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参与易混品的鉴别
2010-11-02刘振启刘杰
文◎刘振启 刘杰
▲拳参原药材
▲重楼药材
拳参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图经本草》,别名山虾子、回头参、草河车、虾参、倒根草、紫参。
药材来源 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华北、西北、山东、江苏及湖北等地。春初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晒干,再去细根。
性状鉴别 拳参呈扁圆柱形,常弯曲成虾状,长6 ~13cm,直径1 ~2.5cm。两端圆钝或稍细。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另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体密具粗环纹,有残留须根痕或根痕,质硬,断面近肾形,浅棕红色至棕红色,黄白色维管束小点排列成断续环状。气微,味苦涩。
炮制方法 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的工艺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浸泡4 ~8 小时,至约七成透时,取出,闷润12 ~24 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切薄片(0.1 ~0.2cm),干燥,筛去碎屑。
药材性状及贮藏:拳参药材为不规则的圆形薄片,外表皮紫褐色。切面浅棕红色或棕红色,近边缘有一圈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气微,味苦、涩。置干燥处贮藏。
与混乱品的鉴别要点
珠芽蓼 为蓼科植物珠芽蓼的干燥根茎,在东北及西北等地作拳参用。其性状为扁长圆柱形,也常对折卷曲呈虾状,长2.5 ~5cm,直径0.7 ~1cm。表面灰褐色,具须根痕或须根痕质坚硬,断面紫红色。维管束15 ~20 个,白色点状,环形排列,无臭,味涩。
草血竭 为蓼科植物草血竭的根茎,在云南、贵州地区有用作拳参者,其表面紫褐色,断面红棕色或灰棕色。
与混淆品重楼的鉴别要点
重楼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原名蚤休,别名蚤休、草河车、金线重楼、白河车等。因两种药物在不同地区都有“草河车”别名,且性状较为相似,调剂人员搞不清付哪种饮片的情况时有发生。按照北京地区的用药习惯,经常把“草河车”作为拳参的常用名,所以使用单位在开“草河车”时应付拳参;如果医生开“七叶一枝花”或“蚤休”则付重楼。但医生在遣方用药时应尽量使用正名(药典名称)。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的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云南、四川、广西、陕西、江西、江苏等地。重楼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 ~12cm,直径1.5 ~3.5cm,外表皮黄褐色或灰棕色,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全体密生层状凸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凹陷茎痕,另一面散有须根或疣状须根痕,质坚实,断面白色至黄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苦。
重楼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多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淋巴结核、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虫咬伤、疮疡肿毒、惊风抽搐等症。而拳参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止血,多用于肠炎、痢疾、肺热咳嗽、外治口腔糜烂、咽喉溃疡、蛇虫咬伤等症。故根据二者的功效主治,在看清药方治疗何种疾病后再对证抓药可有效避免混淆情形的发生。
附表 拳参与易混品的性状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