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现状与延伸策略分析*

2010-09-26聂规划杨琦峰

关键词:非金属矿链式价值链

宋 平,张 燕,聂规划,杨琦峰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中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现状与延伸策略分析*

宋 平,张 燕,聂规划,杨琦峰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分析了非金属矿产业链和价值链短,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运用产业价值链理论以及产业链形成的蛛网模型分析其原因,并论证了非金属矿产业链、价值链、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关系,提出了我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策略。

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集群效应;链式效应;产业价值链延伸

一、引 言

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背后所蕴藏的价值组织及创造的结构形式,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其中价值链兼有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1]。张耀辉提出产业链是从自然资源到消费品之间的产业层次,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2]。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是开发、生产、营销和向顾客交付产品与劳务所形成的一系列作业的价值[3]。

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是指从原矿到消费品之间的产业层次(即非金属矿产业链),以及非金属矿从开发、生产、营销和向顾客交付产品与劳务所形成的一系列作业的价值(即非金属矿价值链)的融合,以及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指在非金属矿产业为核心由关联度较高的众多企业在地理空间的集群效应。其链式效应以及构成产业价值链与上下游企业有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的链条的关系。

迄今,中国已探明储量的91种非金属矿,涵盖了冶金辅料、化工原料、建材原料和其他非金属矿品种。由于技术进步和材料结构的多元化,非金属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非金属矿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郑水林运用实际数据分析了中国非金属矿工业现状,从加工技术等方面分析了非金属加工的技术现状,并根据现代高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探讨了非金属矿加工业的发展趋势[4]。胡勤运用SWOT分析方法,引入竞争战略模型,提出了中国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战略[5]。胡勤还提出循环经济是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的出路[6]。万朴提出建立对非金属矿的产业环境的评价机制[7]。苏德辰分析了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面临的矿产资源相对匮乏,环境问题突出,以及技术落后,贸易秩序混乱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8]。闻辂论证了非金属矿业的全球化就是非金属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在全球的优化配置的问题[9]。他们的这些研究,为我国非金属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而,从产业价值链这一角度研究中国非金属矿产业的发展,能更深层次地挖掘中国非金属矿产业链以及价值链的延伸空间。本文将剖析中国非金属矿产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以及其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我国基本国情为立足点,探讨中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策略。

二、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现状分析

中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是由非金属矿空间链、非金属矿供需链、非金属矿企业链及非金属矿价值链组成的四面体,其中非金属矿空间链、非金属矿供需链、非金属矿企业链属于非金属矿产业链范畴。同时,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兼有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具体来说,集群效应表现为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新企业的出现,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打造“区位品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链式效应表现为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专业分工协作。可见,我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及价值链兼有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见图1。

图1 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及其集群效应与链式效应

(一)产业链分析

中国非金属矿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金属矿产品仍以原料采掘和初加工产品为主,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技术含量较高的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偏小(约占20%~30%),不能满足国内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要求。二是非金属矿区不集中,非金属矿企业生产规模小,多为小型矿山企业,各企业关联程度低,没有形成重点非金属矿种的产业集中。三是非金属矿的应用领域广,加工工艺千差万别,技术指标要求复杂。有些应用领域要求对矿物进行较深度的加工,如微电子工业应用的胶体石墨,密封材料用的膨胀石墨等。这些加工涉及粉碎、分级、提纯、改性、煅烧以及矿物材料制备等技术,国内粉碎分级设备,特别是超细粉碎和精细分级设备在生产能力大型化,产品质量精细化,过程控制智能化以及磨损控制和设备稳定性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四是部分非金属矿产品总量供给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近年来,重晶石、石墨、滑石、膨润土、高岭土、硅灰石等矿产品生产总量大于需求,造成一些产品积压,而一些需要非金属矿物表面改性工艺和配方技术的质优品种、精细产品供不应求。如:在工程塑料中应用的针状硅灰石、滑石、云母等。见图2。

图2 产业链形成的蛛网模型[10]

