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土德运次的制定
2010-09-23孙险峰
孙险峰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 替换为 524048)
北魏土德运次的制定
孙险峰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 替换为 524048)
北魏在制定国号时,还没有考虑土德运次等相关问题。当国号确定以后才借鉴曹魏政权的土德礼制。而且,为了融入汉文化的思想体系,道武帝自认是黄帝后裔,并编撰出相应的传承系谱。同时把黄星和神兽作为北魏的土德祥瑞,以此宣传君权神授思想。
北魏;土德;祥瑞;黄星;黄帝
一、序 论
初代帝王在建国之际,首先把制定国家的礼仪制度,作为稳定其政治基盘的重要任务。而在诸多礼制中,拟定五德的运次,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所谓五德运次,就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理论,通过祖先由来、崇尚服色和祯祥之兆等,决定新政权在五行当中的德运次序,以此证明为秉承天命的正统王朝。这也是国家大一统的革命原理和新王朝改制的政治哲学。最早提出五德终始说的思想家,是战国末期的邹衍。《淮南子·齐俗训》高诱注曰:“邹子曰,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秦始皇兼并六国以后,认为周为火德,以水克火,所以定秦为水德。①汉文帝时期,又根据五德终始说的土克水的革命理论,确定汉为土德。②西汉末年,王莽欲通过禅让取代汉政权,但是如果继续使用五行相克的革命理论决定德运,便无法解决“相克”与“禅让”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于是刘歆为了让王莽顺利地取代汉政权,又把此前汉政权的土德改为火德,从而出现了土德 (王莽)代替火德 (刘汉)的五行相生的德运排列方法。③刘秀推翻王莽政权以后,恢复了西汉的火德。曹魏通过禅让的手段,按五行相生的运次,以土德代替东汉的火德。西晋司马炎也是通过禅让取得了曹魏政权以后,又根据五行相生的方法定晋为金德。④
道武帝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权,也同样面临制定德运的问题。天兴元年十二月道武帝即位时,《魏书·太祖纪》记载:“从土德,服色尚黄”。然而北魏要想确定为土德,必须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北魏并非是直接通过武力推翻西晋王朝,而是在五胡纷争、帝王林立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下,经过长时间的兼并战争以后,才最终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这与其他帝王以革命或禅让取代前朝政权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怎样看待西晋以后的几个政权,是北魏制定德运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其次,由于鲜卑人与汉人并非是相同的祖先,为了拟定五德运次,需要把鲜卑人和汉人的祖先连接在一起。并且,这位祖先应该是五帝之一,如何找寻这样的祖先,是北魏统治者无法回避的政治课题。最后,如果北魏要想成为土德,还要有相应的祥瑞出现,这才能证明是秉承天命的正统王朝。
本文主要考察北魏制定土德的具体时间及其相关细节,这对于揭示鲜卑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后,礼制的形成以及演进过程,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二、制定土德的时间和国号
在考察北魏制定土德的礼制细节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其建国的时间。道武帝在登国元年正月即代王位不久,就在当年四月改称魏王。⑤从这时期的政治形势和军事形势来看,道武帝建国的时机并不成熟。在登国元年至皇始元年的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道武帝一直与周边各部族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直到皇始元年三月,当最大的强敌后燕慕容垂死在上谷之后,才在北方逐渐建立起稳固的根基。而道武帝与慕容垂决裂以前,代国作为后燕的属国,在对外的兼并战争中,多次遇到强敌时便向慕容垂求助。⑥如果后燕慕容垂发现道武帝有不臣之心,不但不会继续提供帮助,甚至还会将其消灭。所以道武帝改称“魏王”时,必然不会流露出称帝的野心。但是,另一方面,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道武帝自称为“魏王”,与其后建立的“北魏”之间又有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性。
