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法
2010-09-27沈一新
沈一新
(西南交通大学 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所占的比重与阅读相当,但该部分学生的得分却远不如人意。在教学中,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然而,学生普遍存在投入大,收效小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听不懂长句,不能准确理解段落材料的主旨及含义,反映到四、六级考试中,就是复合式听写部分失分严重。显然,仅靠大量输入听力材料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近年来,语块这个概念为众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所关注。语块聚合力及其整体快速提取特性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对语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我国,语块的研究主要重在讨论语块的分类、功能及语块教学对语言输出能力的促进作用,如写作和口语能力方面,但很少有论及语块对语言输入能力如听力、阅读方面的影响。为研究语块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借以探求提高学生四级考试中复合式听写部分的成绩的有效途径,笔者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
一、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语块,也被叫做预制语块、词汇短语、词块、程式词汇等。该术语首先是由Becker于1976年提出,随后,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和探讨语块的定义、分类及语言学意义。简单地说,语块就是以整体形式存储记忆,以整体提取使用的一串词,一般出现率比较高,形式和意义较固定。Lew is(1997)将词块分为四类:多词词汇、高频搭配组合、固定表达和半固定表达。
依据Lew is的语块分类,笔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材料中语块进行了分析。以2009年6月的六级听力为例,在八个单词填空中,有六个与其相邻单词构成了语块,如 mother tongue/o fficial language/the function of adm inistration/the spread of/feel disadvantaged/have com petence in。再分析三个长句填空:
44.Come to understand how it is used as a symbol of both individu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nnection.
45.Infants born into English-speaking communities acquire their language before they learn to use folksand knives.
46.You are encourage to develop your own individual responses to various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显然,以上三个句子均包含了相当多的语块,并且多由多词词汇组成,辅以一定的句架结构,即半固定表达。由此看来,语块是复合式听写考察的重点。
二、语块法训练复合式听写的优势
从听力理解的角度来看,Anderson(1995)认为听力理解包含感知、分析和整合三个过程。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听懂一段材料,意味着要对该材料进行三个层面的语言加工,而复合式听写要求听者在理解的同时还要输出信息。在限时的听力测试条件下,这要求听者不仅要理解内容,而且要尽可能地缩短语言加工的时间。
语块的整体性决定了其具有减少语言处理时间的特点。研究表明,母语使用者之所以能流利地听懂和表达含有多个单词的复杂句子就在于母语使用者的大脑中储存了大量的语块而不是单个的单词。外语学习者如果能长期记忆和操练语块,增大大脑中的语块储备,就可以在听力过程中提高理解的速度,同时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并且能够在复合式听写中有效避免一些拼写和语法错误。
三、实验过程
笔者以本校非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学生为实验样本,实验班50人,实施语块法听力教学;控制班51人,进行常规性的听力教学。
实验意在回答以下问题:语块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复合式听写水平的提高。
实验教学进行前,对两个班的四、六级考试状况进行了统计,学生均通过了四级考试,准备学期末参加六级,说明两个班在英语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为了评估两班的听力水平,笔者从外研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710分快速突破》上抽选了一道复合式听写试题作为前测试题,满分10分。表1为两班成绩的数据分析。
表1 实验前两班复合式听写成绩及t检验
笔者采用SPSS 16.0对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两班的听力水平无显著差异(Sig.(2-tailed)>0.05).
在为期一学期的实验中,两个班均在每周上一节听力课,由笔者自己执教。实验过程中,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安排一样,教学进度相同,使用材料相同。不同的是在实验班,听力教学的内容增加了语块学习这一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向学生介绍语块及其对提高听力理解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块的兴趣和信心。
2.选用听力教材的几段听力文本,教学生识别语块,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
3.每单元的听力练习之前,教师先提取出主要的语块,训练学生听写,辅以含有诸多语块的句子听写。在此基础上再完成各种听力任务。
4.听后要求学生熟背所听语块,鼓励学生将语块法融入到语言的其他方面的学习。
教学实验结束之后,笔者对两班的学生再次进行一道复合式听写的测试,试题与前测一样,选自同一本书。表2为实验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复合式听写得分的数据分析。
表2 实验后两班复合式听写成绩及t检验
该表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Sig.(2-tailed)<0.05),即实验班的复合式听写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
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各班分别进行了实验前后的数据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表3、表4):
表3 实验班前测后测分项平均分比对
表4 控制班前测后测分项平均分比对
从上面两个表看,实验班后测比前测提高了2.25分,而控制组只提高了0.804分,明显少于实验组。而分析单词与句子得分,则发现差异只存在于句子听写部分,而单词部分两班成绩相当。
四、分析与讨论
由上述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班在进行了语块法教学后,复合式听写成绩与控制班有了显著性的差异,实验班复合式听写成绩比控制班提高的幅度大得多,突出表现在句子听写上,而单词部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语块法在听力教学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复合式听写能力,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句子听写部分,而在单词听写方面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笔者分析了学生的答题后发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单词部分学生失分主要在拼写错误,与语块的习得无直接关系。
该实验结果表明在听力教学中融入语块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句子层面的理解,从而得出,大量地积累语块对有效提高学生的篇章类听力水平会有很大帮助。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往的“灌入式”的机械训练方式,以听力内容为框架,指导学生先认识语块,消化语块,再进行听力训练。久而久之,日渐内化的语块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处理的效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但面对涵盖面极广的听力材料,教师该引导学生掌握哪些语块,如何改进这些方面的教学效果,这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语块法训练学生听力对提高四、六级考试中复合式听写部分的成绩有直接成效。笔者认为语块法不仅可以运用在听力教学中,而且可以推广到语言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语块与词汇教学、语块与阅读教学以及语块法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都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
[1]Anderson,J.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 lications.New York:Freeman,1995.
[2]Lewis,M.(1993).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 ard .London:Language Teaching Pub lications.
[3]Nattinger,J.R.&J.S.DeCarrico.(1992).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Learning.Ox 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Wray,A.(1992).Formu 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Ox 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5]丁言仁,戚焱.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49-53.
[6]段士平.国内二语语块教学研究述评 [J].中国外语,2008,(7):63-74.
[7]王立非,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