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集中度的中国版权贸易不均衡分析*

2010-10-18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集中度指标体系出版社

陈 珊

(山东大学出版社,山东 济南 250100)

基于地理集中度的中国版权贸易不均衡分析*

陈 珊

(山东大学出版社,山东 济南 250100)

版权贸易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目前的版权贸易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通过构建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指标可刻画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的贸易地理集中度,通过贸易地理集中度可分析我国版权贸易的不均衡性。

版权贸易;地理集中度;贸易不均衡

版权也称“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是一种无形权利。作为一种权利,版权是可以产生经济利益的,而版权贸易即正式对这种经济利益进行交换。

我国真正的版权贸易发展开始于 20世纪 90年代之后。1990年颁布 199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版权贸易。1992年,我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这为我国参与国际版权贸易提供了准则,自此之后我国开始进入国际版权贸易。国家版权局从 1995年开始编制版权贸易统计,而比较完整的统计则在 2000年之后。本文数据的获取都来自国家版权局,所以本文也主要是分析 1995年以后尤其是 2000年以后的版权贸易状况。

版权贸易是一国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美国经济振兴计划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版权贸易。而我国目前版权贸易尚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性上。本文主要致力于从版权贸易的地理集中度角度来分析我国版权贸易的不均衡。

一、地理集中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集中度指标是产业经济学领域常用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产业中的集聚效应。本文借鉴产业集中度的方法,构建我国版权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度指标,试图发掘我国版权贸易的一些特征,从而为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提供启示。

集中度指标的种类较多,主要分为绝对指标体系和相对指标体系。绝对指标体系简单易行,相对指标体系则对数据的变化更加敏感。本文在选取指标时首先使用绝对指标体系来分析地区的集中度,而后使用许安心(2009)①许安心:《基于地理集中度的中国水产品出口不稳定性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6期。在分析我国水产品贸易地理集中度中使用的相对指标体系来分析地区集中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尽管许安心(2009)的指标体系并非纯粹的传统赫芬达尔相对指标体系,但是其思想融合了相对指标体系的精要。具体指标描述如下:

(一)绝对集中度指标体系

绝对集中度指标体系简单易行,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指标体系。它是指规模最大的前 n个地理方向贸易额占总贸易额比例。假设版权贸易地理方向为 N,Xi表示第i个方向的贸易额,i=1,2,3,……,N,地理方向i的贸易份额 Si=Xi/∑Xi,则绝对集中度计算公式为

CRn代表地理方向中贸易额最大的前 n个地理方向市场集中度。该指标越高,反映贸易越集中于前 n个地理方向,贸易对该 n个地区的依赖性越大。

(二)相对指标体系

许安心 (2009)使用的指标体系在前述绝对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使其更加适用于对所有方向的深入描述。该指标假设我国的版权贸易地理方向为N,然后分别计算某一年该国对N个方向各自出口额占当年总出口额的百分比 Xi,然后求出这一组N个百分比的标准差。用该标准差来表示地理集中度,它能够反映各个地理方向之间的比例变化的相对关系。CRn指标只能描述前 n个地理方向的情况,而该相对指标体系则能够反映整个地理方向内部的变化,对集中度的刻画更加深入。用公式表示为:

二、版权贸易地理集中度分析

(一)版权引进出发地的地理集中度分析

1.版权引进出发地相对集中

图表1反映了我国版权引进数量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来,我国对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引进比例是非常大的。引进版权数量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保持稳定,大多情况下都是美国第一、英国第二、中国台湾第三。只有在 2004年,韩国取代台湾成为中国版权第三大输入地。美国一直是我国引进版权最多的国家,2002、2003、2004和 2005年连续四年,我国从美国引进的版权占比超过了 40%,即使是份额最少的 2006年也达到了 27%。从 CR3指标来看,这三个国家的引进总比例很高,2002、2003和 2005年都超过了 70%,即使占比最少的 2006年也达到了 45.68%。贸易地理集中度之高可见一斑。

图表1 版权引进量最大的前三个国家和地区

从版权引进地的特征来看,位居前两位的美国和英国,二者都是英语文化国家,并且在世界上处于强势出版的地位。美国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著名的出版社,而英国则有着悠久的版权贸易历史。强势文化与强势出版的结合造就了目前我国版权引进对美国和英国的高度依赖。在现阶段,英语文化是世界的主流文化,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加入WTO后对先进文化的学习明显处于饥渴的状态,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书籍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与引进,所以对这些西方文化代表地区的版权引进就呈现出高速的引进态势。

