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陶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一)

2010-10-09裴继刚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0年6期
关键词:陶塑岭南文化佛山

裴继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所 佛山528000

佛山陶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一)

裴继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所 佛山528000

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获奖论文(金奖)

佛山陶塑艺术跟随中国陶瓷历史发展变迁的历程,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整体来看,佛山陶塑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原始时期为原生萌发期,唐宋时期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近代为探索图新期,现代为传承与创新期。当下佛山陶塑艺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键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而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基础就是要把握好岭南文化的思想内涵,以岭南文化理念为支撑,以陶塑艺术创作规律为依托,不断传承佛山陶塑传统文化精髓和艺术探索精神,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观念,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努力创造深入生活、符合并顺应时代的创新性艺术作品。将佛山这颗绚丽光彩的岭南陶塑艺术瑰宝继续传承、弘扬、创新和发扬光大。

佛山陶塑艺术;传承;创新;岭南文化;发展;

导言

佛山陶塑艺术跟随中国陶瓷历史发展变迁的历程,走过了千年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纵观历史上佛山陶塑艺术的发展变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佛山陶塑艺术的每一次转型与变革都是与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佛山陶塑艺术所形成的成果,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为其艺术的演变奠定了基础。千百年来,佛山陶塑艺术从艺术观念、内容、形式、技艺到烧制工艺的创作方法和创造过程,不断传承、探索和创新,代代相传,发展至今,形成了岭南民间艺术一颗绚丽光彩的瑰宝。如何将这颗绚丽光彩的瑰宝继续传承、弘扬、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研究课题,佛山陶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将对当今乃至于未来的陶塑艺术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佛山原始时期陶塑艺术的创造与传承启示

图1 几何形印纹陶饰图案

早在新石器晚期,广东佛山石湾地区的原始先民就发明制造了陶器,并在陶器上赋予几何形印纹陶饰图案。这不仅标志着当时岭南地区石湾原始先民的劳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地是反映了岭南新石器时期文化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审美意识写照。早期的佛山陶器上的有绳纹、旋涡纹、曲折纹、圆圈纹等五十余种抽象几何图形印纹陶饰图案(如图1)。这些几何形印纹陶饰图案,从艺术创造上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情感需求,反映了他们的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据考证,佛山石湾原始陶塑器皿上创造的几何形印纹陶饰图案是经历了从具象到意象,从写实到抽象的经过漫长岁月的提炼、积淀、造化而形成的陶塑艺术成果。这表明当时佛山石湾先民在陶塑艺术的创作观念及思维上已经从具象的动、植物等自然物象束缚中解脱了出来,并以此得到造物艺术上的创新升华。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在他所著的《美的历程》中指出“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而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为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如前所说,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个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并且,他对艺术创造的抽象化理解作了清晰的阐明:“抽象是物质的抽象,决不是唯心的或随心所欲的自由发

挥。……抽象是相对具象而言,没有具象,也没有抽象,没有

抽象也综合不出具象的共同美,也就没有构成的图案美。”这就说明艺术创造的原理是从写实具象的事物中,抽取其本质的、典型的、共同的属性进行提炼、积淀、造化、综合和抽象化,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及成果。从发掘的原始时期石湾几何形印纹陶饰上分析研究,佛山石湾先民在陶塑艺术创作上正是摆脱了具象思维束缚,大胆地突破具体客观事物表象的限制,主动地进行主观想象、感受和创造,形成了反映岭南新石器时期陶塑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审美形式的写照。它不仅成为岭南原始陶瓷艺术的典型,而且所创造出的艺术成就向我们诠释和启示了如何传承陶塑艺术创新的原理和路径。

二、佛山陶塑艺术的历史发展与传承启示

佛山陶塑艺术继原始几何形印纹陶饰文化之后,从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考古学称为“浮滨类型”、“夔纹陶类型”和“米字纹陶类型”三种不同的陶文化与青铜器文化共存的文化时期,米字纹、方格纹在陶器上的广泛应用,表明了当时陶塑艺术吸纳其它艺术类别的表现形式,并加以融合,形成自身的装饰特色,从而在艺术表现上取得了进步与发展。

图2 水田附船模型

进入秦汉时期,佛山陶塑艺术比以前有了更为较大的发展,突出的艺术创作特质是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反映当时岭南社会典型的生活形态。从佛山澜石出土的东汉墓葬陶塑制品“水田附船模型”(如图2)呈长方型,上有水田六方,田中有扶犁耕田、磨镰收割和插秧堆肥的形象塑造,水田旁边附有小船一只。这件作品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时期岭南水乡的田园画境,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艺术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高于生活。早期的佛山陶塑艺术创新就恰好地体现了艺术反映生活的文化情景。

