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播生态规律作用下明代建阳书坊的兴衰变迁

2010-11-02路善全

武夷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书坊建阳食物链

路善全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论传播生态规律作用下明代建阳书坊的兴衰变迁

路善全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本文以明代建阳书坊为例,从传播生态规律的视角,探讨了传播生态规律与建阳书坊兴衰变迁的关系,演绎和阐述了明代传播生态演进作用于建阳书坊盛衰的动态过程。文章指出,在传播生态平衡规律、传播生态食物链规律、传播生态种群规律作用下,明代建阳书坊的兴衰成为一种必然;将传播生态规律与中国文化研究联系起来,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

传播生态规律;建阳书坊;兴衰;作用;动态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门超级显学,这不仅表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生态学本身的发展,还表现在生态学同其他学科不断相互渗透与相互交叉,从单一的自然科学走向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互动发展上。传播生态学的诞生,就是生态学与传播学相互渗透与相互交叉的结果。传播生态学为进一步拓展文化传播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一、建阳书坊与传播生态

书坊主要指古代刻印书籍的场所。自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纸、公元450年南北朝时出现雕版印刷后,我国刻书业开始出现,发展到明代,刻书业进入兴盛时期,并出现政府刻印(府刻)、藩王刻印(藩刻)和民间刻印(坊刻)“三刻鼎立”发展的局面。

建阳书坊主要指历史上建阳县西七十里的崇化、麻沙等地为中心形成的刻印书籍的场所,属民间刻印。建阳又称潭城,位于福建省的西北部,武夷山南麓,邻接浙、赣,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建阳考亭,著书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考亭学派”由此形成,建阳也被誉为“理学之乡”,逐渐成为人才荟萃、文化学术气息极为浓厚的地方。

建阳书坊自五代起就闻名于世,经过宋、元的发展,明代正德至万历(1506—1620)这一时期是最为辉煌的时期,其时书坊众多,有名号可考的达202家,书坊地人口超过3万,俨然一座县城规模,居民多数“以刀为锄,以版为田”,并出现了专卖书籍的“书市”,这是明代其它地方所没有的。[1]此时空前繁荣的建阳书坊,到了明末,据陈寿祺《左海文集》卷八记载曰:“建阳之刻,迄明未已。”[2]建阳书坊衰败了!

建阳书坊的兴衰是如何变迁的呢?

书坊生产书籍,书籍产生传播。在古代,书坊的生存发展与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环境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在这里,书籍、书坊与其生存发展环境构成多组互动关系。借鉴生态学相互关联制约的机理和相关性的原理,我们认为,正是这多组互动关系,构成了古代以书坊生产传播为中心的传播生态系统。

传播生态是传播生态系统的简称。传播生态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传播所涉及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技术和传播时空等构成的自身传播生态子系统;二是书坊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形态、经济状况、思想文化因素等构成的外界现实传播生态子系统;三是在传播的外界现实传播生态子系统与自身传播生态子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书籍传播所显现的影响和效果,包括受众反应、社会反应反响等构成意义传播传播生态子系统。为表述的方便,我们将自身传播生态子系统称之为“传播内生态”;外界现实传播生态子系统称之为“传播外生态”;意义传播生态子系统称之为“传播新生态”。

“传播外生态”、“传播内生态”和“传播新生态”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由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传播生态系统即“传播外生态”、“传播内生态”和“传播新生态”内部各要素总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传播生态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

像决定影响生态系统发展变化的生态规律一样,“传播生态”的发展变化也具有相应的规律,如传播生态平衡规律、传播生态食物链规律、传播生态种群规律、传播生态位规律等。

传播生态规律与建阳书坊的兴衰变迁有怎样的关联呢?

