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2010-10-09贵阳学院曾汝林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经营风险股利筹资

贵阳学院 曾汝林

一、企业财务战略概述

1、企业财务战略的界定及特征

企业财务战略可以定义为企业通过采用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投资或分配决策。而最适当的方式是由企业的全局战略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衡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财务战略问题.财务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就具有从属性的基本特征,它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最适宜的资金支持。如同企业的其他次级战略一样财务战略只有放在公司制订和实施的合作与竞争总战略中才能评判其是否恰当;财务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战略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又具有独立性的特征,它有着自己独立的管理对象,独立的工作环节和运作程序,在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同时还有着自己独立的工作目标;同时,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系统的、全面的资源与信息互换,因此,需要保持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横向的、纵向的、动态的联系,并力图使财务战略支持其他子战略,这就决定了财务战略还具有协调性的基本特征。

2、企业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

由于企业财务战略被定义为通过采用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投资或分配决策。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就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以及分配战略。(1)筹资战略。筹资是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在制订筹资战略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根据企业全局战略发展的需要和投资战略来确定各个时期企业总体的筹资规模,以保证投资战略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选择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工具等来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价值。也即是说在筹资战略中,需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确定筹资的规模以获得所需资金,二是确定筹资的结构以降低筹资的成本和风险。(2)投资战略。投资是企业根据全局战略对资金的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企业在制订投资战略的过程中,不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投资都必须考虑为确保获取最佳投资效益。在投资战略中同样需要确定两项内容,确定投资规模以增加投资收益,确定投资结构以降低投资风险。(3)分配战略。企业通过投资和资金的营运活动赚取收益,并将其在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企业制订的股利战略不仅会影响到相关利益主体的收益,而且还会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及企业股票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企业的长短期利益。因此企业应当制订适当的、连续的股利战略以配合企业的总体战略的实施。

二、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作为对企业的一种仿生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到目前为止有二十多种不同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大多数模型都将企业生命周期简化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战略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开始更多地关注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子战略及具体行为。本文拟在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下关注不同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以及由此而作出的财务战略选择。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与特定经营相关的内在风险,即企业未来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售价、成本水平、固定成本等。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位固定成本却会随着产销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利润则会随之增加,进而使得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量的增长率,反之,单位固定成本会随着产销量的减少而增加,单位利润也随之降低,进而使得息税前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这种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DOL=),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就一定存在经营杠杆效应,并且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反之,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小。由此,不难看出,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增加销售额,二是降低固定成本。

财务风险,也称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与筹资相关的风险。无论企业筹集的是权益资金还是债务资金,都会形成一定的财务负担也即是固定财务费用,如利息,优先股股利,融资租赁租金等。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由于存在固定财务费用,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长一倍,则每股收益的增加会大于一倍,反之,息税前利润减少一倍,则每股收益的减少也会大于一倍。这种由于存在固定财务费用而导致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为财务杠杆。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DFL=),只要企业存在固定财务费用就一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并且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固定财务费用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反之,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小。同样,控制财务风险的方法一是增加息税前利润,二是降低固定财务费用。

1、初创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在生命周期初始阶段面临着较高的营销风险,这种高营销风险意味着这一阶段企业无法靠增加销售额来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在这一阶段企业既不能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也不能通过削减广告费等来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进而也就无法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较低。但由于初创期的资金来源多为权益性资金,除资产抵押外很少获得银行贷款,相应的固定性财务费用也较低。因此,在这一阶段相对于经营风险而言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

2、成长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的新产品一旦成功地推上市场,销售规模将开始快速增长,并且,随着产量的增加,技术的完善,企业也能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降低部分约束性固定成本。但在这一阶段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企业也需要追加固定资产,这又将造成折旧、租金等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提高,综合而言,这一阶段仍然维持较高的经营风险。然而随着产量的增加,这一阶段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会有所增加,所能筹集到的债务资金也会有所增加,这会导致固定性财务费用升高,因此,较上一阶段企业的财务风险会有所上升,但还是能够通过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将该风险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3、成熟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进入成熟期以后,由于市场份额相对较高且稳定,利润丰厚,加之在此期间企业的战略重点往往是一方面保持现在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开始关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前两个阶段有所回落。从财务风险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企业销售稳定,盈余增加,现金周期缩短,对资金的需求及对债务资金的依赖不如前两个阶段迫切,固定性财务费用适当,因此,本阶段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都处于适中水平。

