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2010-10-20王连玺
王连玺
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应该上好思想品德课。那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情景教学模式
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其中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自己的切身感受,喜忧同伴,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二、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为此,我们首先抓住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因为第一堂课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例如七年级的第一堂课,我没有急于讲解课本内容,而是让学生讲讲自己刚刚来到新学校的所见所闻,谈自己对新环境、新伙伴、新老师的感受和看法,说说自己的性格、介绍自己,这样一来,学生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的拘束感大大减少,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气氛相当活跃。在此基础上,我开始提出问题。如:为什么面对相同的环境,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这样正常吗?为什么大家的性格都各不相同呢?一个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等等。通过提问,学生就会j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体会到课堂讲的知识都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政治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剖析解决心理问题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学习兴趣。培养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喜欢他教的课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因此,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可亲。上课时,老师要精神饱满,面带笑容,亲切自然。要关心学生,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循循善诱,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让学生敢于接近老师,力求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其次,要以个人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小到穿着打扮,大到举止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亲近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三、运用生动、有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幽默是政治课教学的味精。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用生动、形象、活泼、风趣的语言,用准确、精炼且通俗易懂的语言,用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的语调,不仅增强教学艺术魅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尤其是要学会多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幽默是一个民族文化水准的标志。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到表达深刻的内容。政治课教学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法国著名演讲家海因兹•雷曼表说:“用幽默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教师语言的幽默可以打破课堂气氛的沉闷,融洽师生的感情,让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当然,幽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幽默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努力做到这一点,尽量使课程每一个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理论太抽象、概念多 ,趣味性少,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思想实际,把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实际中去,达到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懂的理论知识来自社会实践,而又能用它指导社会实践,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才能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变为简单化、形象化,才能使学生们主动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有:指导学生养成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和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习惯。并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班级讨论会等形式,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