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的形成
2010-10-19李璐瑒
本刊记者◎李璐瑒
▲大医院越做越强,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来就医
当前谈到就医,百姓言必称“看病难,看病贵”,这已经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甚至同教育、住房一起被称为新的“三座大山”。而在去年“两会”前,就有数位医药卫生界的专家发出了不同声音:在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看病难是由于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此言一出,立刻在各大媒体和互联网上招致一片非议、谴责,甚至骂声。有媒体称这种言论是“一个既得利益群体的炫耀”,更有网友直言“他们是代表利益集团的,不是代表广大基层群众的”,持这种言论“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那么当前百姓抱怨的“看病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数位医药行业内的资深人士,请他们详叙了看病难的形成。
看病难其实由来已久,但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社会较为封闭,人员流动较少,加上医疗机构布局相对合理,其矛盾并不明显。当时,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医疗机构分为三级(一直延续至今),每一个街道都有一所一级医院,每个行政区有一所二级医院,市一级有中心医院或市立医院等。百姓生了病一般都就近医治,不会挤破头地涌向大医院,因为当时即使在城市里,医疗水平也普遍不高,药品也比较匮乏,人们的看病观念是“能看就行”,不会像现在这样盲目迷信大医院。
同时,那时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合同医院,且合同医院不分大小,故各医院应对的患者也较为平均,此外,各单位普遍设有医务室,一些小病小恙在单位就解决了,大一些的单位甚至还有职工医院,能接治一些疑难重症患者。那时候看病,一般不会挂不上号,像北京友谊医院这样的大医院还会把每个月或每个星期的号发到合同单位,生病的职工可以在单位拿号,然后直接去医院看病。
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合作医疗,充分发挥赤脚医生的作用。虽然农村条件不如城市,更加缺医少药,但是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就医需求。举个例子,手指破了去包扎,城市医院里会用纱布,而在农村可能用不起纱布,只用消过毒的草纸包起来。虽然条件有差异,但都能很简单地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医疗行业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医院也变相走向了市场化,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于是除了治病救人以外,医院还开始承担赚钱的任务,出现了争病人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在所难免,各种责任制都与经济效益挂钩,为了竞争,大医院越做越强,门诊量一路走高,人为地吸引了更多的患者来就医,小医院的竞争力开始下降。人们看病时也开始倾向于涌向大医院,过去城市中的三级医疗体系被打破。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北京、上海这种城市的大医院不仅要满足本地区老百姓的就医需求,还要承担甚至多于本地人的外来人口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看病难。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造成看病难的一个不得不接受的原因。过去,血常规、X光检查已是比较高级的检查了,其用时并不长;现在生化、胃肠镜、超声、CT、核磁等,已不算什么高精尖了,做这些检查患者必须多次往返医院,且都须多次排队等候。
此外,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医生特别是专家出诊时间大大减少。据业内专家介绍,现在各大医院都冠以XX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大量的医务人员特别是专家整天忙于学术研究、交流,到处听课、讲学、参加所谓学术活动,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学术、论文上。研究型医院越来越多,治疗型医院越来越少;学术论文越来越多,出诊时间越来越少。看病难就这样逐渐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