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第25届男篮亚锦标赛看亚洲男篮格局
——兼论中国男篮的失利原因

2010-10-16陈雅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亚锦赛中国男篮西亚

陈雅轲

(洛阳师范学院 公体部,河南 洛阳 471022)

从第25届男篮亚锦标赛看亚洲男篮格局
——兼论中国男篮的失利原因

陈雅轲

(洛阳师范学院 公体部,河南 洛阳 471022)

运用文献资料查询、数理统计和比赛观摩等方法对第25届男篮亚锦标赛的比赛情况、技战术特点以及整个亚洲男篮的发展格局进行分析和探讨,归纳出亚洲男篮新的实力格局.对中国男篮的失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促进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

亚洲男篮;中国男篮;格局;

1 前言

2009年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在天津落下帷幕,中国男篮在决赛中以较大比分输给了西亚劲旅伊朗,将冠军奖杯拱手相让.本届亚锦赛堪称“后姚明时代”的检验赛,姚明因伤缺赛,作为中国男篮新兴球星的易建联、孙悦、朱芳雨等年轻队员悉数参加,客观说参赛阵容代表了现有国家队的整体实力.基于此原因,本文拟通过本届亚锦赛对亚洲篮球的新格局进行研究,以及对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的失利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男篮备战明年的世界锦标赛作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第25届男篮亚锦赛的参赛球队及其有关比赛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数理统计法,(3)查录像观察法,(4)分析比较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亚洲男子篮球已经形成新的实力格局

3.1.1 中国男篮的优势正在逐步缩小

中国队自1975年参加第8届亚锦赛以来14次获得冠军,堪称亚洲男篮的霸主.表1列出了近四届中国队与其他参赛队的平均分差和最小分差,从中不难看出平均分差和最小分差都在逐步缩小,其中除了24界亚锦赛中国队因为备战奥运派二队参赛,其他三届中国队与其他参赛队的平均分差基本上代表了中国队的整体实力.从中说明中国队在亚洲的整体优势正在逐步缩小.

表1 近四届亚锦赛中国队的平均分差和最小分差一览

3.1.2 西亚男子篮球迅速崛起

从历史角度上,东亚男篮实力要远远胜过西亚.但近些年来,随着西亚实力的迅猛提高,亚洲男篮以东亚为尖端的金字塔开始出现松动.东亚三强中、日、韩三国实力明显下降,中国自1975年参加第8届亚锦赛以来14次获得冠军,在24界中派二队参赛没有进入强八名,但在25界中输给伊朗获得了亚军;韩国从第一届到第24届亚锦赛全部进人四强,但在25届却只获得了第七名的成绩;日本队也曾是亚洲劲旅,但到了25届亚锦赛,由于身高不足、对抗力下降,日本队49年以来首次被挡在八强之外.韩国和日本向来不以篮球为第一运动,男篮的衰退也就并不奇怪,但结伴低迷却让中国队必须独自面对日渐强大的西亚劲敌.

表2 近四届男篮亚锦赛前八名分布一览表

反观西亚男篮,第24届亚锦赛之前还从来没有一支西亚球队夺得过冠军,但伊朗男篮的出现改写了这一尴尬纪录,他们连续包揽了第24届和第25届比赛的冠军.从近四届的亚锦赛的前八名统计(表2)发现,自22届亚锦赛开始,西亚球队进入迅速,已经连续4届至少拥有四强中的一半席位.在25届亚锦赛上,西亚列强群雄并起,锁定了八强的半壁江山,其中在四强中,东亚势力仅为老霸主中国男篮,另外3个席位全被西亚球队占据.可见,西亚球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已无可否认.

3.1.3 西亚男篮崛起的背景及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篮球运动国际化、职业化、商业化提供了发展机遇.国际球员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亚洲各国也都在引进外籍教练和球员,并向美国和欧洲输送优秀球员,学习和引进欧美先进的篮球理念和战术策略.西亚男篮正是在这种男篮国际化的大环境下迅速崛起.

