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缺少的范读

2010-10-20卜建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0年10期
关键词:范读课文阅读教学

卜建霞

【摘 要】 教师在讲读新课之前,先来一个语气生动、停顿恰当的范读,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孩子感觉到文中的美,朗读的美,孩子需要投入的是那种羡慕的眼光,一种想读的激情。于永正老师说:“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听了不潸然泪下;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没有手舞足蹈;朗读《桂林山水》,学生听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便认为范读失败,因为没有把文章读活。”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的范读给他们做了个特好的榜样。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文 范读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最经常的基本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读有助于正确理解,有助于感受形象、语言的美,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得心应手,意到笔随。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新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而低年级处于起步阶段,并肩负着达到朗读训练目标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双重任务。因此教师尤其要重视朗读的训练。那如何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呢?我觉得老师的范读特别重要。低年级孩子因为他们分不清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轻重、缓慢,无法通过声音表达自己喜爱,悲伤、高兴、感激、同情等各种各样的感情,他们会的只是平淡无味的朗读。那如何让他们对朗读抱有极大的兴趣,让他们也学会去有感情地朗读,爱上朗读呢?这时老师的范读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首先,孩子可以从老师的范读中,强烈地感受到课文的美,朗读的美,朗读的让人陶醉,这样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朗读兴趣,更激发学习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也很弱,特别是一年级刚开始学习句子短文时,一篇课文中大多是生字,学生读书时往往结结巴巴,不懂句子的连贯与停顿,读完一句后也不知所云、有口无心。而且,总是让孩子自己去读那些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难的语句,他们会不断地受到挫折,受到打击,严重地薄弱了孩子朗读的热情与兴趣,那又如何让孩子们去学习课文,学习知识呢?因此,我觉得这时教师在讲读新课之前,先来一个语气生动、停顿恰当的范读,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孩子感觉到文中的美,朗读的美,孩子需要投入的是那种羡慕的眼光,一种想读的激情。这样就会很快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我在教学《3.小池塘》新授时,我就用清丽的语调,舒缓的语气,再配以柔和亮丽的音乐去范读,吸引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小池塘的明丽、清新,并在脑海中呈现出一个美丽的小池塘。结果一范读后,孩子们都能感受到小池塘的美,都想自己去读一读这个小池塘,感受一下小池塘的美。朗读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自然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还有,在讲读课文时,老师的范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良好的朗读功底的基础之上,充分领悟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哲理,并掌握恰当的时机和适当量,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教师的范读可以让孩子们体会文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以及课文的含义。比如我在教学《6.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讲读时,我就通过不停地范读,学生的读来感受,刚开始北风和太阳都挺骄傲的,到后来两人都能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与长处,尤其是那些“哈哈!看我的吧!”“还敢跟我比本领吗?”“看来你的本领也不小啊!”…...这些语句,老师在不停地范读,学生不光注意力过来了,而且还能够通过听,读,体会,来了解文中人物特点,非常不错!

另外,在教师的范读引导下,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会渗透进学生的内心,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于永正老师说:“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听了不潸然泪下;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没有手舞足蹈;朗读《桂林山水》,学生听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便认为范读失败,因为我没有把文章读活。”一旦范读诱发了孩子们情感的波澜,那么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他们就会将自己,以及自己的情感带入文中,大声地去读,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孩子作为教学认识主体,他们在各方面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是个不成熟,发展中的群体,紧紧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完全放手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读,是很难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的,而教师的范读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在教学中,教师与其对孩子们说:用兴奋的语气读,用愤怒的语气读,用骄傲的语气读……还不如来个直接---适时范读,让孩子们直接感知,直接体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的范读给他们做了个特好的榜样。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增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魅力。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孩子们先是模仿,久而久之就能让他们知道如何表达情感,随即他们的朗读水平就会大幅度的提高,也会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我教的这个班级,我从他们上课第一天开始,就不断地范读熏陶,做得不足的地方不停地纠正范读,一学年下来,我们孩子们朗读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摆脱了那种低年级普遍存在的哼唱读,那种拖腔,孩子们知道文中的情感,自己的情感,该用什么样的语句,语气表达出来,大大的提高了朗读水平,更棒的是,孩子们现在都挺爱都书的,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

总之,综合上诉,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更加可以提高孩子朗读水平,让孩子喜欢上读,爱上读。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孩子,范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在教师范读时,一定要适时,适量的,可不能乱用,滥用,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应该每一天语文课上,都要对自己问一句:今天课上你适时,适量的范读了吗?更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一起掀起一股范读的浪潮吧!

猜你喜欢

范读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