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尔雅义疏》所言“望文生义(训)”札记

2010-09-21

汉字文化 2010年4期
关键词:望文生义释文尔雅

甘 勇

“望文生义”,为语词释义之大忌,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对郭注和诸家训诂中“望文生义”之处,多有辨证。今搜集郝疏中明言“望文生义(训)”之处22条,分析其类型,考究其性质,以管窥郝懿行《尔雅义疏》训诂之成就。

综观《尔雅义疏》全文,郝懿行言其“望文生训”者13处,言其“望文生义”者9处。其中郝批评郭璞注为7次,批评《释名》为6次,批评其他诸家故训为11次。郝论及的诸家训诂之“望文生义(训)”大致包括如下类型:

一、仅依据所引资料的上下文去解释词义,造成望文生义

《尔雅·释诂》:痡、瘏,病也。郝懿行义疏:

《诗》正义引孙炎曰:“痡,人疲不能行之病;瘏,马疲不能进之病也。”此盖望文生训。知不然者,《鸱鸮诗》言“予口卒瘏”,彼非马病,故知此亦人病之通名耳。

按:此处郝批评《毛诗正义》所引孙炎曰。《诗》:“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孙炎根据上下文语境做出了“瘏”仅指“马病”的错误解释。

《尔雅·释诂》:虺颓,病也。郝懿行义疏:

虺隤亦人病之通名。《诗》释文引孙炎云“马退不能升之病”,亦望文生训耳,且虺隤二字俱为假音。

按:此处郝批评《经典释文》所引孙炎云。《诗经·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孙炎根据上下文语境做出“虺隤”仅指“马退不能升之病”的错误解释。

《尔雅·释诂》:幕,暮也。郭注:幕然暮夜。郝懿行义疏:

暮者古字作莫,《说文》云:“莫,日且冥也。”按莫有二读,《说文》之莫音慕,故《尔雅》之莫当音“慕各切”,《左氏·庄廿八年传》:“狄之广莫。”《小尔雅》云:“莫,大也。”宋咸注:“莫府言大也。”莫府即幕府矣。幕者,《说文》云:“帷有上曰幕,覆食案亦曰幕。”《方言》云:“幕,覆也。”《释名》云:“幕,幕络也,在表之称也。”又云:“煮茧曰莫。莫,幕也。贫者,箸衣可以幕络絮也。”然则,《释名》以莫为幕,《尔雅》以幕为莫,其义正同。幕络,《新序杂事二》作莫络,古字通用,推是而言,《诗》:“维叶莫莫。”莫莫犹幕幕也,《内则》注:“皽谓皮肉之上魄莫也。”魄莫犹幕络也。是《尔雅》古本作“幕,莫”,声义相兼,今本作“幕,暮”,传写误改,郭氏望文生义,以幕为暮夜,声义俱乖矣。

按:此处郝批评《尔雅》郭璞注:“暮”者本字为“莫”,而“莫”“幕”又通用。郭氏望文生义,仅据“暮”字取义,以“幕”为“暮夜”,则缩小了“幕”的义域。

二、不明通假而望文生义

《尔雅·释诂》:“繇,忧也。”郝懿行义疏:

繇者亦假音也。《广韵》引《诗》:“我歌且繇。”繇盖训忧,郭云:“繇役亦为忧愁,”此望文生义耳。下文又云:“繇,喜也。”二义相反,凡借声之字不必借义,皆此例也。繇盖愮之假借。《方言》云:“愮,忧也。”

按:此处郝批评郭璞注。郭不明“繇”盖“愮”之通假。

《尔雅·释训》:冯河,徒涉也。郝懿行义疏:

冯者,淜之假音也。《说文》:“淜,无舟渡河也。”《玉篇》:“徒涉曰淜,今冯字。”《诗·小》传:“徒涉曰冯河。”正义引李巡曰:“无舟而渡水曰冯涉。”与《说文》合,此冯字正解。毛传以“冯,陵”为训,未免望文生义。

按:此处郝批评《诗》毛传。《诗·小旻》:“不敢冯河。”毛传:“冯,陵也。”“冯”可假借为“凭”,又可假借为“淜”。段玉裁注《说文》曰:“淜正字,冯假借字”,“《易》、《诗》、《论语》之冯河皆当作淜也”。毛传不明假借。

