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分析
2010-10-09郑州大学商学院王麟乐张一
郑州大学商学院 王麟乐 张一
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分析
郑州大学商学院 王麟乐 张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战后国际经济理论界中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它从研究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征到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比较优势,揭示世界经济发展变动趋势。鉴于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希望能通过对FDI的应用理论和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的理论研究入手,分析中国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国际直接投资 中国 发展阶段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其研究是紧紧围绕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跨国投资的变化特点进行的。按照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将FDI理论分为不同的类别。
?
?
?
?
?
?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基本理论是由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提出,又经金德尔伯格、弗农、巴克莱、卡森、拉格曼等人的补充和完善,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宁完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基本理论在总结、研究国际直接投资问题时,偏重于强调竞争优势的绝对化、静态化,认为企业优势是国际投资的前提条件,把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既成事实来研究,没有深入研究企业如何才能具备竞争优势。而应用理论更重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相对性和动态性,产业选择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方化理论、技术累积与改变理论、还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都没有一概而论地认为发达国家企业就具有竞争优势,而是区别了不同产品、不同市场、不同区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具备的比较优势、相对优势和潜在优势的存在以及转化条件。
二、理论引入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 Dunning)在一篇论文中,研究了以人均GNP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一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外资流入)以及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其对外投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变化,最终改变其国家的国际投资地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趋势。
第一阶段 (人均GNP低于400美元或等于400美元):由于东道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缺失,因而尚未对外投资并且外资流入较少。
第二阶段(人均GNP在400到1500美元之间):在这一时期内,外资流入量增加,但主要是利用东道国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进行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生产性投资;在对外投资方面,东道国的投资流出仍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只是在临近国家或者经济发展水平更为落后的国家进行了一些直接投资活动,并通过引进技术及进入国际市场等形式,来实现进口替代投资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人均GNP在1500到4750美元之间):由于东道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大大增强,人均净投资流入开始下降,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增加。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专业化国际直接投资过程的开始。
第四阶段(人均GNP在4750到5600美元之间):这一时期是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出的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企业开始具有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具备发现和利用外国区位优势的能力。
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仍然沿袭了国际生产这种理论的综合分析框架,在分析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基础上,动态地描述了对外投资、吸引外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地位的分析引人注目,可以说是邓宁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
(二)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著作《国家的竞争优势》中对经济发展作了一个阶段性的划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源要素导向阶段”,只能从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基本生产要素方面获取竞争力;第二阶段是“投资导向阶段”,通过引进和改进外国技术来改变其利用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地位;第三阶段是 “创新导向阶段”,不仅要改进引进的技术,还能发明新的技术;最后是“财富导向阶段”,在投资不断成功的基础上不断投资和创新。只有创新动力减弱,才会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落。
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小泽辉智(Tiresome Ozawa)认为任何一国的比较优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发生转移或自然消失,因此他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一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后,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也随之变化,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中资本和技术由于不断积累变得逐渐丰裕,这时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就逐渐转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来,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具有阶梯型的等级结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机会,也为发达国家创造了转移知识与技术的机会。按照这个理论,使本国比较优势不断增强从而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动机,是发展中国家从纯吸收外资进入的国家演变成向海外投资的国家的基本原因。小泽辉智把这一阶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阶段,第二阶段为外资流入向对外投资的转型阶段,第三阶段是从劳动力导向的对外投资贸易支持型向技术导向型的对外投资阶段,第四阶段为资本密集型的资金流入和资本导向性对外投资交叉发生的阶段。
三、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
如表1、表2所示,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大致符合邓宁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年):人均GNP低于400美元或略大于400美元,外资的流入量很少,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主要是由于刚刚改革开放,国内的相关配套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外商疑惑重重;资本流出则更少,净的资本流出量呈负值。
第二阶段(1992-2004年):人均GNP在400到l 500美元之间,2004年人均GNP为1483.31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640.72亿元,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为213.69亿美元。这一阶段,外资的流入量快速增长(如表3所示)。政府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更加坚定了外商对中国经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预期。但这一时期,由于中国的开放度还不大,政策法规还在逐渐建立和改进中,外商来华投资是试探性的,主要看中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沿海地区相对便利的运输条件。因此,这个阶段的资本流出依然偏少,净的资本流出量呈负值。
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人均GNP在1500到4750美元之间,2005年已达到1717.43美元。来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持续快速增加,实际利用外资额激增至2007年的783.39亿美元。这得益于中国投资硬、软环境的大大改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并且政治局势稳定、社会安定,跨国公司争相把中国视为投资的理想地。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所占比例首次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为中国主要的外资利用方式。同时,外资流出大幅增加,中国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从1999年开始制定了“进军海外战略”,向国际市场寻求更多的机会。因此,尽管净的对外投资额成负值,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一定会逐渐缩小。
如表4、表5和表6所示,从2005年开始,中国加工贸易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近50%,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工厂”。但与此同时,国家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却只占各自投入1%左右的比重,并且增长十分缓慢,明显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理论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的末期和第三阶段的开端,按照邓宁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正是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提升综合国力的大好时机。但由于对自主创新缺乏重视,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明显不够,必然影响我国企业进军海外的步伐。因此,在中国经济开始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过渡时期,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同时,根据小泽辉智的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中国依然处于投资驱动阶段,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与本国产业结构的自动升级关系不明显。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内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差异与互补,又要追踪、吸收和赶超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建立国际生产体系来推动国内企业的重组,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的。
我国在“引进来”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和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必须适时地“走出去”。抓紧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又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不但要通过进出口贸易更要通过在国外投资和组织生产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以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体中的竞争力。
[l]鲁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及其思考[J].世界经济,1998,(1)
[2]薛庆君,周雷.基于国际投资理论的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分析[J].商业时代,2008,(5)
[3]陈湛匀.国际投资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齐晓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国内的研究?[J].经济经纬,2004,(01)
(责任编辑:何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