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黑”在继续!2009 年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打击“黑药店、黑诊所”行动纪实

2010-10-2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药监假药药店

▲药监顺义分局会同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打击黑诊所、黑药店

▲药监昌平分局稽查人员对违法经营的药品进行没收

在北京市的一些城乡结合部及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的地方,暗藏着庞大的黑诊所、黑药店网络。这些黑诊所、黑药店就像寄生在社会健康肌体上的毒瘤,不仅严重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而且滋生了数不胜数的医疗事故——每年都有大量鲜活的生命在黑诊所中逝去。于是乎,打击黑诊所、黑药店被北京市政府列为2009 年为市民办的57 件实事之一,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此全力以赴,将打击黑诊所、黑药店作为一项常态工作重点来抓。在过去的一年中,黑诊所、黑药店接二连三地遭到打击,不断被取缔,首都的药品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市民无不拍手称赞。本刊记者曾多次随同各分局执法人员奔赴打黑一线,亲眼见证了一起起打黑经过……

披星戴月 查其不备

2009 年11 月18 日7 时30 分,这时的北京寒意袭人,北京市药监局丰台分局的执法人员在接到丰台区南苑乡信息员的举报后,没顾得上吃早饭就迅速联系南苑乡政府与丰台区卫生监督所启动了这次稽查行动。在南苑乡卫生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于盘根错节的狭窄胡同中七拐八拐之后终于在一家“牙科诊所”门前停了下来。车刚一停稳,执法人员便迅速冲了出去。根据以往的经验,若不及时控制出入口,诊所老板很快就会溜掉。这是一间20 平米左右的屋子,里边2/3 的面积被当成了起居室,剩下1/3 的外屋就是诊室:一个破旧的柜子里随意摆放着牙科治疗所用的窥镜、镊子、装在脏兮兮的矿泉水瓶内的碘酒、有些发黄的散落着的脱脂棉、沾满灰尘的镶牙模具、一个被充当牙科诊疗床的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旧沙发,一台几近古董的老旧洗牙机,仅此而已。

▲药监房山分局稽查人员正在查抄违法药品

店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里屋吃着早饭,突然看到执法人员不期而至,面露惶恐。执法人员要求其出示相关证件,男店主定了定神称:“刚刚接下这个诊所,还没来得及办理有关证件,也没有给人看过病。”话音刚落,一名年轻女子急匆匆地闯了进来,执法人员立即上前阻止她说:“这是黑诊所,请到正规医院去看病吧。”孰料这名女子却说:“我是来退钱的。”原来,这名女子的父亲前几天因为牙疼得厉害,到这家诊所来看,店主先是给打了一针“进口麻醉药”,然后说有半颗牙坏掉了,让牙不疼的时候来补,并让预交200 块钱的费用。女子不放心,讨价还价后交了100 块。可是他父亲的牙疼却丝毫没有减轻,所以也一直没来作补牙的治疗。今天她刚好路过这里,看到很多执法人员在里面,料到是诊所出问题了,于是赶紧过来退钱。执法人员让店主把“进口麻醉药”拿出来看看,店主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时一名执法人员在床底的一个鞋盒里找到了所谓的“进口麻醉药”:是一种既没有生产厂商,又没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标识的肾上腺素——典型的“三无药品”。经查,这家牙科诊所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许可证》,店主没有执业医师证,药械也没有进货凭证。因为是初犯,执法人员对店主进行批评教育后将这家黑诊所依法取缔,并对药品查封扣押。

2009 年某日的晚上9 点,正是家家户户饭后茶余围坐在一起享受温馨的时刻,北京市药监局房山分局的执法人员却整装待发。在蜿蜒的山路上驱车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史家营乡秋林铺村。到达漆黑一片的村口后,汽车已无法通过狭窄的羊肠小道。执法人员迅速下车,兵分两路,直奔位于村口西侧和村子中部的两家亮着灯光的门面房。村口的这一家门窗上赫然贴有“打针、输液”的标识,推开屋门,黑暗狭小的空间脏乱不堪,店主正跷着腿看电视,看到执法人员后慌忙起身、满脸惊慌。沙发上,一个年轻民工正在输液,眯着眼睛昏昏欲睡。经执法人员现场核实,该诊所是一家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黑诊所”,分局执法人员当场张贴了违法行为告知书并对其非法行医卖药行为进行处罚。

而位于村中的这一家则是间陈设简陋的“药店”,门口悬挂着写有“健友康药店”字样的招牌,屋内简单摆放着两个药品柜台,存放有40 余种200 余盒药品,同时,店内设有输液架,并挂有注射液。店主辩称没给外人输过液,只是帮几个相熟的老乡输过几次。在现场检查中,不仅查到了过期药品、假冒药品,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注射液。由于该药店无法提供《药品经营许可证》,所购药品无任何资质票据,分局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其停止违法销售药品的行为,并对其库存药品予以查封扣押。