《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也。郭注:抚掩犹抚拍,谓慰恤也。郝懿行义疏:

《释诂》云:“┾嗄唱,怜爱也。”┾嗄唱与怃同。《说文》云:“怃,爱也。”抚掩当作怃┾嘌侏,《方言》云:“怃┾嘌侏,怜爱也。”又云:“亟怜、怃┾嘌侏,爱也。”又云:“怃,矜怜哀也。”是亟怜即矜怜,声相转。矜怜,怃┾嘌侏。《方言》俱本《尔雅》。怃┾嘌侏作抚掩,乃古字通借,郭氏望文生义,以为抚掩犹抚拍,失之矣。

按:此处郝批评郭璞注。郭氏不明“┾嘌侏”、“掩”为通假,以“拍”释“掩”,遂有“抚掩犹抚拍”之说。

《尔雅·释山》:山如堂者,密。如防者,盛。郝懿行义疏:

盛者,《释文》谓山形如黍稷之在器,此望文生训也。盛与成同,《封禅书》云:“成山斗入海。”《郊祀志》作盛山,在今登州府荣成县海滨,半入海,其山漫长横亘数里,望之如堤防矣。《檀弓》注:“防形旁杀平上而长可想见是山形状也。

按:此处郝批评《经典释文》。“盛”与“成”互为通假,多有文献可证。《经典释文》以“盛”的常用义释“盛山”,则望文生训。

《尔雅·释器》:旄谓之藣。郝懿行义疏:

藣者,《说文》训艸,《系传》云:“盖旄似此艸也。”望文生义,亦失之凿。

按:此处郝批评徐锴的《说文系传》不明通假。段玉裁注《说文》曰:“《尔雅》藣字即许之旇字”,朱骏声也以为“藣”为“旇”的通假字。《说文》:“旇,旌旗披靡也。” “旇”、“旄”同指旌旗,意义相通。

三、根据声音加以附会,玄想臆测而望文生义

《尔雅·释亲》:玄孙之子为来孙。郭注:言有往来之亲。郝懿行义疏:

来孙者,《释名》云:“此在无服之外,其意疏远呼之乃来也。”按此说来字似望文生义。来之言离也,离亦远也,下文谓出之子为离孙,离来音义同耳。……

《尔雅·释亲》:仍孙之子为云孙。郭注:言轻远如浮云。郝懿行义疏:

云孙者,《释名》云:“言去已远如浮云也。”按云古文作云,《广雅》云:“云,远也。”然则,云孙谓远孙,犹言裔孙也。如浮云之说亦望文生义矣。

按:两处郝批评了郭注和《释名》,刘熙对“来孙”、“云孙”的构词理据带有明显的玄想成分。当然郝氏“来之言离”、“云孙谓远孙”的揣测也有欠证据[1]P87。

《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郝懿行义疏:

《觐礼》注:“成犹重也。”《司仪》云:“为坛三成。”皆郭所本。敦之为言堆也,敦训为厚,厚重义近,故一重之丘因以为名。下文如覆敦者敦丘彼举其形,此言其义,其实一耳。敦与顿通,故《诗·氓》传作顿丘。《正义》引孙炎曰:“形如覆敦,敦器似盂。”下文注曰:“丘一成之形象也。”是敦、顿字异音义同。《释名》云:“丘一成曰顿,丘一顿而成无上下大小之杀也。”盖望文生训耳。《汉志》:“顿丘属东郡,今为大名府清丰县。”

按:此处郝批评《释名》。“敦”之为言“堆”也,刘熙则听音为字,附会一个具体化、形象化的动作,很是多余。

《尔雅·释水》: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絜、钩盘、鬲津。郝懿行义疏:

太史者,《释文》作大云。“谢音泰,孙如字本今作太。”然则,古本作大是也。《诗·般》正义引李巡曰:“禹大使徒众通水道,故曰太史。”孙炎曰:“大使徒众,故依名云。”《尔雅》释文引或云:“太史者,史官记事之处。”按此盖因大本作太,望文生训耳。李、孙于义长。《导河书》云:“太史在德州安德县东南经沧州临津县西明。”《一统志》在南皮县北。

