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财产品全面升温
2010-10-11彭娟
彭 娟
今年以来,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又称“短投”)受到市场的追捧。尤其是7月初银监会对银信合作进行窗口指导之后,主要投资于信贷资产、商业票据和债券的短投受到的影响较小,在市场上更是独领风骚。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逐月愈加明显。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1月至6月、1个月及以下期限产品发行数逐月递增,从1月份的106款增至6月份的252款;同时,此类短期限产品市场占比也从1月份的21.99%提升至6月份的27.24%。
多方因素促使短投升温
短期理财产品指投资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其中,投资期限在一个月及其以下的被称为“超短期理财产品”。
为什么今年短投独受投资者的青睐?建行福建省分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的国际金融理财师林贝指出,今年的货币政策和外围投资市场环境是重要原因。她表示,今年的CPI有明显的上涨趋势,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较强,这就可能影响到国债等固定受益的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股市持续震荡,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之下也陷入低迷,因此许多投资者选择观望,部分观望的资金就流人了银行理财市场。
工行福建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部的国际金融理财师宋秋霞则表示,短投产品自身的特性也是受到市场追捧的重要原因。她表示,短投产品在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上结合得较好,性价比较高。从流动性上来看,有多种期限可选择—一有的产品可以实现T+O交易,实时申赎、实时到账,有的产品可以有七天、两周、四周多种选择。从收益性上来看,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都高于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比如工行推出的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1.45%,相当于活期存款的四倍,灵通陕线七天滚动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为1.65%,高于七天通知1.35%的年利率。在安全性上,短期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对象为信托融资项目、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回购等安全性较高的货币市场投资工具。
收益率随投资期限而上涨
相对其它银行理财产品,短投产品有何特色?接受采访的两位理财师结合本行的理财产品,对此作了介绍。
由于上半年短投产品走俏.工行一共发行了30多款超短期理财产品(不含灵通快线系列产品)。宋秋霞着重介绍了目前推出的“步步为赢2号”收益递增型灵活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款产品具有短投产品的典型特征:安全性高、收益率高、流动性强。安全性方面,它以债券和高信用等级信托贷款为主要投资对象,产品将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及时调整各档收益率,客户收益随新收益率上升而上升,有效规避了利率风险。它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收益随持有期间递增,持有时间越长、收益越高。1天~6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 2%;7天-1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75%;14天-2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85%,21天-2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95%,28天以上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1%。此外,它可以随时购买赎回,T日申赎,T+1日确认,完全解决了传统理财产品没有流动性的不足。
建行目前主推的两款短投产品分别是“乾元旭日升”和“乾元目新月异”。前者可以每天买卖,资金实时到帐;后者可以每天买卖,但是预约赎回的资金只在每月10日到帐。林贝表示,短投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根据投资期限的长短,有不同的预期收益率。以这两款产品为例,“乾元旭日升”7天以下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5%,7天(含)~30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8%,30天(含)以上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1%;“乾元日新月异”30天以下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0.72%,30天~180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52%,180天以上(含)的为预期年化收益率3.15%。
有相应资金需求才入市
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适合短期理财产品。林贝表示,短投产品适合一些大额资金、对资金流动性有较高要求的投资者。一些金额数目较小(如10万以下)或者资金长期闲置的投资者。购买短投产品并不适合。
与其它金融产品一样,投资短投产品也具有风险。一种是市场风险。虽然短投产品投资的标的安全性都较高,但是仍然具有风险,比如信贷资产具有坏账风险,因此短投产品的收益率也有一定风险。另一种是再投资风险。由于短投产品的投资期限较短,资金从短投中退出后,进行再投资,就可能面临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有一些短投产品还有对巨额赎回的限制,即如果赎回量超过前一个交易日规模的一定比例(如15%),就可能会暂停赎回。对此,理财师建议,客户要看清有关条款,有资金需要要提前预约赎回;也可以通过投资购买不同类型期限、品种的理财产品,不仅可以避免遭遇巨额赎回的限制,还可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此外,对那些要用赎回的资金进行再投资的投资者来说,还要注意每家银行理财产品不同的交易时间和资金到帐的时间。有的短投产品资金需要2、3个小时才能到帐,如果您在规定的时间需要资金(譬如打新股),最好提前几个小时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