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油的聚合

2010-11-02卢行芳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碘值硫代硫酸钠玉米油

卢行芳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玉米油的聚合

卢行芳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以超酸为催化剂,可使玉米油发生聚合。聚合反应在温度为75℃时便可发生,且随着温度升高,聚合速度加快。聚合产物的碘值最低小于玉米油初始碘值的约40%,粘度最大增加至玉米油初始粘度的约300倍。

超酸;玉米油;聚合;催化剂

0 前言

玉米油是从玉米的胚芽中取出来的生物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植物油,它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碘值103~130。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的甘油酯,其中56% 是亚油酸。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见表1[1]。我国是世界上玉米生产的第二大国, 玉米胚芽资源非常丰富,如能大力开发玉米油的用途,便能开辟新的生物资源。

表1 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

由于玉米油分子中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与玉米油本身或其他不饱和生物油脂、乙烯基小分子单体进行聚合。在生物油聚合产物中引入羟基或其他基团,即可制备多羟基聚合物。这种多羟基聚合物可进一步用于制备弹性体、橡胶和塑料,不仅可生物降解,而且有再生资源。

目前,自然环境正在遭受由生物不可降解的石油基聚合物的危害。如果利用玉米油等较高碘值的生物油新开发聚合材料,既可使生物油用途得到扩展,也有利于减少环境对石油产品的依赖。

成熟的生物油脂聚合途径有热聚合和热氧化聚合[2],聚合反应温度均为200-300℃。在超酸的催化作用下,生物油脂的聚合温度将大大降低。本文主要探讨用超酸作催化剂时温度、时间、超酸用量对玉米油聚合反应的影响。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1 实验材料

食用玉米油(粘度68.2 mPa•s, 碘值113.8 mgI2/100g);超酸;三氯化碘;碘;冰乙酸;四氯化碳;碘化钾;硫代硫酸钠。

1.1.2 实验仪器

三口瓶(500ml);冷凝管;碘价瓶(250ml);滴定管(50ml);分液漏斗;容量瓶(100ml);分析天平(感量0.0001g);JJ–1型定时电动搅拌器(江苏省金坛市金城教学仪器厂);温度指示控制仪(上海医用仪表厂);NDJ–7型旋转式粘度计(上海天平仪器厂)。

1.2 实验方法

1.2.1 油脂聚合

向三口瓶中加入300g玉米油,再加入一定量的超酸,在室温下搅拌40分钟,然后升温至一定温度,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得到玉米油聚合产物。

1.2.2 检测碘值

碘值的测定采用氯化碘加成法(又称韦氏法),其原理为:在弱酸性溶液中,韦氏液中的ICl3将加脂剂中的亚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同时ICl3对加脂剂的不饱和键进行定量加成,过剩的ICl3和加入的KI反应生成I2,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单质碘,由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净消耗量(扣除亚硫酸盐对应的消耗量)计算样品的碘值。

其反应式如下:

韦氏液的配制:取三氯化碘7.9g和纯碘8.7g,分别溶于冰乙酸中,合并两液,再用冰乙酸稀释至1000ml,储于棕色瓶内备用。

碘值的测定方法[3]:称取经干燥过滤后的试样(W,准确至0.0002g),注入洁净、干燥的碘价瓶中,加20ml四氯化碳溶解试样,加25ml韦氏液,立即加塞(塞和瓶口均涂以碘化钾溶液,以防碘挥发),摇匀后,在25℃条件下,置暗处静置30min时立即加入15%碘化钾溶液20ml和水100ml,用0.1N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在相同条件下做二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作计算依据。

油脂碘值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V1——试样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V2——空白试验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W——试样重量,g;

0.1269 ——每毫克当量硫代硫酸钠相当于碘的克数。

1.2.3 粘度的测定

粘度的测定方法:取一定量的聚合反应产物,利用NDJ―7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各聚合物在30℃下的粘度。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玉米油中加入超酸,超酸与玉米油混合可形成油-催化剂混合物,这个油-催化剂混合物可维持充足的时间使得油脂发生聚合。

在反应过程中发现,当超酸加入约20分钟后油的颜色开始变为棕色,说明阳离子活性中心已经形成。当油脂的温度升高至一定温度,并使反应进行至聚合物粘度达到所希望的程度时,可以加入碱性物质(如3%~5%NaHCO3)以中和聚合物中的酸。中和温度可控制为50℃~60℃,搅拌1~2h,静置20~30min,聚合物的颜色变淡,说明阳离子活性中心已分解,酸被中和。在经过加压过滤和减压蒸馏,浅淡的聚合物即可得到。经过检测,得到的反应时间、超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2~表7以及图1~图6。

