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藩篱,放飞心灵

2010-10-27邱兆兰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0年7期
关键词:奥数培训家长

邱兆兰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在我们的眼中首先应该是孩子,其次才是学生,可我们大人往往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在他们的眼中首先是数学家、音乐家、文学家……其次才是一个孩子。可越是这样,就越会事与愿违,孩子的发展是不以家长制订的愿景为转移的。今年7月7日的《现代家庭报》刊登的一篇题为《艺术培训班调查——七成孩子半途而废》的文章说,通过调查发现艺术培训班中30%能坚持下来的孩子全凭兴趣,凡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接受培训的孩子几乎全部中途退出了。同时指出孩子学才艺应该有主动权,家长要听孩子的。只要家长少一些功利心,孩子的艺术之路就会走得远一些。就拿“奥数教育”来说,孩子们一旦跨进奥数的大门,他们的天资就用于深不可测的题海,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就变得枯燥乏味;他们没有时间和能力去发现鲜活现实世界的精彩,他们被学校、老师、家长寄予了太多的“厚望”,期待用他们的汗水与智慧换来可以炫耀的“资本”。这些学生学习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用强运动量的训练换来学科竞赛的“金牌”。殊不知这金灿灿的奖杯和亮闪闪的奖牌背后是与教育本质——育人目标——“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越来越远。

二、我们的分析

我们曾与学生、家长、专家进行对话,他们对于学生负担的问题,莫衷一是,认为负担过重(这里不仅包括显性的负担,如学习任务、兴趣爱好的培训任务等;还包括隐性的负担,如家长期望值、老师的升学率、社会的价值需求等)的占绝大多数,只有那些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苦,他们认为孩子就该学习——上课、做作业、读书、弹琴、画画根本谈不上是一件苦差事。时值暑假,热日炎炎。慵懒的大人们都躲在家里享受着清凉,而笔者几天前出差南京看到各种培训班、夏令营的广告铺天盖地,一些人打着“疯狂英语”、“感恩教育”的幌子,揣着不可告人的赢利之心疯狂敛财。再看看那些辛苦的孩子们揣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说着违心的话,做着很不情愿的事,煎熬着度日……

虽说参加培训能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以及英语的口语能力等,可他们最想做的事儿是——玩。玩,也是一种学习,“玩中学,学中玩”嘛。比如,参加奥数培训,在奥数赛中获奖可以给进军名校加分,可是想获奖谈何容易,即使获奖了,加分了,所获得解题能力只是暂时的,遗忘很快,得到的知识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再说,奥数培训的内容,大多数是初中教材中的东西,完全脱离相应年级的教材,难度无休止地拔高,他们完全成了解题的机器。这种把明天、后天甚至明年、后年的东西拿来今天消受,岂不是得不偿失。

家长们说——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们的身上,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龙、成凤。从孩子还没有出身就盼望能生个“神童”,将来能成大器光耀门楣。因此,从孩子才孕育成形就急急地筹划教育预案,从胎教抓起免得出现“如果孩子从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接受教育,就已晚了两天(巴甫洛夫语)”的遗憾。每位家长都将自己的孩子当作数学家、钢琴家、文学家来培养的,这些“家”几乎都是根据家长自己的爱好和意愿强加给孩子的。殊不知就是这些“家”从此成了套在孩子身上的枷锁。绝大多数家长们也知道孩子很苦很累,也想让孩子解放出来,可看到别人的孩子都参加了各种培训,况且参加这些诸如奥数的培训短期内还可能得到丰厚的回报——择校升学加分。因此都有了一种攀比的心理,有了一种功利心作祟。

本来学校的生活已让孩子身心疲惫,星期假日原本属于孩子们自由的空间,但是家长都指望能利用星期假日给子女再加点“料”充点“电”,能比别的孩子多学点东西,将来成功的机会就大一些。可是说实在话,从孩子们星期假日接受培训的态度和效果来看,实在让家长失望。这对于家长而言真是花钱又花时间的劳累活。家长心痛的不是钱,而是孩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些培训中慢慢给磨灭掉了。

专家们说——

今天的孩子今天的孩子身上带有两重性:一是家长中沿袭的传统教育方式施加给孩子的“呵护”,造成了孩子生存能力不强的问题;二是现代社会给孩子带来的“冲击”,使他们具备了“教育家长”的因素。“向孩子学习”、“回去问问孩子”已成为一种新现象。孩子们的知识面往往比家长甚至比老师还宽,尤其表现在城里的孩子身上

三、我们的观点

1.我们要——为孩子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孩子的思想是单纯的、幼稚的,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们人生启蒙基本依赖于家长、老师的培养和训导。杜祖贻教授说:“人性是最灵活和可塑的,人性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作为长者、师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益的因素我们要呵护和培育,对于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要坚决抵制。今年4月1日的《生活青年报》刊登一篇题为《奥数如“海盗”,泛烂是政治的失职》的文章。文章直指奥数教育有百害而无一益,将奥数的泛滥归责于政治的失职。文章认为如果不是名校招生加分,就不会引发奥数热,更不会给那些投机分子借奥数培训大发横财之机。文章还说小学生接受奥数培训完全是错误的选择,是现代版的《伤仲永》——“奥数无罪,加分万恶”。文章的言辞虽有些过激——将奥数培训比喻成海盗,强夺豪取。但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奥数并非真如毒蛇猛兽,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兴趣,一种爱好让有这方面天赋和兴趣的小学生来选择和接受。从文章的内容不难看出作者对下一代怜爱的急切心情,虽然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学家,但是数学家往往在小时候就会显露出对数学的天赋和钟爱,如果能对这些“神童”进行合理地、科学地、有选择性辅导和培训就一定会对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推波助澜、锦上添花。

2.我们该——关注孩子的生命发展。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伟大工程。我们关注的不是眼前的利益,短期的回报,而是孩子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就是这个道理。

杜威先生说:“每个人童年时的态度都是天真、好奇、乐于尝试的;人和自然界对他来说是好奇的。恰当的教育方法便能保存和改善这种态度,使个人不受整个民族缓慢的进展的影响,同时减少由于终级的程序以及对过去怠惰的依赖造成的虚耗。”杜威认为我们要摈弃传统教育的典型理论和实践方式,其中就包括“机械地使儿童集中在一起,以及单一的课程和教导方法”杜威的理论已近百年,拿到今天仍然很实用。我们应该摈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只关注教师和课题,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转移到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受益一生的方法与过程上……

3.我们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每一天

再通过调查发现,快乐的同学是因为作业做的正确率高、字迹比较认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才感觉很快乐。由此可看出,我们的孩子对于“快乐”已有点麻木了,可能他们会有相当长的时间感受不到快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冷血的、没有诚信的、自私、自利的人。

4.我们应——帮助孩子学会自律。我们给孩子自由、快乐,并不是让他们毫无束缚,放任自流。由于孩子年龄的原因,就要求为父母者、为师者帮助孩子学会自律。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有良心的、有责任心的人。

我们愿——学校、家庭、社会都能打开禁锢孩子们的藩篱,放飞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每一天!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解放儿童》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杜祖贻,《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杜 威,《我们怎样思维》[M],波士顿,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1908.

[4] 杜 威,《学校与社会》[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899

[5] 杨东平博客,《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Z],2009.

[6] 《青年生活报》[N], 4月1日第3版,2009.

[7] 《江南时报》[N],7月9日第4版,2009.

猜你喜欢

奥数培训家长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二年级奥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