火眼金睛 查出端倪

2009 年3 月24 日,北京市药监局石景山分局接到举报:一名患者在石景山辖区某医院的康复理疗科购买了2 瓶接骨胶囊,药品由自称冯大夫的人直接提供,所开单据为做理疗用的《检查治疗收费单》。患者服了以后不仅没有治好病,还出现了全身麻木的症状,遂怀疑药品质量有问题。分局执法人员立即部署,决定分两组出发,第一组到举报人处取得药品样本,第二组直奔涉药医院进行检查。该医院康复理疗科桌子上的一张药品说明书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接骨胶囊,2008 年11 月生产,北京市某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北京某制药有限公司加工。而执法人员很清楚该医院并没有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也没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剂使用制剂的批件,因此该医院没有使用制剂的资格。经过一番查找,终于在该科室的柜子里发现了6 瓶接骨胶囊。面对这种情况,院方负责人表示并不知情,冯大夫也一直强调接骨胶囊是自己服用,从来没有卖过。执法人员在对医院药房、库房及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后,也没有找到接骨胶囊的进销存记录。然而就在这时,执法人员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康复理疗科成立一年多来,接收的符合理疗条件的病例并不多,却开出了大量的《检查治疗收费单》,明显不成比例。通过对院方负责人的调查了解到,所谓的冯大夫并不是这家医院的正式医生,与医院是合作关系,康复理疗科的设备由冯大夫提供,所得收入与医院分成,冯大夫不具备医师资质,并没有给人开药的权利。“我真的没有卖药,接骨胶囊是我自己吃的,这里还有我脚扭伤时拍的X 光片,”就在冯大夫一脸无辜地为自己狡辩的时候,第一组执法人员顺利从举报人手中取得了2 瓶接骨胶囊样品和《检查治疗收费单》,然后迅速赶到了医院。在大量的人证物证面前,冯大夫不得不承认违法事实:“接骨胶囊确实是我私自卖的,医院做理疗的病人太少,我为了多拿提成,背着医院给病人开药,开成做理疗的《检查治疗收费单》。”

▲药监延庆分局稽查人员正在查抄违法经营的药品

执法人员在认真检查了这几瓶接骨胶囊后,又发现了一个疑点,举报人的药批文号是“京卫药制加字〔106〕第F-598 号”,这是一个过期的批准文号,在2005 年国家局统一换发制剂批准文号后就已经淘汰了,正规医院的制剂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低级错误。难道是假药?执法人员提高了警觉,并大胆的设想,冯大夫背后可能存在一个生产假药的黑窝点。凭着多年的稽查经验,执法人员耐心地从冯大夫的谈话中寻找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执法人员心里清楚,时机稍纵即逝,一个疏忽,可能使冯大夫及其背后的黑窝点逃之夭夭。经过近5 个小时的交锋,冯大夫始终不能自圆其说,最终在药监执法人员强大的攻势下承认了自己在家中制作假药的全部违法事实。此时已经是深夜11 点,执法人员不顾劳顿,立即驱车赶赴冯大夫的家中。当房门打开时,一股刺鼻的药味儿迎面扑来,执法人员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桌子上堆放着大量的散装胶囊和空药瓶,一台粉碎机中装满了药粉,房间的角落里堆放了一箱箱包装好的中成药:活血养骨丸、活血通痹丸、接骨胶囊……执法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清点,旅行包中的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抽屉中的日期戳、洗衣机中的直热式印码机、木桶中的发霉药粉均被逐一登记后查封扣押。经进一步调查,参与制作假药的还有冯大夫的丈夫宋某,宋某曾在北京市某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打工,在医院清理库房时偷偷将准备销毁的药品标签和说明书运回家中,又从外地购得药品包装盒和中药,在家中进行加工,自己加盖生产日期和批号,由冯大夫在租到的医院科室里销售。

