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行的人生 并肩的巨匠

2010-09-25陈春萌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尤金

陈春萌

[摘要] 本文通过对尤金·奥尼尔与威廉·福克纳的相似经历与性格、作品中相近的主题与意象及同样新颖的写作手法的比较,得出奥尼尔对于福克纳产生了形成性与创造性两方面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并进而讨论了比较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威廉·福克纳比较研究

提起尤金·奥尼尔会使我们联想到欧洲的戏剧大师斯特林堡、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哲学家尼采、弗洛伊德和荣格,奥尼尔从这些戏剧家和哲学家身上受益匪浅。人们也一直把威廉·福克纳与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哈代或美国西南部幽默作家相比,他们的小说作品中出现了很多不可忽视的相似之处。那么为什么在这篇论文中,威廉·福克纳与尤金·奥尼尔被摆在了一起呢?尽管一个被称为美国的戏剧之父,另一个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却很少有作品将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讨论。这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评论家习惯于将小说家和戏剧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然而即使粗略的对两人的作品进行一下回顾,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这种相似之处绝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一种偶然。

福克纳在他刚刚开始从事写作的时候,就曾在他的一篇早期发表的文章中表示了对于奥尼尔善于运用语言和方言的才能的赞赏,称他是“一个在美国戏剧舞台上无所不能的人”。我们有证据表明,也有理由相信:尤金·奥尼尔,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对于这位南部小说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奥尼尔对于福克纳的影响可以被归纳为两个方面:形成性的与创造性的。第一种,是在一个艺术家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来帮助形成他的思想与技巧,一般可以说是发展的过程。第二种,创造性的影响,可以产生融合与发展。这一类影响融入了被影响者的思维过程及创造性表达,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与作者的作品和想法紧密地缠绕在一起,以被改变了的形式再现。所以说,这样的影响很难查明它的来源。但是,如果我们将《八月之光》与《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押沙龙,押沙龙!》与《悲悼》对照细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福克纳将奥尼尔的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原题材,然后以自己的视角加以小说化的改变。这样的转化还出现在《我弥留之际》和《圣殿》中,福克纳在这两部小说中使用的形式和许多技巧很明显是受了表现主义戏剧,特别是受了《琼斯皇帝》的影响。而《喧哗与骚动》也留下了《奇异的插曲》中的意识流技巧的清晰的烙印。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从奥尼尔对于福克纳的影响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为什么福克纳单单对于奥尼尔的写作主题,技巧,甚至人物情有独钟?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篇论文也存在一个逆向的研究,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研究中得出“影响”这种关系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孩子们都是以爱父母为开始,继而开始评价父母,但几乎从不会原谅父母。”如果说不幸的童年是作为作家的必备条件的话,奥尼尔和福克纳则是最充分的例证。两人的童年经历极其相似,而他们也将这些经历化为之后作品中的相似主题:家庭的解体,爱的失败,父子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兄弟之间痛苦的竞争。我们还可以从两人作品中发现同样茫然的母亲,不称职的父亲和焦虑不安的年轻人。奥尼尔和福克纳作为孩子时面对的最大的问题都牵扯到一位父母和一种瘾症:奥尼尔的母亲埃拉·奥尼尔吸食吗啡成瘾,福克纳的父亲麦雷·法克纳酗酒成瘾。他们的父母亲不管是家庭出身或者气质教养上都极不般配,不和谐的父母关系也进一步造成了父母对于他们的疏于照顾。面对这样的家庭状况,难怪奥尼尔和福克纳均是非常怕羞和孤僻的人,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厌恶和与其对等的缺少自信。他们不约而同的将酒精作为逃避生活痛苦与他们自身的无能的麻醉剂。所以说,他们第二个相同点就是酗酒。福克纳和奥尼尔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和《喧哗与骚动》这两部作品中将自己的苦闷与不断折磨自己的家庭回忆都一一表现出来, 因此这两部作品具有相同的自传性质。

奥尼尔和福克纳作品中还有很多主题与意象的一致。造成这一点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两人都处于相同历史时期的美国,处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剧作家的爱尔兰出身和小说家的南方出身。爱尔兰和美国南部有很多相同的价值观,包括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历史,过去和传统的认知和重视。奥尼尔的父亲于19世纪五十年代移民到美国,奥尼尔可以说是从小听父亲讲述关于爱尔兰的故事长大的。尽管出生在纽约,却丝毫没有改变他对自己是一个爱尔兰人的认知。奥尼尔曾经提到过:“评论家们都忽视了关于我和我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事实——我是一个爱尔兰人。”相似地,福克纳也是从小听自己的祖辈尤其是他非常著名的祖父威廉·克拉科·福克纳老上校的故事长大的,他更是被称为美国“南方文学”的发言人。

在奥尼尔和福克纳作品中,两人似乎总是对相同的写作主题感兴趣。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经常是一分为二的,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被分割开。人挣扎努力着去寻找自我,去寻找最终的真理,最后却发现所谓的真理只不过是无穷无尽的各种各样的“真理”的集合。两人也不停地探讨关于人寻找自身归属感的主题,也都将黑人看作一个尤其被剥夺的群体,一个受害者,不单单是作为一个冷漠的社会的受害者,更是作为本身肤色的受害者。

评论家经常提出疑问:福克纳最早的两部小说《士兵的报酬》和《蚊群》较为平凡,随后突然发表了一部杰作《喧哗与骚动》,采用了极新颖的意识流技巧。奥尼尔的《奇异的插曲》创造性地让剧中人物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内在思想,这篇有争议的意识流戏剧当时成为热门话题。同样作为一个艺术形式的实验者,福克纳很有可能受到奥尼尔探索人的潜意识的大胆手法的影响。我们注意到,福克纳曾经考虑在出版《喧哗与骚动》时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来表示事件发生中的不同时间,而在之前1928年伯尼和利弗莱特公司出版的《奇异的插曲》中,采用蓝色和黑色不同的字体来区分对话和内在思想。

正如马克·斯皮尔卡在对狄更斯和卡夫卡进行对比时所提出的:“比较研究的价值在于对特定文本的双向解读和相关世界的阐释,与直接研究方式相比可以更具洞察力。同时,更支持了这一普遍真理:文学与文化的广延性。”

参考文献:

[1] Oscar Wilde,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New York: Dodd, Mead, 1925

[2] Louis Sheaffer, O'Neill: Son and Playwright, Boston: Little, Brown, 1968

[3] Murry Falkner, The Falkners of Mississippi,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7

[4] Joseph Boltner, Faulkner: A Biography, II,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4

[5] Seymour Peck, "A Talk with Mrs. O'Neill", The New York Times, Nov. 4, 1956

[6] Irving Howe, William Faulkner: A Critical Stud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2

[7] 陈渊泽:《尤金·奥尼尔传》,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8] 郭继德:《对清教主义桎梏的大胆突破——评奥尼尔的悲剧〈奇异的插曲〉》,《戏剧》,2003年3期

[9] 潘晓松:《福克纳全传》,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尤金
科学家死后骨灰造访月球
科学家死后骨灰造访月球
烛光晚餐
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爱尔兰移民的伦理身份研究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每天多努力一点点
每天努力一点点
《星际迷航》男星自撞身亡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观剖析
理性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可预测性与资产定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