从国内出版业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出版行业虽然正在快速发展,但是同美国和英国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对于国内出版行业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通过版权引进而不是培育本土版权是一种更为理性的选择。我们可以以图书出版来说明这个问题。我国的出版社虽说近年来已经开始致力于市场开拓与经营,但是真正培育起优质品牌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出版社一方面为了盈利的需要,另一方面出于通过利用国外大出版社的“光环效应”来培育自己的品牌的目的,纷纷选择了从国外引进版权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在图书引进中的强出版社,如在计算机类图书版权引进领域,出现“四强”(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在经济管理类图书引进领域,出现“三甲”(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①封延阳:《集团化建设之结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市场竞争主体》,《出版广角》2003年第12期。这些出版社可以说依靠引进版权起家,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非常活跃的出版社,并且发展势头很好。总之,国外强势出版的介入加上国内出版社借力打力的运营策略,导致了美国和英国成为我国版权引进最多的两个地区。

2.版权引进地集中趋势稳中有降

图表2显示的是根据许安心(2009)的相对集中度指标测量的我国版权引进地的集中度指标。根据相对集中度指标的标准,当数值接近于 (1/n)1/2=0.28时,集中度非常高。从图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年度集中度指标都远远小于 0.28,但是也远大于 0,所以集中程度相对集中。但就集中度的发展趋势而言,尽管2002年和 2003年的地理集中度有上升的趋势,并且在 2003年达到最高的峰值,但是此后几年都基本处于下降的态势中。可见,随着我国版权贸易的开展,引进国家的地理分布有分散化的趋势。

版权贸易地理集中趋势稳中有降对我国的版权贸易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从贸易的角度讲,我们对美国和英国的版权引进的依赖容易使我们处于弱势的地位,不利于行业盈利水平的提高。从文化输入的角度来讲,所有世界先进的文化都应该为我们所吸收和学习,而不仅仅是美国和英国的文化,所以集中度趋势的下降是我们未来在版权引进中应该加强的方面。

图表2 版权引进出发地地理集中度表

(二)版权输出目的地的地理集中度分析

1.版权输出目的地的地理集中度非常高

图表3反映了 2000年到 2006年我国版权输出目的地中,输出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从图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我国出版业版权输出集中度比较高。从分布来看,除了 2006年美国取代中国香港成为我国版权输出的第三大目标地以外,其余几年的版权输出目的地都集中在亚洲地区。基本的格局是中国台湾占比最大,中国香港其次,韩国第三。在这些目的地中,中国台湾所占比例最大,一度超过60%,占比最低的 2006年也超过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而对于 CR3指标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版权输出目的地前三的国家和地区的占比总额很大,2001、2002和 2003年都超过了 90%,即使是总份额最小的 2006年,也达到了接近 60%的水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版权输出目的地的地理集中度非常高。

图表3 版权输出量最大的前三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版权输出地中,主要以亚洲地区为主,尤其是以大中华文化圈地区为主。占据比例最多的前两个地区都是中国的地区,可以说两岸三地文化的一脉相承性对这种格局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在享有此种文化认同感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必须要看到现有输出格局的不可持续性。首先,从输出产品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版权输出已经形成以中医中药保健类、旅游饮食类、传统文化类为主要内容的格局。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主要就是集中在亚洲地区,我们的文化本身并没有向世界其他地区辐射的巨大影响力。另外,这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出版发展模式和文化产业模式还没有走出靠祖宗吃饭的状况,也就是说,在出版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新的文化产品或者叫被承认的新的文化产品还没有出现,而旧有的文化产品还存在着亚洲的市场,所以唯一的最优选择就是向亚洲市场输出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从输出产品的角度来看,目前这种地理集中度模式是无法持续发展的。

其次,从图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台湾地区一直是中国大陆版权输出最多的地区。我们在欣喜于两岸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和广泛的同时必须要看到一些隐忧。大陆对台湾地区的版权输出是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最多的,但是即使如此,大陆对台湾的版权贸易每年都保持逆差。这个问题说明大陆在输出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在大量引进传统的文化,或者说我们可以引以为豪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或者并不真正在大陆这里。这本身不是出版行业能够有所作为的,或者需要整个社会的一个反思。

