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国际比较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2010-10-29高雪
高 雪
摘要:世界上主要货币国际化的模式不同,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国际比较
一、主要货币国际化模式比较
1.英镑以国际贸易和武力开拓起家
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产品极大丰富。当国内市场无法销售时,英国的资产阶级开始开拓国外市场。1821年英国首先以法律的形式在本国确立了金本位制。英国通过巨额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黄金储备,伦敦位居当时贸易和金融中心,英格兰银行通过当时广为流行的以英镑计价的票据贴现控制着国际汇兑,在实际上操纵和领导着国际金本位。国际贸易是英镑走出国门的主要原因和推动力;通过武力开拓势力范围,在其殖民地和附属国推行英镑,强迫殖民地使用宗主国的货币,这成为英镑国际化的特点。
2.美元从两次世纪大战崛起
美元国际化的过程为:依托全球货币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黄金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以先人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实力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并继续充当国际货币。
3.日元在被迫升值中走向世界
日元国际化走过的是一条金融深化与发展的道路,通过外汇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经常账户开放、资本流动自由化,利率与金融市场自由化使日元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普遍使用的货币。然而,日本经济也为日益国际化扶持了沉重的代价。由于日本的国际收支长期出去巨额黑字状态,日本的外部经济长期失衡,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创伤,造成严重的“日元升值综合症”。
4.欧元从国际经贸合作中产生
欧元的国际化模式是在大国(德国和法国)的领导下,通过区域货币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来构建最有货币区,从“煤铁联营”、“欧洲共同体”、“关税同盟”、“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单位”、“统一大市场”直到“欧元”的诞生,并通过区域货币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来构建最有货币区,并通过让渡本国货币主权和协调利益分配来实现。欧洲各国在资产条件和经济规模上大多属于小国,为了区域内共同利益的最大化,确保区域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提升本地区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影响,有必要通过共同的制度将分散的力量整合在一起,降低内部的交易成本,达到提升本地区竞争力,扩大本地区的国际影响力的目的。
二、不同货币国际化的共性分析
首先,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货币的国际化是以强大的经济体实力为支撑的。只有支撑该货币的经济体的实力达到一定量和质的积累,其发行的货币才具有可靠的基础,即有货币的购买力。对不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纸币来说,购买力是由一国政府强制赋予的,而这种强制,一方面靠国家机器,更多的则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保证其币值稳定,从而避免通货膨胀。
其次,发达的金融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有力支撑。货币的国际化意味着有大量的该种货币在国外流通,这要求该国的金融市场在国际上为货币的流通提供服务。只有健全完整的金融市场支持,货币才能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流动,发达的金融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保证,更是货币国际化的制度支撑和运行载体。因此,只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所带来的完善的金融服务,才能使国际上更多的结算和融资通过该国金融市场并利用该国的货币,从而为该国货币的国际化创造机会,促进其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英镑国际化背后有伦敦金融中心的支撑,美元崛起时有纽约金融中心,日元成为世界货币时东京金融市场功不可,欧元的背后是原已发达的金融市场的深化。一种货币国际化需要一个完善发达的金融中心作为支持,同时,一种国际化的货币将反过来促进一个国家金融中心的发展。
三、货币国际化比较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当英镑称霸世界时,伦敦是世界贸易金融的中心;当美元起时,纽约的金融市场便与伦敦平分天下,直到独占鳌头;日元后来居上,其称雄亚洲的东京金融市场功不可没;在欧元的诞生及成长过程中,欧洲央行的成立、欧洲银行业的重组,使欧洲的金融体系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原已发达的金融市场前所未有地纵深发展。可以说,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支撑。
十九世纪,伦敦就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金融中心,虽然在一战、二战期间受到沉重打击,但得益于欧洲美元的发展和采取创新手段,伦敦很快摆脱了困境,成为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继续保持着其“金融首都”的地位。在2009年最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伦敦超过纽约,位居全球榜首。垒球超过四成的外资在伦敦,超过了纽约;超过三成的全球货币在伦敦兑换,超过了纽约和东京的总和。
伦敦发达的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频繁的外汇交易、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专业化的航运服务、金融业的持续创新、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的扶持等都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应具备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