到了唐、宋、元代,佛山陶塑艺术在装饰表现手法及运用上是有了新的进步。其中浮雕式附加堆贴装饰和平面勾勒花纹装饰是这一时期陶塑艺术表现的典型特征,装饰花纹采用刻花、划花、印花手法,表现出的装饰陶纹线条流畅、疏密有序、层次分明、朴素简练。这表明了佛山陶塑艺人对工艺技巧的探索、揣摩日趋成熟,以及较好地掌握了装饰手法多样化的陶塑表现技能。

明代、清代是佛山陶塑艺术的兴盛、鼎盛时期。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封建朝代,统治者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的措施,鼓励工匠自由创作和从事手工艺生产,这无疑更好地促进了佛山制陶业的发展。明代,佛山陶塑艺术在工艺技术方面突出表现为釉色的创造和运用上,当时的陶塑匠人利用石湾的陶土资源,实验制造了多达十种釉料,烧成了色彩多样的釉色。并且,善仿国内各大名窑制造陶瓷的烧造技术和装饰技艺,尤其是成功地仿造出各大名窑的釉色,通过仿造、摸索、融合与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广式釉色。它突破了明代之前石湾窑只有青釉为主的单调釉色,为佛山陶塑艺术丰富的釉色装饰表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清代,佛山陶塑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状况。佛山镇由于冶铸业、纺织业、制陶业、成药业和民间手工艺业兴旺发达,而成为与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齐名的我国“四大名镇”之一。在陶塑艺术发展上,也呈现出空前盛况。其创作的主体来自于本土的民间艺人,创作的源泉来自于民间乡土乡情的事物情景,服务的人群是岭南地区的平民百姓和中下层知识分子,满足的对象是民间民众的喜好需求和审美情趣,反映的题材是民俗社会百姓的现实生活。它来自于岭南地区的民间、民风、民事、民俗、民习、民气,又服务于民间各阶层,为民众所享用。是典型的岭南民间工艺美术,其文化语境表达了岭南广府文化的历史积淀、现实生活习俗和自身发展的规律。

这一时期,佛山陶塑艺术最为突出的发展成果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陶塑艺人创造了岭南建筑装饰的“瓦脊陶塑艺术”(如图3)。瓦脊陶塑艺术是集人物、动物、亭宇及文学戏剧故事于一体,以陶塑艺术的造型表现手法,装饰表现于岭南宗教寺庙建筑的屋顶瓦脊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它的创新在于将佛山陶塑艺术作品从以前的室内摆设搬到户外开放的建筑空间进行艺术表现,使从前的案头赏物发展为大空间、大体量的建筑艺术装饰品,形成了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建筑陶瓷艺术景观。

图3 瓦脊陶塑艺术

其次,佛山陶塑艺人还创造了“山公盆景”(如图4)的艺术表现形式。山公盆景又称陶瓷微塑,它是通过手工搓捏来塑造形态的,以微小精细著称,所搓捏的人物造型小如米粒,大则盈寸,人物形象五官齐全,肢体衣冠完整。其塑造的山石树木、奇花异草之微缩空间比例恰当,表面纹理清晰,写实达意两全,独具岭南陶塑艺术灵动、小巧的特色。

图4 山公盆景

其三,佛山陶塑艺人在陶塑技法是创造了贴塑、捏塑、捺塑和胎毛搓睛泥塑方法,雕刻精细传神,乡土气息浓郁,地方陶塑技巧特点突出;其四,佛山民间陶工利用本地原料配制釉料,创造了以善仿钧窑,仿中有创,从中形成本土特色的“广钧”石湾釉色,如翠毛蓝、玫瑰紫、石榴红和三稔花等釉色。“广钧”釉色斑斓,釉体厚重,釉面光润,色彩肌理效果自成一格,其对佛山陶塑艺术特色自成一格影响深远;其五,佛山陶塑艺术作品创作题材类别广泛,内容丰富。如人物、花鸟鱼虫、山公盆景、塔桥亭宇、建筑瓦脊、陈设观赏品、日用器物等都是创作的对象。这些陶塑题材和创作的器物,是当时民间现实生活的写照,为广大民众所喜爱。佛山陶塑艺术发展到清代已经形成题材创作贴近生活、艺术创造推陈出新、艺术形式多姿多彩、名师巧匠人才辈出,成就了佛山陶塑艺术的发展盛况。