由图2的产业链形成的蛛网膜型可知:非金属矿产业的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程度,直接决定非金属矿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3>B2>B1表示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原点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也无产业链的初始状态。C1点意味着社会分工是市场交易的起点,也是非金属矿产业链的起点。社会分工C1的存在促进了市场交易程度A1的产生,在A1作用下,需要B1的产业链形式与它对接。B1这种产业链形式的产生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就从C1演化到C2。相应地,在C2的作用下市场交易程度从A1发展到A2,A2又促进了产业链形式从B1发展到B2。B2促使C2发展到C3,C3又促使A2发展到A3,A3又促使产业链从B2发展到B3,如此周而复始,使产业链不断形成发展。

目前,中国非金属矿产业链的发展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非金属矿产业整体规模小,研发人员分散,研发水平不高,生产模式简单,社会分工简单,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非金属矿行业公司;在进出口贸易中,产品价格的“高进低出”,严重影响了非金属矿产品的市场交易程度。非金属产业的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程度不能有效地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产业链的发展程度无法加深,最终阻碍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二)价值链分析

中国大量生产鳞片石墨、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粉、菱镁石、重晶石、硅砂、硅藻土等非金属矿物粉体初产品,这些初产品几乎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中国深加工技术不够成熟,使得此类产品必须依靠出口后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在进出口贸易中,这些非金属矿物粉体初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与国外产品相比,中国初产品出口价格低,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产品价格呈现“低出高进”,产生的价值入不敷出。见表1。

表1 2006年主要非金属矿产品进出口价格比较[5]

显然,非金属矿产业链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其价值链的发展程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非金属矿的深加工程度不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下。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落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如中国引进日本石墨乳生产线后,开发出200多种产品,而国外则多达1 400余种;中国能生产硅藻土几十种,而国外则达500多种。第二,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与技术水平低密切相关。非金属行业人均产值明显低于全国矿业人均产值。较国外相比,更显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第三,中国非金属矿加工技术在提纯技术、超细粉碎技术等方面仍较为落后。国外在精细提纯技术方面不断开发应用了许多新工艺技术及设备。如南非开发的石墨分选新技术,可实现在无过滤的条件下生产出超级品位的石墨片,可有效地分离石墨片,同时对石墨片本身几乎无损害。第四,技术成果工程化中还存在着缺少对非金属矿加工技术及加工设备的系统化开发、集成研究;非金属矿技术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的平台少;重视单个矿种的特性开发利用,忽略了共性技术的系统研究;大型专用加工设备及成套装备的缺乏制约了技术成果的工程化转化,非金属矿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总体经济效益低等等问题。

(三)产业价值链集群效应分析

在以非金属矿产业为核心的领域中,由关联度较高的众多非金属矿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就产生了企业在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上集聚的现象。该产业价值链上企业的集聚向上延伸到原材料的供应商;向下延伸到产品的营销网络和顾客;横向扩张到互补产品的生产商及通过技术或由共同投入联系起来的相关企业,同时集群内还包括政府和多功能公共机构的参与。中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表现为:企业成本降低不明显,关联程度高的非金属矿企业没有形成规模化,致使生产和加工环节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成本下降不明显;新企业较少,非金属矿企业的效益不太高,难以吸引新企业的加盟;企业创新意识缺乏,非金属矿企业没有规模化,人力、物力等资源没有得到整合,致使企业缺乏技术、管理方法等一系列的创新;没有形成区位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的集群停留在向上、向下延伸,横向延伸由于矿区地理位置分散、研发人员分散以及国家没有足够重视,而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此外,集群内企业间的非契约“信任与合作”在面对外来竞争时,也尚未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四)产业价值链链式效应分析

中国非金属矿产业的链式效应现状主要体现为:技术提高缓慢,非金属矿企业没有规模化,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提高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缺乏物质基础;专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技术缓慢革新,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不高。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抑制了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只有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供给、生产、销售、服务都处于良性循环,才能够平稳地运行。目前,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不能提供及时和充足的供给,导致上游企业或者下游企业不能正常运转。

三、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延伸策略

(一)整合资源,延伸矿产业链

要实现非金属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必须扶持打造业内领军的大中型企业,实现非金属矿产业规模化。通过资产的兼并和重组,整顿规范小型矿山企业,加快非金属矿工业的各主要矿种的生产能力向大企业集中的步伐,进一步提高重点非金属矿种的产业集中度;通过集中人力资源,推出非金属矿品牌产品,即集中研发人员,采用高新技术加工产品,及时形成前瞻性的研究报告,对产品技术标准化,最终形成行业标准,引领产业的发展。同时,建立国家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储备组织领导机构,尽早开展对重点矿产,如滑石、萤石、晶质石墨等的储备试点。

