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2010-10-30杨赳赳王国基肖俊蒋茂贵
杨赳赳,王国基,肖俊,蒋茂贵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湖南娄底 417001;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研究所,湖南娄底 417001)
综合干预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杨赳赳1,2,王国基1,2,肖俊1,2,蒋茂贵1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湖南娄底 417001;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研究所,湖南娄底 417001)
研究综合干预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应引起重视,女教师的各因子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几乎均略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抑郁、焦虑和躯体化因子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综合组和运动组均可促进心理健康,综合干预在降低躯体化、抑郁、饮食睡眠、人际敏感因子得分方面效果比运动干预更好。综合干预效果优于运动干预。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综合干预;运动干预
高校女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力军,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和工作,还牵涉到其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获得结论基本一致,认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水平,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女性教师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如李宝峰的研究认为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 8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男教师[1]。李淑环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原因可能与女性的身心特征有关[2]。近几年,高校女教师因抑郁等心理问题导致自杀的事例也时有发生,为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敲响警钟,如何促进女教师的身心健康,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对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的良好影响,可以为有关部门进行健康干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可行的依据,最终达到促进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及分组
以随机抽样原则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08年进行体质测试的女教师中按 20岁~、30岁~、40岁~、50~59岁年龄段分层抽取共 75人为干预对象,其中文科系 38人,理科系 37人;助教 14人,讲师 3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 29人。随机分为综合组、运动组、对照组各 25人进行干预。综合组平均年龄 (39.4±9.7)岁,运动组 (39.5±10.1)岁,对照组 (38.1±10.3)岁。干预前均对各组的因子分进行 t检验,3组间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过程中干预组有 6人因家庭原因无法坚持干预措施退出,对照组有 2人因出差无法按时复测指标,最后完成人数综合组 21人,运动组 23人,对照组 23人。干预对象均无器质性疾病,干预前无运动习惯。
(二 )测试指标
干预前、后均采用现场发放 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采用的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 90个项目,包括十个方面的因子:躯体化、敌对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偏执、抑郁、精神病性、焦虑、饮食睡眠。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感受现场评分,“没有 ”记 1分,“很轻 ”记 2分,“中等 ”记 3分 ,“偏重 ”记 4分 ,“严重 ”记 5分。
(三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平时生活习惯及方式不加干预;运动组仅进行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包括每周 3次,每次 60分钟的有氧健身操,运动强度根据靶心率控制在 135~155次 /分;综合组除运动干预外加健康教育、每周 1次瑜伽放松功集体干预、集体交流活动、网上咨询和辅导。干预时间为 12周。
(四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干预前与全国常模比较采用单样本 t检验;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二 结果和讨论
(一 )结果
1.干预前各组 SCL-90因子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干预前各组的 SCL-90因子分及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干预前 SCL-90因子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女教师的各因子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几乎均略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抑郁和焦虑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化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组、运动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干预后各组 SCL-90因子分结果比较
干预后各组 SCL-90因子分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干预后各组 SCL-90因子分结果比较
综合组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尤其是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饮食睡眠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焦虑、强迫因子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运动组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尤其是躯体化、饮食睡眠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综合组和运动组比较,综合组各因子得分低于运动组,尤其是躯体化、抑郁、饮食睡眠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运动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二 )讨论
目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大多数因子得分数均高于全国常模,几乎所有研究都一致性认为是高校女教师最突出的问题是躯体化症状、抑郁和焦虑,部分研究中认为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也高于全国常模[4-6]。高校女教师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人群,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使她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她们不仅要和男性一样不断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学历,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大部分高校实行了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教师收入和晋级直接与工作量挂钩,工作压力增大;其次,家庭重任也压得女教师喘不过气来,女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外,因职业性质的原因教育子女的重任也往往落到了女教师的肩上,毫无疑问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对她们心身健康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女性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使她们容易患上身心疾病。女性有经、孕、产、哺乳、绝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内分泌系统往往会随之出现变化,决定了女性心理普遍比较敏感、脆弱,而女教师又是高级知识分子,知识女性的矜持和清高决定了她们面对压力的时候一般不愿与人倾诉,而是埋在心底,缺乏适当的释放压力的途径往往会引起焦虑、抑郁,甚至出现反应,包括头痛、背痛、肌肉痛等身体的不适感及其他躯体症状。
从实验结果来看,运动干预能明显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国内的研究认为每周 3-4次、每次 20-6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改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有效,与本研究结果一致[7-8]。但运动项目应该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对于高校女教师而言,充满活力的有氧健身操是深受老师喜爱的运动项目,有氧健身操有着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和动感十足的肢体动作,加上有年轻的健美操教练激情洋溢的带操,让人身心愉悦,很容易摆脱不良情绪,因此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对改善躯体化、抑郁、焦虑等症状作用良好。
综合干预中除健身操运动干预措施外还包括了健康教育、每周 1次瑜伽放松功集体干预、集体交流活动、网上咨询和辅导。健康教育让教师系统了解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认识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掌握自我减压和放松的方法。每周一次的瑜伽练习以休息、放松功和瑜伽语音冥想为主,让人彻底放松,平静心情,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姿势练习缓解疲劳,改善睡眠;集体交流活动女教师可以相互倾述、交流,也起到了缓解压力的作用;与个别老师的网上咨询和辅导也及时解除了其心理的困惑。可以说,运动干预是让教师在被动的、不自觉的自然情况下改善心理状况,综合干预则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内因、外因同时改变来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和运动组比较,效果更好。但对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因子,综合组和运动组虽然有下降趋势,均无显著性差异 (P值 <0.05),可能与实验时间过短有关,干预措施是否有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 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女教师的各因子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几乎均略高于全国常模,抑郁、焦虑、躯体化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二)干预措施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良好,综合干预效果优于运动干预,特别在躯体化、抑郁、焦虑、饮食睡眠等因子方面。
(三)影响高校女教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家庭均因给与理解和关心,对于高校而言,对女教师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简单、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可开办长期的健美操、瑜伽培训班;有条件的高校可成立教职工健身俱乐部;定期开展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在校园网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网页,以利于心理咨询和个体辅导等措施,以促进女教师心理健康。
[1]李宝峰.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1(4):48-51.
[2]李淑环.保定市 4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700-701.
[4]喻红梅.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干预对策[[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1(6):48-49.
[5]邱毅.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5):91-93.
[6]马锦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42-43.
[7]殷恒掸,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24(6):37-40.
[8]高虹.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效应研究进展评述[J].体育学刊.2005,12(6):67-70.
(责任编校:松仁)
Study on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Mental Health ofWomen Teach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n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 Jiu-jiu1,2,WANG Guo-ji1,2,XIAO jun1,2,JIANG mao-gui1
(1.Depar 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417001,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417001,China)
Studying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mental health ofwomen teach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vide basis for promoting themental health ofwomen teacher.Theywere investigated formental health by using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The mental health ofwoman teache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every factor score almost alway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 except for psychotic factors,factor score of depression,anxiety and somatization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group can promote mental health,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group in factor score of decrease somatization,depression,diet sleep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Conclusion is indicated that,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smore effective than exercise intervention.
women teach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ental health;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exercise intervention
G806
A
1673-0712(2010)03-0112-04
2010-01-20.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2008-08C449);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资助课题(2007qn16).
杨赳赳 (1972——),女,湖南冷水江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民体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