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发探讨
——以《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为例

2010-09-29伍新蕾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生产性旅行社实训

张 颖,伍新蕾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东河源 517000)

基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发探讨
——以《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为例

张 颖1,伍新蕾2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东河源 517000)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满足了实战式教学的要求,使课程的建构具备了与行业完全接轨的条件。结合旅行社计调人员岗位要求,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旅行社计调业务》进行解构与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教学项目,依托校内旅行社创新课程实训体系,为培养旅游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生产性实训;课程开发;探讨;旅行社计调业务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近年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院与河源万绿湖旅行社合作,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万绿湖旅行社大学城营业部,为践行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以“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的开发为例,探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课程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1 课程性质与作用

“旅行社计调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课程体系是在人才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近十家实习基地充分论证,并对人才需求及旅游企业的岗位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的支撑能力而确定的。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万绿湖旅行社大学城营业部,学生可以在校内旅行社营业部内熟悉该计调岗位的操作环境,扎实地学习岗位专业知识,掌握岗位技能。因为校内旅行社拥有真实的企业环境,其课程实训内容完全按计调人员顶岗操作的要求进行,并将“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可以完全做到“做中学”。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计调操作过程及岗位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旅行社组团型、接待型、专线型、散客型计调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旅游行业信息处理能力等技能基础。

2 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对应旅行社计调岗位,旨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旅行社产品计划与调度的岗位专用能力,拓展学生旅游行业信息处理及管理服务的通用能力,同时又为专业后续课程奠定基础。课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要求如下:

2.1 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能运用计调业务基本操作能力完成旅行社计划与调度各项工作:①能流畅地进行旅行社前台收客,推广旅游产品;②能与饭店、车队、餐饮、景区、定点商店及保险公司进行旅游产品信息沟通;③能与同行建立与维护旅游产品供应关系网,进行采购与谈价;④能协助业务人员进行谈团,具备团队计划操作能力;⑤能根据需求,进行团队计划的编制、接收、发送、确认、更改、归档;⑥能完整地实施团队质量监控;⑦能对旅游行程进行合理管理:导游管理、内部计价、对外报价、团队核算;⑧能根据旅行社要求,进行游客档案管理、客户反馈、团队统计。

2.2 知识目标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团队策划与管理、采购等常识:①了解前台收客的规范流程,服务礼仪;②掌握团队策划与管理内涵、要求及方法;③掌握团队审核与发送理论与方法;④掌握订房订车订餐订票等采购常识;⑤了解保险与签证分类、导游规范管理知识;⑥掌握地接业务、组团安排的基本程序;⑦掌握派团与盯团最新运作趋势;⑧理解突发事件处理流程;⑨掌握团队结算分类、程序及方法;⑩掌握团队档案管理的内涵与要求。

2.3 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①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②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服务心理素质;③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④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责任良知。

3 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旅游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旅行社计调工作项目设置的,以综合贯穿项目驱动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旅行社计调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考试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部分要求。

图1 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设计概貌

课程设计采用实战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万绿湖旅行社大学城营业部为平台,依托旅行社管理软件,以学院教师旅游考察团产品的计划与调度为载体,贯穿于课程体系中,设立了营业部前台接待、旅游产品开发与采购、地接计价与报价、团队行程设计与安排、团队变更与质量监控、团队费用审核与结算、团队档案管理与反馈等7个子项目,相应设置了订房、订车、订餐、订票等25个训练任务驱动课程项目化教学,训练学生旅行社综合计调业务能力。

4 课程特色与创新

4.1 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

课程以岗位调研为基础,与行业专家共同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确定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形成了具体工作任务,设计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过程,在具体的任务中,说明任务对象、工作方法与组织、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等,实行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突出了工学结合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4.2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创立“实战式教学模式”

课程主要以“项目导向”、“情境教学”为主,重点采用“校内实战式教学、校外实践演练”的模式;同时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依托校内旅行社业务资源,将“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业务实战”、“信息平台演练”、“手册制作、“案例分析”、“岗位角色扮演”、“团队拓展训练”等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的计调业务技能。

①业务实战的运用

根据对校内旅行社计调工作任务的分工,确定近期的工作任务,课程开始前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工作步骤,确定每个工作任务的知识点,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制作标准团队计划。该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计调业务综合能力有较好效果。

②信息平台演练

根据学生的任务分工,结合游客的需求,演练团队报价、票务信息、同行拼团业务工作过程。

③手册制作

根据需求,制作河源景点、餐饮、酒店、定点商品一览表。该方法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训练学生搜集整理、归纳、提炼各种信息的能力。

④案例分析

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个案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及从中应吸取的教训。

⑤岗位角色扮演

根据工作任务,创设各种计调情境细分,让学生扮演多重角色(省内游计调、国内游计调、票务计调、前台计调等),设计各种训练场景,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计调人员各岗位工作流程,体验实际工作岗位的带来的挑战,增强职业意识。

⑥团队拓展训练

以校内旅行社为依托,设计大型接待活动的计调策划,如千车万人游河源源活动,学生扮演计调团队中的不同角色,共同编排、集体运作,师生共同打分。目的:一是延伸职业技能训练的空间;二是共同编排团队计划,团队得分,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三是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潜能、培养自己的综合技能,塑造良好的形象,灵活应用其他教学方法。

4.3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行业对接

与行业对接,校企双向互动,教学过程与省内旅行社专职计调沟通。同时,依托校内旅行社平台、旅行社管理软件信息平台、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系统等,全面收集分析行业最新信息、学习扎实操作技能,使学生的就业方向与行业需求对接。

5 结论

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课程经过充分的行业调研,在总结多年教学及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旅行社计调业务实训(实践)教学方法,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式教学与分岗实战训练教学方法、并将课程与旅行社管理软件应用平台相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除了使学生充分掌握计调操作岗位规范技能外,课程中还贯彻“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的职业素养教育理念,让人文素质训练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谭欣,鞠红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28).

[3] 姬中英,梁世翔,浦震寰.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开发[J].物流技术,2009 (10):154.

[4] 郑冠群,路勇.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9(06):101.

责任编辑:之 者

G712

A

1671-8275(2010)02-0056-02

2010-03-17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经管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 GDGZ09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张颖(1983-),男,广东兴宁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中级导游。研究方向: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2.伍新蕾(1984-),女,湖北荆门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服务质量管理。

猜你喜欢

生产性旅行社实训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分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