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语中一些成组数词的附加意义

2010-09-21马叔骏

汉字文化 2010年4期
关键词:词典

马叔骏

在写《固定词语中数词的相对性与极限》①一文时已经注意到词语中一些成对使用的数词往往有某些附加意义。这一情况,部分地反映在个别词典之中,这是一个新的也是很不错的尝试。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②就记录了下列几组“词”条:

[一…一…]1.分别用在两个同类的名词前面。a.表示整个:一心一意一生一世。b.表示数量极少: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一言一行。2.分别用在不同类的名词前面。a.用相对的名词表明前后事物的对比:一薰一莸。b.用相关的名词表示事物的关系:一本一利。3.分别用在同类动词的前面,表示动作量连续的:一瘸一拐一歪一扭。4.分别用在相对的动词的前面,表示两方面的行动协调配合或两种动作交替换进行: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一起一落一张一弛。5.分别用在相反的方位词、形容词等的前面,表示相反的方位或情况:一上一下一东一西一长一短。

这里把“一…一…”的用法列举地算是很细了,然而依然不能包括这种格式的所有附加意义。比如“一代不如一代”,前后和数词组合的成分一样,其附加意义就不在前举五种用法之内。请看下列各例:

宋·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见一物圆而褊,且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 ‘蝤蛑也。既又见一物,圆褊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 ‘螃蟹也。又于后得一物,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 ‘彭越也。艾子喟然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这大概就叫作‘财压奴婢,艺压当行,又叫作‘一物降一物了。”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把那省下的银子尽数拿出来做了谢礼,本生图名,我们图利。外来的分上多有不效不着:亲切的座师,相厚的同年,当道的势要,都有拿不准的。只是我们讨的,一个是一个,再没走滚。”

《红楼梦》第二回:“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荡寇志》第一百二十六回:“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快把来两相交割。”

“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个比一个差;“一物降一物”指某种事物专门制伏另一种事物或某事物专门由另一种事物来制伏;“一报还一报”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一个是一个”形容个个着实;“一代不如一代”原指世代相接,越来越差,今与“一蟹不如一蟹”义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喻曲折多,前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后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指现钱交易,不赊欠。这种前后重复使用相同的成分,形成“一A…一A…”格式,无疑都或多或少带有强调的色彩或凸显的意味。这种格式是中心语完全相同,如“一代不如一代”中的“一代”(即“一代人”),与之相近的是中心语不一样,而修饰限制或说明中心语的成分相同,如: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一分行情一分货,你拼得出大价钱,他有拿行货给你吗?”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之一:“读书不觉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上三例中的“一分”、“一寸”和“一朝”虽另有中心语,但作为修饰限制成分,采用前后一致的修饰,其作用和前面作为中心语的作用是相同的,或对应或凸显,主要目的依旧是一种强调。

若再细分析,“一…一…”有的前后两部分具有隶属或因果等关系:

一个将军一个令

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一处不到一处迷

一方水土一方人

……

在这里“一…一…”所起的前后关联作用与前面的又有区别。

《现代汉语词典》除了“一…一…”格式,还收录了“一…半…”、“一…二…”、“三…五…”、“四…八…”和“七…八…”。

[一…半…]分别用在同义词或近义词前面,表示不多或不久:一鳞半爪一年半载一时半刻一星半点一知半解。

[一…二…]分别加在某些双音节形容词的两个词素前面,表示强调:一干二净一清二楚一清二白。

[三…五…]1.表示次数多:三番五次三令五申。2.表示不太大的大概数量:三年五载。

[四…八…]分别用在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或词素前面,表示各方面: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平八稳。

[七…八…]嵌用名词或动词(包括词素),表示多或多而杂乱: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拼八凑七颠八倒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长八短七扭八歪七折八扣。

《现代汉语词典》对上列各组数词连用格式的立项及解释已部分地说明了此类格式所具有的附加意义,但其附加意义还没有被全部发掘,其立项的格式也远不止上述那些。

前举[一…半…]确实多数表“不多或不久”,但还有一些不能包括在“ 不多不久”意义之内的,如:

