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产业空间布局与优势产业层次划分

2010-10-20刘宝发张晓玲

关键词:优势产业重庆市优势

刘宝发,张晓玲

重庆市产业空间布局与优势产业层次划分

刘宝发,张晓玲

提出按照国际层次、国家层次、地方层次来划分重庆市的优势产业,研究认为,重庆市没有国际层次的优势产业,只有一个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即汽车、摩托车产业,而其他产业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很难体现出优势,只在重庆或西南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对优势;重庆市相关政府部门应针对这种情况,对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采取不同的发展思路。

产业;优势;层次

一、导言

重庆地处中国西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工商城市之一,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区域之外广大腹地要求其发挥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加之重庆市近年来投资环境的改善,国外资金的引进,对外贸易的扩大,国际分工的参与以及GDP总量的不断增长等因素,使产业结构与能力得以改善提高,以工业园区为中心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三大经济圈基本形成,即都市产业圈、渝西产业走廊、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区[1]。

表1 重庆市市级工业园区的区位及产业

(1)都市发达产业圈。界于络云山与明月山之间,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及其附近河谷地带,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暗区、渝北区、巴南区9个行政区。总面积5473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6%。总体上,都市发达产业圈已初步具备领先我国西部地区并与东部地区基本同步发展的基础条件。

(2)渝西产业走廊。位于成渝、渝黔、遂渝及渝合等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环绕都市发达产业圈的西南及西北面,包括万盛区、双桥区、茶江县、撞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12个区县(市)。总面积18 828 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8%。该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我国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

(3)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区。涉及三峡库区、武陵山区和大巴山区部分地区,位于都市发达产业圈东南及东北面,包括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19个区县(自治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区,面积58 102 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0.5%。该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相似。

在这三大产业圈中,除了农业产业、商业不在工业园区外,重庆市的重点产业,即工业产业均在工业园区。重庆市目前有工业园区近50个,其中有23个市级工业园区,几乎包含所有工业类型的产业。表1中显示了市级园区的重点产业。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重庆市的工业园区没有特色,每个区县都有一至三个工业园区,并且工业园区的产业有众多的类似,致使整个产业的空间布局不清晰。但是,机械电子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和优势。

二、产业优势选择理论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贸易存在和贸易收益的主导理论。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都把比较利益看成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之产物。长期以来,这些理论在各国优势产业或优势产品的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际贸易领域的扩大和对外贸易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贸易现实情况,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由于其假定前提存在诸多不现实之处,已远不能适应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变化。特别是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进口替代贸易战略,人们甚至怀疑比较优势理论解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能力。里昂惕夫第一个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提出挑战,引发了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等人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体现为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基础上,所以该理论比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更能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特点。根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原理,我们把优势产业(综合优势产业)定义为:优势产业是某区域内相对于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中比较优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是产业发展的关键[2]。

(二)优势产业的特征

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区位、资源、人力、技术等各种有利条件仅仅是静态的,这些有利条件最终能否形成并表现为经济效率与效益的优势并不是必然的。因此,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新进展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产业要形成优势,就必须以现有的有利条件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下转化为经济产出才有意义。这种优势体现在相对于其他区域或产业,在资源配置上有较高的效率,在产出上有较高的收益。具体来看:(1)某产业的经济效率必须高于全国所有产业经济效率的平均水平,且具有持续增长的趋势。由于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成本类型,或是自然资源,或是技术,或是劳动,或是资本,或是其他,从而这种效率优势事实上已包涵了各种条件优势,而持续增长的趋势则足以说明该产业的良好成长性;(2)特定区域内该产业的经济效率不低于其他区域该产业的经济效率;(3)该区域内该产业应具备较强的区域竞争力;(4)该区域内该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与该区域内的条件优势相匹配,并且区域优势产业有如下特性[2]:

阶段性(更替性)。优势产业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一般地说,在区域发展的初期,优势产业以农业、矿业及轻工业为主;中前期以矿业、资源性加工业和轻工业为主;中后期以采用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工业为主;进入成熟期后,则以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为主。因此,在确定区域优势产业时,必须首先分析和判断本区域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然后才能确定相应的优势产业。

区域性。优势产业的选择及形成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而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人口、劳动力素质、原有的经济基础、区域产业政策、区内外政治形势、市场需求状况等不完全相同,优势产业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关联性。这是优势产业的显著特点,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前向关联和后向拉动作用,优势产业的前期发展必然会推动后期很多产业或行业的发展。产业关联度较高,具体体现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应度上。

栋梁性。栋梁性是指所选择的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的支撑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优势产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包括占有较雄厚的资本、具有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上缴的税利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高、为国民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大等;其次,优势产业的产品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拥有广阔的市场,才能使优势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新兴性(新颖性)。新兴性是指优势产业所使用的技术装备是先进的,能形成新兴的产业。

三、重庆市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关于优势产业的确定与选择的指标已经有众多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孙青以包头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选择包头市优势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一,经济效益指标,包括资产利税率、规模效应系数、劳动生产率;其二,发展潜力指标,包括产业贡献率、产业增长率;其三,市场绩效指标,包括需求收入弹性、市场占有率;其四,显性优势指数指标,包括区位商、比较利税率;其五,区域利用条件指标,包括劳动力吸纳率[3]。

