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东瑜伽教发奏科仪研究

2010-09-29李志鸿

世界宗教文化 2010年4期
关键词:诸神闽东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以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为主,以发奏科仪为中心,指出民间的“瑜伽教”科仪,融合了佛、道教的仪式传统。发奏科仪,体现出了民间仪式的融合性,以及民间道派独特的祖师信仰。在民众的民俗生活中,正统佛、道教在转化之后,得到了延续。

关键词:瑜伽教发奏科仪宋元新道法

作者简介:李志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流传于民间的“瑜伽教”,融合了佛、道教的科仪传统。该派法师以云游的方式活跃于乡土社会,为民众提供驱邪、度亡等宗教服务,成为民间社会的“仪式专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汉学界对宋元新道法以及当代东南部民间道坛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发现,“红头”、“乌头”、“大法事”、“小法事”、“吉祥”、“不吉祥”、“佛教”、“释教”、“道教”、“文科”、“武科”等语汇,都无法对复杂而又多样的民间道坛仪式作出合理的分类。事实上,民间科仪具有极强的融合性,这种融合性体现在:民间道坛不仅吸收了传统的佛、道科仪形式,更深受各地民间信仰的影响。因此,要明确的对民间道坛科仪进行分类并非易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具体的科仪类型出发,对民间道坛仪式进行细部的解读,借以揭示民间道坛与佛、道教传统的关联,以及仪式的宗教内涵与社会意义,也许是值得学界尝试的研究路径。本文将以闽东瑜伽教的“发奏”科仪为例,尝试分析这一民间仪式的道教渊源,神灵谱系的融合性,以及民间道派所独特的祖师信仰。

一、道教发奏科仪溯源

发奏科仪,在道经中称为“发奏”或曰“发正奏”,该仪式始于两宋时期的道教天心派。在当代民间道坛,发奏科仪往往又被称为“请神”仪式,其主旨在于命召诸神、祈请祖师、关发文牒,上达天听,以助行法。《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九《精思篇》之《发奏》载:

古仪无关告土地,便外坛宿启。后世增修为文,止是启告。寻置文牒,复有行法而居师位者。又加以印诀符咒,命召土地诸神。盖出于《天心正法》。今遂为成规。既坐,命诸神,皆须如法文,变神掐诀,方可施行用。考详著于篇首云。

显然,先前的道教斋醮仪式并没有“关告土地”的仪节,仅仅是于“外坛宿启”,虽然随后在文辞上也有所增加,但也仅仅是行启告之义而已。宿启,是斋仪在正式举行之前,道士斋洁忏悔,礼拜十方,启告斋事目的的仪式。《灵宝玉鉴》卷一三日:“宿启者,正斋前一日,取吉时,建坛设席,补职说戒,宣科励众,关闻三界,即是启告之夕,非正斋行道之日也。”然而,自从天心正法出现之后,“关告土地”,“命召土地诸神”也随之登场。所谓“关告土地”即是行法法师居师位,以印诀符咒为手段,置以文牒存召土地申奏官属,用以发引遣表。这一“关告土地”的仪式其具体的程序为:行法法师存变自身如天师,存召土地诸神,存三光正无令土地诸神申奏上天。

对于“发奏”仪式,在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中也有所记载。在金允中看来,在杜光庭原有的斋科法式中并无发奏(或日发正奏)仪节,其法乃是当时世法所新出,且已经广泛流传开来。金允中所记载的“关发正奏文字”、“请牒”都与前述《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九《精思篇》之《发奏》内容相同。可以肯定,两宋以后,天心正法的发奏仪式业已成为道教斋醮仪式的主流。《道法会元》卷二百六十八《泰玄酆都黑律仪格》载《发奏律格》,指出行发奏仪式必须心怀虔诚,除却杂念,且须规范文字。清代雍正年间,山西介休县下站村玉虚宫传的科仪书,其发奏仪式甚至分为清醮发奏科仪和亡醮发奏科仪两大类。可见,发奏仪式在元、明清时代影响颇大。

二、闽东瑜伽教“顺利法坛”发奏科仪

闽东Z县法师分文武两科,武科为间山派,在家设坛供奉间山法主,俗称“武科法师”、“虺司”,在民间从事镇惊、招魂、赶鬼、驱邪的活动,做法事时,头系灵冠贴,身穿褐色灵裙,赤脚,口吹“龙角”,手挥“灵针”。文科为广福寺蔡法敦法师在柘洋传授四处道士坛,秉“释迦如来遗教”,在民间被邀举行诵经建醮科事,为祈福许愿及超度亡魂等活动,俗称“瑜伽教”、“瑜伽师”、“文科道士”、“道师”。