《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今黄榜招贤,我欲赴选,求得一官半职。”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就是桂姐有些一差半错,不干小的事。”

宋·无名氏《错立身》第二出:“近日来与小生有一班半点之事,争奈撇不下此妇人。”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见·钟提学惺》:“当共创获之初,亦尝覃思苦心,寻味古人之微言奥旨,少有一知半见,掠影希光,以求绝出于时俗。”

《文明小史》第二回:“倘有一长半短,岂不于我的风水也有关碍?”

“一官半职”指官职,并无量之多少大小。“一男半女”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参见《汉语大词典》卷一37页)“一差半错”指差错,“一班半点”指斑(班)点、污点,“一知半见”指知识见地,“一长半短”指长短、灾祸、事故,这里均与多少、大小和时间长短无关。

如果说上例或多或少有从原文引申出来一点意义关系,那么,下例就关系更远了: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我和你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一车骨头半车肉,都属了你刘家。”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你则放心,我一车骨头半车肉,我一马不鞁两鞍,双轮不辗四辙,守着福童孩儿,直到老死也不嫁人。”

例中“一车骨头半车肉”指自身的一切,与“不多或不久”全不搭边。类似的还有一些,如“一个女婿半个儿”,用的是“半个”与“一个”相接近,根本与“不多”相左,诸如此类就不多赘举了。

关于[一…二…]格式,说它分别加在某些“双音节形容的两个词类前面,表示强调”,一些格式确实如此,除举“一干二净”(干净)、“一清二楚”(清楚)、“一清二白”(清白)外,还有“一真二实”之类等等,但有些却无法归入此类:

《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一回:“到不如一狠二狠,把他这一千两,咱顾了头口,拐了上东京。”

《红楼梦》第八十八回:“一来二去,眼大心肥,那里还能有长进呢?”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释谚·一傮情二傮例》:“越有此谚。按《管子》:‘一为赏,二为常,三为固然。”注:‘谓一时行其赐,则人欣赖以为赏;频再次为之,则人以为常,谓此时必当有赏,频三为之,则以为理固当然,无怀愧之心。即谚所本。”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头一定来串门吧。”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

唐·赵元一《春天录》卷四记载:唐·张光晟从朱泚叛,泚兵败穷困,光晟杀泚投降,而终不免于一死,“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索性让我一不作,二不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

“一狠二狠”形容干脆利索。“一来二去”指经过一段时间逐渐产生某种情况。“一傮情二傮例”指功赏宜严不宜滥。“一回生,二回熟”指初见陌生,再见相熟。“一年大二年小”原指去年虽小,今年已大,应是“一年小,二年大”,后来用颠倒了,相沿成习,遂成了“一年大二年小”,但原意未变。最后一例“一不作,二不休”,吕叔湘《语法札记》第10项有这样的论述:

“一不作,二不休”是旧时常用的一句成语。小时候读旧小说,常常碰到它,总当它“不作不休”即“非作不可”讲,倒也似乎讲得过去,也没有追究为什么要安上个一和二。后来学着更细心一点读书,才悟出这一和二是“最好”和“其次”的意思。果然在最近得了一个印证:唐赵元一撰《奉天录》(《指海》本)卷四云:“朱泚臣张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这句话在当时一定很有名,很快的传了出去。北宋的和尚已经拿它来当成语用,如《法演禅师语录》云“一不做,二不休,不风流处也风流”(《大正藏》四七册六五二)。这句话里的作字原来也不作普通“作为”讲,乃是“作贼”的直说。“作贼”就是造反。朱泚是德宗朝的叛臣,后来兵败穷促,部下将领杀了他去投降,张光晟是其中的一人,而终不免于一死,所以有“第一莫作,第二莫休”之语。要是广义的“作为”,天下尽多可作应作之事,怎么能一概说“第一莫作”呢?用作一字作造反讲,南北朝已经通行……(见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189页)

