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药物定价应鼓励先进

2010-11-03刘燕玲

中国现代中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板蓝根药材中药

■本刊特约记者 刘燕玲

专 稿

基本药物定价应鼓励先进

■本刊特约记者 刘燕玲

近期,万众瞩目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终于出台了。可以说,我国政府在深化医改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精神出台的这一目录,又一次让利于民,药价在有升有降的基础上,整体下降了12%。但是,目录公布后仍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争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有些医疗机构反映,药品价格降得不够,还有不少涨了;大多数药企认为,降价已经降到了企业无法接受甚至于只能退市的程度。

真是“众口难调”,基本药物价格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又该如何看待?

定价偏低 部分药品退市

最近,有少数基层卫生院向有关管理部门上书,新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价大量高于原有药价,并罗列了好几页纸的药品价格的前后对照,其中也包括不少中成药,差价有的甚至高达几百倍。这些反映,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面对质疑,在没有针对所反映的中药价格及生产企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很难对个中的是非曲直下结论。对此,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原则性地指出:药品价格不仅是与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也是涉及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但在中成药的价格方面,情况确实比较复杂。

中药有其特殊性,比如原药材价格因天气、疫情、地域等因素波动较大;药材分多个等级,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各企业由于生产设备条件不同而成本相差悬殊等。但是这些因素造成的质量差异,现在的检测条件又难以全部将其体现出来。因此,不得不承认中药生产很多时候都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其自觉性和良心。

以有关卫生院所反映的该院“板蓝根颗粒”原先的购进价为例:“10g20袋采购价2.6元”。这种价格合理吗?说明什么?据生产同一产品的上海和黄药业等大型中药企业反映:“5g12袋的制造成本已在5元左右,这还是板蓝根药材2008年的平均价格”(2009年因甲流蔓延价格已大涨)。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板蓝根颗粒的药厂之一,市场占有率很高。该企业介绍,板蓝根的销售价格可相去甚远,而检测难以察觉质量的区别:原料有南、北之分,北板蓝根2年生,价7~12元,南板蓝根1年两季,价1~3元;原料等级,主根价6~12元,细枝、碎枝以及化肥催长1年产的3~8元;生产工艺,同仁堂是先水煮再醇沉,出膏率仅为21%,而省去这道工艺出膏率为100%~120%,经济价值大涨,还检测不出区别;包装上,该企业的包装可保持有效期3年,而一般企业的有效期多为1.5~2年;价格亦有不同,在生产工艺及二次科研方面,该企业投入较大,成本自然升高。经严格测算,该企业的板蓝根颗粒成本为5.3元/盒,而这次基本药物目录规定的价格仅为2.8元/盒。板蓝根是同仁堂每年产值四千多万元的大品种,如此大量赔钱,企业不得不考虑退路。据粗略统计,这些年来同仁堂由于中药定价偏低等问题,已有200多个品种陆续退市。

上海和黄药业公司提出,有关卫生院所说“柴胡注射液每盒实际采购价为0.70元(10支)”,明显不符合现实情况。据测算,包装材料、药液两项成本相加为3.29元(不含税),还不包括辅料、制造费和利润;说“复方丹参片每盒0.8元”,实际仅算包装材料和原料就要每盒1.7元。和黄药业还反映,该企业进入基本用药目录的品种有15个,但现在还在生产的不超过5个,关键原因就是价格倒挂,像柴胡注射液国家零售指导价0.39元/支,连生产一支注射用蒸馏水的成本都不够,不仅企业不愿赔本生产,医院也不愿购进。

针对有关卫生院列举的离谱的药物价格,有的药企质疑:“同样一盒中药,价格相差几倍、几十倍,便宜到远远不够成本的地步,这种药能保质保量吗?还不是原料找差的甚至掺杂使假,生产上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长此以往,整个中药的名誉都得让他们毁了!”