北魏最早议论国号的时间,根据《魏书·崔玄伯列传》记载:“时,司马德宗遣使来朝。太祖将报之,诏有司博议国号。玄伯议曰:‘……国家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龙飞,虽曰旧邦,受命惟新。是以登国之初,改代曰魏,又慕容永亦奉魏土。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徵验,利见之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由于东晋使者来访,必然要向其通告本国的国号,而上文议论国号的记载,足以说明“代”并不是国家的称谓。因此崔玄伯议论的国号,主要有三点理论依据:其一,依据道武帝在登国元年四月由代王改称魏王;其二,慕容永曾经上表劝道武帝建立魏国;其三,“魏”为“神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徵验,利见之玄符也”。很显然这是为了夸耀称呼“魏”国的有利之处,但是如果直接把“魏”行土德、道武帝为黄帝后裔和黄星祥瑞 (详见后文)等作为理论依据会更有力度。所以没有借用这些论据,恰恰说明这时期崔玄伯所拟定的“魏”之国号与土德还没有联系在一起。定国号为“魏”,也只是为了应对东晋使者的权宜之计。而崔玄伯归纳的三点理论依据,实际上可以归结为登国元年四月道武帝改代王为魏王一事。那么,司马德宗又是何时派遣使者来到北魏的呢?《魏书·太祖纪》记载:“是岁,司马昌明死,子德宗僭立,遣使朝贡。”这条文献记载于《魏书·太祖纪》的皇始元年十一月末以后、皇始二年正月之前。司马德宗的即位时间,根据《晋书·安帝纪》记载:“安皇帝讳德宗,字德宗,孝武帝长子也。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立为皇太子。二十一年九月庚申,孝武帝崩。辛酉,太子即皇帝位。”太元二十一年为纪元 396年,也是北魏皇始元年。可见司马德宗即位不久,便于皇始元年十二月前后派遣使者出使北魏。
由于皇始元年十二月崔玄伯议定国号为魏时,并没有在朝廷内部达成一致意见,到了天兴元年六月又不得不再次议定国号。《魏书·太祖纪》记载:“(天兴元年)六月丙子,诏有司议定国号。群臣曰:‘昔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国有家,及王天下,即承为号。自汉以来,罢侯置守,时无世继,其应运而起者,皆不由尺土之资。今国家万世相承,启基云代。臣等以为若取长远,应以代为号’。”从大臣们的议论来看,多主张国号为“代”,这是沿袭了以前的旧称,而道武帝却有不同的看法。《魏书·太祖纪》记载:“诏曰:‘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布告天下,咸知朕意’。”实际上道武帝认为真正建立起国家基业的是从他开始的,而此前并不能算作国家,所以最终还是把国号确定为“魏”。但是,另一方面,这时距离道武帝即皇帝位仅仅只有半年时间,而道武帝本人也没有提出,制定的国号与土德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性。这说明北魏在天兴元年六月以前,有关拟定土德的礼制,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而真正拟定土德礼制的时间,必然在天兴元年六月至十二月之间。
三、土德的制定
北魏确定国号以后,还面临制定德运的难题。由于西晋灭亡于 316年,而北魏建国于 398年,这期间北方先后出现前赵、后赵、前燕、前秦等多个政权,如果北魏想成为土德,则必须考虑怎样连接西晋的金德。按照“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五行相生排列运次,金德之后为水德而非土德。如果按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五行相克排列运次,则克金者为火德。北魏以前的德运排列,主要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两种方法,而三国以后是以五行相生的运次排列方法为思想主流。因此北魏要想成为土德,则需要填补适合于水德、木德、火德的政权,以此才能连接西晋的金德。但是北魏又是怎样用土德连接的西晋金德,《魏书》并没有留下这时期的详细记载。
到了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八月,中书监高闾曾经对建国初期制定的土德,有过下面这样的议论。《魏书·礼志一》记载:“魏承 (东)汉火生土,故魏为土德。晋承魏,土生金,故晋为金德。(后)赵承晋,金生水 ,故 (后 )赵为水德。 (前 )燕承 (后 )赵 ,水生木 ,故 (前 )燕为木德。 (前 )秦承 (前 )燕 ,木生火 ,故 (前 )秦为火德。……故以 (北 )魏承 (前 )秦,(北)魏为土德。”按照高闾的观点,北魏把后赵 (水德)、前燕 (木德)、前秦 (火德)都看做正统的王朝,并以此作为北魏行土德的理论依据。⑦但是,按照《晋书·石勒载记下》记载:“以赵承金为水德。”⑧即后赵承西晋的金德为水德。《晋书·慕容俊载记附韩恒传》记载:“俊僭位,将定五行次,众论纷纭。恒时疾在龙城,俊召恒以决之。恒未至而群臣议以燕宜承晋为水德。既而恒至,言于俊曰:‘赵有中原,非唯人事,天所命也。天实与之,而人夺之,臣窃谓不可。且大燕王迹始自于震,于《易》,震为青龙。受命之初,有龙见于都邑城,龙为木德,幽契之符也’。俊初虽难改,后终从恒议。”也就是前燕承后赵的水德为木德。虽然《晋书》没有直接记载前秦的德运,但按照《晋书·姚苌载记》记载:“太元十一年,苌僭即皇帝位於长安,…自谓以火德承苻氏木行”,这说明前秦曾经施行过木德。而且,虽然前燕被前秦所灭,但是前秦苻健与前燕慕容俊的称帝时间都在 352年,所以形成前燕和前秦皆承后赵的水德为木德的德运排列结果。然而如果北魏承前秦的木德,就不能成为土德,如果承后秦的火德,而后秦417年才被刘裕所灭,⑨可见高闾的观点非常牵强。所以北魏拟定的土德,并不是按照西晋以后各王朝的兴亡顺序,北魏就想成为土德才是其真正的政治目的。那么,北魏又为什么必须选择土德呢?