可见,“一不作二不休”的“一”是“最好”,“二”是“其次”,回释前例中“一”和“二”或表先后或表次序,并无一表强调之列。

[三…五…]格式虽有“表示次数多”和“表示不太大的大概数量”的意思,但仍有一些例证无法概括在内。例如“三…五…”开始可能实有所指,如“三山五岳”,“三山”可能指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指遗记·高率》:“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五岳”,虽因古书记载不尽相同,但也都各有实指。现用“三山五岳”泛指名山,已不拘泥“三”“五”之数,如“三山五岳漫相逢”(清·顾炎武《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佩德祠征诗纪之》)“三山五岳渺何许”(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同类尚有,“三老五更”(古代一种很高的职位,见《礼记·文王世子》)、“三表五饵”(汉代贾谊献的一种防御匈奴的办法,见《新书·匈奴》);“三皇五帝”、“三阳五会”(中医术语,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又作“三阳五输”,见《韩诗外传》卷十);“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见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见《书·泰誓下》孔颖达注),合指封建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这些开始或为实指的“三”“五”,后来也多化为虚指,不再是实数。“三山五岳”泛指名山,“三纲五常”泛指封建礼法。下列各例均为泛指,代表某一类事物:

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众人祭毕,陈敬济下来还礼,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

《三侠五义》第五十一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清·钱谦益《〈陈鸿节诗集〉序》:“譬之于酒,缥清醇酎,三酿五齐,非糟醇之属也。”

《琵琶记》中的“三牲五鼎”泛指盛饌佳肴。《金瓶梅的话》中的“三汤五割”又作“三汤两割”,泛指烹饪之事。《三侠五义》中的“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陈鸿节诗集序〉》中的“三酿五齐(jì)”泛指醇酒。上述用例均为概括意义,而不是“不太大的数量”。

《现代汉语词典》“四…八…”条说这种格式分别用在两个意义相近的词和词素前面,表示各方面。这是不错的,然而有些来源于实指的“四…八…”,用“各方面”恐难说明,更确切一点儿,应该说是一种抽象概括,泛指一类事物而不是分散的各个方面。下列各例均属此类:

《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进房撒账,说四言八句,拜花烛,吃交杯酒,不必细说。”

唐·白居易《八骏图》:“四荒八极蹋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就是俺两个在苏都督家住了四五十日,那一日不是四碟八碗的款待?”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二回:“要拜月娘做干娘,他做干女儿,进来光向月娘笑嘻嘻,揷烛也似拜了四双八拜。”

“四言八句”指旧的婚礼,新人交拜后,并坐床沿,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时所讲的吉利套语。“四荒八极”概括指极其偏远之地。“四时八节”中“四时”指春夏秋冬;“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概指节气。“四碟八碗”概指菜肴丰盛。“四双八拜”指旧时晚辈向长辈行的一种最敬重的礼节。其他如“四棵樑八柱”“四停八当”也都是概括或泛指。

《现代汉语词典》论“七…八…”这种格式表“多或多而杂乱”,这是不错的。仔细观察,其中有些去掉“七…八…”剩下的成分合起来就是该词语去掉加重成分的意义。

《孽海花》第二十四回:“一年到头,上下多少人,七病八痛,都是他包圆儿的。”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秀童的爹娘……见秀童躺在门板上,七损八伤,一丝两气,大哭了一场,奔到县里叫喊。”

《老残游记》第十二回:“(老残)将笔在砚台上蘸好了墨,呵了一呵,就在墙上七歪八扭的写起来了。”

《八十一梦·第五十五梦》:“路边有座中西合璧的房子,里面七歪八倒的躺了几个人。”

《三侠五义》第九十六回:“再加这些店用、房钱、草料、麦麸子,七折八扣,除了两锭银子之外,倒该下了五六两的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二回:“他也打了半天的算盘,说七拼八凑,还勉强凑得上来。”

《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为沙场之鬼。”