按:此处郝批评李巡、孙炎等。李巡、孙炎希望为“太史”一词附会一个跟某人相关的来历。

《尔雅·释木》:楔,荆桃。郭注:今樱桃。郝懿行义疏:

高诱注《吕览·仲夏纪》及《淮南·时则篇》并云“含桃,莺桃也,莺鸟所含,故言含桃。”此说非也。含与圅,莺与樱,俱声同假借之字,高注未免望文生训矣。

按:此处郝批评高诱。高之“莺桃也,莺鸟所含,故言含桃”为典型的俗词源。

四、将联绵词拆来强作解释而望文生义

《尔雅·释天》:小雨谓之霢霂。郝懿行义疏:

霢霂者,《说文》及《诗》传用《尔雅》。《释名》云:“霢霂,小雨也,言裁霢歴沾渍如人沐头惟及其上枝而根不濡也。《诗·信南山》正义引李巡曰:“水雪俱下。”按《尔雅》无雪字,《诗》虽言雪,不云一时俱下,李注非也。霢霂字之双声转为溟蒙,《说文》以蒙蒙为微雨,以溟溟为小雨,是溟蒙、霢霂皆以双声为义,《释名》之说似未免望文生训矣。

按:此处郝批评《释名》不识联绵词。“霢霂”当为双声联绵词,与“溟蒙”构成语转关系。

此外,郝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对诸家故训望文生训的匡正也有其不完备或者结论可疑的地方。例如:

《尔雅·释诂》:伫、淹、留,久也。郝懿行义疏:

伫者……又通作“竚”,《文选·幽通赋》作“竚盘桓而且俟。”曹大家注:“竚,立也。”非也。《楚辞·大司命》之“延竚”作立旁“竚”。《离骚》之“延伫”作人旁“伫”,而注俱训立,亦非也。“伫”训久不训立,毛传甚明,是皆望文生义耳。又《楚辞·怨上篇》云:“伫立兮忉怛。”王逸注:“伫,停也。”停亦积久之义也。

按:此处郝批评《文选》曹大家注和王逸《楚辞章句》。“竚盘桓”,曹大家释“竚”作“立”,恐不妥。然“伫立”连用已久,“伫”遂有“久立”之义。王逸随文注释,对“延伫”、“延竚”中“伫”(竚)“俱训立”,并无不妥。

《尔雅·释言》:遏、遾,逮也。郝懿行义疏:

《左氏·庄六年传》:“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噬齐即遾逮矣。杜预注:“若啮腹齐。”此为望文生义。凡借声之字不论其义但取其声,皆此类也。

按:此处郝批评《左传》杜预注。“噬齐”义为“自啮腹脐”,喻后悔不及。此说已有公论[2]P505,杜预注无误。

《尔雅·释山》:重甗,隒。郭注:谓山形如累两甗。甗,甑也,山形状似之因以名云。郝懿行义疏:

《说文》云:“隒,崖也。”甗者,《释畜》云:“善升甗。”疑巘之假借。《玉篇》引作“重巘,隒”。《文选·晚出射堂诗》注引亦作巘。《诗·葛藟》释文引李巡云:“隒,阪也。”《正义》引孙炎曰:“隒,山基有重岸也。”以此推之,巘亦崖岸高大之名,故《释畜》释文引舍人一云:“甗者,阪也。”顾云:“山岭曰甗。”皆与隒训崖岸义合。《诗·公刘》亦作巘。是皆古本作巘之证。孙、郭本作甗,因而望文生训,始有甗甑之说,与隒义远,恐非也。

按:此处郝批评郭璞。郝疑“甗”为“巘”之假借(又或者表“山崖”义时,“巘”为“甗”的本字),此说可证以文献用例,故而可以成立。然郭璞由“甗”的本义“蒸煮炊具”,继而论及“甗”(“巘”)的命名之由,称其山似甑之形,并无不妥。

《尔雅·释器》:嫠妇之笱谓之罶。郭注:毛诗传曰:“罶,曲梁也。”谓以薄为鱼笱。郝懿行义疏:

