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建构与体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小组协作教学设计——以《我的幸福家庭》为例
2010-10-10权国龙田艳琴杨方琦
☆ 权国龙 田艳琴 杨方琦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一、设计背景
影响儿童家庭幸福感的因素很多,通常认为儿童的家庭幸福感主要与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有关。但是由于父母自身的局限性,如受教育程度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水平等,导致父母在情感态度、心理、行为、思维判断、观念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完善。尤其是农村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和过失屡见不鲜,父母与子女间时常发生让人不解、遗憾的事情。
根据“白板说”,儿童单纯的心灵为其思想和行为的再塑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儿童对家庭幸福感的认同关键在于自己。所以在培养家庭幸福感这个问题上,只要教育者和学校为儿童提供环境、途径和引导,他们完全可以主动充当主角。基于此,《我的幸福家庭》教学设计应运而生。
二、设计目标
《我的幸福家庭》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亲身感受、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形成尊敬父母、珍爱家庭的意识,并能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
此设计的主旨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课程标准相一致。本设计选择了儿童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儿童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家庭,以父母与儿童共同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为直接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寻找”、“感受”、“营造”、“分享”和“追求”家庭幸福的过程,用心灵感悟,在感悟中形成意识,在行动中实现目标,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三、设计的理论基础
1.“心理场论”与“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设计的启示
勒温认为心理场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是由在行为发生时就存在着的各种条件和力量交织而成的;而且心理场并非恒定不变[1]。勒温的“心理生活空间”概念中提到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而此环境只有在同人的心理目标相结合时才起作用,即生活空间才成立。取学生学习的视角,我们可以把新概念“心理学习空间”看作是学生“心理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因此,要使学生的“心理学习空间”发生期望的变化,就得让学生的心理目标与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皮亚杰也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不断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人的认识是以原有的认识为基础,在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2]
因此,引导特定心理目标的生成,选择、控制环境使其发挥好的作用就成为本设计的重点所在。一方面要通过特定的方式让学生产生我们需要的心理目标;另一方面环境对学生的作用过程必须符合其“生活空间”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心理目标的实现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对于前者,可以采用情境再现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适合学生获得学习目标的“学习空间”,产生相应的“心理场”。对于后者,通过引导和控制学习活动来疏导学生的“心理学习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生活空间”产生所期待的认知和感受。所以,构成“学习空间”的学习活动设计非常重要。
2.“体验教学理论”对设计的指导作用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3]“幸福家庭”设计的创意就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寻找”、“营造”并体验幸福的家庭氛围,感受并享受温馨的家庭气氛。以“心理情感理论”和“生活情境理论”为基础的体验教学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其“回归生活”、“情感性”和“自主性”的原则恰能为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幸福,在行动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中形成品质的设计思路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四、设计的结果
【教学主题】
家庭幸福。
【教学对象】
小学4-6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理解、说出“幸福家庭”是什么样的;感受“幸福家庭”;形成尊敬爱戴父母,珍爱家庭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
幸福家庭是怎么样的;温馨的幸福家庭氛围有哪些;尊敬父母的行为;珍爱幸福家庭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体验并营造“家庭幸福感”。
难点:形成尊敬爱戴父母、珍爱幸福家庭的意识,养成习惯。
【环境与条件】
环境:教室,家庭(开放式活动)。
条件: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的初始技能(如表1)。
表1 学生初始技能表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小组协作,实践活动,真实体验。
学生以小组协作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情境的创设与应用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相适应。教师要采用特定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投入并参与进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材料,并对活动提供恰当的指导。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结构图
图1 教学过程结构图
2.教学活动与资源
(1)寻找——回忆或观察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与父母生活的细节、场景和事情。
“妈妈,洗脚!”公益广告(视频)。
(2)感受——观看准备的资料,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讨论。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情节(朗读、音乐、动画/视频)。
《凡卡》中的情节(文本、朗读)。
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孤儿(图片、视频)。
反映家庭幸福的照片若干张(图片)。