“七病八痛”去掉“七…八…”框架就是“病痛”,加上框架指各种病痛。“七损八伤”就是“损伤”,“七歪八扭”就是“歪扭”,“七歪八倒”就是“歪倒”,“七折八扣”就是“折扣”,“七拼八凑”就是“拼凑”,“七零八落”就是“零落”,有的还是同一成分的重复: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这里人瑞却躺到烟炕上去烧烟,嘴里七搭八搭的同老残说话。”

“七搭八搭”形容语无伦次,随便说话,“七…八…”还有扩展形式,如“七大姑,八大姨”、“七个不依,八个不饶”等。

“七…八…”另有一种“…七…八”“…七八…”的变式:

《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傢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这种扩展的格式也同样表示杂而乱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不曾提及的格式还有不少,如“五…六…”(“五颜六色”、“五脏六腑”)“七…六…”(“七情六欲”)等等。其中用量极大的是“十…九…”和“十…十…”两种格式。

先说:“十…九…”。

“十”和“九”单用都是极数,指多。两个极数合用,虽然“九”比“十”少一点,但也仍不失为多,故联用指“接近”。《诗经·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郑玄注:“女嫁,父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宁之多。”孔颖达疏:“其母亲自结其衣之缡,九种十种,其威仪多也。言其嫁既及时而又威仪具足。”高亨注:“九、十言其多。”唐·韩愈《平淮西碑文》:“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十”“九”联用表“接近”,大抵如此。下列诸例皆表“接近”或其引申义。

清·刘书评《刘贵阳说经残稿》:“此等地全赖人力,与其十年九荒,莫如择最下之区,挑深为塘,以洩积水。”《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涝,而水弗为加益。”

晋·葛洪《抱补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来可复。”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则道嫁良人十成九稳,今日个越不见末尾三稍。”

明·阮大鋮《燕子笺·购幸》:“今年一定要烦老兄与我着实设个法儿,务必中得十拿九稳方好。”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老身这条计……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扣九着。”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又不会巧言令色,况兼今日十谒朱门九不开。”

明·高则诚《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他那里,谩凝眸,正是马行十步九回头。”例中“十”“九”联用,相当于“差不多相等”,其口语扩展形式就更为明显:“这个局面,使上官明的心情十分紧张,不住地朝哑巴摇着手,同时带着笑容连忙对三角脸说:‘老总!十个哑巴九个性子急!”这等于说“哑巴差不多都性急”。引申或概指,使“十…九…”产生了“新”义: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拼着个十米九糠,问什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

《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水浒传》第一○九回:“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我为什么说十分惺惺使九分,留着一分给儿孙?则为你十分惺惺都使尽,今日个折乏的后代儿孙不如人。”

“十米九糠”引申指贫苦。“十羊九牧”引申指民少官多。“十死九活”引申指难以幸存。“十分惺惺使九分”引申指聪明乖巧不要使尽。

再说“十…十…”。

如果说“九”是极数,则“十” 是满数,个位数到此已“满”。两个极数比用,表示极端一致;

《管子·七清》:“以能击不胜,以教卒、练址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史记·龟策列传》:“先得此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

《后汉书·陈敬王刘羡传》:“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

《乐府诗集·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张南庄《何典》一:“即是天尊显圣,将来生子是十拿十稳的了。”

“十战十胜”即每战必胜。“十言十当”即每言必当。“十发十中”即每发必中。“十荡十决”即每荡必决。“十拿十稳”即每拿必稳。

总之,两个数相配在一起形成一种格式,这种格式产生了一种新的、单独存在不曾有的意义。注意这种格式的意义和用法,也应包括在词汇研究之内。至于词典是否应取这种格式作为词项,见仁见智,也是值得探讨的。オ

注释

① 《汉字文化》2010年第2期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オ

(通讯地址:116009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词典
词典里的新发现
“大力士”纸片人
词典使用与英语学习
宅假期
我的字典
“函数及图象”错解词典
词典
漫画词典
莫把词典当镇纸
简明FOTO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