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届世乒赛中国女团失利之技战术分析
2010-11-02程虹
程 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 210044)
第50届世乒赛中国女团失利之技战术分析
程 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 210044)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段指标评估法,对第50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失利的三场比赛进行了技战术统计分析,得出:中国女乒队员的技战术特长较突出,但发挥不稳定;技术还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比赛中在处理凶与稳、攻与防、快与慢等关系时容易走极端。
第50届世乒赛;女团;技战术;失利
2010年5月31日晚,在莫斯科举行的第5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决赛中,中国队1:3不敌新加坡队屈居亚军,这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女队首次无缘世乒赛团体赛冠军。造成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乒乓球是典型的技能类项目,技术因素在制胜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技术全面和战术组织有效是获得比赛的首要条件[1]。因此,分析中国女队失利原因时,首当其冲是对中国女队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
1 研究对象
第50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丁宁对冯天薇、刘诗雯对王越古、刘诗雯对冯天薇三场比赛中丁宁和刘诗雯的技战术。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乒乓球》、《乒乓球长盛训练学探索》、《项群训练学》等书籍,翻阅了近十年的《乒乓世界》以及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2 录像观察法
对中国女乒在第50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中失利的三场比赛进行录像。通过录像观察对丁宁和刘诗雯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技战术有了一定的直观了解,并进行技战术统计,获得原始数据。
2.3 三段统计法[2]
三段统计法是将比赛分为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对这三段进行得失分统计,并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2.4 分段指标评估法[2]
将三段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段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比较,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模式值评估指标如下:
发球抢攻段:得分率60~70%(及格60%,良好65%,优秀70%);使用率25~30%。
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30~50%(及格30%,良好40%,优秀50%);使用率15~25%。
相持段:得分率 45~55%(及格 45%,良好50%,优秀55%);使用率45~55%。
3 结果与分析
3.1 丁宁对冯天薇技战术分析
女团决赛第一场由中国队2号丁宁对新加坡1号冯天薇。此前,丁宁与冯天薇交手四次,保持全胜。但在本场团体决赛中,却以2:3输给冯天薇,下面我们将对丁宁在这场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做详细的统计分析,以期找出失利的技战术原因。
3.1.1 丁宁三段技战术分析
表1 丁宁对冯天薇三段技战术统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整场比赛三段技战术运用中,丁宁在发抢段和接发抢段发挥较好,分别达到了良好(67%)和优秀(50%)水平,相持段相对薄弱,得分率只有41%,处于不及格水平。根据吴焕群等科研人员的研究得出,要想取得比赛胜利,三段得分率达到良好,或一段及格,一段良好,一段优秀[2]。而丁宁一段优秀、一段良好,一段不及格不符合获得比赛胜利的条件,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出相持段的不良发挥是导致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第1、2局的三段技战术统计(见表1)可以看出,发抢段、接发抢段和相持段三段均有出色发挥。第1局中相持段表现的比较突出,75%得分率达到了非常优秀的水平,这就为比赛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2局中发抢段发挥的非常出色,在使用率高达50%的情况下,得分率高达100%,而且接发抢段的得分率(75%)也达到了优秀水平,两段达到优秀水平,就基本锁定胜局。从录像观察,丁宁的下蹲发球表现得比较突出,发球质量很高,两局发球直接得分就达到4分。接发球抢攻段,丁宁在2、4板的衔接上处理得比较好,在接球后进攻这项战术中得到4分。相持中丁宁积极使用正手回球,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两局一共有10球进入相持,得7分失3分,其中正手得4分失1分。
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3、4、5局竞争更加激烈,每局比分都非常接近。从三段技战术统计观察,每局中只有一段得分效果较好,达到优秀水平,其他两段都处在及格甚至不及格水平,这就很难取得比赛胜利了。从录像中观察,这三局发球质量明显下降,三局中发球直接得分仅有2分。相持中正手居多,而丁宁在12个正手相持中只得到2分,在前两局正手还是相持中的主要得分技术,后三局成了主要丢分技术。由此也暴露出丁宁的技术发挥非常不稳定,特长、优势在下一刻很可能就成为弱点和漏洞。
3.1.2 丁宁三段技战术运用纵向比较分析
