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关注应用注重探究
——大连市2010年物理中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0-11-02孙晓辉
孙晓辉
(大连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重视基础关注应用注重探究
——大连市2010年物理中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孙晓辉
(大连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通过对大连市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特点分析,使教师进一步明确物理教学要重视基础,关注应用,注重探究。
中考;物理;教学建议;探究
大连市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的命制,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物理》和大连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力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导向作用,促进全市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试卷特点分析
2010年是大连市物理中考改革年,试卷以物理与化学合卷的形式呈现。物理试卷的满分值由2009年的100分变为90分,试题数量由2009年的34道题变为31道题。尽管在分值、题量和考试时间上有所变化,但学科基础考查点和能力考查点没有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有文字表达、数学表达、图形表达和图象表达等。课程标准中一、二级主题的覆盖率为100%,三级主题的覆盖率为76%;各知识块的比例分布合理。试题情景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城乡差别,难点分散在不同题型、不同知识块,有利于考查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学生。试卷题量适中,结构科学,难易程度适当。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卷全面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道试题中都有直接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能解答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分值约占试卷的70%。
例如试卷第8题:手握圆柱形水杯,手和水杯都在空中静止,杯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如图1所示。则下列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手对水杯的压力与水杯对手的压力
图1
B.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压力
C.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
D.水杯对手的静摩擦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
课程标准中对二力平衡的要求是“知道二力平衡条件”。本题没有直接问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而是要求学生判断出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学生只有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才能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试卷第7题:下列各电路中,电压表能测L1灯两端电压的是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会使用电压表”,本题通过判断电压表是测量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关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很多试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贴近学生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建立试题背景,并兼顾城市和农村等不同地域的学生。一些试题的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例如试卷第26题: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请解释这个现象。
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炒菜或用油炸食品时,如果油锅里滴入冷水会出现“油花四溅”的现象。试题情境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本题考查了学生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关注了知识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3.注重科学探究
试卷全面考查了常用实验器材的性能和规格,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器材的基本组合,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基本实验技能。特别是探究要素的考查理念与方式独树一帜,试题学科思想浓厚,重视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例如试卷第28题: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支架,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滑轮与木板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带挂钩的木块,弹簧测力计,棉布,毛巾,刻度尺,细线。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
(1)用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做实验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只答出一条即可)
(2)测拉力时,要在木块____________时读数。
(3)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图12
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接触面木块重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η 1最陡木块与木板5.0 0.20 4.5 0.30 74.1% 2较陡木块与木板5.0 0.20 3.8 0.40 65.8% 3较缓木块与木板5.0 0.20 3.4 0.50 58.9% 4较缓木块与棉布5.0 0.20 4.0 0.50 5较缓木块与毛巾5.0 0.20 4.8 0.50 41.7%
①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②第3、4、5三次实验,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的关系。
③根据第1、2、3三次实验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本题考查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探究要素,也考查了控制变量和普遍性的学科思想方法。
题干中首先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的关系,说明了“斜面机械效率”的相关因素是“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实验中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只控制相关因素,无须控制无关因素。
(1)问考查了实验方案的改进,设问主观性强,学生只有明确评估实验方案优劣的因素,才能很好地回答该问题。(2)问主要考查实验操作能力,如果教师只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不做实验,就无法准确回答该问题。(3)问主要考查利用信息进行分析和论证的能力。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处理得出探究的结论,并且结论要与问题相呼应。
例如试卷第30题: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小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其电功率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源的电压是8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5V,小灯泡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
(1)请将图14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图14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将变阻器的滑片滑到了阻值最大端。闭合开关,发现两表示数都较小。此时将变阻器的滑片向阻值最小端缓慢滑动,同时观察两表示数。那么观察电流表示数的目的是_____。
(3)画出实验表格。
(4)如果某次实验电压选0.5V,可能会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该题取材于教材实验“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教材中的实验通过分别测量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和高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得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与电功率的关系。本题通过“小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其电功率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明确探究的目的,另一方面说明“小灯泡发光”是实验的前提,从而可以评估(4)的问题,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实验,对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问考查了物理实验只有在保证器材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追求精度的思想方法。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阻值最小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会变大,所以既要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安全,还要考虑小灯泡的安全。这类问题的设计可以解决教师实验教学的瓶颈问题。
(3)问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中应该记录的信息以及实验次数问题。该实验中,尽管可以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小灯泡发光时的电功率,但是由于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是不可测量的物理量,所以实验做3次即可,无需6次。
这种对实验探究各要素的全面考查,一方面可以改变教学中教师只在黑板上讲实验而在实验室做实验不够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通过正确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建构过程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即从有代表性的感性认识入手,归纳出它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得出概念和规律。教材中的绝大多数概念和规律也是遵循学生的这种认知思维得到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这种思维发展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一个新概念,知道怎样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知道为什么要建立某种物理模型等。学生只有经历了知识的建构过程,才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并灵活运用知识。如果不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将概念和规律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失去学物理的兴趣。
2.教学中要贯彻“学以致用”的思想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问”,而是为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放在能力的养成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与科技发展,重视物理知识与现实的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用语要规范,讲解物理规律时要用物理术语,避免生活化用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安排好实验探究课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初中物理的科学内容。实验探究是初中物理主要的探究形式,教学中要重视探究的方法和学科思想。
实验探究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探究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来发现新知识,同时提高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摆正各实验探究要素之间的关系,一节课中要突出重点要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要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部分要素到多个要素的过程,这也是学生反复学习逐渐提高的过程。
实验探究课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学生自己能够探究出的问题教师就不必指导。教师应在关键点上和难点上加以指导。
4.正确进行总复习
初三时教师都要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复习课的目标与新授课不同,它是某一单元或某一知识块的单元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要兼顾知识、方法和能力三个方面的目标达成。
复习课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重组教材知识不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也不是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而是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重新组合。初三第一轮总复习应该按照力、热、电、光四个知识块的内在联系进行重组。
复习课离不开做题,做题的目的不仅仅是得到答案,更重要的是解决与题相关的物理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要明确各知识块或知识点的物理问题是什么,例如“欧姆定律”的相关问题是:I~U关系(导体不变),I~R关系(电压不变),IUR之间的关系(公式及变形式意义),实验探究方法与探究能力,定量计算,适用条件,等等。
复习课的选题与组题要体现知识训练点的全面性、能力训练点的恰当性、难度的层次性,所选题的情境领域要宽泛。讲解试题时要明确题中的知识训练点、能力训练点和方法训练点。
[责任编辑:阅力]
Emphasize Basis and Pay Attention to Application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Exploration——Analysis of 2010 Physics Test Paper for Enter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in Dalian and Teaching Advice
SUN Xiao-hui
(Center of J 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2010 physics test paper for enter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in Dalia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eachers should emphasize basic knowledge,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l situation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exploration.
test for entering senior middle school;physics;teaching advice;exploration
G632.479
B
1008-388X(2010)04-0050-03
2010-08-30
孙晓辉(1968-),女,辽宁大连人,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