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氏敬观音传》看越南佛教文化的特点
2010-09-29乔氏云英
内容提要:佛教传入越南以后慢慢被涵化、本土化。越南佛教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观音信仰也不例外,因为本土化,越南已经创造了一个纯越南的观音:氏敬观音。该名字的来源是一部民间作品——《氏敬观音传》。分析此观音形象可以看出越南佛教的民间化与母性化的交织以及以儒佛关系为代表的宗教关系特点。
关键词:氏敬观音
民间性母性文化多元宗教
作者简介:乔氏云英,越南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16世纪初叶,越南开始进入国内分裂时期。南北两朝经常发动战争,争夺土地和民众,引起社会动荡,人心不稳,人民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因此,佛教的慈悲救苦、因果业报等观念在民间影响深广。当时,出现很多民间佛教的口述文化和文学作品,署名的、佚名的均为多见。内容涉及一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作者是不参与政治机构而站在老百姓一边、和老百姓一起生活、跟老百姓同甘共苦的知识精英。这些作品的的内容都满足了当时广大人民在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得到群众接受、欣赏,《氏敬观音传》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个故事为越南塑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观音形象。这个独具特点的观音故事和形象,浓缩地反映出了越南佛教民间性的特点、佛教与越南传统的女性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以及越南和谐包容的宗教文化特点。
《氏敬观音传》一书大约诞生于十七世纪,作者不详。这个故事在越南非常著名,流传甚广,改编甚多,因此有很多个版本。但是最原初的版本只有一个,历来学者研究也大都采用这一个原初的版本,这就是越南现代学者韶繇注解的《氏敬观音》。关于《氏敬观音传》的研究尚未有专著出现,但是散见于一些综合性研究著作之中。下面,笔者将从宗教文化角度对这一故事进行分析。
一、《氏敬观音传》的故事
《氏敬观音传》用喃字和六八诗体来写的,共有786句,其内容即是讲述氏敬忍辱、慈悲的故事。
氏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与书生崇氏善士结合,成为一对幸福美满的夫妻。有一天晚上,书生崇氏善士看书累了,便伏在桌案上打盹,氏敬正在他身边缝补衣服,看见善士有一根逆长的胡子,便打算用剪刀来剪,没想到此时善士恰巧醒过来,以为氏敬欲谋杀他,大惊失色,立即呼喊起来。邻居们闻讯都跑来了,氏敬有口难辩,便被丈夫和乡邻们赶出了家门。氏敬不敢回娘家,只好到别的地方,男扮女装出家,改名为敬心。此寺院的村里,有一个少女,是村中富翁的女儿,名叫氏牟。她爱上了敬心,想嫁与敬心,但敬心一直拒绝。后来,氏牟背地里同自家的一个奴仆通奸,有孕后被发现,村民便叫氏牟来问罪。氏牟昧着良心说是与敬心通奸,敬心当然不承认,村民们就对她实行鞭打一百的惩罚。住持和尚怕有人为难敬心,就把她安置在寺院的三关外居住。不久氏牟生下来一个男孩,就交给敬心。敬心可怜无罪的孩子,便把他抚养长大,不知道受多少苦累,被人家笑骂。小孩会说话的时候,敬心的心力也枯竭了。临死时,她写了两封信,一封给父母、一封给善士,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此时村民才知道敬心是女子,从前经历过的事是蒙冤的。于是,村民与寺院给敬心举行超度法会。这时,在天空五色云中,如来佛祖显现法身,授记敬心为“观音菩萨”。氏敬的父母和善士收到来信之后,马上去找氏敬,并亲眼看到氏敬成为观音菩萨。善士非常后悔,也发愿出家。三年后成果,变成一只八哥,嘴里含着一串珠子。因此,越南佛教的观音菩萨造像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观音的身旁始终伴随着一只八哥。
二、《氏敬观音传》所反映出的越南佛教的忍辱、慈悲精神
《氏敬观音传》的主题之一是忍辱、忍耐、忍受,即在社会生活当中遇到任何逆境、麻烦和冤枉都要忍辱,并用真诚而又纯洁的心来对待,便能消除所有烦恼与冤枉。忍辱是大乘佛教“六度”之一,即帮助人们度脱生死苦海达到涅槃的境界。敬心因为修忍辱行,所以成为“观音菩萨”。越南的佛教特别强调这个“忍”字,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越南百姓、尤其是越南女性,往往非常能够忍辱负重。
《氏敬观音传》的主题之二就是慈悲、宽容、爱。敬心之所以能够忍辱负重,就因为她有无比宽容博大的心怀,对爱人、亲人、邻人乃至陌生人都有深厚的爱心与善心,也因此才能够做出故事中的种种善行。《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也就是说,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宣传慈悲观念是佛教的一个主张。
三、《氏敬观音传》所显示出的越南佛教典型的民间性特点