由于曹魏与北魏的国号相同,统治的地域都在北方,如果德运也相同,会给北魏的政治宣传带来有利的条件。《魏书·卢玄列传》记载:“且曹操胜袁(绍),盖由德义。”这说明曹操统治北方期间,有很好的声望和民众基础,所以《卢玄列传》才能有此观点。而北魏使用与曹魏相同的国号和德运,也可以拉近鲜卑人和汉人的思想距离,避免双方的矛盾激化,并期待借助汉人的力量,进一步巩固新兴政权。
但是,北魏至孝文帝时期,又重新拟定了德运。太和十五年正月,秘书丞李彪、著作郎崔光等人,就有下面这样的议论。《魏书·礼志一》记载:“神元皇帝与晋武并时,桓、穆二帝,仍修旧好。始自平文,逮于太祖,抗衡秦、赵,终平慕容。晋祚终于秦方,大魏兴于云朔。据汉弃秦承周之义,以皇魏承晋为水德。”按照李彪和崔光的观点,北魏应该承接西晋的金德为水德。而这样就把后赵、前燕、前秦三朝,都放在“闰位”的位置,即不把它们看做正统王朝。实际上孝文帝时期,北魏的军事势力已经胜于南朝,政权也更加稳固。相反,东晋早已灭亡,南方先后出现宋、齐、梁三朝。面对新的政治形势,期待统一全国的北魏,如果直接继西晋的金德为水德,有不承认南朝各政权的正统性的含义。⑩但始祖神元皇帝时期,既没有定都建国也没有法律和监狱,还不能称作国家。(11)所以从德运次序的排列来看,不论是北魏初期的土德,还是孝文帝时期的水德,都很难与前朝相连接。然而由于孝文帝把北魏初期的土德改成水德,其后诞生的新政权便以北魏的水德为基础,继续用五行相生的方法排列德运。(见下图)(12)
四、祖先的起源
由于五德终始说、阴阳五行说思想的密切结合,从而使五德、五色、五帝、五方位等,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想体系。所以在制定五德运次时,还需要考虑怎样与五帝联系在一起,而且被选择的“帝”,又必须是天子的远古祖先。《礼记·大传》郑玄注曰:“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由于天子的祖先来自上天,而天子执行的政治,便成为上天降命的真切体现。因此几乎每个王朝在初建时,都要追根溯源地寻找符合自己祖先的“帝”,以此构成完整的祖先由来的传承系谱,这也是“孝”的宇宙观思想。比如,秦把颛顼作为祖先,王莽把黄帝作为祖先等,(13)都是为了拟定德运的需要。而北魏要想融入汉文化的思想体系,寻找祖先之“帝”,也是不可欠缺的重要思想环节。
有关鲜卑人的祖先起源,史书上有几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史记索隐·匈奴列传》记载:“东胡。服虔云,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应奉云,秦筑长城,徙役之士,亾出塞外,依鲜卑山,因以为号。”《后汉书 ·鲜卑列传》记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三国志·魏志·鲜卑列传》裴松之注引王沈的《魏书》记载:“鲜卑亦东胡之余也。别保鲜卑山,因号焉。其言语、习俗与乌丸同。”《宋书·索虏传》记载:“索头虏,姓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南齐书·魏虏传》记载:“魏虏,匈奴种也。姓拓跋氏。”所以服虔、胡广、《后汉书》、王沈的《魏书》和《南齐书》五种观点认为鲜卑人出自北方游牧民族;应奉的观点是鲜卑人的祖先为秦修筑长城时,逃出塞外的劳役;而《宋书·索虏传》认为,鲜卑人的祖先是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的后代。如果依据上述的祖先起源,北魏很难找出适合于土德的“帝”。而选择什么样的祖先,才能符合北魏行土德的基本条件呢?
