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认识差异的分析
2010-10-16陈薇
陈 薇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认识差异的分析
陈 薇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认识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学师生对体育作用、体育教师、学生的认识的不同,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中学;师生;认识;差异;分析
1 前言
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促进中学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是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而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对教师和学生的体育行为和心理影响重大,因此研究师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则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抽取福州市16所中学师生3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体育教师48人,学生332人.
2.2 研究方法:通过光盘检索,阅读书籍、报刊等文献资料法,了解近年来有关本研究的文献;发放《中学师生体育教学认识差异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其中教师问卷40份,学生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78.9%;另外研究访谈了部分专家、体育教师和学生.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学师生对体育作用的认识差异
表1 中学师生对体育作用的认识差异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教师对体育作用的认识上,认为“重要”的为78%,“中立”的为19%,认为“不重要”的为3%;而学生对体育作用的认识上,认为“重要”的为25.5%,“中立”的为31.5%,认为“不重要”的为43%;“重要”的认识上教师比学生多52.5%,“中立”和“不重要”上学生比教师多12.5%和40%.通过数据不难看出,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作用重要性的认识远远高于学生.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专业教育,能够全面、客观的判断体育的价值和作用,而中学生没有深刻的体育体验,加之判断和思维能力的差别,师生之间在体育价值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也在情理之中.
3.2 中学师生对体育教师的认识差异
3.2.1 中学师生对体育教师形象认识的认识差异
本研究所讲的教师形象是对体育教师外貌特征的描述,与教师的容貌、体形等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的差异,他们认识和喜好主要是靠主观的“视觉判断”,因此研究教师形象意义重大.63%的教师认为自身“形象良好”,18%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良好”,差值为45%;26%的教师认为自身“形象一般”,51.5%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一般”,差值为25.5%;11%的教师认为自身“形象较差”,30%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较差”,差值为19%.可见在对教师形象的认识上师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的“自我感觉”和学生的“客观评价”之间相差甚远.
3.2.2 中学师生对体育教师教学水平认识的认识差异
表2 中学师生对体育教师教学水平认识的认识差异
通过表2可知,68.5%的教师认为教学水平高,20.5%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高,差值为48%;30%的教师认为自身教学水平一般,60.5%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一般,差值为30.5%;1.5%的教师认为自身教学水平低,19%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低,差值为17.5%.由此看来,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水平的认识存在巨大差异,不否认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判断的“客观化”程度不够,但通过数据也反映出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的认识也存在“飘飘然”的过度“自我欣赏”和肯定.
3.3 中学师生对学生的认识差异
3.3.1 中学师生对学生体质的认识差异
体质健康状况是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同时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体质健康的正确认识对体育教学的进行和学生身心的发展意义重大.研究发现,7%的教师认为学生体质好,58%的学生认为自身体质好,差值为51%;59.5%的教师认为学生体质一般,36%的学生认为自身体质一般,差值为23.5%;33.5%的教师认为学生体质差,6%的学生认为自身体质差.由此可见,在体质的“好”、“一般”和“差”的认识上教师和学生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体质的健康状况认识比较客观;而学生在自我体质健康状况的认识上存在过度乐观的状况,因此造成了自我认识过高的情形.
表3 中学师生对学生的认识差异
3.3.2 中学师生对学生接受能力的认识差异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指学生学习、理解、掌握体育课堂知识的能力.研究中学生体育接受能力发现,20%和56%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好”,师生差值为36%;43%和30%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学生接受能力“一般”,师生差值为13%;37%和14%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师生差值为23%.教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肯定度较低,而学生对自我的接受能力肯定度较高,明显的形成了师生认识错位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迫切心理和“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其二是学生过度自信和自负的心理,当然师生不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也是此种差异出现的原因.
3.3.3 中学师生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认识差异
通过表3可知,师生在学生运用能力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学生运用能力“好”的认识上师生差异为29%,在学生运用能力“一般”的认识上师生差异为7.5%,在学生运用能力“差”的认识上师生差异为21.5%.数据表明师生在学生接受能力“好”和“差”的比例差距很大,充分表明了教师和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程度的认识不同.在学生看来已经熟练运用的运动技能可能在教师看来学生只是掌握了个基本,由此也反映出体育教学中对运动技能的讲解还存在不足之处,学生不能够正确的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够对自身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科学的判断.
4 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对体育作用的认识远远高于学生;教师对自我形象、自我教学水平的认识和学生对自我体质、接受能力、运用能力的认识均存在“超自我认识”,不能够客观的分析和把握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学生对教师形象、教学水平和教师对学生体质、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肯定度较低.中学采取各种务实性措施,减少师生对体育认识的差异,为提高学生体质和体育教学质量做好铺垫.
〔1〕袁国伟,张艳萍.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1):93-94.
〔2〕李楠,程其练,李伟,等.对南昌市中学学生体育课兴趣的调查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172.
〔3〕林松英.中学体育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7,26(3):62-64.
G807.3
A
1673-260X(2010)01-0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