4、衰退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市场份额逐渐降低,产品竞争力减弱,通常会面临供大于求的市场压力,最终会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往往会通过降低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来维持运营,此时经营风险会随之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衰退期的向前迈进,企业的负债会逐步增加,固定性财务费用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又不能获得足够的销售额来维持经营活动的现金的流量,因此,企业在衰退期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在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战略管理的管理思想,本文认为企业在不同阶段应作出与该阶段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相适应的财务战略选择以服务于企业的全局战略。

1、初创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从筹资战略来看,企业需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筹资规模,二是筹资结构。在初创期为降低固定性财务费用企业不宜选择长期负债的筹资方式应以权益资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等作为债务资金的来源。(2)投资战略。在初创期由于企业资金不够充盈,又面临着高经营风险,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在此阶段企业不宜选择购买其他公司股票、债券,也不宜选择与其他公司联营等对外投资战略,而应选择将有限的资金和财物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对内投资战略。(3)分配战略。初创期企业经营风险高,有筹资需求但筹资能力较差,有投资要求但承受风险的能力不足,有经营活动但收益较低且不稳定,因此此阶段企业应选择零股利分配政策或剩余股利分配政策以减轻收益分配压力。

2、成长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随着新产品的成功上市,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企业仍然面临着较高的经营风险,对资金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企业一方面可以积极地利用资本市场以获得更充足的权益资金并适当利用留存收益,另一方面适度地增加负债特别是长期负债也是这一阶段筹资战略中不错的选择。(2)投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逐渐形成盈余,因此,投资规模也可以适当扩大,从投资结构来看企业需要继续追加对内投资并尝试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等对外投资,以此来增加企业的投资收益。(3)分配战略。由于在成长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投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将更多的盈余留存下来以满足生产经营的扩大和投资的需要,因此,在分配方面企业应选择事先约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并规定若企业盈利情况较好、资金较为充裕的年度再向股东发放高于正常股利的额外股利。也即是选择一种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的股利政策。

3、成熟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在成熟期,企业利润丰厚且较为稳定,经营风险有所回落,财务风险适中,因此,在筹资结构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权益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留存收益,同时不宜加重利息负担追加负债资金,防止将较高的财务风险带入下一生命周期阶段。(2)投资战略。在成熟期的投资结构选择中,企业的对内投资应维持在原有水平上,不宜大幅追加,而对外投资则可以在风险与收益分析的基础上以多元组合的形式适当扩大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新市场的开拓作好资金准备。(3)分配战略。本阶段也正是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强调兼顾各利益主体的最佳阶段,因此对收益的分配应选择固定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企业将每年净收益的某一固定比例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这一股利政策既与公司盈余紧密结合,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

4、衰退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衰退期的企业由于不能获得股东追加投资,在资金来源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留存收益,债转股等。同时,由于已经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应尽量降低负债权益比以压缩资金成本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2)投资战略。进入衰退期企业应停止增加对内、对外投资,并且尽可能将原有的对内投资进行清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将原有的对外投资进行整合,增强其变现能力为延长企业的主导业务周期作好现金流量准备。(3)分配战略。在企业销售锐减,获利能力下降的衰退期,为减轻企业的收益分配压力,企业可以采用与初创期相似的股利分配政策即采用零股利分配政策或剩余股利分配政策。

[1][英]卢斯·班德,凯斯·沃德.公司财务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胡国柳.企业财务战略与财务控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罗福凯.战略财务管理[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经营风险股利筹资
房地产开发中的经营风险管理探讨
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政策探讨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公路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探析
浅谈如何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
大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双汇发展的股利分配政策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国际地面工程项目经营风险之若干问题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