(二)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价值链

非金属矿物资源有限,不可再生,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发展非金属矿深加工是对原料潜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许多非金属矿的物理化学特性,经深加工后,其性能将会发生质的改变,某些特性将得到显著的提高。针对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和环保产业的需求,大力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延伸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如新能源、信息等技术领域应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子信息设备的涂层材料等用于油污吸附,重金属离子吸收,污水,废气净化,垃圾填埋,防止核辐射及核废料处理等方面的非金属矿物环境保护功能材料。

(三)加大国家对非金属矿产业的扶持力度,以提升群集效应

非金属矿产业是一个不及金属矿产业地位显著却又必不可少的朝阳产业,今后它将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武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表明,非金属矿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的作用巨大。为了确保非金属矿产业尽快成为中国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国家必须给予非金属矿产业全方位地的支持,包括实行产业倾斜政策,更加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法律保障。如,“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高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就是针对中国非金属矿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已有技术和产业的基础上,集全国同行业之力,对高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的通用加工技术、精细加工技术、功能化新技术等,进行重点攻关,以提升中国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主要产品的迫切需求。

(四)大力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以提升链式效应

应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立“中国非金属矿信息资源库”,将以电气石和膨润土为代表的探明储量矿物的基础信息和应用信息收集到信息系统中,通过聚集专家进行高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如新能源领域应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子信息设备的涂层材料等,精细化工领域应用的新型吸附材料等,以提升链式效应。

(五)健全政策与法律法规,保障非金属矿产业的良好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非金属矿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延伸的保障。国家应制定有关政策,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和开采等违法行为,杜绝矿山设计能力的超负荷生产;关闭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矿山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以提高矿山布局的合理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

四、结 语

在中国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本文运用产业价值链相关理论,分析中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中产业链、价值链及其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方面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产业链、价值链短以及集群效应、链式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剖析其原因,提出了如下符合我国国情的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延伸策略:第一,整合各种资源,扩大非金属矿产业规模延伸非金属矿产业链;第二,发展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创新其生产运作模式,延伸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第三,加大国家对非金属矿产业的扶持力度,确保非金属矿产业尽快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凸显集群效应;第四,针对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和环保产业的需求,大力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非金属矿产品以确保产业价值链的良性循环,凸显链式效应。

[1] 陈柳钦.产业价值链: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J].经济研究,2007(2):78-79.

[2] 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高新技术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09-111.

[3] 波特 迈克尔.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 郑水林.中国非金属矿加工业发展现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3):3-7.

[5] 胡 勤,周 伟.试论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发展战略[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1):3-5.

[6] 胡 勤.循环经济与非金属矿工业发展[J].中国建材,2008(3):7-10.

[7] 万 朴.非金属矿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7(2):7-9.

[8] 苏德辰,王 维.中国非金属矿工业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矿业,2003(10):3-5.

[9] 闻 辂.非金属矿业全球化[N].中国矿业报,2003-10-12(20).

[10] 吴金明,邵 昶.产业链的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38.

(责任编辑 易 民)

Analysis of China Non-metallic Mineral Industry Value Chain Status and Extending Strategies

SONG Ping,ZHANG Yan,NIE Gui-hua,YANG Qi-feng
(SchoolofEconomics,WHUT,Wuhan430070,Hubei,China)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on-metallic mineral industry chain and value chain shortage,and clustering effect and chaining effect of its value chain obscurity.It also involves the analyses of each origin with the industry value chain theory and cobweb model formed by industrial chain,and demonstrates the advancing and interlocking relationship among non-metallic mineral industry chain,value chain,clustering effect and chaining effect,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extending non-metallic mineral industry value chain.

non-metallic mineral industry value chain;clustering effect;chaining effect;industry value chain extending

F420

: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0.05.011

2010-02-20

宋 平(1967-),女,湖北省恩施市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管理与政策、项目融资与管理研究;张 燕(1985-),女,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金融管理与政策、项目融资与管理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E60B00)之课题九(2008BAE60B09)

猜你喜欢

非金属矿链式价值链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线性表成组链式存储结构研究
非金属矿物的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上海全链式布局电影产业显成效
链式咨询看浙江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