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鸟氨酸克雷伯菌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2010-09-21古达清
古达清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医院(511495)
克雷伯菌已成为人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分离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较为少见。但该菌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该菌生化特性及耐药率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对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医院门诊现住院的肺科患者,留取的下呼吸道晨痰,置无菌消毒盒中及时送检。
1.1.2 标准质控菌
ATCC25922大肠挨希菌;ATCC700603肺炎克雷伯菌。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与双糖管配制。
1.1.3 菌株鉴定
采用肠杆菌AP120E生化条。
1.1.4 抗菌药敏纸片
阿莫西林(AMO)、阿莫西林+棒酸(AMC)、哌拉西林(PIC)、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替卡西林(TIC)、头孢噻吩一代(CFT)、头孢噻肟三代(CTX)、头孢曲松(CAO)、头孢他啶(CAZ)、氨曲南(ATM)、阿胺培南(IME)、复方新诺明(TSU)、妥布霉素(TOB)、丁胺卡那霉素(AKN)、庆大霉素(GEN)、奈替米星(NET)、培氟沙星(PEF)、环丙沙星(CIP)。
1.2 鉴定程序
向痰液内等量pH 7.6的1%胰酶溶液,放置37℃90min使痰液均质化,然后用接种环取痰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培养24h,菌落生长。革兰染色为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生化反应为发酵型者,则用API 20E生化条鉴定。
1.3 药敏试验
K-B法。结果根据NCCLS标准法规进行判定。
1.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
采用NCCLS推荐的初筛和确证试验。
2 结 果
解鸟氨酸克雷伯菌API 20E生化条鉴定结果见表1,17株产ESBLs的院内感染解鸟氨酸克雷伯菌除对亚胺南92.31%敏感外,对其他10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 论
解鸟氨酸克雷伯菌鉴定的关键为:动力阴性,脲酶阳性,分解鸟氨酸及赖氨酸,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为阴性。从药物分析显示,该菌可对亚胺培南92.31%敏感,而同时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如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阿莫西林100%,替卡西林100%,复方新诺明96.13%,庆大霉素92.13%,头孢噻吩一代96.15%。此现象可能与细菌质粒可编码两种β-内酰胺酶如TEM-1和PSE-1,并与细菌基因组编码的β-内酰胺酶联合作用,从而产生多重耐药现象[5]。现已研究ESBLs是β-内酰胺酶(如TEM、SHV)个别氨基酸的点突变形成[6]。它们的特点是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都耐药。当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任何一种表现不敏感,将证明潜在有ESBLs产生。
本次实验发现,26株解鸟氨酸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达65.38%。表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医院肺科存在产ESBLs菌株流行。而且该科患者已成为产ESBLs细菌传染源。已知的产ESBLs菌感染或定值的危险因素有:近期手术、机械治疗、长期住院,接触抗生素尤其是超广谱β-内酰胺类制剂。经病案调查所有ESBLs阳性菌感染患者在分离细菌之前都使用过三代头孢他啶;而ESBLs阴性菌感染患者中只有10.3%在ESBLs菌细菌分离前使用过三代头孢菌素,说明三代头孢菌素的长期使用是该菌产生ESBLs的重要原因。由于ESBLs菌株的出现,也是导致该菌在短时间内引起科室内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
表2 解鸟氨酸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反应
由于抗生素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压力,合理应用抗生素则是对抗多重耐药菌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报道指出在医院通过严格使用抗生素和实行隔离预防措施,使耐头孢他啶的克雷伯菌减少60%[7]。另一起有多重耐药解鸟氨酸克雷伯菌引起的爆发感染也因清除污染物,在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洗手,隔离被感染的患者而得到控制。
总之,对于任何医院感染所致的多重耐药都应从患者、致病菌及抗生素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针对具体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00-510.
[2]俞树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53.
[3]李泳,葛平,徐蓉.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广谱β-内酰胺酶测定的标准方法[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5):291.
[4]罗光荣,刘祖春.102株克雷伯菌鉴定植生克雷伯菌检出[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6):362.
[5]阮良,徐秀华,文细毛.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的测定及其与耐药质粒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2):74.
[6]桂炳东,贾坤如,胡龙华等.大肠埃希杆菌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测定及耐药性[J].江西医学检验,1999,17(2):133.
[7]胡东梅,陈世平.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