表2 超酸用量对聚合粘度的影响 温度90℃,反应5小时

表3 超酸用量对聚合物碘值的影响(温度90℃,反应5小时)

图1 超酸用量对聚合粘度的影响(温度90℃,反应5小时)

图2 超酸用量对聚合物碘值的影响

表4 反应温度对聚合粘度的影响(超酸用量0.8%,反应5小时)

图3 反应温度对聚合粘度的影响(超酸用量0.8%,反应5小时)

图4 反应温度对聚合碘值的影响(超酸用量0.8%,反应5小时)

表5 反应温度对聚合碘值的影响(超酸用量0.8%,反应5小时)

表6 反应时间对聚合粘度的影响(温度90℃,超酸用量0.8%)

表7 反应时间对聚合碘值的影响(温度90℃,超酸用量0.8%)

图5 反应时间对聚合粘度的影响(超酸用量0.8%,温度90℃)

图6 反应时间对聚合碘值的影响(超酸用量0.8%,温度90℃)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超酸的使用可以促进玉米油的聚合,聚合物粘度比玉米油初始粘度大很多,约数十倍至数百倍,聚合物的碘值比玉米油初始碘值小,但降幅不大,最多降低约60%。超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玉米油聚合物的粘度和碘值均有影响。由表1可知, 当本实验所用超酸的用量大于0.6%时,聚合物的粘度随超酸用量的增加有明显增加。但是由于超酸用量的增加也会使聚合物酸性增强,故过酸的用量可根据需要控制在0.6%~1.0%范围内;由表3可知,当反应温度为70℃时,聚合物粘度就明显增加,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粘度继续增加;当反应温度超过90℃时,聚合物粘度快速增加,在110℃条件下,5小时的反应便使聚合产物粘度增至初始粘度的约300倍。故聚合反应温度可结合反应时间、超酸用量以及能源消耗估算而定。由表5可知,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产物的粘度也不断增大,在温度为90℃的情况下,反应进行1小时产物粘度增加到初始粘度的大约3倍。由表2、表4和表6可知,超酸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均可使聚合产物的碘值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大,在本论文实验条件下,碘值最多低于玉米油初始碘值的约40%。

3 结论

3.1 以超酸作为玉米油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可使玉米油聚合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聚合产物的粘度可以增大至玉米油初始粘度的数百倍,而聚合物碘值最多仅降低至玉米油初始碘值的59%;

3.2 超酸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产物的粘度和碘值均有影响;

3.3 在本论文实验条件下,当超酸的用量大于0.6%时,聚合物的粘度随超酸用量的增加有明显增加,较为适宜的过酸用量为0.6%~1.0%;

3.4 在本论文实验条件下,当温度为70℃时聚合反应即可发生,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粘度继续增加,当温度为110℃,反应进行5小时,聚合产物粘度增至初始粘度的约300倍;

3.5 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产物的粘度也不断增大。在本论文实验条件下,温度为90℃,反应进行1小时,则产物粘度增加到初始粘度的大约3倍;

3.6 利用超酸做催化剂制备不同用途的玉米油聚合物时,超酸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聚合物粘度要求(或分子量要求)以及能耗情况。

[1] Fredric J. Baur Jr., J. B. Brown. The Fatty Acids of Corn Oil[J]. J. Am. Chem. Soc., 1945, 67 (11):1899–1900.

[2] 钱生球,高梅芳.油脂化学原理与深度加工工艺.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3:202

[3] GB/T5532—1995, 植物油碘价测定[S].

(责任编辑:张振国)

Polymerization of Corn Oil

LU Xing-fang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325003,China)

Corn oil can polymerize with superacid as catalyzer at ther temperature of 75℃, speeding up with the rise in temperature. The minimum iodine value of polymer is about 40% lower than the initial iodine value of corn oil, with the greatest viscosity increasing to about 300 times of the initial viscosity of corn oil.

superacid; corn oil; polymerization; catalyzer.

TG518

A

1672-0105(2010)03-0067-04

2010-06-05

浙江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8C31035)。

卢行芳(1963-),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皮革化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碘值硫代硫酸钠玉米油
玉米油精炼加工过程中营养及风险指标的探索
基于函数拟合碘值及脂肪酸成分配制功能性复合油的研究
硫代硫酸钠配置时的析硫现象对磷生铁测磷含量的影响
硫代硫酸钠和聚羧酸减水剂复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醋酸镍催化法快速测定油脂碘值
某红土型氧化金矿采用硫代硫酸盐浸出试验研究
玉米胚原油挤压膨化工艺的优化
α-及γ-生育酚对玉米油回色的影响
双源CT平扫碘值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
炎琥宁联合硫代硫酸钠治疗湿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