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亭亭及任璧莲生存写作策略之比较
2010-09-25范文艳
范文艳
[摘要] 作为少数族裔,美国华裔作家承受着主流作家少有的压力,因为居住地美国并不是他们的血缘文化之根,他们面临着“身份危机”,被视为“他者”,生活在社会边缘。为了融入主流社会,一些作家固守美国身份,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疏离。例如在汤亭亭的作品中,中国文化被视为“他者”而被扭曲,作家本人也成为美国“东方主义”的同谋。另一些作家,如任璧莲,试图超越种族的界限,探讨普遍性问题,在华裔文化身份问题上追寻“世界主义”及多元文化身份。本文试图探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意在说明美国华裔作家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所采取的两种生存写作策略。
[关键词] 文化身份“东方主义”“世界主义”
一、美国华裔作家·身份认同
美国华裔作家是美国的少数族裔作家。尽管已经加入美国籍,但他们始终不能被主流文化接纳。因此,为了使作品融入美国主流文化,被读者和市场接纳,并且摆脱困扰自己的尴尬境地和身份危机,华裔作家采取了不同的生存写作策略。一些作品为了融入主流文化,摆脱“身份危机”,建构自己的身份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疏离,中国文化在其作品中被视为“他者”,甚至被扭曲。汤亭亭便是一例,她用西方人的话语去阐述东方/中国,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了美国“东方主义”的同谋。而另一些华裔作家,如任璧莲在华裔文化身份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其作品超越了种族身份的界限,坚持多元文化身份的理念。在她的作品中,边缘化的“他者”转变为被赋予权力的“自我”。这充分体现了作家倡导“世界主义”及多元文化身份认同。二者尽管采取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但都可以被视为华裔作家为了融入主流社会获得身份认同采取的生存写作策略。
二、汤亭亭·东方主义
1976年出版的《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被盛赞为振兴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力作,自出版以来一直是美国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讨论最多的亚裔文本。作为海外作家,汤亭亭一方面对祖先文化表现出深深的眷恋;但另一方面,为了融入主流社会、建构自己的身份,又不免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疏离。为了摆脱双重身份带来的困扰,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公民,作家用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西方人的价值标准去衡量,甚至用西方人的话语去阐述东方/中国。换句话说,汤亭亭是用“东方主义”的眼光来看东方/中国。自然,在她的作品中,就会流露出对母亲/华人/中国文化的疏离,向西方读者呈现中国人/母亲的“他者”形象。而这恰恰反映出作者为融入主流社会所采取的价值取向,即生存写作策略。
作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爱德华·赛义德,曾在其《东方主义》一书中揭露了西方社会通过想象与有关东方话语的制作来控制、主宰东方的企图,指出帝国主义与种族中心论者通过建立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价值体系与衡量标准,对非西方信仰机制进行诽谤与诋毁,以达到主宰东方的目的。(Said, 1978: 205) 尽管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是针对英法美与阿拉伯人和伊斯兰之间的关系提出来的,但书中讨论的《东方主义》的特征同样也以描述汤亭亭等一些女作家对待母亲/父亲、中国文化、华人的态度。出于对中国文化的一知半解和对中国母亲在中国生活得不完全了解,汤亭亭以西方的视角建构了一套对中国的话语。在《女勇士》中,母亲/父亲被视为专横的,模糊的,不理性的。例如,“我”对父母说话总是吞吞吐吐、诡诡秘谜的样子十分反感,华人常常改名字,他们对所信奉鬼神讳莫如深,并且华人父母从不对小孩解释那些看似奇怪的习俗,诸如女孩们一不小心扎上白头绳就会挨打,孩子晃扫帚、掉筷子也会受到惩罚,女孩儿假使从弟弟头上跨过,那注定被打。(高鸿, 2005: 122) 同时,中国文化价值也被怀疑。作为文化核心范畴的价值观念,在《女勇士》中也受到质疑。例如作家对于华人的“好面子”和“重孝道”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此外,亚裔批评家如赵建秀等猛烈抨击汤亭亭接纳、内化、臣服于西方价值观,将华裔男性塑造为“被阉割”、女性化、同性恋的“他者”,迎合了白人主流文化对华人男性的刻板印象。作为离散在异国的华人后代,为了摆脱中国人的少数族裔身份,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东方化“母亲”与中国文化自然成为汤亭亭提升自己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任璧莲·世界主义
任璧莲,另一位被美国主流社会接纳的华裔女作家,是两本小说《典型的美国人》、《莫娜在希望之乡》和一本短篇小说集《谁是爱尔兰人》的作者。她的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人》受到广大美国读者的欢迎。从已出版的两本小说和一本短篇小说集中,我们可以读取任璧莲旗帜鲜明的写作发展历程:从美国华人的经历出发,逐渐淡化文学主人公的华裔色彩,强调其在多元文化中的普遍意义。对此,任璧莲也曾在访谈中表示,她对自己作为作家最满意的表现是赢得个人写作语境,而不是被禁锢于华裔身份为她指定的那种写作语境中。由此可见,她的写作策略是跨越种族的界限,追求多元文化身份认同,倡扬出入于“各种文化,不属于任何一种”的“世界主义”书写策略。
任璧莲的多元化族裔身份观在其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典型的美国佬》、《梦娜在向往之乡》和《谁是爱尔兰人》等作品超越了长期以来缠绕华裔作家们“文化认同”的主题,表达出“成为美国人意味着你想成为什么就可以成为什么”(Mona, 1996: 49) 的“世界主义”诉求。《典型的美国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于中国移民家庭的故事。任璧莲却一开始就宣称:“这是一个美国人的故事”,与以前的华裔文学作品所完全不同的是,其行文中不再出现大量的中国语符,而是刻意淡化中国文化背景。文中的主人公到了美国后都取了英文名,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美国生活的潮流之中,成了“典型的美国佬”。在第二部小说《梦娜在向往之乡》中,任璧莲更塑造出了梦娜这样一个地球人形象。梦娜认为“成为美国人意味着你想成为什么就可以成为什么”,而她“碰巧想成为犹太人”,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改变信仰”,“一切都随自己的心意”(91)。
有学者曾经指出,“如果族裔作家的母题是关于本民族的,那么这就表示他对本族裔文化的忠一,但如果母题是普遍性的就意味着对本族裔的背叛和对文化同质性的妥协”。(Zhang, 2006: 133)但笔者认为,探讨普遍性问题、追寻多元文化身份决不意味着背叛,相反是一种争取发声权利的“权宜之计”。尽管任璧莲极力要逃避其华裔身份,倡导“世界主义”,但其文本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亚裔感性”还是清晰可见的:小说中拉尔夫及其家人的生活事实以及梦娜对于自己族裔和文化身份的摒弃,正说明了华裔在美国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蒲若茜, 2006: 68) 因此,任璧莲追寻“世界主义”可以被视为其独特的书写策略,在普遍性主题掩盖下,摒弃面临的困境,在美国主流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Kingston, Maxine Hong.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76.
[2] Jen, Gish.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M].New York: Vintage Contemporaries, 1996.
[3] Jen, Gish. Typical American[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Ltd., 1991.
[4] Said, Edward. Orientalism[M].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8.
[5] Zhang Qiong. Amibivalence and Amibiguity: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beyond Politics and Ethnography[M]. Shanghai: Fudan Press, 2006.
[6] 陈爱敏. 流散者的困惑——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解读[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2).
[7]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美籍华裔作家任璧莲访谈录[J].国外文学,1997(4):112-113.
[8]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9] 蒲若茜. 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0] 王宁. 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J]. 社会科学, 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