在越南,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就是,在佛教的诸佛、菩萨之中,观音菩萨是最受崇拜的。而在众多观音的故事和形象之中,观音氏敬最深入人心,因而也是流传最广的。这种现象揭示了越南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民间性高于哲学性。
回顾根源,佛教传到越南是跟着印度商人而来,没有皇家和官方的提携、倡导,直接跟本地的民间信仰文化融合,为后来佛教的传播打下了平民意识的基础。因此,越南佛教初期具有很深的民间信仰特征。中国的佛教虽然最初也是民间自然流传进入,但是正如僧道安所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其得以蓬勃兴起,与从南北朝时代到隋唐时代精英阶层和皇权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虽然后来越南长期受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佛教也不例外,但基本上还是留下了自己的民间性特点。这种区别从中越两国观音菩萨造像上也能看出些许端倪。两国的观音造像有很多类型,但总体来说,越南的观音菩萨造像风格是比较俭朴的,而中国的观音菩萨造像则相对华美。
《氏敬观音传》的故事虽然比较简单,但与当时百姓的生活接近,从故事里面可以看出百姓的愿望、梦想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广大人民厌恶统治者所发起的无意义的战争,为了一己之私,荼毒天下生灵,致使社会动乱,而嘴上却还在宣扬着儒家的纲常伦理。佛教植根于民间,关心民间疾苦,因此人们更愿意亲近怜悯众生、慈爱众生的佛教,让佛教帮助他们安顿心灵、抚慰创伤,希望佛教可以帮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获得极乐幸福。
四、《氏敬观音传》所表现出的越南母性文化的特点
氏敬观音是越南土生土长的观音,她的身世包括成道前的履历,如家庭、诞生、修习、形象、成长以至最终成道,都带着越南民族母性文化的典型特点。
越南是水稻文化的国家,水稻文化传统中包含有强烈的母性文化特点。越南早就有供奉母神的信仰。因为历史上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关系,越南民族希望五谷丰登,农作物繁衍茂盛、茁壮成长,所以他们想到的第一个供奉人物就是母亲,就是代表生命的缔造和延续的女性。这是人类最原初、最简单的想法。因此,越南供奉的女神大部分都是母神,是已经结婚生子的女人,而不是像世界上其它一些宗教那样崇尚神圣、纯洁的处女。也就是说,越南的女性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母性文化。
五、《氏敬观音传》所折射出的儒道关系及越南宗教文化的特点
《氏敬观音传》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没有具体的地名,似乎任何地方都可以,它代表了当时越南农村平民百姓的生活。氏敬的冤枉可能是常见的事情,因为当时社会是重儒轻佛的社会。在故事中,氏敬被丈夫误解而不能辩白,离夫家出走而不敢回娘家,氏牟私通家仆事败后不堪精神重负,这些都反映出儒家的等级伦理纲常所容易引发的种种问题。而在儒教社会所造成的痛苦,来到佛门面前就可以辨明、解脱。此故事证明佛教对人的宽容,佛教当成为人们的精神依靠,解脱之道。
再者,《氏敬观音传》还有更深的一个意义:人们可以遵循佛教的教理教义行为做事,而不需要出世,虽然修佛道,也仍然可以做好“孝”、“仁”这一类儒家所倡导的、日常人伦的责任。这里,佛教不反抗儒教的原则,具有灵活的存在方式。这就体现越南民族心灵文化的一个特点:多元宗教。越南总是融合各个宗教,一起共存,而不搞一家独尊。也因此,越南人不过分重视某个宗教。人们以宗教哲理为处世方式,并不太讲究门户派系的分别,并不以宗教为人生目的。
不仅仅儒佛关系是这样,佛教进入越南之后,也不断接触、融合于本地信仰。以越南四法寺为例,其象征的其实是民间祠庙祭祀的四位自然神灵(四法信仰)——云、雨、雷、电。越南寺庙的建筑是前佛后神,寺庙同时祭祀神灵、城隍土地及民族英雄等。同时,佛道儒三道结合在李代合法化,得到了公开承认。因为佛教有融合性和调和性,所以越南佛教已成为了民族的传统信仰。佛道儒三道合流是所谓“殊途而同归”。儒教的实现致力于善途,即从道德行为达到真与美的统一。道教的实现致力于美途,即从心理艺术达到善与真的统一。佛教的实现致力于智慧解脱之途,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很多年来,在越南人的信仰中,在寺庙皆有三道祖师:释迦牟尼佛在中间,老子在左边,孔子在右边。这是越南的三道精神“三为一”实质的体现。
总之,《氏敬观音传》的故事以及由此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越南观音菩萨,蕴含了深厚的越南文化特点,它就像一个浓缩、抽象出来的象征性符号,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越南佛教文化、历史上的儒佛关系、越南宗教文化、越南母性文化的诸多特点。
(责任编辑杜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