西亚球队的迅速崛起原因首先得益于大量“归化”球员和外籍教练的加入.“归化”球员比较受用,不论投射能力还是冲抢能力都很强,给亚洲男篮重新确定了格局.而且这些外援为西亚球队带来了此前最缺乏的东西——身材与对抗,使球队的实力提升一个台阶,使西亚球队的作风更硬朗.而欧美教练的加入也使西亚球队的强悍球风和欧美篮球的技术型、细嫩化有机结合,西亚篮球已经形成了强悍与技术并存的风格.其次是西亚篮球自身建设的发展和进步.长期重视对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和职业联赛的开展,加强了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出现了许多篮球好苗子,成为他们篮球水平不断进步的催化剂.由于看西亚球员先天身体素质接近欧美加上近年来西亚职业联赛的开展,使西亚球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术素养不断提高,从而促使联赛水平也急速提升.比如伊朗从很早就提出了篮球发展的“五年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职业篮球联赛,不仅引进高水平外援同时还积极地把队员送到国外锻炼.反观东亚各国篮球联赛发展日益缓慢,本身球员身体素质就难以同西亚球员相,再加上职业联赛多年裹足不前,最终形成了西亚压倒东亚的亚洲篮球新格局.

3.1.4 亚洲男子篮球新的实力格局

通过对近四届亚锦赛排名的分析以及西亚篮球崛起的背景、原因,本文罗列出了亚洲男篮新的实力格局:

第一集团:中国、伊朗、黎巴嫩、约旦“一超三强”,即中国还会在短期内保持超强优势与西亚三强展开激烈竞争.中国队虽然在本届亚锦赛失利,但由于强力中锋姚明因伤缺阵以及新教练的战术磨合不成熟使中国队实力下降太多.进攻上中国队丧失传统的内线为主,内外结合的打法;防守上失去了内线屏障以往整体防守的优势已荡然无存.但随着姚明的回归以及易建联等一批年轻队员的成长中国队在短期内还是在亚洲保持超强的优势.第二集团:韩国、卡塔尔、中华台北.韩国队处于虽然本届亚锦赛只获得了第7名的成绩,但由于队伍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以韩国队历史战绩、传统球风以及对“小、快、准”打法的熟练运用,韩国队应该处于第二档次球队的前列并且有向亚洲前四冲击的能力.随着其他三只西亚球队的崛起,卡塔尔最近两届在亚锦赛的战绩有明显下降,但在本届亚锦赛上与第一集团的球队交手还是表现了一定的实力.中华台北也曾是亚洲劲旅,但此后多年萎靡不振.近两届亚锦赛成绩迅速回升堪称“黑马”,其得益于其韩国外教为其带来的“小、快、准”打法,技战术打法很鲜明队员打球很有激情,实力增长很快.从表2中可以看到中华台北在24届、25届亚锦赛上都进去了六,并且在本次亚锦赛上战胜卡塔尔获得第五名,4/1决赛中与中国队相遇也展现了“小、快、灵、准”的特点.第三集团:菲律宾、日本人、哈萨克斯坦,其中曾经的东亚劲旅日本人在最近几届的亚锦赛上实力衰退很明显,主要是因为队员身体条件在亚洲站住脚,另外也没有明显的技战术特点.

表3 亚洲篮球的新格局

3.2 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上的失利原因分析

3.2.1 中国男篮后备力量不足

“一花独放不是春”,有姚明的中国队可以再次捧起亚洲杯,但中国有多少年才出了姚明这样一个超级球星.本届亚锦赛的失利彻底暴露出了中国男篮后备力量的不足,教练在阵容配置上还显得捉襟见肘.中国男篮不乏年轻队员,但技术特点鲜明、技术出众的队员还是很少.进一步的观察国内球员在CBA联赛中的表现乏善可陈,联赛甚至成为了外援的天下.对于各俱乐部来说,花几年工夫培养一个好的国内球员还不如直接请一个外援更有效,过分依赖外援,这必将进一步导致各支球队后备力量培养的动力不足.各俱乐部培养不出优秀的球员,国家队成绩的下滑是一件必然的事.