与父母发生不愉快(如:生气、争吵)的场面(图片)。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大家去体会和理解“家庭温馨是什么样的?”。
(3)营造——尝试营造并体验家庭幸福感。可以设计让父母与自己彼此感觉温馨的细节、场景或小事情(学生设计中教师进行适时的交流和辅导。在课后实践之,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样例(图片)。
(4)分享——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自己的体会。
各小组选出典型的事情运用多种方法呈现,进行交流。
从各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组成评委小组,评选出“模范幸福家庭”。
(5)追求——由学生或教师进行总结,点出主旨:“我们要尊敬爱戴父母,爱护我们的家”。
3.实施过程与管理
表2 教学实施过程
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也采用小组形式进行管理。各小组推选小组组长,其他小组成员分别拥有诸如记录员、纪律员、发言人、技术员等头衔,各司其职,以激发各位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分工要细致、明确。各小组组长负责整体组织并与教师密切联系,以咨询小组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汇报小组活动进展、各成员活动情况及活动阶段性作品的完成情况。
每个小组有成员活动进度卡(如表3)和小组活动进度卡(如表4),其中可按活动计划记录每个成员的完成情况、卡片由小组组长填写或个人填写组长审查。
表3 活动进度卡1(反应小组成员情况)
表4 活动进度卡2(反应小组情况)
教师可通过“小组活动进度卡”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并适时进行调整或开展补救工作。在技术方面,教师提供相关工具软件使用的录屏教程,并提供定时或不定时的面对面操作指导;各小组“技术员”通过在线、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取得教师的协助,负责小组内技术问题的解决。如果活动在学校以外,可通过在线方式或电话方式解决。
4.作品和资料的整理与共享
活动实施结束后,每位学生都会有很多感想、收集到的材料和“珍贵的‘幸福’设计”。这些记录了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思考和行动的情况,反映其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形式要求学生整理、收集并分享。
(1)对学生的记忆和感想进行整理——学生在从“感受”到“分享”的过程中对生活事件、场景的观察和记忆,以及所有的感想和体会,可以用Word文档进行整理。包括:
记忆中或观察到的反映子女与父母生活的事情或场景。
威尔又抬起手。我在他眼睛里看到了先前没有的决断。他真的相信自己能赢?艾尔一拳打过来,恐怕他当场就会被打晕,如果艾尔能下得了手的话。
在“感受‘家庭幸福’”时观看资料后的感想,以及在讨论中的想法和认识。
“营造‘家庭幸福’”后,对实践过程和感受的记录。
小组内和小组间分享后的感想。
(2)对活动过程资料的整理——学生在“营造”家庭幸福时采集到的照片及视音频资料、小组及成员活动的进度卡以及在“分享”时学生展示的资料和对展示的记录(可以是照片、视频、录音等),可以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进行整理。
(3)对“幸福”设计的整理——学生“营造‘家庭幸福’”的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作品,就像一个“小剧本”,反映着学生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可能会怎么做。可采用Word文档进行整理。
(4)对典型事例的整理——小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可以用灵活的形式进行整理。这一部分最好由教师完成。
(5)作品和资料可以由教师发布到网络中,既可以与同行分享,又能在分享中取得交流。而交流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想法和新的构想。
需要说明的是,小学生对事件和感想的描述和表达能力是有限的,记录的资料不宜要求过多,每一次的文字记录在200-300字左右即可,累积达1000-1500字即可。
本设计主要采用真实性评价中的“演示”和“档案袋”评价。[4]就本设计的主题内容和实施过程而言,这是个很好的选择,能反映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结果。
设计中也结合了量化的方法。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在教学和活动中的表现设计了学生评价量规,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活动;(2)在小组中与大家交流、协作;(3)在小组活动中的贡献;(4)个人作品完成的情况;(5)对家庭幸福的认识和感受;(6)在营造和体验家庭幸福过程中的表现;(7)分享时的表现(演说或故事形式的口头呈示、示范、多媒体呈现交流、角色扮演等)。限于篇幅,表5只是局部内容。
表5 学生表现评价表
本课程评价的操作方法如下:
评价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档案袋评价,由教师完成;二是由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组成的量化评价,其中教师只评价各小组;三项量化评价使用同一张评价表,量化评价的依据如下:
(1)学生自评时,依据自己从开始到学习结束时的真实表现及“活动进度卡1”中的记录进行。
(2)组间互评时,依据“活动进度卡2”中的记录及在分享交流时小组的整体情况,由小组组长主持对其它小组进行整体评价。
(3)教师对小组评价时,依据“活动进度卡1”和“活动进度卡2”中的记录及小组在课堂和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每个学生除了自评外,还将与组内成员一起参与对其它小组的评价。小组除了评价其它小组,还将参与对成员自评的评议。教师除了对小组进行评价外,还要对学生档案袋中的记录做操行评语。
评价量化结果的核算公式如下:
学生最终成绩=学生自评成绩×8+组间互评的小组成绩×6+教师评价成绩×6;教师评价成绩=教师对小组的量化评价结果*0.4+教师对学生档案袋评价的量化结果 *0.6。各自变量≤5。
五、小结
此设计主题源于笔者自小的经历,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参照了《中小学思想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和《中国教育技术标准》。本课程符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要求,符合“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的理念,符合“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的要求。本课程从活动体验到技术应用,对学生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及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若要获得好的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良好的形象,使学生视教师为楷模。
(2)教师与学生要有真实的情感投入。
(3)教师具备良好的引导、组织能力,具备语文和品德课教学经验,对儿童心理学有所了解。
(4)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学或活动中能够选用适当媒体来很好地表达自己。
另外,可以定期让学生开展活动一次,或进行一个月、一个学期内的定期交流。这样既可强化他们的意识,又有利于他们在学习、个人情感成长等多方面的进步。
[1][2][3]罗明平,和学仁等.教育技术学基础——现代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乔治·J·波斯纳,艾伦·N·鲁德尼茨基著,赵中建,肖玉敏等译.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