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作业成本法在供电企业的实施应用

2010-10-09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陈宇红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成本法动因供电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陈宇红

初探作业成本法在供电企业的实施应用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陈宇红

电网企业有庞大的电网运维成本,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供电企业正不断加强成本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被不少供电企业引入成本管理,以有效提高成本效益。本文尝试对作业成本法如何在供电企业实施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供电企业 作业成本法 实施应用

供电企业有庞大的电网资产,与之相匹配也发生着庞大的电网运维成本,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供电企业成本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成本管控模式存在极大的优化空间。不少供电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法,并积极探索建立作业成本体系开展精确的成本管理。这里我们对作业成本法如何在供电企业实施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供电企业的成本包括了购电成本与供电成本,供电成本中大部分属于不可控费用(主要包括控制弹性较小的折旧费、税金等)。购电费用与不可控费用占了总成本的70%以上比例。但由于供电企业成本基数庞大,余下30%的可控费用不可小觑,加强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对于供电企业意义重大。

供电企业一般有较好的成本管理基础,成本核算有统一的规范,并根据年度预算开展成本控制。但相对于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目前的成本管理模式有存在一定的问题:(1)与业务衔接不足,生产管理、业务计划与成本管理之间联系还不够紧密,申报与核定成本预算一般以历史数据为基础,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有效衔接不足;(2)标准缺失,成本管理一般还比较粗放,未建立成本标准,同一业务不同地区间耗用的成本参差,不利用企业开展标准化管理;(3)未能精准确认输配电成本,现有的核算办法未能提供详细、真实、准确的输、配电成本资料,与输配分离的电力体制改革趋势不适应;(4)仍有较大的挖潜空间,如何把庞大的成本花在刀刃上,提高电网运维效率,减少无效成本,仍需进一步探讨优化。

针对存在问题,电网企业亟需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精确划分输配电成本,同时实现成本管理的业财联动,根据各项成本的业务驱动因素设置标准,实现有效的成本投入,提高成本使用效益与效率。

二、作业成本法在供电企业实施应用的意义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 Based Costing)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方法,它相对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作业成本法观点认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导致作业发生,产品或服务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从而导致成本发生。因此,应当按照作业活动将企业的成本费用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上。供电企业通过引入作业成本法,将引导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结果本身,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

1、充分实现成本管理与业务的协同

按照业务的实际划分作业的层次,每项作业都与实际的工作一一对应,业务人员清晰了解每项作业需要发生的各项耗费,可以从业务的角度解读财务的成本,真正实现成本管理与业务的协同。

2、基于作业制定标准

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通过标准化重点工作作业,理清作业的标准成本,使重点作业的相关成本能够准确预测,为预算编制提供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依据;根据作业成本相关数据,考虑其他变化因素,对未来该作业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估计,使成本预测更加精确。

3、精确进行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法的一大优势是可以精确核算成本,根据作业的层次设置会计科目,基于生产作业核算成本,可以正确统计各项作业的消耗,解决输配电成本混淆的问题。

4、提高成本使用效率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进行分区域、分业务的成本效益分析,开展成本管理业绩计量和考核,帮助企业实现对成本的考核管理,有针对性地改善服务、提升效率、控制成本,最终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作业成本法在供电企业实施应用的注意问题

1、树立作业管理理念,摒弃全盘照搬作业成本法理论的做法

作业成本法一般较多地应用在制造企业中,目的通过作业成本法更精确地将间接费用分摊到多种产品中,更精确地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从而更精确地进行产品定价,使企业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供电企业出售的产品是“电”,唯一且不享有定价权,间接费用在终极产品间的分配意义不大。因此供电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时,要摒弃全盘照搬作业成本法理论的做法,不应将重心放在费用的分配上,应重点关注作业动因及成本动因,树立作业管理理念,以“作业”为中心,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区分出增值作业与不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与价值链,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经营管控力。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供电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灵活应用,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而形成作业管理,推行有供电企业特色的作业成本法。

2、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推行作业成本法会涉及到庞大的原始数据统计及收集,这时,成本效益无疑是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考虑因素。原始数据的统计并非越充分越好,因为资料搜集的工作量增大及相应的成本增大会导致最终的不经济。作业成本法在较多企业无法进一步推进,很大程度是因为数据统计收集繁琐,已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范围。因此我们在作业成本法的项目设计阶段,就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重点是合理划分作业中心,切合业务梳理各项作业与作业动因,而对于耗时耗力的工时统计等,可因应实际灵活处理。

3、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选取重点作业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实施运用中应在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不断实践摸索,根据企业自身成本费用特点寻求适合企业的作业成本法,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针对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取输电、变电、配电等重点作业进行试点,根据试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应用。

4、建立信息支撑系统,实现作业成本法与财务管理有效衔接

在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源动因、作业动因等众多的原始数据,如果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将能大大提高原始数据收集整理的效率。同时我们要考虑作业成本法与会计核算的协同、作业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协同,在科目设置、成本核算上要体现出作业管理的思路与理念,实现作业成本法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并使作业成本在财务核算上得到了最终反映。

5、领导重视全员支持,为作业成本法成功推行提供根本保障

推行作业成本法对供电企业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改革,必须从上而下共同努力。其中,领导的重视是实施成功的基础。同时,作业成本法涉及到成本动因的确定、作业的分解以及业务流程的改进,牵扯到局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不是仅靠财务人员或中介公司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各位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我们要加大宣传与培训的力度,提高全员成本意识,让各个部门深刻体会实施作业成本法带给企业和部门的现实或潜在收益,主动参与到作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为推广实施作业成本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业成本法在国内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供电企业更是全新的领域。上述观点仅为抛砖引玉,要真正利用作业成本法加强供电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各供电企业在实践中探讨摸索,走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道路。

[1]李明月.作业成本法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会计之友,2008

[2]李永初.电网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初探.广西电业,2007

book=27,ebook=263

猜你喜欢

成本法动因供电
超高层建筑供电分析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战洪魔保供电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山西直供电折戟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