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几点认识
2010-10-09六安市建设工程管理局刘孝敏
六安市建设工程管理局 刘孝敏
对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几点认识
六安市建设工程管理局 刘孝敏
在经济管理中,会计是重要的基础和参与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影响我国会计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就目前我国管理会计而言,其管理职能要转变、管理内容要拓展、管理观念要更新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对此笔者谈几点认识。
管理会计 职能转变 内容拓展 观念更新
客观环境制约着我国会计观念的更新,并且相关的管理对象、管理要素以及管理手段对会计行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我国的会计观念与计划经济的观念体系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建立了相应的会计观念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会计理论的现代化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化会计理论的主要功能在于预测与分析,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对于中国的会计来说,要实现自身的真正发展就必须实现从过去单一的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进而将两者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
一、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我国管理会计根据本身的实际需要和现实国情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不断地应用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
两者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两者职能的差异。详细地说就是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决策,但是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记录。之所以出现管理会计,是因为传统的财务会计由于有诸多因素限制,自身的职能不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而管理会计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财务会计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这个“短板”问题。因此,自从诞生的时候起,它就像显示出了一股强劲地发展势头。它的产生很好地弥补了财务会计在财务信息分析以及提供相关决策依据等方面的不足。
2.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分析
第一,组织职能。主要表现为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与使用。
第二,规划职能。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发挥着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其职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编制各种预算与规划确定的。它应该在最终决策的基础之上,把确定好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相关预算当中。
第三,评价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评价与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第四,控制职能。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履行着控制经济过程的作用,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经济过程的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进行有机地结合,根据提前确定的科学可行的种种标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最初计划发生偏差的原因分析,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在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管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与传统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1.成本管理方面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企业产品更多价值都是建立在这种产品自身所包含的市场层面与技术层面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在知识层面与信息层面增加各种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投入,这样企业才能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此时现代企业资金投入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调研而不是生产制造成本。面对这种情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而非传统认为的生产制造方面,所以成本管理成了成本计划,不再是成本控制。
为了使会计管理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首先要做的是,对管理会计中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革命性地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相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
其次,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可以相应地拓展与调整为以下内容:第一,调整适当的投资规模,借此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第二,定期或者经常性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通过提高产品丰富性来达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目的。第三,群策群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按照所得大于所费的原则来控制企业的整体成本。第四,通过劳动投入计划的合理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适时调节来降低企业的成本。
2.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评价与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决策,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决策的层面上,传统的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注重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和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取数分析的过程比结果计算更加重要,因此也更加具有决策相关性。经济行为分析中的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内外经济结构趋于不稳定,对于企业的管理会计的要求就是:第一,比较与分析模型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的吻合程度,从而确定所选模型或者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第二,严格遵守取数分析要求与一般过程,确定取数方法以及分析方法;第三,评价取得数据的可靠性与确定性,剔除所选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第四,严格控制模型中所用数据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假如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一定要对取数的风险值进行测定,适当地调整取数的大小。
从决策评价标准方面来看,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润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这些利润、成本和现金标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企业管理目标来看,上述决策标准已经过时,至少说很不全面。
三、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观念更新
1.市场经济时代应该具有市场经济的观念
与传统的工业时代的区域性强、市场结构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相比,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盈利主要依靠信息的收集和知识的运用,市场需求变化周期短,个性化非常强。目前的市场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更是呈几何级的增长,及时捕捉市场最新动态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因此市场观念必须更新。
2.企业整体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该有的观念
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争取处于市场竞争的强势地位,企业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整体优势和条件。企业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从总体上来说目标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对策。
3.实现动态管理的观念
工业时代的企业组织是纵向的多层次的等级管理结构,至今还有不少企业延续着这样的企业结构。在这样的企业结构之下,企业的市场调查、工程、制造、销售、会计和财务等功能是分离的,这是因为企业有了严格专业的分工,如果加上企业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手段或者方式落后,那么企业的成本有可能陡然增高。因此,要有实现动态管理的观念,实现信息传输的流畅,确保管理会计统计信息的及时和准确,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
[1]张枫,籍宇.谈现代企业管理会计观念发展[J].经济管理,2009; 10:123-125
[2]丁宏,章雁.试论现代企业管理会计职能创新及实现路径[J].研究与探索,2008;12:156-158
[3]董金艳.论现代企业的管理会计[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03: 124-125
[4]袁洪丽.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观念更新[J].中国集体经济·财务管理,2007;02:168
[5]王棣华.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及未来展望[J].中国工会财会,2008;02:09-11
(责任编辑: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