二、传播生态平衡规律作用下的建阳书坊

所谓传播生态平衡,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传播生态系统中的传播外生态、传播内生态、传播新生态三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保持一种稳定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一旦传播生态平衡中的某一子系统或子系统内部成分发生改变,就会导致连锁反应,使原有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直到不平衡的生态系统通过各成分的调节,建立新的平衡。

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系统状态如下:

(一)传播外生态的变迁

第一,从时政方面看,明代前、中期,皇权的高度集中,逐步培育出重视刊印符合统治者要求的的书坊主的传播观念,成就了以反映封建主流意识书籍为主的建阳书坊,使建阳书坊刊印业在宋、元时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空间,并且一直到明末前期,都保持着兴盛的局面。但在明末,战乱兵灾直接影响建阳书坊的刻印传播。其时,闽北成为主要的用兵之地;随后清兵入闽,政局动荡,清兵暴虐摧残,造成建阳“溪南地方,旧有街三十六,有巷七十二,为兵火所残”[3],几成废墟,此时建阳“城市中虚若谷焉,葺若薮焉。”[3]战乱严重破坏建阳社会经济,建阳刻书业受到严重摧残。建阳很多著名书坊经过一代又一代苦心经营,其长期积累的极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丰富的书坊刻版,被毁一旦。而清初一次又一次禁书狂潮,扼杀了建阳刻书业重新站起的梦想,书坊主由此一蹶不振,导致建阳书坊的最后衰亡。

第二,在思想文化方面,明前期,因对程朱理学的倡导,书坊的题材选择较为狭窄。王守仁“心学”张扬的人性理念,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统治。“前七子”倡言的复古运动,也未能扩大题材选择的空间。泰州学派特别是福建泉州学者李贽出现后,使明代刻印的题材选择出现可喜变化,其真情说、反假文学说等具有反对封建礼教束缚人性的进步意义,极大冲击了文化上的复古主义,尤其是大力提倡被当时正统文学观念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极大地促进了书坊主对通俗小说的生产传播,直接带动了建阳书坊通俗小说的生产传播热潮。但总体来说,明前期的思想文化思潮,对建阳书坊书籍刊印数量影响不是极大,因为建阳所在地闽北,是理学的发祥地,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以及其弟子在闽北讲学和生活四十余年,朱熹以及其弟子的著作及讲义,无疑成为建阳书坊反复刊印的书籍。明中、后期通俗小说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精明的建阳书坊主利用其厚实的刊印基础,迅速把握住了其刊印传播通俗小说的黄金期,出现了与建阳历代刻书截然不同的壮观局面。

第三,在经济发展方面,明初统治者实行了若干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如《明史》卷八十一《食货五》记载的“自由趁作”[4]制,将手工业工人从工奴制中解放出来;规定“三十取一,过者以违令论”[4]来降低商业税率;为加快交通,贯穿了南北大运河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活跃和发展,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隆庆后海禁一度解除,海外贸易不断发展,白银的普遍使用,促使商品交换频繁。明代晚期因土地兼并农民流入城镇,为个体作坊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此时的建阳书坊,根据社会的需求把编辑、出版、发行结合在一起,形成编、刻、售三位一体的书业专行。因通俗小说的经济效益高,通俗小说成为建阳书坊的主要产品,如嘉靖年间建阳书坊主熊大木,编刻了《全汉志传》、《大宋中兴英烈传》等通俗小说;余象斗编刻了《新刊京本编集二十四帝通俗演义西汉志传》、《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像列国志传》等。其时通俗小说大受欢迎,书坊与受众构成了一种相当活跃的互动关系,促进了建阳书坊的兴盛。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导致商业竞争。江浙等地刊刻业在宋代时就有基础,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使江苏南京这个古都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的刻印业飞速发展起来,并影响和带动了苏州、杭州等刻印业的发展……江浙等地的商品经济到明中、后期已超过其时的建阳地区。异军突起的江浙书坊,逐渐占据了刊刻出版的主体地位。远离大城市的建阳书坊,处于竞争劣势,市场逐渐丧失。