按图索骥 一查到底

▲药监丰台分局稽查人员查获的违法经营药品

12 月的一个清晨,药监门头沟分局接到一位黑龙江的七旬老人打来的电话,称:“他轻信了互联网上的虚假宣传,邮购了宣称可以治愈‘糖尿病’的假药,花了不少钱,身体却每况愈下。”稽查人员根据举报人购买的药品名称查到了进行违法宣称的网站,上面的联系地址是编造的门头沟区的地址,联系电话是小灵通号码,可是他们并不接受上门购药,只能邮寄,于是稽查战士就在城区的几处邮局外围“守株待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蹲守的第8 天傍晚时分,邮局即将下班,忽然一辆崭新的红色本田轿车停下,从车上走出1 名中年男子,向四周警觉地观望了一下,从后备箱拿出一个小牛皮纸箱,进了邮局。凭着长期战斗在一线的敏锐感觉,稽查人员对这个人产生了高度怀疑。为了不打草惊蛇,执法人员没有贸然跟进,而是装作路过,不时趁机向里面观察。纸箱打开了,邮局工作人员从箱子里拿出东西正在查看,机警的稽查战士一眼就发现这正是网站上看到的假药包装盒,于是立即到隐蔽位置将情况向领导汇报。领导指示他们继续跟踪车辆,但千万不可暴露自己,要放长线钓大鱼。经过艰苦的跟踪调查,违法者经常出没的几处场所开始逐个浮出水面,暴露的违法嫌疑人的数量也增加至多人,可以肯定他们是有组织的作案团伙。但要抓住嫌疑人违法的实质证据,例如违法所得、生产窝点等仅凭药监人员的力量和权限是无法实现的,还要会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后通过药监部门提供的车辆和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公安局很快查明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到邮局、银行、电信等多部门调查取证后,初步认定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刑法》的规定,涉案金额巨大,达到追诉标准,已构成犯罪。于是,药监和公安的同志在一起精心策划了抓捕工作,设计出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案,一举捣毁了5 个制售假药的黑窝点,抓捕了8 名湖北天门籍制售假药的犯罪嫌疑人。

制假现场就设在嫌疑人租住的居民楼里,非常隐蔽。记者看到,租住房内一片狼藉,简直没有下脚的地方:假药及制假工具、制假药的粉剂、化工原料、假药包装盒、说明书、标签等随处可见,嫌疑人的臭袜子、鞋和脏衣服就随意放在药品盒上,屋里到处是尘土和烟头,房间里有十余部小灵通手机和几十张电话卡,肮脏的环境不堪入目。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犯罪分子每天将大量假药寄往全国各地,2 元一瓶的药粉,经过精美的包装、通过在互联网上随意夸大宣传,就以每瓶60 元到80 元的价格出售。稽查战士及时对在各个黑窝点查获的几十种药品进行抽样送检,反复与公安局、药检所、市局联系沟通,及时取得了假药伤害鉴定报告,检察院据此及时批捕了制售假药的犯罪嫌疑人。

在过去的一年中,药监部门的“打黑”行动一直在继续!捷报频传,战果累累:昌平分局充分发挥三级监督网作用,积极落实“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周至少一次集中“打黑”行动,取缔违法经营药品场所269 个,没收药品2400 余种,折合人民币55300 元。延庆分局利用执法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用一切力量,挖掘案源,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了“打黑”各项工作,查处违法行为21 起,查获违法经营药品折合人民币共计58613.60 元。顺义分局充分利用历史积淀下来的合作机制,发挥各部门打黑援手作用,牵头组织卫生、工商、公安、城管、边防检查站、市场管理中心、流动人口管理等多个部门,共同研究、预测辖区市场涉黑总体情况,部门间形成了责任共担、联动配合、汇聚资源的监管态势,始终保持严打高压势头,依法取缔黑保健品店25 户,黑诊所83 户,查扣违法经营使用的药械和保健品20 多万元。朝阳分局灵活运用“一个中心、两记重拳、三支队伍、四张网络”的奥运机制,构建了“一队四网”的立体打黑体系,重拳出击,查处252 家无证经营药品的成人保健店、4 家超范围经营药店,取缔34 家黑诊所、1 家黑药店。大兴分局在一次例行执法时在本辖区某居民区的一单元房内发现了大量的 “降糖通脉片”,药品总量9268 盒,共计278544 片;同时查获大量销售单据,销售单据显示的药品销售收入共计人民币1236730.18 元。

▲药监丰台分局稽查人员在执法

……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打黑仍将继续!首都的药监卫士们将永远牢记维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神圣监管使命,一如既往地辛勤耕耘,一如既往地冲锋陷阵,一如既往地为广大市民的生命健康筑就一道道坚实可靠的屏障!让人们永远铭记——吃北京药放心,在北京吃药放心!

猜你喜欢

药监假药药店
药监政策速览(第32期)请正确看待药品不良反应!
在药店购买药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药品管理法》施行后制售假药案件认定的思路转向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第二十二回 徐大椿防假开药店 梅花鹿显真大巡游
药店里与大表哥偶遇
“朋友圈”销售假药花样翻新
药监昌平分局“行刑衔接”工作获好评
探索基层药监宣传工作方法
In a Pharmacy(在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