《魏书·序纪》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黄帝为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从《序纪》的内容来看,道武帝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裔,所以才定为土德。
但是,另一方面,按照《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昌意,降居若水。”有关“若水”的具体地理位置,根据《史记索引·五帝本纪》记载:“江水、若水,皆在蜀地,即所封之国也。”而且,《史记正义 ·五帝本纪》引《华阳国志·蜀志》卷三云:“蜀之先肇於人皇之际。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后子孙因封焉。”所以鲜卑人绝对不是黄帝的后裔,也与“昌意少子”没有直接关系。可以说道武帝为黄帝后裔的原点,是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中的“黄帝二十五子”的内容杜撰的故事。(14)而且,根据近年的考古发掘已经能够证明,鲜卑拓跋部是来自大兴安岭嘎仙洞。(15)所以这样的传承系谱,当然是附会之说不足为信。(16)此外,根据《魏书·礼志一》记载:“暨登国肇号,亦几六十余载,物色旗帜,率多从黑。”而且,《魏书·太祖纪》还记载:“天赐二年夏四月,车驾有事于西郊,车旗尽黑。”从这两条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尽管登国时期是否施行水德尚不清楚,但是应该有崇尚黑色的历史阶段。甚至北魏建国以后,其牺牲、服色也都未完全拘泥于黄色。所以北魏选择黄帝为祖先,首先是为了拟定土德,这也是汉末刘歆提倡的“圣王同祖”的思想。(17)其次是着眼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从北魏周边的各政权的军事势力来看,南方有东晋,西方有后秦,北方有蠕蠕,东方有北燕,北魏处在四面包围之中。而北魏当时管辖的领土范围内,大约有一百多万人口(18),部落内部还时常发生叛乱,在这样十分不利的政治背景下,他必须使用怀柔政策巩固新政权。由于汉人众多,黄帝又是备受汉人敬仰的人物,依托于黄帝后裔,会相对减少鲜卑人与汉人的隔阂,并期待借助汉人的力量统一全国。(19)所以尽管北魏制定的土德礼制多参照曹魏,而选择黄帝比选择舜帝作祖先的有利点更多。从而,《魏书·序纪》记载的“黄帝为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等内容,是北魏拟定土德运次而留下的史料。当北齐魏收编撰《魏书》时,又把这一杜撰的故事置于《序纪》的开篇之处。
五、祥 瑞
北魏拟定土德运次以后,还需要有相应的祥瑞,这才能证明是秉承天命的正统王朝。从先秦至北魏的各政权,也都有自己的祥瑞。比如,《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所以北魏要想成为土德,还需要进一步寻找属于土德的祥瑞。
道武帝在天兴元年十二月即位时,议论过国家行土德的理由。《魏书·礼志一》记载:“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又黄星显曜,其符也。”(20)那么,北魏为什么会认为“黄星”和“神兽”是土德的祥瑞呢?首先需要了解历史上,最早把“黄星”作为土德祥瑞的文献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至公破绍,天下莫敌矣。”因为曹操出生于“谯”,“梁沛”之地也包含“谯”,而“梁沛”又属于“楚宋”之分野,所以“黄星”祥瑞正是曹魏将要获得政权的征兆。(21)《宋书·符瑞上》也记载:“初桓帝之世,有黄星于於楚宋之分。辽东殷馗曰,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谯沛之间,其锋不可当。……其后,曹操起于谯,是为魏武帝。建安五年,於黄星见之岁五十年矣。而武帝破袁绍,天下莫敌。”这段文字的意思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基本相同。宋·魏了翁《周易要义》卷一上篇记载:“汉时黄星,后为曹公之兆。”这也是把黄星作为曹操的祥瑞征兆。而且,明·孙瑴《古微书》卷十也记载:“宋均曰,黄星,土精”,即把黄星作为土德之精,所以黄星也就成为土德的祥瑞。