(二)传播内生态的变迁

第一,明代书籍基本上都是通过印刷传播。据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介绍,宋、元、明时代有陶瓷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的记载。[5]王毓铨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上)》认为,木活字印刷在明代藩府、书院、私人的书籍印刷中已有使用,而在私营印刷业应用尤其广泛,遍及全国。[6]尽管明代已使用木活字、金属活字[6],在嘉靖年间建阳的官刻也已经使用活字,来印刷书籍,但至今未发现建阳书坊使用过木活字、金属活字的实物,也没有将活字印刷广泛应用于其时盛行的通俗小说的记载。建阳书坊较多使用的是的雕版印刷,因为雕版刻印为建阳书坊传统工艺,熟练工人数量众多,无须花费资金和时间制作活字,也无须耗费精力研究技术尚不够稳定成熟的活字,刻印的书体变化赏心悦目,易于修补和随需随印。从短期来看,这无疑降低了建阳书坊印制、传播的成本,增强了建阳书坊的竞争力。但此时的江、浙地区,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已经较多的应用木活字、金属活字印刷。如王毓铨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上)》就证实:正德五年(1510)印行的《古文汇编》及嘉靖十六年(1537)印行的《续古文汇编》,每页版中缝下部印有“东湖书院活字印行,[6]常熟人钱梦玉曾以东湖书院活字印书。正德时(1518年)有人曾借得南京国子监生胡敏的“活字印”;万历初嘉定徐兆稷借得活板印刷其父著作百部。铜活字以无锡为中心,弘治以后流传到常州、苏州、南京,印本据统计约有110种,计2700多卷。[6]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籍会通·四》说:“今世欲急于印917]可见活字印刷在江、浙书坊渐渐推广。活字印刷在江、浙书坊的使用,除初期投入活字制作费用外,从长期来看,这又无疑提高了印书的效率,因为每次印书不再需要雕刻印版了,这为同行——建阳书坊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第二,在建阳书坊雕版印刷的用纸张选用上,建阳为竹子之乡,建阳书坊多用竹纸。竹纸产量大,使书籍批量印刷成为可能,且价格低廉,降低了印刷成本。建阳书坊刻印的书籍之所以价格便宜,竹纸的价格低廉,是一个重要因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籍会通》说:“凡刻,闽中十不当越中七,越中七不当吴中五,吴中五不当燕中三,此以地论,即吴、越、闽书之至燕者,非燕中刻也。”[7]也就是说,十部闽本比七部越本便宜,七部越本比五部吴本便宜,在建阳买两本书,在吴中就只能买一本了,建阳书坊靠低价赢得了广阔的市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竹纸颜色暗黄,既薄且脆,易碎不宜久藏,所以,胡应麟一针见血地指出:“闽中纸短窄薰脆,刻又外讹,品最下而值最廉。”[7]谢肇淛这位福建本地的学者也坦率地承认:“闽建阳有书坊,出书最多,而板纸俱最滥恶,盖徒为射利计,非以传世也。”竹纸的大量使用虽然降低了书价,便于受众购买,但却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建阳书坊因质量问题常常被人诟病,由此也削弱了其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三,与前代相比,明代交通与驿邮发达,书籍传播途径众多,但对处在深山中的建阳书坊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便利的交通跟不上迅速变化的江浙交通,与江浙书坊书籍传播相比,建阳书坊书籍的传播时空无疑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明万历中期以后,印刷业迅速在江浙一带普及,南京、苏州、杭州……在这些城市最繁华的街上,书坊鳞次栉比地开张起来,书籍传播时空十分广阔和通畅,加之大运河和江南密集水网不仅便于江浙的书坊输送原料,也为江浙一带书籍的流通提供了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江浙及附近地区的造纸业、造墨业也兴盛起来,且熟练工人日多,书籍成本相对下降,原以书价低为优势的建阳书坊,渐渐表现得不十分明显,因远离繁华城市且交通日益不便而使传播时空受限,建阳书坊的进一步发展便显得举步维艰。到明代后期,地处闽北山区盆地、交通不便的建阳书坊业,步履维艰;江苏、浙江等地刻书业相继崛起、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扩大书籍传播时空并迅速形成传播网络,这些地方以传播时空上的优势,逐渐夺走了建阳书坊业原有的市场。

(三)传播新生态的变迁

第一,书坊要立足市场,通俗化往往是一条十分奏效的途径。在受众的支配下,明代书坊刻印书籍内容和审美趣味发生了转型: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通俗读物大受欢迎,书坊主最大限度地批量复制通俗读物以创造利润,并通过不断更新内容以保持受众的新鲜感。建阳书坊主熊大木、余象斗等人亲自操刀编撰《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全汉志传》、《列国前编十二朝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等通俗小说,就是在通俗小说传播实践的成功尝试,也造就了建阳书坊通俗读物刻印传播的兴盛。但同时,江浙等地因其繁荣的城市经济、庞大的市民受众队伍,以及作为新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成型,与建阳书坊相比,其通俗读物受众市场效应与后续效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建阳书坊兴盛的势头。