药材涨价大势所趋 资源是瓶颈

中药是资源类产品,也是特殊农副产品,即便不算人力成本的年年提升,作为野生资源品种,中药也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贵,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像冬虫夏草、藏红花、麝香、牛黄等贵重药材十倍、百倍地翻番不说,而且资源已经濒危,像续断、何首乌、九节菖蒲、百部、三白草、白及等近百种大量使用的药材,也正在步其后尘。

与此同时,近年不断出现的疫情也严重助长了药材价格的飙升。比如甲流疫情出现后,金银花已从2008年的每千克30~40元,疯涨到现在的400多元;八角茴香已从年初的每千克2~3元,翻到20元,现在每千克21元也难求!而这些翻番的价格亏空,都是中药企业在默默地消化和承受。

可以说,药材涨价是刚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药的定价只能客观反映和跟随这种趋势,否则就是违背经济规律,在客观上促使企业弄虚作假。

由于目前中药行业严重产能过剩,是典型的“买方市场”,因而存在着恶性、低价竞争问题。之所以出现有关卫生院所反映的较多数量的低价药,原因可能包括:少数企业自恃现有中药质量检测手段滞后,存心降低成本生产差药、劣药,以在市场争得一席之地;还有的企业害怕退市,不愿丢掉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得以开拓的市场,而将优质药被迫降价,以“堤内损失堤外补”等方式加以平抑。但是,这种平抑是难以持久的,因为企业毕竟要进行成本核算,要赢利。

优质优价品普降40% 好企业压力首当其冲

基本药物价格公布实施后,不仅卫生部门反响强烈,而中成药优质品种的生产企业反应更为强烈。由于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是按统一名称制定的,不再执行优质优价,因此对优质优价产品来说,平均降价幅度近40%,个别品种如板蓝根颗粒降幅更是高达72%,远远超出了此次基本药物价格整体12%的降幅,导致不少品种的成本已高于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这一新情况对优质优价产品较多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打击,一些企业已面临产品退市和生存上的危机。

北京同仁堂: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有26个品种,均为企业主导品种,也是全国同类产品销量占主要份额的产品,这些品种占公司销售总额的63%。其中,优质优价品种16个,占公司销售总额的57%,占入选品种销量的90%。企业的市场主销区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OTC市场,每年在北京市场销售3个亿,其中在社区医疗机构销售占50%。

上海雷允上: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有30个品种,但2008年销售品种仅为15个,年销售额4378万元,其中在社区的年销售额达4024万元,占销售总额的92%。2008年公司销售的优质优价品种4个,年销售额为2748.82万元,占该企业基本药物品种销售总额的63%。

河南宛西制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有12个优质优价品种。其中国家发改委认定的优质优价品种5个,年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1.4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销售额占产品总销售额的18.30%;地方优质优价品种7个,年销售额占公司总体销售额的12.2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销售额占产品总销售额的6.7%。

由这些名牌中药企业的情况可以看出,各企业优质优价品种在基本药物品种以及优质优价品种在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品种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如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再执行优质优价,那么企业面对严重亏损,只能在价格和市场两者之间做一艰难选择。这种局面势必极大地制约名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给某些低质低价药品提供可乘之机,并将直接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群众对中药的信任度。

连日来,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天津中新药业、河南宛西制药等知名中药企业不断呼吁,国家应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继续执行中成药的优质优价政策,保证品牌药的生产和供应,以便让老百姓在吃到“好药”的同时,真正扶持和促进中药品牌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壮大我国的民族产业。

站在民族工业高度看待中药价格

近年来,群众“看病贵”的呼声不断,不少人把责任推给了药企,认为是药价贵。但这个“板子”打得对不对?对此,中药企业普遍认为,近些年,中药经过几轮降价,现在已经是“微利”,而且还不得不自行消化原药材、疫情和人力成本涨价的夹击。因此,只有“以药养医”的体制得以改变,只有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偿机制得以合理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基本药物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应形成以大型、优质、代表中药现代化发展方向的企业为供应主渠道的格局,才能切实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板蓝根药材中药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