关于北魏出现黄星的具体时间,《魏书·天象志三》记载:“太祖皇始元年夏六月,……有大黄星出于昴、毕之分。后五十余日,慕容氏太史丞王先曰,当有真人起于燕、代之间,大兵锵锵,其锋不可当。冬十一月,黄星又见,天下莫敌。”该文献与上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方式,有三点基本相同。其一,都用黄星作为土德的祥瑞。其二,都用天地分野说预示将有新政权诞生。按照《淮南子·天文训》和《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天上的“昴毕”与“魏赵”之地相对应,而北魏的国名是“魏”,所以能够证明这是北魏的祥瑞征兆。其三,都有“其锋不可当”和“天下莫敌”的词语。由此可见,《三国志》与《魏书》两种文献的记录方法如此相似,很可能北魏在寻找土德祥瑞时,参考了《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的祥瑞内容。是否出现了这样的天象却很难得到证明,或许北魏为了寻找土德的祥瑞,又要与曹魏的祥瑞吻合,因此才不得不杜撰出这样的天象。所以北魏把黄星作为土德的祥瑞,是因为曹魏曾经把黄星作为土德祥瑞的缘故。此外,《魏书·天象志三》还记载:“(太延)三年正月壬午,有星晡前昼见东北,在井左右,色黄,大如橘,魏师之应也。黄星出于燕墟而慕容氏灭,今复见东井,凉室亡乎。”可见到了太武帝时期,依然把黄星作为北魏的祥瑞。
北魏另一个土德的祥瑞是“神兽”,关于这个“神兽”的由来,根据《魏书·序纪》记载:“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於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由于鲜卑人的祖先在迁徙的过程中,因为有这只“神兽”作向导,才使部族顺利地走出了困境。有关这个神兽究竟是何种动物,史家有不同的观点。有认为是“四不像”,即类似于驯鹿,也有认为是犀牛等动物。(22)但是,把这样的神兽作为土德祥瑞,在北魏以前的文献中还未曾出现过。所以这是北魏制定德运时,独自发明的土德祥瑞,也是鲜卑人为了融入汉文化的迫切需求。
六、结 论
通过上述的文献考察,北魏最初在制定国号时,还没有考虑德运的问题。当国号确定以后,怎样拟定德运便成为道武帝和儒者们无法回避的政治课题。在借鉴相同国号的曹魏政权的土德时,不论怎样排列前朝的德运,都无法让北魏政权成为土德,而成为土德对于新生的北魏政权又极其重要。但是,由于从西晋至北魏不能按五德相生的顺序将土德排列出来,所以在《魏书》中,呈现出只记载成为土德的结果,而无制定该礼制过程的思想特点。并且,道武帝选择黄帝为祖先,首先需要说服与他共同打天下的鲜卑贵族们,对于一个作为统治阶级的鲜卑族,其优越感应该超越汉族。但是在博大精深的汉文化面前,在需要继续统治众多汉人的前提下,为了减少两种文化和两个民族的对立与冲突,道武帝甘当黄帝后裔的做法,毫无疑问是非常睿智的政治举措。在选择土德祥瑞的环节上,北魏也不忘借鉴《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的祥瑞内容,同时,又把祖先传说的神兽纳入到土德祥瑞的思想范畴,以此进一步证明是秉承天明的正统王朝。道武帝能够从多方面汲取汉文化,显示了北魏统治阶级对汉文化的倾慕。这也是鲜卑人能够统治北方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主要原因。
其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如元、清二朝无不以学习汉文化、并融入汉文化作为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时,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思想体系之所以充满活力,也是因为不断有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新鲜血液注入的缘故。
注 释:
① 《史记·始皇本纪》云:“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谓五行之德始终相次也。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
② 《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苍为丞相十余年,鲁人公孙臣上书言汉土德时,其符有黄龙当见。诏下其议张苍,张苍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于是文帝召公孙臣以为博士,草土德之历制度。”但是,王莽将要篡夺西汉政权时,又把这次黄龙的出现,定为自己的祥瑞。见《汉书·王莽列传中》。
③ 有关五德相生说,根据岛邦男的考证,刘歆只是该思想的总结者和推动者,而此前已经有这方面的文献记载。见岛邦男:《五行思想和礼记月令的研究》,(东京)汲古书院 2004年版,第 305-311页。董仲舒《春秋繁露·十指》记载:“木生火,火为夏,则阴阳四时之理,相受而次矣”。但实际上,王莽却是把五行相生思想,运用到政治实践当中的第一人。