从佛山陶塑艺术的历史发展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传承与创新启示:佛山陶塑艺术只有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反映现实生活情景,才能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与体现强大的艺术活力;只有以开放的艺术创作胸怀和虚心求索的学习态度,才能融会贯通地接受新思维、新事物、新方法、新技术,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和作品特色;只有勇于突破自己原有的艺术观念、形式和模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大胆融会、交叉、综合其它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进行探索、发现和创新,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

图5 《踏雪寻梅》潘玉书

三、岭南文化语境下的佛山陶塑艺术创造与传承启示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河宕遗址的出土陶瓷碎片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它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合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重商、务实、开放、兼容、多元和创新。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岭南文化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岭南地处亚热带的五岭之南,依山傍海,珠江流域,河汊纵横,生活在这里的古越族先民,从早期的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明,都离不开江海水运,喜流动,不保守,这是区别于内陆文明或河谷文明的南越文化本色。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秦汉以后,岭南被统一于中华,修灵渠、开庾岭,岭南与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军贬官,再是几次战乱的大量移民,强势而先进的中原文明涌入珠江流域,进而构成岭南文化的主体。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秦汉之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岭南作为始发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商业交流的平台,东西方的文化、艺术、商业、科技和宗教等都从这里登陆引进,近代以来其势更甚,外来文化给岭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岭南文化正是由于这些构成元素,而使其文学、艺术、商业等领域的发展特色鲜明。

佛山地处岭南的核心地域,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佛山陶塑艺术的创造活动就是在这种文化语境中显现出岭南文化独有的务实、兼容、开放、多元和受用的地域文化特质,它在岭南这块沃土上萌发、成长和发展,并逐渐形成显著的岭南文化的地方特色,是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1.佛山陶塑艺术的岭南文化原生性创造表现

从历史和文化根源看,早在新石器晚期岭南古越族先民在石湾地区大帽岗东侧的河宕,利用本地的陶泥和岗砂制造印纹陶器和磨光陶器,这标志着岭南原生性文化的萌芽。从河宕遗址出土的几何形印纹装饰图案达四五十余种,如夔纹、绳纹、云雷纹、方格纹、曲折纹、凸点纹等。这些出土的原生性几何纹样的创造,表现了当时佛山地区的古越族先民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很高的抽象思维创新能力,即艺术表现的创造能力。

佛山地区原始时期陶瓷艺术的产生和装饰纹样的创造,是与古越族先民的生存条件、生活习俗、图腾信仰和审美情感息息相关的。首先,佛山地处亚热带,江河流域,水汊纵横。生活在这里的古越族先民与江河海水息息相关,他们喜流动,不保守,是岭南文化的原生本色,如在原始陶器上装饰的水波纹、旋涡纹、圆圈纹、鱼形纹等图案都表现出当时陶工创造这种文化原生性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其次,对图腾的信仰和对自然的崇拜是当时陶工原生性创造活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夔纹、云雷纹、角鳞纹、蛙纹、叶脉纹等图案反映出古越族先民原生性的精神意识和审美动机;其三,是当时陶工在漫长岁月的劳动活动实践和生活习俗的体验过程中所创造的原生性陶塑文化,如绳纹、网状纹、篾点纹、梯形格纹、曲折纹、斜方格纹等图案以及在佛山东汉墓出土的“水田附船陶瓷模型”都强烈地表现了先民对劳动工具、生产情景和生活习俗认识和赞美。这些原生性的佛山陶塑艺术创造表现,已经初露岭南文化地方特色的端倪。

2.佛山陶塑艺术的岭南文化中原性创作再现

秦汉时期中国统一以后,结束了战国时期各国战事混乱的局面,使得农业、手工业生产得到更好地发展,岭南与中原的文化、商业等等交流也日益密切。先是屯军贬官于岭南,后有几次战乱之后大量南迁的中原移民,他们将强势而先进的中原华夏文明带入珠江流域,并逐渐地构成了岭南文化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陶塑艺术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迅速发展,受秦汉雕塑艺术的影响,陶塑艺术创作中出现了表现人物雕塑的陶俑、舞乐俑、奴隶俑等;表现动物雕塑的猪俑、牛俑、羊俑、鸡俑、鸭俑和马车俑等;以及表现生活用品和场景的瓮、鼎、壶、瓿、罐、勺、钵、陶屋、陶仓、陶灶、陶井、陶船等各种器物用品。在佛山石湾地区汉墓出土的陶俑,造型简洁大方、气韵朴素生动,可以看出当时的陶瓷艺术创作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艺术风格走向。

