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系统财务预算效果评价初探
2010-10-09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后勤部罗成
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后勤部 罗成
消防系统财务预算效果评价初探
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后勤部 罗成
本文从目前消防系统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消防系统进行财务预算效果评价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消防系统进行财务预算效果评价的几条相关措施。
消防系统 财务预算 效果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增长,消防系统在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与加强。对消防系统的经费在国家机关整体财政支持降低的情况下,还是给予应有的保障。同时,社会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费支出情况的关注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消防系统财务预算经费的使用效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消防系统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消防系统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每年的财务预算都是年度重要的工作之一。财政拨款的无偿性使得很多单位把工作重点放在争取更多的财政预算上,而对预算资金是否能够得到准时、合理、高效的使用缺乏足够的关注,有重预算申请轻财务资金使用管理的现象。
(二)从财务经费的使用看,有个别部门有“打擦边球”现象
一些消防部门的领导财务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对财务知识知之不多,只重视消防业务工作,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经费使用上没有长远规划,有时有违反相关规定,使用资金,“打擦边球”现象,造成部分预算资金被挪用、占用,没在达到预算资金应该达到的效果。
(三)从财务经费的控制看,内控制度有不完善之处
为保证财务预算经费的正确合理高效使用,还应该建议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实现财务预算目标。而对于一些消防部门来说,其预算方面的内控制度或者是沿用上级下发的规定,或者是不完善,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或者有内控制度而没有切实的落实,没有真正发挥财务预算管理中内控制度应有的作用。
(四)从财务经费的主体看,财务预算人员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消防部门财务管理的主体财务人员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目前财务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财务管理要求提升的情况下,一些非专业学校毕业的消防系统财务人员会感觉到一定的困难。同时,在财务工作中只注重实效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不注重对经费使用的分析和预测,不能对领导的科学管财起到帮助作用。同时,在数量方面,财务人员不稳定,有经常调整出现断层的现象。使财务预算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
董力就加强水利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六点意见。周英在总结讲话中对水利财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在会上宣读“关于表扬全国水利财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二、消防系统进行财务预算效果评价的必要性
针对以上,目前消防系统在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财务预算效果评价。
(一)预算效果评价是衡量消防系统预算工作的重要指标
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消防系统地位的提升,办公经费规模也不断扩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已经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消防系统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效,需要以预算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作为评价依据。预算效果评价不仅是关注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更需要绩效审计的概念,使预算执行审计的评价更加完善。同时也是对消防系统的预算工作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
(二)预算效果评价是促进消防系统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消防系统预算管理已经成为消防系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对预算的逐步重视,消防系统预算管理在合法性和执行性上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要想使消防系统的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就必须从促进预算资金的效益管理入手,对资金投入后的使用情况做出评价。通过改变和完善实施不合理及效率不高的方面,来促进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评价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是消防系统审计工作开展的方向和目标
对消防系统预算执行有效性的评价属于绩效审的范畴,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主流审计理与方法。对消防系统而言,随着地位的提升,社会功能的加强,其预算也会逐渐得到重视与保证。这就要求对其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要前沿化、常期化,因此,开展消防系统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是消防系统审计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目标。
(四)预算效果评价是消防系统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做好消防部门财务预算效果评价,改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财务预算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财务费用角度而言,消防部门的日常必需的业务训练以及出火警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都要有足够的经费作为保证。而在预算实施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通过预算效果评价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消防业务的顺利进行。
三、消防系统进行财务预算效果评价的措施
为切实做好消防系统财务预算效果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领导重视,积极支持预算效果评价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消防系统这样的行政事业部门,一项制度的实施及成效如何,同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同样,节约资金,实现职能,消防部门的领导也是第一责任人。消防部门领导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充分认识自己在财务管理中所承担的“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树立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明确各评价主体的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及人员做好预算效果绩效评价工作,参与制度制定、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处理等,避免只重业务不重财务的现象。
(二)事前、事中、事后预算效果评价贯穿全过程
一般来说,将消防系统预算效果评估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会改变以往传统的预算执行审计预算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多为事后审计,对正在发生的违规违法现象无法及时纠正的不足。事前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可行性、测算依据进行效果评价;事中对预算执行大额资金进行监督,了解预算执行进度并对照阶段性目标进行效果评价,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事后审计对预算执行情况给予整体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效果评价,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监督预算执行部门进行整改,并及时完善更新下一年度的预算计划。
(三)预算效果评价与奖惩机制结合起来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消防系统财务预算效果评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以使财务预算效果评价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同时,在及时纠正完善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激励与处罚结合,增加动力,以减少进行效果评价的阻力,使整个系统形成接受并实施预算效果评价的合力。
(四)预算效果评价与绩效审计相结合
绩效审计是效率审计(Efficiency Audit)、效果审计(Effect Audit)和经济审计(Economy Audit)的总称,又称“三E”审计,是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定,提出改进建议、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在消防系统预算效果评价中,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是对传统预算执行审计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达到提升预算效益的目的。同时,为避免预算执行实践过程中,不按照绩效原则安排实施,预算效果评价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预算绩效审计还必须和绩效预算相结合。
(五)建立完善的预算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在设计消防系统财务预算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上,要围绕消防经费支出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设计。在具体的评价中,应分别建立社会公共支出、单位公共支出、部门(个人)公共支出进行效果评价。相对应可选择成本-效益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因素分析法、专家评议法、查问询证法等。同时,也要注重运用非公式化的绩效评价方法。还可吸收国外经验,加强绩效评价数据库的建设。服务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工作。
[1]白景明.绩效预算:理应尝试的选择,中国财政,2008.8
[2]朱志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蔡红英.政府绩效评估与绩效预算,理论研究,2007
[4]财政部预算司.绩效预算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EB/OL]
[5]毛绮,中国女子学院学报,《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实践模式研究》,2009年第8期
(责任编辑:董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