第二,书籍一旦进入社会就会产生社会影响。这种影响,会累积形成正面或负面效应,优胜劣汰规律促使书坊主生产传播的通俗读物必须重视质量。在此情况下,质量好的读物就会受到受众的欢迎而被不断生产传播,反之则少人问津,甚至牵连到书坊也会被受众唾弃。书籍生产传播领域的这种以质取胜,客观上有利于优质的作品被长期保存和流传。从明代后期看,建阳书坊在同全国各地的书坊业竞争中日渐显现危机。其一是质量堪忧,主要表现在建阳书坊刻本错字多、纸板劣、印质粗,正如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籍会通(四)》中指出的“闽中纸短窄薰脆,刻又外讹,品最下”[7]建阳书坊刻本因此与受众渐行渐远。其二,明代的其它书坊,尤其是建阳地区周边的书坊,如杭州书坊、金陵书坊、苏州书坊等,此时则特别注重质量,连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三中都认为“刻本以杭州为上。”[7]可见明末的受众对江浙等地的刻书质量却相当满意。建阳书坊书籍的生产传播因质量问题引发社会负面效应,在商品经济初步兴起的明末里,给书坊自身带来了生存危机,限制和阻碍了建阳书坊的发展。

总之,随着明代传播生态三大子系统的变迁,促使建阳书坊原有的传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起整个传播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建阳书坊由兴而衰,直到传播生态系统建立新的平衡。

三、传播生态食物链规律作用下的建阳书坊

所谓“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生物之间在营养关系中所形成的一环套一环的链条式营养结构模式,如果一环套一环的链条稳定,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稳定,反之,生态系统的运行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内部这一运行规律,就是生态食物链规律。

同样,传播生态系统内部也存在传播食物链规律。传播生态系统的各要素构成了传播食物链条,这种链条,在传播生态系统中,是传播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性要素。

就建阳书坊而言,其生产传播的是书籍。从建阳书坊对书籍的传播过程来看,其传播生态系统的营养链条的关键要素为:作者与作品;传播者与媒介;受众。传播生态系统的运行依赖于这些关键营养要素构成的链条顺利链结和传递,由此形成不断的循环。传播生态系统食物链模式如图1:

从食物链循环模式图可以看出,书坊的传播要素有六项:创作、作品、刻印、销售、受众接受、受众反馈。

这里的六项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呼应,相互联系和循环。六项要素形成三个循环环节,如果某一环节循环不畅,食物链就会断裂,系统将无法运行,这种情况对于书坊来说便难以运作。反之,则为书坊继续运行和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先看由“作品文本创作与形成作品”到“作品文本刻印与作品销售”这一食物链环节。请看下表:

表2:明代嘉靖元年后各地不同时期作品刊刻情况[9]

表3:明代嘉靖后各地不同时期作品创作情况[10]

上图显示:其一,建阳地区作品的创作,嘉靖、隆庆共51年,创作5部;万历、泰昌共48年,创作26部;天启、崇祯共24年,创作6部。其二,建阳书坊作品的刊刻,嘉靖、隆庆共51年,刻印3部;万历、泰昌共48年,刻印40部;天启、崇祯共24年,刻印12部。

可以看出,建阳书坊创作作品数与刻印数,以天启崇祯时期为分界点,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

根据生态食物链规律,此种情况表明,建阳书坊作品传播在“作品文本创作与形成作品”到“作品文本刻印与作品销售”这一食物链环节,亦以天启崇祯时期为分界点,之前呈良性循环趋势,之后呈断裂趋势。由于“作品文本创作与形成作品”到“作品文本刻印与作品销售”这一食物链环节是传播生态食物链循环的第一环节,我们无需讨论后面的环节,因为第一环节不畅,后面的环节的畅通将无从谈起。

建阳书坊刊刻的作品数与刻印数不足,导致明末时建阳书坊生态食物链的链接断开,食物链循环中断,传播生态系统因此就无法循环,食物链无法续接下去,建阳书坊也逐渐衰落。

我们还可以通过上表比较建阳周边的江浙地区书坊的刊刻、创作情况。在同一时期,建阳周边的江浙地区创作的作品从万历、泰昌时期的21部,增加到天启、崇祯时期的52部;书坊刊刻的作品从万历、泰昌时期的21部,增加到天启、崇祯时期的28部。

