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红领巾 爱国精神代代传
2010-10-20赖艳梅
赖艳梅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 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多少人梦寐以求带上红领巾。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佩戴在胸前,让人感到无比自豪,激发对祖国无比热爱,激励着无数少年儿童奋发向上,时刻准备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但如今,有些少先队员对红领巾的态度却令人感到疑惑。勿庸置疑,这一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镜头一:某日清晨,在某校门口的文具店发现,半个多小时内有近十名小学生来买红领巾。据店老板说,店里一天能卖出十来条红领巾。他颇为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记性差。"。经了解,学校要求少先队员每天佩戴红领巾,并有纠察队员在校门检查,可是总是有学生忘记戴,为了应急,他们就在小铺子里买,有的学生一星期买了五条!
镜头二:某校某班学生把红领巾当成黑板擦擦黑板。
镜头三:某校篮球架下,几个满头大汗的男生把红领巾当手帕擦汗。
镜头四:某市某小学少先队员对红领巾日常配戴问题的讨论,有少先队员说,小学低年级时,同学较喜欢配戴红领巾,一到高年级,有些学生便觉得佩戴起来"麻烦"、"不太好看",因此,常常会"忘记"带来。
思考:在最近新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列入其中,品德教育也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是现在小学生的德育问题无不让人感到沉甸甸的。回顾几十年来学校教育,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家教热不断升温、少先队主题教育向实用型转化……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因素,也有师生主客观上的原因。
二、问题的分析
1.少先队组织凝聚力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辅导员思想未能及时转轨、审时度势,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至今还存在着教育的单向性,宣传上的片面性。更由于实行"全童入队",学生之间失去可比性,因而"老办法不灵了",导致孩子对少先队组织的向心力减弱。
2.社会大环境重智轻德。当前,素质教育"光打雷不下雨",未能落到实处;而应试教育却使学校"身不由已"。加上德育效果的长期性,德育投入的不足,德育工作者的待遇与工作意义不相称,使得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摆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成为各校的普遍现象。因而少先队教育内容苍白乏力,效度降低,队员对红领巾热爱之情日趋下降。
3.学生心理的发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以自我认识为主导,以自我态度为核心。当看到与自己相差好几岁的低年级队员也一样戴上红领巾时,会感到自己长大了,已不是孩子了,不好意思再戴红领巾,从而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抵制意识。因此,队员对红领巾的热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4.气候的变化。在寒冷的冬季,红领巾多少对身体还有点保暖作用;到了炎热的夏季,人体中的热气急需散发,戴条红领巾,则脖子、身体都不好受。特别是穿无领上衣,红领巾在光秃的脖子上更显得不伦不类,滑稽可笑。因此,随着气候由凉转热,不自觉戴红领巾的队员便逐渐增多。
上述原因的产生,固然有着主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有关部门及少先队辅导员未能从现实出发,冲破框框加以革新。
三、问题的解决
1.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所在,而活动的本质内涵就是引导儿童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完成体验。要发挥少先队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必须积极创设体验活动的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队员提供自主、充分、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帮助他们在学校、社会、广阔的少先队活动空间中培养兴趣,发挥潜能,为他们接受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宽松环境,促进他们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健康成长。为使活动能持之以恒,每周队的活动要确定主题,要求队员人人参与,活动过程有记录,每周进行总结、反馈。
2.从实际出发,改革红领巾佩戴要求。如气候凉爽,要求人人佩戴;天气炎热时,队徽与红领巾可选戴。在升旗仪式、队活动、主题集会或重大活动,要求佩戴红领巾;在一般的学习活动,则队徽与红领巾任其选戴,合情合理,又维护了红领巾的严肃性。
3.严明队纪,适时奖励。队章规定,队员和队的组织做出优异成绩的,由队的组织或报共青团组织给以表扬和奖励.队员犯了错误的,队组织要进行耐心帮助,批评教育,帮助改正.可现实中,学校对优秀队员的奖励数不胜数,而对犯了错误的队员缺乏耐心辅导,任其往极端发展下去。因此,学校要多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地向上发展。
4.改革聘任方式,优化辅导员队伍。传统上学校对大队辅导员的聘任,只是由校领导在教师会上宣布,既没仪式,也没聘期,以后便习惯性运作,不管干几年或十几年、几十年,对中队辅导员则不管其是否胜任,是班主任必兼其职。而现实中近年来的新教师,素质高技能好,思想活跃。因此,当务之急宜对他们加以培训,待遇跟上,并与职称的评聘挂上钩,推优上岗。这样,才能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活跃队组织,增强少先队的吸引力。
时代呼唤红领巾,爱国精神代代传。当代少年儿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他们的人生历程伴随着祖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进程,是关系到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少先队员的道德品质教育,激发爱国情感,遏制不戴红领巾的这种现象,让“爱国的风帆”在少先队阵地上永远高高飘扬,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