图1 丁宁对冯天薇三段技战术得分率和使用率纵向对比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发球抢攻段,得分率和使用率基本成正比,但相比较而言使用率相对稳定,而得分率起伏较大。由此反映出,丁宁具有积极抢攻的意识,但抢攻的命中率和质量还很不稳定。这与丁宁发球质量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从录像中观察,在发抢段得分率较高的第1、2、5局中,都有发球直接得分的现象。发球手段中,下蹲砍式发球是丁宁的主要得分技术,也是丁宁的特长技术,但特长技术发挥很不稳定。在发球质量下降或被对方破解后,第三板的抢攻会受到严重影响,暴露出丁宁的发抢战术组织过于单一,比赛中应变能力欠缺。
从图1的接发球抢攻段的纵向对比看,丁宁在接发球抢攻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起伏都较大,而且使用率和得分率基本上成反比,得分率高时使用率相对较低,得分率下降而使用率却成上升趋势,直到第五局双双达到最低点。从录像中观察,五局比赛中在接发球段共打了32个球,其中接发球直接得8分失2分,接球后被攻失7分。可以看出丁宁在接发球环节中没能很好地处理好凶与稳的关系,要么过凶直接得分或失分,要么过于保守接球质量太差形成被动或丢分。
从相持段的纵向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起伏都较大,特别是得分率,最高达到75%和最低低至0%,表明丁宁在相持段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发挥还不太稳定。通过录像观察,29个相持球中,17个通过正手决出胜负的,在这17个球中得6分,失误11分,特别是在关键的第五局正手7个球,失误6分,仅得1分。充分暴露出丁宁正手相持技术发挥不稳定,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
3.2 刘诗雯对王越古技战术分析
女团决赛第二场由中国队的1号主力世界排名第1[3]的刘诗雯对新加坡2号主力世界排名第14[3]的王越古,最终刘诗雯1:3不敌王越古输掉比赛,中国队以0:2落后。
3.2.1 刘诗雯对王越古三段技战术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发抢段的得分率(65%)最高,但也只达到了良好水平,发抢使用率很高达到32%。接发球抢攻段在使用率(26%)较高的情况下的得分率(37%)只处于良下水平,在接发抢段刘诗雯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相持段的得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只处于及格水平,达到47%。根据吴焕群等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2],两良一不及格的评估结果,是难以取得比赛胜利的。
表2 刘诗雯对王越古三段技战术统计
从表2中对第1、2局的统计可以看出,三段得分率的评估都处于两段不及格一段优秀的水平。第1局发抢段(40%)和相持段(33%)得分率都处于不及格水平,接发抢段(43%)达到优良水平。第2局接发抢段(20%)和相持段(20%)得分率处于不及格水平,只有发抢段得分率67%达到优秀水平,两段不及格,一段发挥再好对获得比赛胜利也是无济于事的。从录像中观察,刘诗雯发球还是具有一定的威胁,两局中发球直接得4分。接发球时存在击球过凶的问题,表现在接发球直接得3分失3分。相持中正手失误较多,两局相持共11球,正手失5分得1分,表明正手相持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
第4局是该场比赛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局。三段技战术得分率分别为60%、22%、43%,三段的使用率分别为22%、13%、65%。从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65%的球都是在进入相持后才决出胜负的。从录像中观察,刘诗雯在前4板处理球都比较谨慎,特别是在接发球段,没有直接得分和失分的记录。进入相持后,以反手相持为主,共8球刘诗雯得5分,略占上风。而在正手相持的6球中刘诗雯只得1分,再次暴露出正手相持能力较弱的问题。
3.2.2 刘诗雯对王越古三段技战术纵向对比分析
图2 刘诗雯对王越古三段技战术得分率和使用率纵向对比
从图2中可以看出,刘诗雯三段中无论是得分率还是使用率,起伏都比较大,其中得分率表现尤为突出。三段得分率和使用率大多数情况正反比,也就是得分率高时由于使用率偏低对获得比赛胜利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而得分率低时使用率却比较高,对取得比赛胜利更加困难。纵观整场比赛,技战术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就像刘诗雯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比赛中脑子一片空白,完全没有了制胜的办法”。
3.3 刘诗雯对冯天薇技战术分析
女团决赛第四场刘诗雯对冯天薇以2:3输掉比赛,至此中国女队1:3不敌新加坡队屈居亚军。
3.3.1 刘诗雯对冯天薇三段技战术分析
表3 刘诗雯对冯天薇三段技战术统计
从表3中我们看出,五局比赛比分都比较接近,胜负局交替进行,竞争非常激烈。从整场比赛的三段技战术统计看,作为中国传统的前三板优势,刘诗雯在这场比赛中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发抢段得分率(54%)处于不及格水平。接发球段表现最糟糕,得分率只有25%,处于不及格水平。相持段,刘诗雯表现比较出色,得分率达到了52%,评估达到了优良水平,但两个不及格一个优良的评估结果,是注定要输掉比赛的。
第1、2局,虽然一胜一负却有很多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发抢段得分率(67%和78%)都达到了优秀水平。接发球抢攻段发挥最糟糕,得分率仅为20%和0%,都处于不及格水平。两局中相持段得分率有所不同,第1局相持段得分率(40%)处于不及格水平,而在获胜的第2局中相持段的得分率达到56%,达到优秀水平。在发抢段和相持段都达到优秀的前提下,刘诗雯取得了第2局比赛的胜利。从录像中观察,两局中发球都有直接得分记录,组织发球抢攻8次,得7分失1分,发抢战术使用非常成功。在接发球段、接发抢段共10球,其中接球后被攻失7分,表明刘诗雯接发球过于求稳、接球技术单一、接球质量不高,导致被攻丢分。在相持中共26球,其中21球是通过反手相持决出胜负的;反手相持中,刘诗雯略占下风,得10分,失11分。