闽东瑜伽教“顺利法坛”,其发奏仪式所用文书篇幅巨大。2004年8月3日笔者参与了闽东z县瑜伽教“顺利法坛”在城关马仙庙举行的迎仙发奏仪式。仪式于晚上21点开始。据“顺利法坛”嘉庆十四年抄本《迎仙疏沿途歌》载:“首夜发奏,次日大疏”。显然,夜晚举行发奏仪式有着久远的历史。发奏仪式前需布置道场,设置神坛。“顺利法坛”在马仙庙所设神坛为四重结构。神坛分“内坛”、“外坛”。内坛最里层为佛界,张挂如来、观音、弥勒神像;中层供奉马氏真仙;外层为法师法坛,供奉祖师像、雷令等。外坛为奏章台,张挂符使神图。此与金允中所说大体一致:“发正奏:斋期以届,则舒坛立纂,铺列道场,敷陈六幕,内外整备,关发正奏文字,诣师幕序立,暂设像列位耳。”

发奏仪式举行之前,法师必须依据本次醮仪的天数来拟定文疏的内容,该文疏的拟定十分慎重,往往必须经过斋主的认可。大型醮仪上的发奏仪式,俗称“大发奏”,所用文疏有“七函八牒”和“九函十二牒”之分。两相比较,“九函十二牒”比“七函八牒”所请神灵更为繁复,仪式亦更为隆重。2004年8月3日晚举行的发奏仪式所用文书为“九函十二牒”。仪式开始后,法师需净坛,发奏,念疏文,请符使,发符使状。此后,法师在奏章台前变神召请符使递传文书,法师诵经,以禹步行走绕坛,领福首敬香、茶、果等。礼毕,将“九函十二牒”文书在庙外焚化。此程序,与前引金允中之说又大体相当。

三、闽东瑜伽教发奏科仪的神灵谱

正是通过发奏仪式,瑜伽教法师完成了上、中、下“三界”神灵的召请。正如金允中所云:“典仪将肃,斋事届期,敢凭奏申之文移,用告阴阳之主宰,上闻斋悃,普达哀衷,恭望曲赐,矜怜俯垂。”同时,法师也以象征的方式实现了对民间祭祀诸神的吸纳。以发奏科仪所发文书“九函十二牒”为例,其所塑造的神灵谱系,融合佛、道、民间诸神,颇具融合性。

其中,九函为:奏昊天金阙宫,昊天金阙至尊玉皇高上帝玉陛前;奏兜率陀天宫,大圣灵山教主释迦牟尼文佛金莲座下;奏三清上圣官,大圣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大天尊莲座;奏圆通水月宫,大圣香山教主灵感观世音文佛金莲座下;奏三元栲较宫,玉封太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玉陛下;奏灵岩宝洞宫,敕封广惠灵泽懿正感应马氏大德天仙菩萨几前;奏徐龙洞主宫,徐龙洞主徐八宫徐九公徐十五公使者几前;奏药师教主宫,药师教主几前;奏武当山上宫。

十二牒为:申侯缪真人宫,石柱山中侯缪二位真人几前;申卢马相公宫,灵通舍人左右牙前卢马二位相公几前;申叶大元帅宫,东海乘云叶大都帅几前;申五海龙王宫,五海龙王行雨仙宫;牒五坛教主前,徽州金阙殿天下正神上安宫五显灵官大帝;牒宁都城皇前,显佑伯尊神牒通天圣母宫,奶娘宫(临水宫)陈靖姑夫人;牒紫荆山上宫,东峰境亭坪显圣侯王前;牒辅元开化宫,东峰境新厝下文昌司禄帝君,魁星君;牒本庙随仙土地郑渺师公前;牒本庙东厨司命前;牒当境地主前:(牒)各

猜你喜欢

诸神闽东法师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哈萨克族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浅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闽东扶贫开发的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诸神”欢聚
马克思主义在闽东的早期传播及影响
“诸神”的黄昏与“华人之光”
浅谈闽东畲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法师削皮
不见悲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