④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晋书·武帝纪》、《晋书·怀帝纪》。
⑤ 《魏书·太祖纪》载:“登国元年春正月戊申,(道武)帝即代王位……夏四月,改称魏王。”
⑥ 孙险峰:《北魏道武帝早年经历论考》,见 (日本)《中国文化》第六十八号,2010年版。
⑦ 岛邦男也认为赵、燕、秦,是指后赵、前燕、前秦三朝,见《五行思想和礼记月令的研究》,第 34页。
⑧ 此外,按《晋书·刘曜载记》记载:“以水承晋金行,国号曰赵”,即前赵也是水德。
⑨ 《晋书·安帝纪》记载,后秦在义熙十三年,纪元 417年才灭亡,而道武帝建国为 398年,并不能承接后秦的火德为土德。
⑩ 参照杨倩描:《北魏王朝与涿鹿黄帝庙祭》,《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 01期。
(11) 王仲荦也认为,这时期拓跋部没有法律和监狱,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见《魏晋南北朝史》(下册),中华书局 2007年版,第 509页。
(12) 该时期的五德运次,分别参照《宋书·顺帝纪》、《南齐书·高帝纪下》、《梁书 ·武帝纪》、《陈书 ·高祖纪》、《周书·孝闵帝纪》、《隋书·高祖纪》、《旧唐书·礼志一》。
(13)《史记·秦本纪》、《汉书·王莽传上》。
(14) 宋朝罗泌也否定鲜卑人出自黄帝后裔,但是并没有对其原因进一步探讨。见《路史·拓跋氏》卷四十,(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
(15) (22) 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 46,67页。
(16) 姚薇元也有同样的观点,《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 2007年版,第 6页。
(17)参照汪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 2期。
(18) 古贺昭岑认为,北魏建国初期的人口为 100万人。见《关于北魏的部族解散》,(日本)《东方学》第五十九辑,1980年版,第 1页。李凭认为,北魏该时期的人口大致为 150万人。见《北魏平城时代》附篇二“道武帝时期的大移民与雁北的开发”之第二节“道武帝时期的大移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第 352页。虽然两说差别很大,但是根据《魏书》的记载,北魏这时期的人口为 100万人至 150万人之间应该可信。
(19) 《魏书·卫操列传》记载:“魏,轩辕之苗裔。”这是记载鲜卑人为黄帝后裔的最早文献,而此事发生在晋惠帝永兴 2年 (305),卫操在桓帝死后,为其歌功颂德时,所立下碑文中的一句话。但该《传》其后校勘记[一 ](中华书局 2003年版)注引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三十八,否认这时期鲜卑人会把自己视为黄帝后裔。笔者认为,从德运的角度来看,即使这时期鲜卑人要想建立政权,也应该是继承晋的金德为水德,而不可能行土德而追述黄帝为祖先。
(20) 《隋书·天文志中》记载:“瑞星。一曰景星,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或曰,星大而中空。或曰,有三星,在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黄星在赤方气中,亦名德星。二曰周伯星,黄色煌煌然,所见之国大昌。三曰含誉,光耀似彗,喜则含誉射。”所以,黄星即是祥瑞之星。
(12)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汉书·地理志·上》记“谯”为“沛郡”,今属于安徽省亳县。
[1]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
[4] 常璩.华阳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2.
【责任编辑:赵小华】
K239.21
A
1000-5455(2010)06-0076-06
2010-07-28
孙险峰 (1968—),男,辽宁营口人,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日本筑波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