2.版权输出目的地的地理集中度下降趋势明显

从图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从 2000年到 2006年,版权输出目的地的地理集中度下降趋势非常明显。2000年的指标值是 0.19,而到了 2006年下降到了 0.09,降幅较大。这种集中度下降的趋势表明我国出版业在版权输出过程中行业的成长。我国出版业正在逐步摆脱对局部地区的高度依赖性,而逐渐开始了地理贸易方向的多元化趋势。随着集中度趋势的下降,我国版权输出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这代表了世界对中华文化逐步的认同。这种认同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同中国经济地位越来越强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相关联。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以版权贸易为载体的软实力要素正在慢慢释放力量,以一种长效方式影响着世界文化。

图表4 版权输出目的地地理集中度表

(三)对我国版权贸易地理集中度的综合分析

通过对我国版权贸易地理集中度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我国版权贸易的地理集中度较高。无论是版权引进还是版权输出,我国的地理集中度都非常高。版权引进集中于欧美,版权输出集中于亚洲。这种版权贸易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解释了我国版权贸易长期逆差的原因。欧美处于现阶段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其市场规模和市场水平代表了世界发展的特性。而亚洲则具有典型的地区性特征。也就是说,我们的版权引进市场是世界性市场,而版权输出市场则是区域性市场。市场容量、市场水平的不对等必然导致我国的版权贸易的逆差。因此,下一步的发展必须要降低贸易的地理集中度,减少对少数国家和地区的依赖,形成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的地区多元化格局。

其次,高地理集中度可能产生风险。我国版权贸易地理集中度高的格局对行业的发展有害而无利。单纯从贸易的角度来看,这种不利的方面在版权输出时尤其明显。当版权输出的地理集中度极高时,我们对输出地的地理依赖性就非常强,这种强依赖性会丧失我们在贸易中的主动权。而当输出地发生其他一些不可预测性风险时,高依赖性就产生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再次,版权贸易地理集中度正在降低。版权贸易的地理集中度正在逐步下降,无论是版权引进还是版权输出集中度都在下降。这表明我国出版业已经意识到了地理集中度高的不利方面,正在逐渐修正这种不利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代表了我国未来发展版权贸易的方向。

三、对我国发展版权贸易的展望

我国版权贸易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要解决我国版权贸易地理集中度过高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出版和版权的市场化发展,这就需要我国的宏观出版管理部门和微观出版企业共同行动。

(一)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在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管理出版行业、开展版权贸易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有所为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和基本政策领域加大力度。要对发展版权贸易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和完整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出版社的市场化改革。首先,政府要有一个宏观的产业化培育计划,对外向型的出版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国内出版产业。其次,政府要依靠其能够迅速整合资源的优势,建设和维护信息平台,为国内出版企业提供开展版权贸易的信息和机遇。再次,政府应该在组织图书展览、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训出版专业人才、行业统计、数据发布、职业道德和行规的制定等方面强化自身的作用,树立一种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

从有所不为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政府需要对出版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逐渐减少对出版行业具体事宜的干预。以出版界的评奖活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存在大约 150家出版行业协会,这些行业协会每年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适当的评奖活动有利于出版社对自身高标准的追求,但是过度的评奖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奖项过多的结果就是奖项的失效。事实上,对图书策划和出版最有说服力的奖项就是市场的认可。但是目前的情况有时候是相反的,是首先得到奖项,而后获取市场。这种本末倒置的模式不可避免地产生评奖的“灰色区域”,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

(二)出版企业大有可为

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当前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的出版企业必须要做大做强,才能在版权贸易领域有话语权,才能逐步扭转我国版权贸易的不均衡发展。

首先,加强出版企业硬实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要转变传统的以编辑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将发展的核心转为策划和发行。另外,在个别出版企业做大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通过企业的整合来实现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出版产业的整合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横向整合是指通过各个不同的出版社之间的联合,产生范围效应和互补效应。这种联合方式最容易做大,因为联合后的新的出版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优势业务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纵向整合指的是产业链的整合,出版企业可以打造一条从策划到编辑到发行到最终消费者的产业链,通过打通产业链来构造企业强大的竞争力。

其次,提升出版企业软实力。提升软实力指的是出版企业要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品牌是出版社实现长远发展的金字招牌,是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出版社一旦树立了品牌,不仅能够获得品牌溢价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获得了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尽管我们在版权引进的过程中曾经培育了一系列的品牌,也产生了品牌效应,比如说前文提到的“四强”和“三甲”,但是这种品牌的建立并没有十分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类型的品牌培育是在为他人做嫁衣。我们要想有自己强大的出版行业,要想在版权贸易市场真正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树立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

(责任编辑:武卫华)

G230

A

1003—4145[2010]05—0070—05

2009-02-03

陈 珊,山东大学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集中度指标体系出版社
我等待……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近36年昌都市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
石油工业出版社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