唐建在研究安徽省优势产业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一,产业规模类指标,包括企业数规模、资本规模和从业人员规模;其二,经济效益总量和经济效益质量及经济效益贡献两方面来评价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经济效益类指标,包括总产出、所有者权益、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等六个子指标;经济效益质量及经济效益贡献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产值利税率、产值销售率、总资产增加值率和经济外向度等六个子指标。其三,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类指标,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人才和科技产出三个方面来评价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其中,科技投入指标包括R&D经费总额、人均R&D经费和R&D经费占产品销售总额比例三个子指标;科技人才包括R&D人员数和R&D人员数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两个子指标;科技产出包括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专利申请数两个子指标[4]。

郝丽萍在研究天津市优势产业时提出了评价优势产业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规模优势指标,包括产值规模、就业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利税规模;第二,技术优势指标,包括技术水平系数、新产品产值率、R&D投入强度;第三,市场优势指标,包括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市场占有率;第四,关联优势指标,包括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第五,比较优势指标,包括区位商;第六,效益优势指标,包括增加值率、投入产出比、销售利润率;第七,可持续发展优势指标,包括产值增长率、劳率增长率、利税增长率、万元增加值能耗[5]。

从上面研究中,关于评价优势产业的指标各有千秋,但对优势产业处在何种地位,对于评价指标的确定,首先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能要划分清楚优势产业与世界产业相比所处的地位;第二,与全国相比所处的地位;第三,与本地区相比所处的地位。其次,选取优势产业时,要遵循几项原则,即资源优势原则、技术优势原则、市场优势原则、关联优势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因为,优势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有一定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产业链,是产业集群。因此,一个优势产业必然包含市场优势、关联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比较优势,这几个优势必然带来的是效益,因此,我们选取的指标主要在五个方面,即市场、关联、规模、技术和比较优势类指标。由于对这五个指标的收据比较难收集,使得在评价中受的限制。但是为了使得评价结合实际状况,我们在评价中主要使用区位“比较优势”指标来评价产业的优势程度。

四、重庆市优势产业的确定与划分

在2001年,余鲁提出了重庆市需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第一产业:优质、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种植业;高品质肉畜、家禽养殖业;优质水果、经济作物。第二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摩托车等)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压业;新型医药工业;新型建材业;电子业;粮油等食品加工业(重点是绿色食品);建筑业。第三产业:交通、通讯产业;信息咨询业;房地产业;旅游业[6]。

文婷(2006)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机械制造工业、医药业、化工工业、冶金工业、烟草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等6个产业是重庆市的优势产业[7]。

重庆市政府也确定了一些优势产业,如汽车、天然气、铝、农产品等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产业处在什么地位,没有清晰的划分,不利于产业的分层次、重点发展。

另外,由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主要属于区域范围的产业,所以在判断优势产业时,首先探讨工业产业的优势产业。在数据收集上采用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数据。

笔者通过以“区位优势”指标的分析,获得该指标LQ>1的12个优势产业,如表2所示。对此,按LQ的大小对相对优势产业排序,如表3。然后,对这12个相对优势的产业与其它省份的产业比较。

表2 重庆市产业“区位优势”指标值(以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为基础)

表3 重庆市相对优势产业

随后,利用全国各地区及省份的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对重庆市12个优势产业相对应的产品产量比较,见表4。从表4中可知,重庆市的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即摩托车、汽车及其配件产业,但是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没有优势,即在国际市场中没有比较优势。而其他产业则在全国范围内比较优势很弱。因此,根据以上分析,重庆市优势产业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类别,见表5。

表4 重庆市相对优势产业的产品与其他省份的比较

表5 重庆市优势产业的划分

因此,重庆市没有具有国际层次的优势产业,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只有一个:汽车摩托车产业,而其他相对优势的产业(如表4中的)只具有西南地区或重庆市区域层次的优势。

另外,由于农业产业则具有区域性,产量具有季节性,须在发展中树立特色;而对于服务业的特殊性也具有区域性,通常是区域性的优势产业。

五、结论

我们从研究中得出,重庆市在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只有一个,即汽车、摩托车产业。而其他产业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很难体现出优势,只在重庆或西南具有相对优势。我们不能像前面作者把这些产业归为优势产业,只能把这些产业作为地方性的优势产业。重庆市相关政府部门应针对这种情况,对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采取不同的发展思路:

第一,对于汽车、摩托车产业大力发展,加大投入并对产业链进行延伸,尽量把该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第二,对于地方性的优势产业,采取支持性策略,不能遍地开花,应有重点、分阶段地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如首先选择、引进、培育几个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然后以这些企业为龙头,推动该产业。

[1]李庆.论西部大开发中重庆产业布局调整及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3(5).

[2]唐建.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企业活力,2008(8).

[3]孙青.包头市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方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6).

[4]唐建.安徽省优势产业的选择、评价及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4):30.

[5]郝丽萍.天津市工业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培育[D].内蒙古大学,2006.

[6]余鲁.西部大开发与重庆优势产业的选择[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7]文婷.重庆市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6.

F127.719

A

1673-1999(2010)01-0066-04

(刘宝发(1972-),男,湖北天门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能源金融、企业管理;张晓玲(1969-),女,四川邻水人,硕士,重庆科技院党委宣传部副教授。

2009-12-07

重庆市社会哲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JJ36),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2-088)。

猜你喜欢

优势产业重庆市优势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矮的优势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画与话
“一带一路”战略下绍兴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
借力“一带一路”战略 推动河北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走出去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