这一对比说明:第一,天启崇祯时期之后,江浙地区书坊在由“作品文本创作与形成作品”到“作品文本刻印与作品销售”这一食物链环节,呈良性循环趋势;第二,江浙地区书坊在天启到崇祯时明显处于优势,逐渐取代建阳书坊作品创作与刻印中心的地位成为一种趋势。

创作中心的转移是个渐变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江浙一带的文人开始参与作品的创作以及赞赏或支持这一文学体裁的发展,且随着文士开始加入作品的创作队伍,由此导致嘉靖、万历时建阳书坊主熊大木、余邵鱼与余象斗等人自己动手编写作品的现象渐渐消失,也由此导致建阳书坊传播食物链的中断。

由此,建阳书坊在明末的由盛而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四、传播生态种群规律作用下的建阳书坊

种群是生态学所研究的最小生态单位。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单位,具有基因交流的能力。种群不是个体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单元,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合群。种群的基本特征由种群密度体现。[11]

种群的密度即一定空间的同一生态个体数量,它是种群生存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参数,也是显示生态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生物界,在一定资源环境中,如果种群密度过高、过多,就会引起种群间竞争加剧(食物、生活场所等),捕食以及寄生作用加强,由于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一些缺乏竞争力的种群个体就会被淘汰,结果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因此,种群的死亡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这就是生态种群规律。

在中国古代书坊传播中,由于社会资源的供给能力和市场容量的有限性,如果种群密度即书坊数量过高、过多,就会引起书坊间竞争加剧,如果超过了资源和市场的承载能力,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书坊就会被淘汰,结果导致书坊数量的下降。因此,书坊的死亡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这就是传播生态种群规律。

根据传播生态种群规律,在书坊密度过高情况下,对于传播生态种群而言,书坊个体尤其是弱竞争力的书坊个体可以通过两种形式维持生存发展:一是合作。实行强强合作或强弱合作,以降低相互竞争强度,相对降低密度,提高整体抵御风险能力。二是合并。实行强强合并或强对弱的兼并,使绝对密度降低。

在明代的书坊中,尤其是江、浙、闽、皖、赣一带,书坊众多,除建阳书坊外,著名的就有南京(金陵)书坊、苏州书坊、杭州书坊、扬州书坊、常州书坊、湖州书坊书坊书坊、徽州书坊、南昌书坊等,密度高于全国其它任何地方,可以说建阳周边是全国书坊的主要集聚地。

在明代嘉靖前,“出版业往往有不同的特色,表现为出书取向、经营方式、材料来源、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种种差异”。[12]如建阳书坊的刻印品种,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该地区元代至嘉靖前所刻之书“无经史大部及诸子善本,惟医书及帖括经义浅陋之书”;金陵书坊的刻印品种,以戏曲小说和民间应用类书见长;苏州书坊的刻印品种,注重“学术价值很高的图书”,[12]属“仿宋翻刻,书商们甚至撕去序跋后冒充宋本”,“几乎不染指小说之类的书,保持了粹然儒宗的风格。”[12]由于各传播生态种群个体刻印的品种结构同质性程度较低,存在一种自然的分工,因此相互竞争不是十分激烈,各书坊相安无事。

但明代嘉靖后,情况随之一变。因小说等大众通俗读本的风行,一些书坊群起刻印之。建阳书坊本是大众通俗读本刻印的先导,但金陵书坊、杭州书坊、苏州书坊等纷纷加入此类书的刻印行列,且凭借其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后来居上,由此出现群雄争抢各种资源的局面。

由于种群密度过高,资源和市场的承载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市场环境弱势的建阳书坊也渐渐进入江河日下的境地。

