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再生产业精神家园的深情守望
——写在《资源再生》杂志第一百期出版之际

2010-11-03姜松

资源再生 2010年11期
关键词:研修班金属杂志

资源再生产业精神家园的深情守望
——写在《资源再生》杂志第一百期出版之际

2010年第11期,正是杂志出版第一百期。站在辞旧迎新的门坎上,编辑部的同事约我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一重要时刻。在这里,我代表杂志的主办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杂志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正在和曾经辛勤耕耘在这片园地上的人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100个月的时光,3 000多个日日夜夜,900万字的编辑制作,200 000公里的行程,奉献给全行业的是厚厚的一百期杂志。八年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而对于同事们具体的人生来说,100个月的日出月落,是大家生命的印记。回望那灯火长明的编辑部,我看到了勤奋的园丁一个个执着坚毅的身影,他们的欢笑与忧思都随着这潮起潮涌,深深地凝结在这一期期的杂志中了。一百期杂志是大家风雨兼程的一个个里程碑。在这里,我还要向那些一如既往支持这份刊物的朋友们道一声:大家的期望,全行业的期待,已经变为辉煌的现实;今天的《资源再生》杂志,正劈涛斩浪,扬帆远航。

2001年,当全国各地的朋友们一起筹划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时候,大家一开始就谋划着如何把资源再生产业的百万员工联系起来,把全行业的共同心声传播出去,让我们的资源循环利用事业有一面旗帜,一支号角,一块园地,一座桥梁,朋友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要创办一份属于我们资源再生产业的刊物。但如何让一份行业的媒体实现自强、自立与自我发展?前面的路十分艰难。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受全行业的委托,共同开启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十年后的今天,展读这凝结着全行业发展进程的恢宏历史长卷,可以说,大家当初的愿景已如期实现了:今天的《资源再生》杂志成为全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成为连结众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重要渠道;以《资源再生》杂志为载体,全行业员工共同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资源再生》走过的历程与行业的发展同步。杂志创办之初,中国再生金属的产量不足百万吨,而今,中国再生金属的产量已经达到了633万吨。十年之间,中国再生金属的产量以年均27%的速度递增;一大批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企业和园区如雨后春笋;发展之快令全球同行瞩目。在这风云激荡之中,杂志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大力传播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先进经验,为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杂志的创立者,我们提出的目标就是:杂志要志存高远,以全球化的视角俯察瞭望。《资源再生》杂志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身体力行,勤奋耕耘,积极奔走,多方呼吁,为树立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披荆斩棘,也得到了全行业的尊重和信任。

2001年,当全行业还处于十分弱小、一片茫然的时候,我们先后到十几个国家考察和参加会议,根据国际最新动向和专家的研究成果,首先提出了“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再生”的企业宗旨,把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杂志弘扬出去。而今,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通过杂志,把国外一些典型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传播开来,《资源再生》承担起了行业引领者与播火者的职责,当一期又一期杂志送到各地朋友们手中的时候,大家看到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感到了一种力量,感到了一种凝聚;通过杂志,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的真实风貌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

作为全行业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者和瞭望者,百期杂志真实地记录了行业十年的变迁和深刻变化。刊物先后报道了上百家企业、十多个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的崭新风貌,几十位再生资源产业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的事迹与心声在这份杂志上得以广泛传播与弘扬;朋友们对这份杂志充满了期待,他们说:《资源再生》杂志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是我们的天职。借助杂志这个桥梁和纽带,深深地影响了一批专家学者,他们先后投身到资源再生领域并施展了他们的才华与智慧,由此也形成了行业的精英群体。以全球化的视角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信息传递给大家,杂志通过大量国内外最新动态的报道,为行业的科技进步打开了借鉴、交流、推广、合作的窗口;杂志所传播的理念和行业走势也深刻影响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目光与政策走向。展读百期杂志,全行业前进的脚印清晰可辨;国内外的读者借助刊物获得了大量有效的信息和丰厚的知识。值得我们感佩的是,在百期杂志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他们编辑出版了44万字的《中国再生铝的技术与市场》,220万字的《中国再生铜的技术与市场》等一批专业文献,为推动产业升级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

打造行业高端平台是《资源再生》杂志一直努力奋斗的方向。几年来,杂志作为第一届到第七届中国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和展会的承办者之一,为这一品牌的形成付出了艰辛的劳动。2007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七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上,由《资源再生》杂志创意并完成的《中国再生金属产业杰出贡献人物及优秀企业颁奖庆典》令全行业瞩目。几年来,杂志先后拍摄了多部电视专题片,展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与崭新风貌,这些作品也成为《资源再生》服务功能延伸与拓展的最好佐证。

如何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服务,编辑部的同志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这些问题。八年来,《资源再生》杂志与有关科研单位一起共同举办了七届中国再生铝产业技术升级研修班和两届中国再生铜产业技术升级研修班,为广大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支撑,通过研修班把知名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开展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对推动再生金属产业的科技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研修班已经成全行业的一个知名品牌。几百家企业的决策者和技术负责人通过研修班,显著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再生金属新工艺新装备得以普及,员工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更加明确了。针对中国再生铝行业产业升级的需求和生产技术骨干的缺乏,由编辑部制作的《中国再生铝新工艺》的电视教学片已成为再生铝企业培养员工的实用教材,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传播。最近,中国再生铝产业升级技术研修班的授课内容已经在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的行业远程教育系统上开通,职工教育和技术培训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及时有效地把全行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件通过深度报道的形式反映出来,这是一个媒体是否具有新闻舆论功能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杂志的记者深入基层,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和观点;通过他们的广泛调查和深入分析,一批有价值有见地的报道得以传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于重大问题和众所瞩目的话题,杂志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表达企业的呼声和意见,忠实地行使了舆论监督职能。许多政府主管部门的朋友对我说,通过《资源再生》杂志,我们可以随时了解行业发展的动向,掌握企业的发展动向,倾听企业的呼声和诉求,实现上意下传和下情上达,这份杂志令人关注。

如何让一份行业期刊真正得到读者的喜爱与钟情,编辑部的同志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在有色金属行业的众多期刊中,《资源再生》杂志第一个以清新的版面、人文的风格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刊物瞩目看齐的标杆。如今的《资源再生》已经把刊物的生命之根深植于企业发展的沃土之中。杂志与行业风雨同行,也收获了大家的赞同与肯定,这其中的许多故事非一篇感言所能一一道来。此时此刻,有一句话我愿与编辑部的同仁共勉: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无论我们曾经有过多少光荣与梦想,今天,依然需要这种精神,这将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动力和源泉。

《资源再生》走过了百期创业与兴业的历程。我们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在这难忘的时刻,我们也忆起了那些曾经共同奋斗的朋友们,身影虽渐行渐远,这里也道一声珍重:带走的不仅仅是记忆,更应当是一种精神。

杂志百期,开辟了资源再生产业广大员工希望的田野;辛勤耕耘与深情守望,更是后来者神圣的职责。

愿我们的家园:绿树常青,根深叶茂!

猜你喜欢

研修班金属杂志
港口安全管理高级研修班开班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从发现金属到制造工具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致命金属
第二期中药资源管理人才研修班
杂志介绍
金属美甲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