在后来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山陶塑艺术不断的模仿、吸收华夏文化精华,并加以改造和创新,尤其是以中原文化的影响最深。历史上由于中原的战事频发,不少原来在中原从事陶瓷行业的名窑陶工,为了躲避战火殃及而迁徙到岭南继续进行陶瓷用品和艺术作品的创作与生产。他们不仅把中原陶瓷名窑的制陶技术和工艺带到佛山,而且还将中原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带入陶塑艺术创作,如石湾的“霍氏原山公”原来在中原就是从事制陶技术和工艺生产的。另一方面,由于石湾窑属于民窑,在陶瓷艺术创作和陶瓷工艺技术探索上不受官窑的限制,有很高的自由度与灵活性,尤其是在仿制我国中原和内陆地区各大名窑上,发挥了仿中创的精神,如以善仿中原钧窑而被称为“广钧”的石湾釉色,不仅使佛山陶塑艺术具有自身特色和风格特征,而且以仿中有创而扬名于世。《竹园陶说》记载:“广窑即石湾窑,在广州佛山镇

之石湾村,……陶器上釉者,明时曾出良工,仿制宋钧红蓝窑变

各色,而以蓝釉中映露紫彩者为浓丽,粤人呼为翠毛蓝,以其色甚似翠羽也。窑变及玫瑰紫,色亦好;石榴红,色次之,今世上流传广窑之艳异者,即此类之物也。”佛山石湾窑陶工利用本地原料配制的釉料,创造了石湾窑仿中原名窑的地方艺术陶釉特色。这是石湾窑艺术陶工受到中原名窑——钧窑釉色影响下的新创造。由此可见,岭南文化中原性创作再现对佛山陶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3.佛山陶塑艺术的岭南文化舶来性融合显现

岭南文化的舶来性是指国外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秦汉之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岭南作为中国对外交流始发地,甚至是惟一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商业交流的平台,东西方的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宗教等文化都从这里登陆引进,近代以来发展势头更甚,外来文化艺术不仅给岭南文化注入了新活力,而且也加快了岭南文化发展和进步。清末、民国期间,西方美术开始影响中国,佛山陶塑人物造型表现手法在继承中国民间雕塑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雕塑的透视和解剖学原理。西方雕塑艺术的写实表现手法,使佛山陶塑人物的写实性的表现力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性更为彰显,并由此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陶塑艺术表现的技艺手法。如光绪至民国年间,著名的佛山陶塑艺术家潘玉书先生自幼从父学习木雕,14岁就开始暗地师从黄炳学习陶瓷技术,后师从民间陶塑大师陈渭岩学习陶塑传统技艺,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学习西方雕塑与绘画,创造了洗练、夸张、典雅、脱俗而又写实的陶塑艺术风格和技艺表现手法(如图5)。他的作品之所以奠定了石湾人物陶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或里程碑,这是因为他既善于吸取石湾陶艺传统中的精华并加以运用和发展,又善于学习西洋雕塑和绘画的技法,并对两者均进行了深入研究,融会贯通,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才华出众,勤奋好学。,其创作的作品被许多人誊为“代表石湾陶塑艺术发展方向”。他的陶塑人物塑造技法,被后人代代传承。 在传承潘玉书先生陶塑艺术的后人中,当代著名佛山陶塑艺术大师刘传先生的继承与弘扬最为典型和突出。刘传先生在吸纳前人艺术创造的基础上,不断的学习、观察、体验、探索和创新。他善于总结陶艺实践的经验并升华为创作理论,以“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十浊一清,十清一浊”,“奇而不怪,丑而不陋”等艺术夸张的美学原则,塑造了不少石湾陶艺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如图6、图7)。他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深化地创新出佛山人物陶塑的细腻、含蓄、洒脱、豪放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创造出卓越的艺术成就,受到美术界、高等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好评。为此,刘传先生曾应中央美术学院的邀请,举办石湾陶塑人物的艺术讲座和传授陶塑技艺。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以刘传先生为代表的佛山陶塑艺术创新所形成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佛山陶塑艺术在近代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的基础下,不仅大大地加强了它的艺术性、学术性和创新性,而且引起了高等美术院校、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重视,甚至引起海外陶瓷艺术家、学者的关注。这表明佛山陶塑艺术只有在继承传统中优秀的文化理念,以开放包容的艺术创新观念,师法生活、道法自然的创作方法和融会贯通、海纳百川的表现技能。借古开今、学贯中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弘扬传统陶塑艺术精神和创作规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面向现代,开创未来,继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待续)

图6 《布袋和尚》刘传

图7 《捉鬼钟道》刘传

裴继刚:教授,艺术硕士。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陶艺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完成有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艺术作品20余幅。

猜你喜欢

陶塑岭南文化佛山
虎啸山林,傲骨嶙嶙
——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及内涵分析
岭南文化名家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汉代陶塑审美特征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探讨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陶塑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与岭南文化的教育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