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浅析

2010-10-09枣庄市煤炭培训中心财务部杜鹏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18期
关键词:科学性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枣庄市煤炭培训中心财务部 杜鹏

近年来,公共财政体制下部门预算改革是一个热点,伴随着这种情况,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一、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

财政部05年5月出台《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但我国还没有建立针对部门或行业的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因此各部门都按照《办法》进行绩效考评管理,为了使《办法》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给予部门更多选择权,财政部规定以综合预算和项目支出都可以作为考评对象。相对于发达国家相当成熟和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还很不完善,也未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因此,事业单位急需一套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二、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绩效意识

自实行部门预算以来,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分配情况,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美中不足的是忽略了预算的绩效评价。人们对预算绩效评价仅仅关注预算是否拨付和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而缺乏对资金拨付后所产生的其他效果的评价,如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等。这一问题很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资源滥用,损害本部门的办事效率。

2、部门预算绩效目标不明确

在制定绩效目标时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把绩效目标简单的定为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或者直接定为事业单位年度发展计划。预算的绩效目标不明确,不仅影响整个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也会影响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因为绩效目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评价指标设置的依据和标准。

3、绩效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绩效评价指标是判断评价工作科学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依据。在我国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指标的建立还不完善。单一的使用定性指标或定量指标,未将两者结合使用;没有针对单位的实际业务设计评价指标等,使指标缺乏科学性。另外,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是项目支出,缺乏对单位综合绩效的评价,因此评价指标缺乏系统性。

4、绩效评价缺乏相应标准

评价标准是进行绩效分析评判的依据。在评价体系中,一些评价标准,是根据相关项目的国家和省级标准确定的;一些定性标准,由于没有统一的参考依据,只是依据评价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导致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评价,不利于资金公正、有效地使用,因此,建立完整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三、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1、总体构想

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是为了改进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单位预算预期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其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等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绩效评价目标、评价指标的设置与选择、评价标准的确定等。体系的评价对象可以是整个部门的预算,也可以是具体的项目支出,而不是对基本的支出。

2、绩效目标

单位预算的绩效目标主要是为了降低单位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提高预算支出的效率。可分为三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经济性。它要求回答的是某单位在一定的时间内,究竟花费了多少钱,其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等问题。经济性不关注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质量,而关注如何使投入的项目产生最小的成本。其次,效率性。它回答的是在一定的时间里,预算投入产生的结果这一问题。效率性关注的是手段问题,如服务水准的提供、活动的执行等。最后,有效性。它回答的是预算投入后,事业单位提供产品的情况是否得到改善,即公共服务实现目的的程度。有效性关心的是结果。

3、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设置是按照科学性、实用性、目标导向原则建立的。科学性是说指标应该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之上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建立,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指标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实用性是说指标的建立应当便于规范化的操作,例如便于数据的采集,便于预算管理;再者,实用性要求指标的选择便于理解和运用。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强化绩效观念和效率意识,因此在指标设计应注意这点,这就是所谓的目标导向。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分为单位预算综合绩效评价和单位项目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可分为三类:1、经济型指标,主要评价预算支出的节约情况,例如,公务费节约率,净现值率等;2、效率性指标,也可以成为是生产率指标,主要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例如,专项工程优良品种率;3、有效性指标,主要评价从事业单位预算支出中获益的情况,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评价标准

标准,是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尺和准绳。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标准应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各自预算管理的要求来确定,包括行业标准、计划标准、历史标准、经验标准等。

行业标准得到了广泛使用,以行业为类,运用数理统计,制定标准,有利于历史、横向地比较分析绩效,它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和易取得性等优点。计划标准是通过将实际完成值与预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并达到评价目的,但其制定要求必须科学合理,计划标准制定过高,打击单位的积极性,过低,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历史标准指以绩效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为样品,计算出各类指标的平均历史水平,这种指标的前提是评价对象所处的环境大体相同。经验指标指由有丰富预算管理经验的专家学者,在经过严密分析研究后得出的有关指标标准。经验指标适用于缺乏同业比较资料,尤其是缺乏行业标准时的绩效评价。

四、小结

事业单位应广泛推行绩效预算,把绩效理念贯穿进整个部门预算管理过程,积极探索预算绩效评价,建立完整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科学性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