第3、4、5局中,刘诗雯在发抢段发挥非常不理想,得分率分别为25%、57%、0%,都不及格。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一局良好(40%),两局及格(33%、33%)。相比较而言相持段表现较为突出,得分率分别为44%、60%、56%,一局达到良好,两局达到优秀水平。从录像中观察,三局共组织发抢战术5次,其中得2分失3分,后三局的总和还不如第2局一局组织和成功的数量多。这充分说明,刘诗雯发抢战术发挥很不稳定,起伏比较大。接发抢段三局共14球,其中接球后被攻一项失分就高达7分。两局过后在接发球这一环节没有明显改观,充分暴露出刘诗雯在接发球段存在一定的技战术漏洞,可以判断出该段是刘诗雯的一个薄弱环节。相持中,还是以反手相持为主,在后三局刘诗雯在反手相持中占据了上风,共16次反手相持中,得11分,失5分。但在正手相持中,共8球,得2分失6分的结果说明刘诗雯在相持中正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3.2 刘诗雯对冯天薇三段技战术纵向对比分析
图3 刘诗雯对冯天薇三段技战术得分率和使用率纵向对比
从图3中对刘诗雯三段技战术的纵向对比看出,发抢段得分率起伏最大,使用率和得分率基本成正比。在获胜的第2、4局发抢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比较高,第一局虽然得分率也较高,但由于使用率过低,对获得比赛胜利没有太大作用。
接发抢段的使用率起伏较大,从得分率和比赛胜负关系看,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在刘诗雯获胜的第2、4局中使用率相当而得分率一个跌至0%,一个在次高位置,说明刘诗雯在接发球段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且发挥很不稳定。
从相持段的纵向对比中可以看出,五局中使用率和得分率都比较平稳,说明刘诗雯在这一阶段技战术运用比较稳定。在使用率起伏不大的情况下,得分率的多少毋庸置疑地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在获胜的第2、4局得分率处于高水平,第5局得分率虽也处于较高,但由于发抢段的不良表现,最终还是输掉比赛。
3.4 丁宁和刘诗雯技战术整体评估
3.4.1 丁宁技战术整体评估
第一,下蹲砍式发球是丁宁的一个特长技术,但特长技术发挥很不稳定,关键时刻特长技战术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技术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主要表现在正手进攻手段单一,进攻能力欠缺,且发挥不稳定。第三,技战术组织运用过于单一,缺少变化,摆脱困难的能力有待提高。第四,对凶与稳、快与慢、变与不变等辩证关系理解不到位,没能很好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3.4.2 刘诗雯整体技战术分析
第一,发抢战术是刘诗雯的特长,获胜的局次中发抢战术都有较好发挥。但此特长发挥不是非常稳定,起伏非常大,甚至出现了100%和0%的悬殊差距。第二,技术还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正反手的进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接发球环节是刘诗雯的薄弱环节,暴露出接球手段单一、接球质量不高、求稳心理较重、缺少变化等问题。
4 结论
当今以刘诗雯和丁宁为代表的中国女乒,在技战术方面表现为:特长较突出,但发挥不太稳定,技术还不够全面,存在一定技术漏洞;技战术运用都过于单一,场上应变能力欠缺;在处理凶与稳、攻与防、快与慢的关系时容易走极端。两名队员在比赛中都出现了得分率100%和0%的两极现象,根据哲学中的“两极相通”理论,过凶后必定出现过稳的保守现象,比赛中无论过凶还是过稳都是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只有处理好乒乓球技战术中各种因素的关系,才有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1]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207-211.
[3]国际乒联2010年5 月排名 http://www.ittf.com.cn/_front_page/ittf1_ch.asp?category=wr_ch.
[4]李晓东.现代乒乓制胜之道[J].乒乓世界,2010,(1).
[5]张红玲.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乒乓球女队后备人才的技战术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
[6]叶敦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Technique and tactics of defeat for Chinese Women Team in the 50th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
CHENG Hong
(PE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video observation,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he sub-index evaluation,analyzing the final lost three games for the technique and tactics in the 50th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 of Chinese Women Team,it has been found that technical and tactical expertise of team members are more prominent,but unstable to play;technology i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and there are some technical flaws;they can’t very well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bility and fierce,attack and defense,fast and slow,so easy to go to extremes in the competition.
World Table Tennis;Chinese Women Team;technique and tactics
G846
A
1009-9840(2010)04-0017-04
2010-08-03
程虹(1982- ),女,山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