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0-10-17陈梅香张雪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4期
关键词:分泌物感染性体位

陈梅香,张雪辉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

陈梅香,张雪辉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1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体位引流、胸背叩击震动排痰及吸痰、超短波疗法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愈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呼吸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早期康复护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呼吸功能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1]。由于新生儿肺部组织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气道不畅,通气障碍,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患儿的呼吸功能恢复非常重要,能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儿早日康复。我科护士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包括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及背部叩击震动排痰、超短波疗法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81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其中男46例,女35例;足月儿65例,早产儿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男25例,女1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动排痰及吸痰、超短波疗法等早期康复护理措施。7天一疗程,两疗程后评价疗效。2组患儿在平均年龄、性别、体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1)雾化吸入。新生儿肺炎患儿每8 h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5 min。在雾化液中加入氨溴索、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酶。(2)翻身和体位引流。翻身和体位引流可促进肺内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分泌物多时根据病情每2 h翻身1次,以利于肺扩张及分泌物引流,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3)胸背部叩击。采取特殊体位的同时叩击胸背部,通过胸壁的震动,使小气道的分泌物松动脱落,易于进入较大的气道。常用手指、手掌或叩击器,在婴儿呼气时用腕部的力量轻叩,叩击时间为1~2 min,每个部位反复6~7次,时间总共不超过10 min。叩击时应严密观察患儿呼吸、心率、皮肤及口唇是否青紫,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做相应处理。(4)吸痰。在体位引流、叩背、超声雾化吸入后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动作应轻巧,防止损伤黏膜,同时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面色、痰液等情况的变化。(5)超短波疗法。新生儿肺炎患儿入院后肺部可进行超短波治疗,对置法,微热量,6~8分/次;2次/天;连续7天。

1.2.2 疗效标准 治愈:体温正常,无明显咳嗽,无气促,呼吸平稳,吮奶好,胸部摄片正常。好转:体温低热,咳嗽、气促减轻,呼吸平稳,吮奶较好,胸部摄片显示肺炎减轻。无效:体温高热,咳嗽、气促无变化,呼吸急促,胸部摄片显示肺炎未减轻。

1.2.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4%,χ2=9.81,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治愈患儿与疗程间关系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χ2=4.61,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采用康复护理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使疗程缩短,见表2。

表2 2组治愈患儿与疗程间关系比较(例)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血管及黏膜血管丰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应用肺部物理疗法可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改善通气功能,减少肺部淤血,对控制感染、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非常重要,因新生儿肺炎使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明显增多,但由于新生儿的咳嗽反射弱,常无咳嗽或无力咳嗽,且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易导致分泌物堵塞气道从而致呼吸困难,青紫加重。因此,须及时地翻身、拍背、吸痰,吸痰前可先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改变体位引流,叩击胸背部,使痰液松动脱落,痰易吸出,提高了排痰效果[2];分泌物多时根据病情每2~4 h翻身1次,可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3]。采用超短波疗法可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散[4];患儿病愈初期一般体质较弱,极易重感,应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尽量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应及时添加代乳品,以保证营养,增强体质。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清新。尽量减少探视人员,注意隔离,以防交叉感染。早期康复护理对患儿的呼吸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孙立红,蒋新朋,孙彩霞.超声雾化仪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6,5:61~62.

[2]董佩芳,沈林美.雾化吸入提高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体位引流疗效的护理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93.

[3]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R195

B

1671-1246(2010)24-0138-02

猜你喜欢

分泌物感染性体位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