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教育(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2010-09-21向曙曦重庆广播电视大学400052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21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音频建构

向曙曦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400052

开放教育(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向曙曦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400052

近年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不断提倡对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我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也在其指导下,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模式创设,在此期间也发现了该门课程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特撰写本文,针对目前的教学改革伪创新,教学改革未形成长效机制,远程资源点击率低、面授课到课率低等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力图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寻文学类课程远程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名教师于2008年秋完成了题为“基于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条件下的课程校本资源开发模式创设”的教学模式创新。在本次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首先固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使教学模式进一步模式化。

一、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客体和主体的综合分析,建议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本次教学模式改革。

由J.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为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并在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建构主义提倡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多次对分校教学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学生访谈,就现行电大远程教学的缺失进行如下分析:

一是远程文本资源点击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远程文本资源缺少反馈。二是远程互动不持续、范围窄、视觉信息交换难以实现、引导性差、缺少教学氛围、教学互动监控评价体系难以建立。除传统的文本资源以外,电大系统还通过双向视频、答疑室、课程BBS、邮箱、电话等多重手段实现远程师生互动。多渠道的师生互动使教师能通过网络接收远端学生的反馈信息,但是,教师一次只能获取来自少数学生的反馈信息,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将信息反馈给教师。师生互动中最为重要的视觉信息交换难以有效实现,互动效果大打折扣,加上学生人数多,个别差异大,教师仍然无法实现与学生的经验领域部分重叠。三是当前电大开放教育课堂面授的课时偏少,侧重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学的形式.媒体和手段单一,教学进度随意化。面授教学中,不能专门针对大纲中的重点精讲多练,不能围绕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展开分析和归纳总结,侧重面面俱到。综上所述,目前电大开放教育课堂面授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缺乏课堂面授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课程特点分析、试点学生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学过程搭建

(一)目标维度分析,初定教学方式;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的目标二级解读以及学生的学情、教学的外部环境条件的分析,特对三大目标体系的实现方式进行如(表1)规划。

(二)课程教学方案总体设计

在课程学习模式创设过程中,学生需完成“面授”、“网上学习”、“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资源建设”四个学习环节。授课教师需确定每个教学环节的性质,必学环节是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均需要学习的内容,在达到课程合格最低学分要求的同时,每一部分需达到最低合格分值才能视为整体课程合格。

本次教学模式同时推行小组学习研究性学习模式(如表2),通过引导小组成员生生、师生教学学习,促进自主应用多种媒体学习手段,最终形成相应的小组学习成果。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教学模式创新模式化

今年来,我校教学模式创新多针对于某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设,探索建设适合于课程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也多根据教师知识结构、个人教学风格随意设计。针对于教学模式创新活动本身的模式研究却相对较少,教学模式创新没有固定的过程框架和评价体系。本次教学创新通过对教学研究方法的规律认知解读,特创设了教改必要性分析、教改方案论证、教改过程实施、教改评价总结、教改反思持续创新这五个过程维度,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模式。

(二)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资源

本次教学模式创新本着“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从细节入手,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全面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教学服务观。例如:在教学资源创新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实际状态的全面调研得知,电大学生严重的工学矛盾无法让他们有大量集中的时间来完成学习,鉴于电大学生学习时间碎散的特点,特开发了音频读本、音频课堂。这两个资源均采用MP3格式制作,每个单位音频均控制在20分钟以下,让同学们不单可以通过电脑来学习,还能将音频资源下载到MP3,让同学们可以随时学习。将遥远的空中课堂带在身边,变成随身课堂。同时,“音频读本”将传统的文学名著以音频的方式展现出来,更是解决了中文专业学生不愿读小说,不知经典名著,恐惧大部头的问题,让同学们除了翻阅厚重的优秀文学作品之外,更能随时打开音频读本遨游于文学名著的海洋。

表2

(三)学生社团引入,创新两翼齐飞

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一体两翼”的发展方针飞速发展。然而电大教育与高职教育这两种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错层,两种教育模式也相对独立。为更好地推进两翼在教学领域的充分合作,以学生社团为切入点通过两翼协作整合共建校本资源营造电大系统良好的校园文化,特筹办了电子杂志《双翼》。11月5日,出版的电子杂志《双翼》创刊号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

六、教学持续再创新

本次教学模式改革的受众较窄可谓是精英教改,未能实现学生全面参与,其小组学习未能实现整体的过程监控。为此通过教学创新反思,准备在接下来的教学持续创新过程中,推行以QQ空间为载体的小组学习模式,以学生最为熟悉且功能强大的交际工具跟踪记录学生小组学习的全过程,全面实现小组学习的过程监控。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工具作为教学载体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真正实现大众化的教学模式创新。

总之,教学模式创新是一个长期且富有挑战的研究过程,我也将在正确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努力推进教学模式的持续创新。

[1]张唯嘉.增设文学类课程时间环节课程培养新型人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专业教学改革探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79—80

[2]谢虹光.对课程考试改革初步成效的反思——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11—12

Open education (junior college education)《The reading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works》course

teaching model creation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1.131

向曙曦(1984-),男,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导学中心助教 ,主要从事远程教育、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continue to advocate for the course of reform.《The reading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works》course develop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the model of teaching under this guidance.In this period, also found many problems.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mes, the writer write this article to analyse pseudocreation of teaching reform.TO explore the long effect mechanism of long-distance teaching reform of literary course by 《The reading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works》course teaching model creation.

Key words《The reading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works》;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odel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音频建构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建构游戏玩不够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