笱者,《说文》云:“曲竹捕鱼笱也。”“罶,曲梁寡妇之笱,鱼所留也。”《释训》云:“凡曲者为罶。”《诗·鱼丽》正义引孙炎曰:“罶,曲梁其功易,故谓之寡妇之笱。”今按孙义未免望文生训,盖寡妇二字合声为笱,嫠妇二字合声为罶,正如不来为狸,终葵为椎,古人作反语往往如此,孙炎以义求之凿矣。今河上人曲竹为笱,其口可入而不可出,故《淮南·兵略篇》云:“发笱门。”是其制也。

按:此处郝批评孔颖达《毛诗正义》所引的“孙炎曰”。郝以为“寡妇”、“嫠妇”分别为“笱”、“留”的合音。郝氏证据稍显不足。黄侃曾为孙炎辩诬道:“嫠妇之笱,据叔然说,以其功易而名;《诗·大田》云:‘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此言不自耕获而得之,亦明其易,寡妇之笱正与此意同。凡取鱼无不劳身手者,惟此以笱承梁,《周礼·献人》先郑注:梁,水偃也;偃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而鱼自入;取之之易,亦与捃拾他人所收刈者同矣。郝氏以寡妇、嫠妇巧合笱、罶之切音;然古音妇与负同,不与笱侯罶萧同部,因知寡妇取义当如孙说矣。”[3]P349

《尔雅·释器》:律谓之分。郭注:律管可以分气。郝懿行义疏:

王氏绍兰为余言律谓之分,此与上句皆罥名也。律乃率之借音,分盖纷之省文,律率古字通。《说文》云:“率,捕鸟毕也。”分与纷其音同。《羽猎赋》:“青云为纷。”《内则》云:“左佩纷帨。”是则纷亦通名。率谓之纷,盖省文作分耳。郭注望文生训,其义非也。

按:此处郝采用王绍兰的意见,批评《尔雅》郭璞注:郝以为“律”通“率”,为捕鸟网,“分”通“纷”,为丝麻织物;然郝此处并没有提供直接的文献证据支持以上通假关系,所以其结论尚不足全盘推翻郭注。

《尔雅·释丘》:水潦所止,泥丘。郝懿行义疏:

泥者,《广韵》引作屔,《说文》云:“屔,反顶受水丘,从泥省声。”《系传》以为“顶当高,今反下,故曰反顶”。按反顶即污顶。《史记·孔子世家》说“夫子圩顶。”《索隐》曰:“圩顶言顶上窊是也。”《正义》引《舆地志》“阙里有尼丘山”,今在兖州邹城阙里,然则,夫子之字曰仲尼,盖本此。《释名》云:“水潦所止曰泥丘,其上污水留不云成泥也。”此亦望文生义。

按:此处郝批评《释名》。“屔”指四边高、中间低,可以蓄水的山丘。“水潦所止是为泥淖”,《释名》于此处探求命名之义,并无不妥。

《尔雅·释丘》:左高,咸丘。右高,临丘。前高,旄丘。后高,陵丘。偏高,阿丘。郝懿行义疏:

旄丘者……《释名》作髦,因云:“前高曰髦丘,如马举头垂髦也。”殆望文生训矣。

按:此处郝批评《释名》。《释名》此处意在由“髦”字探求“髦丘”的命名之义,其观点尚不易订其是非。

《尔雅·释畜》:狗四尺为獒。郭注:《公羊传》曰:“灵公有害狗谓之獒也。”《尚书孔氏传》曰:“犬高四尺曰獒。”即此义。郝懿行义疏:

《公羊宣六年传》:“灵公有周狗谓之獒。”何休注:“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按此注亦望文生训。

按:此处郝批评《公羊》何休注。段注《说文》“獒”:“按‘周狗,《尔雅注》及《博物志》或讹作‘害狗,不可为据也。”何休“比周之狗”的论断,段氏亦以为不易订其是非。

参考文献

[1]吴三立《读郝懿行〈尔雅义疏〉论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2]张永言《读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中国语文》1962年第11期

[3]黄侃《〈尔雅〉略说》,《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オ

(通讯地址:43007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望文生义释文尔雅
摘《书谱》孙过庭句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永远的毛豆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紫阳
好班差班
翻译切莫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