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专修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现状与分析

2010-10-26杨杰夫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专修田径心理学

杨杰夫

(广西师范大学 漓江学院,广西 漓江 541006)

本科体育教育基础理论课程每个学校有各自的称法,有的称为公共必修课程,有的称为大学通修课程或普通教育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提高大学生人文性与学术性所不可或缺的课程。当今社会知识总量大,增长速度快,基础理论知识在知识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有知识宽厚扎实,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水平。本研究分别对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和英语知识水平进行了调查。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了 9所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25人。这几所体育院校分别是: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山东聊城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教育学方面专著以及各种有关的田径教学教育文件等资源。

1.2.2 问卷调查法

分别对首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湘南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10所院校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田径教学专家就田径专修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专家问卷25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24份,有效回收率96%。对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山东聊城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九所体育院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446份,回收431份,有效问卷425份,有效回收率98.9%。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归纳,找出田径专修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径专修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现状与分析

对学生的调查中(表 1),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的只有13.1%,自认为一般的占45.9%,不好的占1.7%。而专家对于学生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是有66.6%的专家认为学生心理学知识掌握一般。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和重要,这个比例占到了 88.5%,从学生评价学校对心理学学科的重视程度来看,60.7%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重视和重视心理学的教学。随着体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心理学知识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心理学课程一般是包括普通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课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紧密联系体育运动实际,让学生学起来不觉得陌生,并在学习中联系他们运动中的体会,学习效果也就会好些。教育学方面,专家认为只有29.2%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方面,专家认为,只有33.3%的学生非常注重和注重素质教育观的养成。由此可见,学生的教育观念还不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 心理学知识掌握分布情况(%)

2.2 田径专修学生英语知识现状与分析

从各个院校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就可以看出,英语越来越被重视,学校对于英语教学都很严格,很多院校要求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过英语三级才能够拿到学位。根据本次调查学生英语过级反映的情况,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表 2)。专家的反映也证明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只有 8.3%的专家认为学生英语能力较强,91.7%的专家认为学生英语能力一般或较差。这还只是从英语考试方面来反映学生英语情况,实际在对于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方面田径专修学生的表现更加欠缺。其实在被调查的各个院校,根据学生的反映,学校对于英语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认为学校重视的人数达到了54.1%。英语一直是让田径专修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将来只要从事中小学或者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学了英语没有用,有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看到自己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

表2 英语过级分布情况

2.3 田径专修学生计算机现状与分析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对人们获取知识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是未来社会信息获得的主要途径。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lowski在1974年首次提出信息素养概念,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自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由于信息素养研究侧重点的不同,相应地出现“Information Capacity”,“Information Competence”,“Information Power”等各种不同表达方式,但基本含义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所具备的信息处理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能力[1]。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普及,Internet在信息网络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形势下,国外一些信息专家提出了网络信息素养的概念。国外学者Helge Clausen提出,网络信息素质并不仅指与网络相关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还包括利用电子邮件和更一般意义上的计算机为通信媒介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诸如远程登录(TELENT)文件传输(FTP)网络浏览(WWW)等[2]。以上信息素养都是以计算机操作为前提。因此,计算机应用的熟练程度是衡量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对田径专修学生和专家的调查显示(图1),两者在对于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的认同还是比较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学生对于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进行学习并不陌生。现在学生在完成科研论文,写总结报告和查找专业信息方面多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在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很多单位也很看重计算机水平,因此,学生在学习阶段进行计算机水平考试也成为一种趋势,以上情况,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无疑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素养有所提高,但是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的学生比例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的调查占到了45.9%,对专家的调查显示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的有54.2%。在调研中发现,田径专修学生计算机知识整体水平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不断提高。

表3 计算机应用能力分布情况(%)

3 田径专修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对策

体育教育专业属于师范类高校教育系列,更是属于普通高校教育范畴。尽管本身具有职业教育程度,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普通教育。基于以上观点,体育教育专业的普通教育课程就应该不是一般的“公共课”,而是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目前社会过于商业化,大学教育都是为了今后谋求一个赚钱的职业而进行的,过分集中于就业和研究市场,忽视了它全面教育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人文素质严重缺乏。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入大学时文化素质较其他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更应该加强普通教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那种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具有现代特征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鉴于目前体育教育课程结构的现状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多增加人文素质课程比例,加强通识教育;其次,要加强学科交叉课程的比例,强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使培养的学生既能够胜任将来的体育教学,又能够从事其他社会体育工作;再次,要加强工具类课程的教学,工具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类、语言类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国际间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达到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要紧密结合体育运动实际,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所传授的知识,更要对体育运动有一定了解,教学中与运动实践相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方面,建议英语教学改变传统单调枯燥的语法和词汇学习,结合专业特色,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偏向于专业英语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觉得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在自己专业里面用得上,从而产生钻研的欲望,这样就能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以此来带动英语学习。田径专修学生还要不断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获取学科前沿信息。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基础学科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石,不断加强基础学科教学,坚持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整合的方向,就能够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田径专门人才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修田径心理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可爱的马
星星饼干
体育专业羽毛球专修学生体能训练研究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论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