3.2.2 球风偏软,队员的心理素质不稳定

球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思想作风,对于一支球队来说至关重要.纵观本届亚锦赛中国队从始至终缺少霸气,在进攻和防守两端都缺少现代篮球所强调的侵略性、攻击性,进入八强后表现的尤为突出.另外中国男篮队员心理素质不稳定,在激烈的对抗中常出现较大情绪波动,导致个人技术特点和全队战术配合发挥不出来.打顺风球时,容易发生轻敌情绪,如在4/1比赛中与中华台北的比赛上半场被对手追着打;打逆风球时,年轻队员心理承受能力差,表现出紧张畏惧的情绪.如在决赛中,中国队落后以后,中国队在进攻和防守都出现了问题,在下半场防守稍有起色但进攻却打不开,全场三分球命中率只有11%,以至于最后大比分输球.

3.2.3 全队失误太多

失误似乎是中国男篮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顽疾,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队在近几年来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中的场均失误次数,可见全队失误多一直是中国男篮的通病.在本届亚锦赛上中国队场均失误14次,其中进入八强后的6场比赛有5场都比对手失误多,尤其是在与中华台北的比赛中全队竟达21次失误.大量的不仅影响个人的比赛信心,而且也影响了教练布置的战术安排以及本队的心理状态.

表4 中国男篮在近几次大赛中失误情况统计表

3.2.4 缺乏组织后卫的顽疾仍未解决

亚锦赛上中国队组织后卫位置上的表现很不理想,多年来缺乏组织后卫的顽疾仍未解决.通过亚锦赛从中遗憾地发现中国队的后卫不仅全面落后于世界水平,即便在亚洲也毫无优势.约旦队的后卫莱特的技术、速度、力量和爆发力的表现堪称是现今亚洲最优秀的后卫,与中国队的比赛中,几名后卫都防不住莱特的突破,进攻能力太强完全打乱中国队的防守布置.另外黎巴嫩队的道格拉斯、卡塔尔队的阿里?阿普杜拉曼与中国队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3.2.5 战术打法不灵活,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

现代的篮球运动的特点是战术灵活、多变、全队配合默契.中国队这些年已经习惯了有高大中锋的打法,但在姚明缺阵的情况下却没有很好的制定有效的战术.通过观看比赛从中发现中国队对本届亚锦赛中大部分时间还是坚持外线球员以给内线传球为主要责任,独立得分为辅助,球打进打出,最终总以内线硬吃或者分给外线投篮为得分手段,战术过于单调.所以,当碰到同样有高大中锋的伊朗队就一下子变得手足无措了,内线进攻受阻,外线独立得分能力也表现不出来.本次亚锦赛的成绩也直接反映着训练的水平,郭士强作为中国队年轻的主帅在本届亚锦赛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对比赛中出现的不利或者意外情况的预见性不强,临场指挥能力还需提高.另外作为年轻的教练在训练、球队管理上也需要进一步学习.

4 结论

随着篮球运动国际化、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西亚篮球顺应了篮球发展的趋势,结合自身条件不断发展实力迅速增长.伊朗、约旦、黎巴嫩等西亚球队本次亚锦赛上已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也也带来了强悍球风与技术相结合的亚洲篮球新打法.但东亚球队中,中国男篮在亚洲的优势正在缩小,韩国、日本的实力持续下降,亚洲男子篮球西亚迅速崛起压倒东亚的格局已经形成.

第25届亚锦赛上中国队大比分失利,暴露出了中国队后备人才不足应该引起篮球界的充分重视.在亚锦赛上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不稳定、球风偏软、失误太多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中国男篮重返亚洲之巅的道路上逐个解决.乐观地讲,中国男篮本次亚锦赛的失利也为“后姚明时代”国家队的前景提供了很好的反思平台.

;

〔1〕孙民治,陈均,等.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1,21(1).

〔2〕张宏成,潘晟.从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看中国男篮的发展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2,23(6).

〔3〕孙树勋,孙丽萍,等.从第22届男篮亚锦赛看亚洲男子篮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3).

〔4〕陈庄.从第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剖析中国男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6).

〔5〕李健强,孟祥波.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

G841

A

1673-260X(2010)01-0102-03

猜你喜欢

亚锦赛中国男篮西亚
版画
全都知道的佐西亚
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陶西亚的柳树枝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
亚锦赛失明中国队只剩主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