宣传造势,对于戏曲,这都是新鲜的大胆的尝试。昆剧演员们渐渐懂得通过不断的策划,包装,推广来促使昆曲“飞”起来。为此他们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比如“一月双星”个人专场演出。在演出中加入剧目导赏、请专业摄影人士来拍照,制作新颖的海报和光碟等。“商业味过浓”是个敏感的话题,负责外联演出业务的副院长施海涛对此却并不避讳,“先得把饭吃饱了,才能去谈精神层面的东西吧?我们得对演员负责,”阳春白雪,地做艺术在今天多少有些尴尬啊。柯军的回答则糅合了更多的感性,“我希望每一个艺术家都热爱昆曲,热爱昆剧院。我们的演出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传承。”说的都是实话,心照不宣的实话。
“角色”中的传承
9月12日,抱着对昆曲的虔诚和探索之心,记者有幸参加了在兰苑剧场举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昆曲艺术家石小梅艺术人生访谈暨钱振荣拜师仪式。为了这活动,柯军院长和他的同行们调动了很多力量,做了精心策划准备。他透露,为老一辈做从艺之路的回顾,并将收徒作为其艺术道路的一部分,从石小梅开始,这是第一次。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寻找”,寻找灯塔,寻找典范,寻找未来。
当天的访谈形式新颖,柯军作为主持人和石小梅一问一答像是聊叙家常般娓娓道着石小梅的艺术人生,现场温馨而感人。石小梅当年拜师时的见证人、南京大学的吴新雷教授,好友锡剧表演艺术家倪同芳,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书画界好友章炳文、张尔宾以及石小梅的先生、著名剧作家张弘等也都作为嘉宾来到现场。
其实,昆曲的行当划分比京剧更为细腻其中尤以男性角色的行当最复杂。小生分巾生,官生、雉尾生和鞋皮生顾名思义巾生多是儒雅书生,好像《玉簪记》中的潘必正,谈谈情说说爱的那种,官生又名冠生,是巾生的变革,多一隋的皇帝或狂放的才子为大冠生,上台时戴髯口,好像《长生殿》中的唐明皇《彩毫记·醉写》中的李白;春风得意的年轻新贵多为小冠生,也叫纱帽生指《荆钗记》中王十朋这类角色;雉尾生又叫鸡毛生,是头上戴翎子的,风流俊俏,好像三国中的吕布、周瑜;鞋皮生俗称黑衣生,穿一身黑可不是为了耍酷,而是潦倒相好像《绣襦记》中的郑元和。昆曲的女小生不像越剧那么多,一句话,物以稀为贵。而石小梅在圈子里正有个雅号——“气
韵小生”。她的表演张力十足,刚柔并济,嗓音清脆明亮,深受戏迷的赞许。谈起与昆曲的缘分,她说了八个字:“一旦结缘,从一而终”……好一个从一而终,这也许就是老戏曲人最普遍,也是最可贵的特质吧,无论是对情感还是对融入了情感的事业,都是那样的执着,不掺杂半点杂质的。
石小梅是著名的反串小生,梅花奖,文华奖得主,而钱振荣目前是省昆男小生中挑大梁的“中流砥柱”。二人的结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在戏校,石小梅作为前辈,就教过钱振荣不少戏,为何时隔三十多年,如今钱振荣也已40多岁、人到中年,才拜石小梅为师呢?
石小梅说“其实我一直在教他但收徒意味着责任,钱振荣是一个成熟的演员,他提出这个想法有两年了这两年,我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收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从我个人的艺术道路而言,最后完成收徒这一步,也不再有缺憾。在我看来,对一个演员来说,艺德是最重要的。现在我看准了他打算把咱们江苏的风格一代一代传下去。”钱振荣也诚恳地回顾了自己拜石小梅为师的心路历程。他说:“拜师这个心愿在我心里已经十多年了。1 994年全国青年演员交流展演当时我对有的戏还比较生疏,石老师就手把手地教我,当时我就有了拜师的想法。这十几年来,石老师还是一直不间断地在教我,从全本的《牡丹亭》到《白罗衫》,《玉簪记》等等。所以,我一直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次,四十多岁的我非常真心地拜在石老师的门下,也是拜在昆曲的门下,圈内有句行话,一拜是终身!”
2006年3月17日《1699·桃花扇》在北京保利剧院顺利首演,(共有六个版本:青春版,传承版,加长版、精简版,赏析版,音乐会版。)和白先勇的《牡丹亭》一样,《1690·桃花扇》打出的招牌也是“青春版”——服装靓丽,全部服装都是手绣,用了整整一个村庄的苏州绣娘;演员靓丽,演出上半场李香君的女孩子叫单雯,只有16岁。演出侯方域的男孩子施夏明,一身书卷气,比单雯大些,也不过20岁。
石小梅当时曾经非常坦诚地说:“这些孩子是唱不下来侯方域的。”只是,大家更清楚,昆曲市场的残酷。“青春版”总比“精华版”更有市场卖点。所以石小梅,胡锦芳,李鸿良这些成名前辈,都心甘情愿在后台给小演员们看服装、贴片子。往常这些事白有专人为他们做,那一次却都是成名前辈们亲自动手。其意义深远。
今天,当年的徒弟也成了师傅。石小梅说:“我的舞台生涯算是画上了一个逗号,而今的使命是让昆曲的血脉在后继者身上代代传承。”是的,传承以致远,这样凝重而充满希望,也许正是石小梅最敬重的师傅俞振飞,周传瑛,沈传芷心中的企盼。
◎链接——
江苏省昆剧院,中国六大昆团之一,驻地南京。简称“南昆”。“南派昆曲”大本营之一,亦是昆曲第二代“传字荤”老艺人长期驻守,献唱,传艺之家门重镇。自上世纪50年代初起,由昆由“传字悲”老伶工亲传实授的昆由第三代“继字辈”传人;张继青,吴继静,姚继熴,范继信,董继浩,张寄媟,林继凡……皆是出世,历练,成名,驻守在江南金陵,姑苏一带。该剧院可谓:先天充盈,品质优生,传统根基深厚。张继青领衔主演之《牡丹亭》,《烂柯山》等戏名震南北曲坛,扬名异固海外。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张继青为首的“继字辈”一代人功成名就,逐渐淡出舞台,江苏省昆剧院培育之昆由第四至五代传人气候已成:石小梅,胡锦芳领衔,与黄小午,柯军,孔爱萍,徐云秀,钱振荣,程敏等形成了全新之艺术阵容。
2005年,又有新一代施夏明,单雯,罗晨雪等从江苏省戏校昆剧科毕业入团。2006年,他们年龄不过16至20岁之间,平均年龄才18岁,就担纲了460万投资的昆曲大戏《1699·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