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2010-09-20黄民江杨天伦吴声滨
黄民江 杨天伦 吴声滨 夏 珂
1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418000)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410008)
原发性高血压(EH)其危害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在其靶器官损害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1]。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素,其可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引起血小板活化,加速AS的进展和增加心血管事件。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黏附、活化参与AS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相应受体的作用来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厄贝沙坦在对高血压患者降压同时对血清P-选择素水平影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了解EH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厄贝沙坦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EH组:40例住院治疗或门诊就诊的新发现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患者,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8)岁,均符合1999WHO/ISH规定的轻、中度高血压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6)岁。所有受试者均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血栓出血性疾病、糖尿病、感染、免疫及肿瘤性疾病、肺纤维化、肝纤维化、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充血性心脏病者,年龄>70岁者。两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功能、血糖均正常。EH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DL、LDL、BS、Cr、GP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实验方法
EH组服用厄贝沙坦片(吉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0mg,1次/d,服药8周,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治疗前后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P-选择素浓度。对EH组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服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P-选择素浓度。ELISA试剂盒购买于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产品。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各统计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按α=0.05为检验水准,P<0.05(双侧)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选择素浓度及血压水平的比较
如表1所示,EH组患者血清P-选择素浓度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SBP、DB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选择素浓度及血压的比较(±s)
表1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选择素浓度及血压的比较(±s)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
P-选择素(ng/mL)SBP(mmHg)DBP(mmHg)健康对照组(n=30) 14.61 ± 10.72 106±8.81 71±5.55高血压组(n=40) 39.92±19.44* 161.14±6.08* 91.87±5.39*
2.2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前后血压、血清P-选择素浓度水平的比较
EH组治疗8周后,血清P-选择素浓度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2.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P-选择素血压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点直线相关分析,发现EH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与血清P-选择浓度水平均无相关性(SBP:r=0.284,P=0.094;DBP:r=0.093,P=0.589)。
2.4 EH组服药不良反应观察
EH组患者实验8周后复查肝功能,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但丙氨转氨酶未达到正常值的3倍,跟踪检测转氨酶未继续上升,未予特殊治疗,治疗期间无患者中途退出。实验中出现焦虑、咽炎各1例,程度轻,未予特殊处理。
表2 EH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清P-选择素浓度水平的比较(±s)
表2 EH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清P-选择素浓度水平的比较(±s)
*P<0.05 与治疗前比较; #P<0.01 均与治疗前比较
EH组 P-选择素(ng/mL) SBP(mmHg) DBP(mmHg)治疗前 39.92±19.44 161.14±6.08 91.87±5.39治疗后 21.12 ±7.35* 122.4±8.61# 70.92±8.47#
3 讨 论
P-选择素(P-selectin,Ps),又称颗粒膜蛋白GMP-140,可识别活化血小板膜蛋白抗原,是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与不良的心血管预后相关[2]。已证实,人和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Ps表达显著增多[3],Ps在AS早期起重要作用。高血压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又可诱发已损伤的血管内膜处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聚集的血小板活化后通过释放一些炎性介质可使内膜损伤进一步加重,从而促进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血栓的形成[4]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EH组血清Ps为(39.92±19.44)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61±10.72)ng/mL(P<0.05),提示EH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与Arikan等[5]报道一致,证实尚无并发症的EH患者已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
EH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增强除了与血压高时存在的湍流、应切力、血管内皮损伤外,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作用亦密切相关。当发生高血压时,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大量的 AngⅡ,AngⅡ与AT1结合后导致NADH/NADPH氧化酶系统激活,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而损伤内皮细胞,同时血小板表面也存在丰富的AngⅡ受体,AngⅡ也具有强烈的刺激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作用,使血小板活化,而激活炎性介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鹿育萨等[6]在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研究中,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具有抗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确切效果,因此,对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高危高血压患者及已患有AS疾病的高血压患者,ARB应是首选抗高血压药物。但降压药物是否能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功能,目前报道甚少。本实验结果表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厄贝沙坦治疗8周后,均能满意控制血压,有效地改善其血流动力学状态。且其血清Ps水平治疗后(21.12 ±7.35)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39.92±19.44)ng/mL(P<0.05),说明厄贝沙坦能有效调控高血压患者血清Ps水平,减少血小板过度活化、保护内皮的完整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这对延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具有一定的意义。
[1] Minuz P,Patrignani P,Gaino S,et al.Determinants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 huma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 Hypertension,2004,43(1):64.
[2] Ridker PM,Buring JE,Rifai N.Soluble P-selectin and the risk of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J] .Circulation,2001,103(4):491-495.
[3] Berndt,Michael C.Induction of platelet-endothelial interactions in postcapillary venules in hypercholesterolemia: Critical role of P-selectin, 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 & vascular[J] .Biology,2003,23(4):525-527.
[4] Rosen BD,Saad MF,Shea S,et al. Hypertension and smoking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egional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J] .J Am Coll Cardiol,2006,47(6):1150-1158.
[5] Arikan E,Sen S. Endothelial damage and hemostatic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mild-to-moderate hypertens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risk factors[J] . Clin Appl Throm Hemost,2005,11(2):147-159.
[6] 鹿育萨,雷新宇,邸捷,等.卡托普利、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J]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6):425.