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清的药物咨询室

2010-10-19姚宝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5期
关键词:咨询室诊室药师

本刊记者◎姚宝莹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解答患者用药中的疑难问题,是临床药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北京市卫生局在2007年初就发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管理专项整治通知,明确要求本市二级以上各类医院要在门诊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向患者提供安全用药知识宣传。一时间,北京市各医院纷纷在门诊药房设立了免费的用药咨询窗口,而北京医院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2009年初就成立了免费的药物咨询门诊。但是,在用药咨询门诊成立之初,有记者做过调查发现此诊室门庭冷落,形同虚设,那么一年来这个咨询诊室的运行情况如何呢?为此,记者两度到这个咨询门诊明察暗访。

暗访:药物咨询室门可罗雀

记者第一次关注北京医院的药物咨询室是由于看到遍布门诊取药窗口 “药物咨询室设在内科10诊室,欢迎垂询”的温馨提示。既然是免费的药物咨询,咨询的人一定少不了,于是前去一探究竟。10诊室很好找,设在一层大厅的右侧。到达10诊室准确时间为下午的2点10分。记者注意到周围诊室都“人满为患”,就诊的患者进进出出,惟独10诊室大门紧闭,记者观察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到有人出入。记者轻轻推开门,室内空无一人,其中一个桌面上立着醒目的药物咨询的牌子。难道今天下午没有药师出门诊?记者心里暗自嘀咕,于是向分诊台的值班护士打听情况。

在分诊台,记者看到近日出诊医师表中10诊室今天下午安排了当班的药师。分诊护士也对记者说的确有药师出诊,可能还没来上班。她给这位药师拨了一个电话,并让记者在候诊区等,说药师一会儿过来。十分钟后,记者再次来到10诊室时,屋内的灯亮了起来,记者敲门进入,看到一个年轻的男药师正坐在那里看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籍。

▲记者下午2点10分到达北京医院10诊室,诊室“黑灯瞎火”、大门紧闭

▲药物咨询室内空无一人,其中一个桌面上立着醒目的药物咨询的牌子

记者以一名肾炎患者的身份向他咨询一个问题:喝百令胶囊总上火该怎么办?这名药师问了记者一些诸如是什么病,谁给开的这个处方,是什么样的服用方法等问题后,并没说出个所以然。他说自己是西药师,不太清楚一些中药的问题,建议记者找开这个药的医生询问。(后记者得知该门诊每周四下午半天是中药师在这里出门诊,而这名药师却没有告知记者。)出来后,记者又观察了一段时间,仍没有一个患者前来咨询。

在门诊大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拿到药的患者,向他们询问是否到免费药物咨询室去咨询过。一位阿姨表示,这些药她已经吃了好多年了,比药师还清楚是怎么回事,没必要再咨询什么。另一位大爷说,他有什么问题,在窗口拿药时就直接问发药的了,药房工作人员也会告诉的,不用专门到诊室去,这样很方便。一名中年女士表示,药是医生开的,一般有什么事,找开药的医生问问就行了。另一位阿姨说,有一次他们家老头吃了一种降压药,出现了头疼的情况,于是把医生和药师都问遍了,他们都说这药使了十多年了,没听说有这样的不良反应,最后让问问药厂看看,所以有什么问题还不如直接问药厂呢。

记者利用在上海出差间歇,观察了上海一些医院的药物咨询状况。与北京的医院一样,上海市的各大医院也在门诊取药窗口专门设立了药物咨询窗口。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的药物咨询窗口还特别标明了“运动员用药咨询窗口”的字样,仿佛在暗示这里的用药咨询对象更侧重于运动员。不论是上午还是下午都很少看到有药师在岗,自然也就没有患者咨询了。在记者暗访的数十家医院中,只在一家医院看到了药物咨询窗口的药师在给一名老年患者往药物包装上标注服用方法。

明察:药物咨询室在无奈中坚持

记者第二次到北京医院药物咨询门诊是一个月后某个周三上午,依然是门庭冷落,不一样的只是这次诊室的灯是亮着的。一名女药师热情地让记者坐到凳子上,记者看到她的胸牌上写着谭玲副主任药师,于是亮明身份,直接采访。

谭玲向记者解释了成立药物咨询门诊的初衷:“以往北京医院在门诊大厅举办义诊活动时,来进行用药咨询的老年患者络绎不绝,经常是到了活动结束的时间还有很多人在排队,这让我们看到了医院提供用药咨询的必要性。2007年在门诊取药窗口设立用药咨询窗口后,每天也会有一些患者前来咨询,再加上考虑有些患者(如性病患者、生殖系统疾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的用药咨询保护隐私;还有一些问题是比较复杂或高深的,窗口工作人员解决不了,同时也会影响到窗口正常的发药工作,于是,我们取消了门诊取药窗口的用药咨询窗口,专门在门诊区开辟了用药咨询诊室。”

为了保证咨询的效果,北京医院药剂科派出了中级以上职称或学历较高的药师在这个免费药物咨询室出门诊,可是一年来,到诊室咨询的患者却很少。对于人少的原因,谭玲也不清楚。她认为医院对这个诊室的宣传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不仅在取药窗口贴了温馨提示,大厅中央的滚动屏也经常定格在这条提示上。谭玲猜测有可能是窗口咨询比较方便,有些患者懒得再拐个弯绕到门诊这边来。或者很多简单问题,在门诊取药窗口就解决了,而只有一些有深度和难度的问题,窗口药师解决不了,他们才来到咨询室。

在为数不多的到药物咨询诊室来咨询的患者中,大多都是询问药物相互作用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等问题。例如有很多患者拿一大袋子药过来,询问哪几种可以同时吃,哪几种不能一起吃;也有一些病人是来询问一些带有器械性质的药品如气雾剂的使用方法。还有一些病人吃药后出现了不适症状,但拿不准究竟是不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哪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于是到这里来寻找答案。谭玲表示,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咨询,可惜能有这样认知的患者太少了。

看到药物咨询室如此冷清,医院方虽然有些无奈,但仍然在坚持。谭玲向记者表示,这个药物咨询门诊是不会取消的,2010年医院还会想办法吸引更多的患者来进行咨询。

据记者调查了解,国内有一些医院在药物咨询方面开展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如四川省人民医院从1998年起就在门诊药房设立了用药咨询窗口,从最开始不受重视、形同虚设的“问询处”,逐步发展成名副其实的咨询窗口。现在咨询窗口承担了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信息收集、退药原因核查和退回药品审验等多项工作,并通过现场解释和电话答疑等方式,将因药物使用不当和发药差错等原因引起的损失或纠纷减少到最小。在这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有一个很深的体会:贵在坚持。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会有挑战,也会有重复和平淡。无论怎样,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渐趋完善。

猜你喜欢

咨询室诊室药师
火爆的在线咨询室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午后的诊室
眼病门诊医师诊室安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保洁员承包诊室 雇来“医托”忽悠患者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