此时建阳书坊的生存发展,必须主动通过合作与合并的方式,以降低种群密度来实现。但是明代时代的局限性以及书坊主个人的局限性,决定了合作没有出现,实际上也不可能出现。

曾经盛极一时的建阳书坊悲剧就此发生。至明末,建阳书坊不敌竞争对手,步入衰落。

五、结语

本文以传播生态规律为视角,探讨了明代传播生态规律与建阳书坊兴衰的关系,演绎和阐述了明代传播生态规律作用下建阳书坊兴衰变迁的动态过程。

在明代传播生态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因三个传播生态子系统之间以及每一个子系统内部不稳定,原有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不平衡的生态系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具体表现在:传播外生态中的社会政治环境制约了建阳书坊主的传播观念,经济环境加剧了书坊的竞争并使建阳书坊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思想文化环境限制了建阳书坊的题材选择;传播内生态中的传播媒介因素为建阳书坊埋下了衰败的隐患,刻印技术因素使建阳书坊丧失了技术优势,传播时空因素限制了建阳书坊的进一步发展;传播新生态中的受众市场效应因素消解了建阳书坊发展潜力,社会负面效应因素降低了建阳书坊继续发展的可能。

在传播生态食物链规律作用下,建阳书坊作品传播在“作品文本创作与形成作品”到“作品文本刻印与作品销售”这一食物链环节,以天启崇祯时期为分界点,之前呈良性循环趋势;之后呈断裂趋势,且影响其它食物链循环的中断。这样,整个传播生态系统因此无法循环,表明建阳书坊走向衰败。而江浙地区书坊在由“作品文本创作与形成作品”到“作品文本刻印与作品销售”这一食物链环节,呈良性循环趋势;江浙地区书坊在天启到崇祯时优势明显,逐渐取代了建阳书坊作品创作与刻印中心的地位。

在传播生态种群规律作用下,因书坊种群密度过高,资源和市场的承载能力有限,处在资源市场环境劣势的建阳书坊,不敌竞争对手,步入衰落。

将传播生态规律与中国古代书坊的传播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文化的传播研究,学科交叉将使研究之路愈加宽阔。以传播生态规律为视角研究中国古代书坊的变迁,是一种以新的思路、新的路径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活动的有益探索和理论创新,有助于揭示书坊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找寻出古代刻印中心乃至文化中心形成、迁移或兴衰的清晰脉络和原因。第二,将传播生态规律运用到古代书坊传播研究领域,这对于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否健康发展受到传播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第三,挖掘传播生态规律与古代书坊发展变迁的关系,还可以检验和完善一般传播生态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探讨人类及其传播活动方式、类型及规律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丰富和拓展相关理论体系和领域。

[1] 吴世灯.建阳书坊的衰落与四堡书坊的崛起[J].东南学术,1996,(3).

[2] 陈寿祺.左海文集(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7:101.

[3] 江远青.道光建阳县志 (卷十九):杂类志三·兵燹 [M].福州:福建地质测绘队制印.1989:705.

[4] 张廷玉等.明史(卷八十一):食货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62.

[5] 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8.

[6] 王毓铨.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上)[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617.

[7]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籍会通(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4:225.

[8] 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310.

[9] 汪燕岗.论明代通俗小说出版中心的变迁及成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3).

[10]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518.

[11] 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82-83.

[12]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72-79.

Vicissitude Changes Jian Yang Bookshop in the M ing Dynasty Under Commenting on the Effect Spreading the Organism's Habits Law

LU Shanquan

(Humanities and Teachers Education School of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Themain body of a book have taken Jian yang bookshop in the Ming Dynasty as example,have taken spreading organism's habits law as visual angle,have discussed prosperity and decline relation spreading organism's habits law and the Jian yang bookshop,have deduced and have set forth the process spreading organism's habits evolu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acting on Jian yang bookshop prosperity and decline development.The article points out,under the effect spreading ecosystem balance law,the law spreading organism's habits food chain,the law spreadingmos in the Ming Dynasty,Jian yang bookshop vicissitude becomes one kind of necessity;The propagation will spread organism's habits law and the ancient bookshop of Chinese contacts the research being in progress,the extreme utensil reasonswith practice significance.

spreading the organism's hahits law;Jian yang bookshop;rise and down;function;moving process

G239.294.8

A

1674-2109(2010)06-0040-07

2010-10-12

本文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编号2008B2067)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路善全(1966-),男,汉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传媒与文学。

猜你喜欢

书坊建阳食物链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长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传记书坊
传记书坊
食物链
建阳:多措并举开展产业扶贫
建阳区革命遗址修建纪念碑(亭)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建阳告别“市”时代,“建阳区”正式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